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葉平,陳惠哲
(1.浙江省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2.中國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06)
早稻金早47免耕機插的效果試驗
陳葉平1,陳惠哲2
(1.浙江省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2.中國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06)
在基本苗相同的條件下,早稻金早47免耕機插比常規(guī)翻耕對照分蘗減少,有效穗減少,產量下降,但產量差異未達顯著水平。早稻免耕機插時要注意選擇分蘗力強的品種,或通過增加機插密度,來彌補土壤緊密造成的群體苗數(shù)下降,確保增穗、高產。
早稻;機插;免耕;金早47
水稻免耕栽培是指不用犁耙整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種或移栽,生長期也不使用農機具進行土壤管理的栽培方法。它改變了傳統(tǒng)的耕、耙、松土耕作方法所帶來的費工耗時、勞動投入多和強度大、生產成本高、經(jīng)濟效益低、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弊端,有利提高種田效益,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水稻可持續(xù)發(fā)展[1-2]。常規(guī)耕作下,翻耕打亂了土層結構,土壤團聚體被粉碎,耕層內有機質礦質化速度加快,有機-無機-微生物復合體含量下降,使得土粒間粘合力下降,水穩(wěn)性團聚體減少。少免耕可以增加土壤水穩(wěn)性團聚體含量或增強團聚體的穩(wěn)定性,改善土壤孔隙狀況,減少大、中孔隙數(shù)量,增加小孔隙數(shù)量,維持毛管孔隙度相對穩(wěn)定[3-4]。也就是說,土壤團聚體增加的同時也降低了土壤容重,有利于土壤水分和土壤空隙的消長平衡,增大土壤對環(huán)境水、熱變化的緩沖能力[5]。由于免耕所具有的優(yōu)點,隨著水稻拋秧和直播技術的發(fā)展,我國已把免耕種植技術應用于水稻拋秧和直播。對免耕拋秧和直播水稻的生長特性和增產機理都作了大量的研究,技術也日益完善[6-11]。浙江省免耕直播技術也已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每年應用面積在9萬hm2左右。隨著近年來水稻機插技術的發(fā)展,浙江省早稻機插面積逐年增加。為此進行了早稻免耕機插的效果試驗。
試驗于2012年在中國水稻研究所試驗基地進行。供試早稻品種為金早47,3月25日播種,播種量100 g·盤-1,4月23日機插。用本田泥漿做基質,施復合肥10 g·盤-1,壯秧劑15 g·盤-1。秧田期保持秧板濕潤,移栽前3~4 d,晴天灌半溝水蹲苗。機插種植規(guī)格30 cm×14 cm,種植密度23.85萬叢·hm-2。機插時設免耕處理,以傳統(tǒng)翻耕為對照(CK),小區(qū)面積100 m2,重復3次。
對照機插前5~10 d翻耕大田,免耕處理機插前稻田保持泡水,機插時用培禾小型耕作機在機插田塊進行簡單平整,后用洋馬VP-6插秧機機插。機插的規(guī)格、施肥量、時期處理和對照一致。基肥施碳酸氫銨600 kg·hm-2、過磷酸鈣375 kg· hm-2,插后1周撒施尿素105 kg·hm-2。插后2周,施尿素105 kg·hm-2和氯化鉀105 kg·hm-2。
機插后調查每叢苗數(shù)和傷秧數(shù),計算漏秧率和傷秧率。插秧后隔7 d定點考查秧苗分蘗數(shù)。成熟期考查有效穗數(shù)、結實率和粒重,實收計產。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用Excel軟件處理。
2.1 機插質量
表1結果表明,免耕處理由于土壤硬實,機插后漂秧多,漂秧率達5.0%,比對照的1.3%增加3.7百分點。叢株數(shù)、傷秧率等指標也有所下降。
2.2 分蘗動態(tài)
圖1結果表明,在相同機插密度下,免耕處理起發(fā)較慢,夠苗期推遲,分蘗數(shù)明顯減少,最大分蘗數(shù)和最后的成穗數(shù)均有所下降。對照每叢最高分蘗數(shù)、成穗數(shù)分別達14.75和11.40個,而免耕處理分別為12.35和10.00個,免耕處理成穗率80.9%,比對照提高3.6百分點。
2.3 產量及穗粒結構
表1結果表明,免耕處理和對照的穗粒結構、產量差異不顯著。金早47免耕機插結實率達86.2%,明顯高于翻耕對照。千粒重比翻耕對照的高0.5 g。免耕處理有效穗數(shù)和每穗粒數(shù)減少,所以產量有所下降,免耕處理產量為6.232 t·hm-2,比翻耕對照減產5.1%。因此,免耕機插時要注意提高其分蘗數(shù)或增加種植密度,以彌補土壤緊密造成的分蘗數(shù)下降,確保增穗高產。
表1 金早47免耕與翻耕對照的機插質量、產量、構成因子比較
圖1 金早47免耕機插與翻耕機插的分蘗動態(tài)比較
免耕機插可解決免耕拋秧立苗困難、免耕直播稻全苗難和免耕移栽插秧難等其他免耕稻作存在的問題,同時有效防止稻田翻耕機插作業(yè)存在的秧苗種植過深,不利于分蘗發(fā)生、秧苗生長和機械易陷田間影響作業(yè)等問題[12],是水稻免耕栽培技術的發(fā)展方向。雖然本研究表明,采用免耕機插漂秧率增加,分蘗數(shù)減少,有效穗數(shù)減少,產量下降,但產量差異未達顯著水平。免耕機插早稻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有效穗數(shù)減少,這與金柏生[13]對早稻免耕機插的研究結果相似,但與陳惠哲等[12]對單季雜交稻免耕機插的研究結果相反。單季稻有效穗免耕機插多于翻耕機插,這可能與單季雜交稻分蘗力強,起發(fā)快等有關。免耕機插早稻的分蘗數(shù)少,除了因品種分蘗力不強外,也可能與免耕田土壤根系生長障礙層抬高到7~14 cm的土層,影響水稻根系生長和產量形成有關[2]。因此,免耕機插時要注意選擇分蘗力強的品種,或是通過增加機插密度,來彌補土壤緊密造成的群體苗數(shù)下降,從而增加有效穗而獲高產。免耕機插田,插秧機在田間作業(yè)時輪子下陷量減少,行走阻力降低,打滑等現(xiàn)象減少,直線行走和轉向性能提高[14],更適合于爛糊田作業(yè)。爛糊田的免耕機插效果如何,這有待進一步的試驗。
[1] 陳冬林,屠乃美,關廣晟,等.水稻免耕栽培技術的研究及應用[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2(5):567-574.
[2] 李杰林,蘭驚雷,李永昌,等.山西少、免耕之保護性耕作技術淺議[J].山西農業(yè)科學,2008,36(1):8-11.
[3] 張偉,張冬梅,樊修武,等.不同耕作方式對旱地土壤環(huán)境和玉米產量的影響[J].山西農業(yè)科學,2010,38(7):44-47.
[4] A lke L.Soil and crop response to different tillage practices in aferruginous soil in the Nigerian savanna[J].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1986(6):261-272.
[5] 王瑜,馬加清,張士永,等,稻田少免耕土壤生態(tài)學效應的研究進展[J].山東農業(yè)科學2013,45(5):142-145,150.
[6] 李小林,王永銳.水稻免耕栽培生理基礎Ⅰ:免耕水稻的生長特性[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9,8(5):143-151.
[7] 吳建富,潘曉華,石慶華.免耕拋栽對水稻產量及其源庫特性的影響[J].作物學報,2009,35(1):162-172.
[8] 劉軍,黃慶,劉懷珍,等.水稻免耕拋秧的特點及高產技術[J].作物雜志,2000(4):11-12.
[9] 張曾凡,陳顯文.不同類型水稻免耕拋秧技術及其應用效果[J].中國稻米,2002(4):33.
[10] 鄒應斌,李克勤,任澤民.水稻的直播與免耕直播栽培研究進展[J].作物研究,2003(l):52-59.
[11] 陳葉平,周楊,胡啟松,等.不同時期播種對免耕直播中浙優(yōu)1號的產量及米質的影響[J].中國稻米,2008(1):40-42.
[12] 陳惠哲,向鏡,徐一成,等.水稻免耕機插質量、生長特性及產量形成[J].中國水稻科學,2013,27(6):610-616.
[13] 金柏生.早稻免耕機插試驗初報[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0(3):527-528.
[14] 李玉同.麥茬免耕水稻機插技術試驗[J].農機科技推廣,2007(6):42.
(責任編輯:吳益?zhèn)ィ?/p>
S 511
B
0528-9017(2014)09-1337-02
2014-05-29
陳葉平(1972-),男,浙江景寧人,高級農藝師,碩士,從事水稻技術推廣工作。E-mail:yepchen@tom.com。
文獻著錄格式:陳葉平,陳惠哲.早稻金早47免耕機插的效果試驗[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4(9):1337-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