張 鑫,楊維華(指導)
(1.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2級碩士研究生,湖南 長沙 410007;2.湖南省中醫(yī)藥研究院附屬醫(yī)院兒科,湖南 長沙 410006)
針藥并用治療小兒急性扁桃體炎52例觀察
張 鑫1,楊維華(指導)2
(1.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2級碩士研究生,湖南 長沙 410007;2.湖南省中醫(yī)藥研究院附屬醫(yī)院兒科,湖南 長沙 410006)
目的:觀察針藥并用治療小兒急性扁桃體炎的臨床療效。方法:101例隨機分為觀察組52例和對照組49例,觀察組給予清咽湯并針刺少商、中沖放血,對照組用美洛西林鈉,治療3天。結果:總有效率觀察組93%、對照組96%,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體溫降低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藥并用治療小兒急性扁桃炎療效滿意,降低體溫療效甚佳。
小兒;急性扁桃體炎;針藥并用
筆者用清咽湯配合針刺放血治療小兒急性扁桃體炎52例,療效滿意,報道如下。
共101例,均為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兒科門診患兒。年齡6個月~15歲。均發(fā)熱半天以上,雙側(cè)扁桃體Ⅰ~Ⅲ度腫大,其上有黃白色分泌物。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52例和對照組49例。觀察組男33例,女19例。對照組男31例,女18例。兩組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中小兒急性扁桃體炎診斷標準[1]。全身發(fā)熱,咽部黏膜呈彌漫性充血,以扁桃體及兩腭弓最為嚴重,腭扁桃體腫大。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時在其表面可見黃白色膿點或在隱窩口處有黃白色或灰白色點狀豆渣樣滲出物,可連成一片形似假膜,不超出扁桃體范圍,易拭去但不遺留出血創(chuàng)面,下頜角淋巴結常腫大。
納入標準:符合小兒急性扁桃體炎診斷標準,年齡6個月~15歲;患兒家屬同意放血治療。
排除標準:有心腦血管、肝、腎、造血系統(tǒng)嚴重疾病。
觀察組給予清咽湯(自擬)。板藍根15g,青黛6g,金銀花10g,連翹10g,薄荷6g,四季青10g,丹皮10g,赤芍10g,大黃6g,生地10g,玄參10g,麥冬10g,胖大海10g,夏枯草10g,僵蠶10g,蟬蛻6g,羚羊角1g。用廣州天一制藥廠的配方顆粒,每日1劑。1歲以下用原方1/3,3歲以下用原方1/2。同時用酒精棉球少商、中沖穴局部消毒,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再反復擠出血液。
對照組用美洛西林鈉(四川制藥制劑有限公司生產(chǎn))0.1~0.2g/kg,溶于5%葡萄糖100~200mL分2次靜脈滴注。
治療3天統(tǒng)計治療結果。
治愈:咽喉腫痛及全身發(fā)熱癥狀消失,血常規(guī)指標恢復正常。有效:咽喉無腫痛及全身發(fā)熱癥狀減輕,血常規(guī)指標改善。無效:咽喉腫痛及全身發(fā)熱癥狀,血常規(guī)均無變化。
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療效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例(%)
兩組體溫變化見表2。
表2 兩組體溫變化比較 (℃,±s)
表2 兩組體溫變化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同期比較,△P<0.01。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第1天 第2天 第3天觀察組 52 39.42±0.61 38.82±0.37 37.45±0.76 37.05±0.82*△對照組 49 39.39±0.58 38.95±0.45 37.80±0.81 37.71±0.91*
兩組治療過程中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小兒急性扁桃體炎在季節(jié)更替、氣溫變化時容易發(fā)病,常繼發(fā)于上呼吸道感染,首發(fā)癥狀為發(fā)熱、咽痛,并伴有有咽部黏膜和淋巴組織的急性炎癥。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為主要致病菌。為風熱襲表后與熱毒博結于咽喉,氣機不利所致。熱毒瘀為基本病機。治應疏風清熱,消腫解毒。清咽湯方中羚羊角涼血解毒消腫,薄荷、蟬蛻疏風,板藍根、青黛、金銀花、連翹、四季青、大黃清熱,生地、玄參、麥冬清熱滋陰,胖大海、夏枯草、僵蠶、赤芍軟堅散結、清利咽喉。藥理研究證明,羚羊角有很好的退熱效果,薄荷可發(fā)汗、解熱、鎮(zhèn)痛,金銀花、連翹、四季青、大黃有抗炎及解熱作用,玄參、金銀花增強機體免疫力,赤芍、僵蠶有擴張咽部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而消除炎癥的作用[2]。少商是手太陰肺經(jīng)的井穴,《內(nèi)經(jīng)》曰:“病在藏者取之井?!庇忠蚍谓?jīng)經(jīng)脈起于中焦,下絡大腸,環(huán)循胃口。點刺少商放血能清肺疏衛(wèi)、清胃瀉火、清利咽喉。中沖穴為手厥陰心包經(jīng)的井穴,有清熱、開竅、利喉舌功效。兩穴
針刺放血可緩解咽喉腫痛,全身發(fā)熱癥狀。
[1] 黃選兆.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320-322.
[2] 劉茜茜.消蛾方治療小兒急性扁桃體炎(肺胃熱盛證)的臨床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1.
R276.161.8
B
1004-2814(2014)12-1098-02
2014-07-28
湖南省科技廳中醫(yī)藥科研基金課題(2011FJ33243)
楊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