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信昆
語文綜合性學習,因其內(nèi)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開放性強,知識與實踐結合緊密,創(chuàng)造性強,密切聯(lián)系實際,能力綜合性強,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空間大,已成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道亮麗風景。而每一年的中考,語文綜合性活動也是必考內(nèi)容。以江西為例,2011年中考“青春暢想”,2012年中考“戲曲交流”,2013年中考“腳踏熱土,愛我江西”,都與教材和實際聯(lián)系十分緊密,既考查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又考查了學生的語文能力,綜合化十分明顯。
課程專家呂達先生說過:“在我國未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綜合化將給學校課程帶來巨大的變化和新的面貌,但學校教育將要產(chǎn)生和遭遇的問題、難題也是空前的?!泵鎸Τ霈F(xiàn)的問題,2011新課標指出:“教師應確立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學生需求的語文教育觀念,注重吸收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應認真鉆研教材,正確理解、把握教材內(nèi)容,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合理利用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努力探索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新的教學方式;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重視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啟迪學生智慧,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
語文新教材中每一單元都有一次綜合性學習,涵蓋了人文、自然、社會、家庭等方面。而它的內(nèi)容又與單元文章緊密相聯(lián),這就要求我們不能一成不變,一個單元只搞一次綜合性學習,而要有創(chuàng)造性教學,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結合學生實際,利用學校實際情況和多媒體,讓綜合性學習的理念滲透于日常教學中,經(jīng)常開展各式各樣的綜合性活動,讓學生愿學、樂學,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與能力。
一、去陳務新,靈活擴大活動空間
新課標提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但一直以來,在語文教學中,很多老師只重課本,重知識與機械訓練,忽略了聽、說、讀、寫等能力的綜合聯(lián)系;忽略了知識、技能與人的聯(lián)系;忽略了自己身邊那些活生生的學生和場所載體;于是教學常常像粗放性企業(yè)那樣高能耗低成效,沒有出路。
面對綜合性學習,許多老師更是墨守成規(guī),覺得學生看、記就行,不用講。加上怕麻煩、怕耽誤課,常常視而不見,避而不談。即使講了,也只是局限于某項技能的訓練。如在七年級上冊《這就是我》的綜合性學習中,有很多老師沒有創(chuàng)新意識,練習形式單一,僅僅停留在讓學生介紹自己上,把目標僅僅定在作文訓練上。練習空間小、范圍小,沒有給學生充分展示的天地,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價值感悟、自我展示等。
新課程改革的繼續(xù)深入,使綜合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獨特優(yōu)勢更加顯現(xiàn)。作為教師,為了學生的發(fā)展,我們應該用新的眼光,新的方法來進行綜合性學習的教學,引導學生,拋磚引玉。同時幫助學生,添磚加瓦,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此外,還要與學生合作,促動學生的思維,表現(xiàn)自己的優(yōu)秀個性,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性學習,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yǎng)。如在《戲曲大舞臺》綜合活動中,我們要摒棄只讓學生看書、熟記的老觀念,而讓學生熟記戲曲的常識,讓學生觀賞戲曲視頻,了解名家名段。更可以讓學生學戲曲,進行戲曲表演,戲曲手抄報,戲曲交流,戲曲大推薦,走進戲曲之中,從而感受戲曲的博大精深、獨特魅力。這既做到了知識與技能的完美結合,又注重了過程與方法的生動體現(xiàn),推動了學生情感與價值觀的展現(xiàn)。
二、開放多元,積極拓展活動形式
綜合性學習的設計應開放、多元,提倡與其他課程相結合,開展跨領域?qū)W習。應貼近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開展學習活動。在實現(xiàn)語文學習目標的同時,提高對自然、社會現(xiàn)象與問題的認識,追求積極、健康、和諧的生活方式,增強抵御風險和侵害的意識,增強在與自然、社會和他人互動中的應對能力。
語文綜合性學習具有自主性、實踐性、開放性、合作性、整合性等特點,所以我們要積極引導學生自主設計、自主合作、自主探究,既要挖掘課內(nèi)資源,又要善于挖掘課外資源,讓學生自己開展實踐活動,可以個體行動,也可以多人合作。既可以網(wǎng)絡搜索,也可以實地調(diào)查;既可以充當小記者采訪,又可以“專家”坐談;可以表演,也可以游戲;可以辯論,也可以競賽……這樣,在形式上可以多元化,可以在實踐活動中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從而拓展活動的廣度和深度。如綜合性學習《說不盡的橋》中,我們可以把這個活動分為“說不盡的橋、美麗的橋、我在橋上看風景、橋塌塌與反思、我的橋梁我作主”等五個主題?;顒又?,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六個成員,每個成員負責一個主題,可以攝影,可以搜索,也可以合作,收集資料,最后成員內(nèi)部形成統(tǒng)一,做成PPT,自我展示,享受自己和他人的勞動成果。這樣的綜合性學習,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豐富了他們的活動內(nèi)容;既增長了有關橋梁方面的知識,又認識到了實際問題;既增強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提升了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三、搭建平臺,努力豐富活動情境
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要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創(chuàng)設、豐富活動情境是很重要的。
綜合性學習能豐富活動情境,給學生搭建好的平臺,可以讓學生有新鮮感,充滿好奇,讓學生有興趣全程、全員、全面地參與活動,從而心靈得以激蕩,感情得以融入,個性得以展示,素質(zhì)得以提升。豐富活動情境,可以是視頻引導,也可以是臺詞激勵;可以是表演展示,也可以是演講鼓動;可以是照片述懷,可以是故事動人等。如綜合性學習《我愛我家》中,把活動設置成“老照片的故事”、“媽媽的嘮叨”、“一件珍品”、“父母與我”等情境,通過看一些視頻,如“孟佩杰與自己的養(yǎng)母”,“暴走媽媽陳玉蓉”,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心中的故事與感悟,從而激活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和生活體驗。同時,讓老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因家庭經(jīng)濟、文化、社會地位等不同造成的差異性,并抓好契機,加強對他們的生活、學習、情感、意志等方面的教育。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是一個全新的領域,需要我們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內(nèi)容上都有創(chuàng)新、有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活動。無論采用什么形式,使什么教學手段,教什么內(nèi)容,都必須服務課堂、開放課堂、多元課堂、靈活變通,做學生愛學的催化劑,樂學的潤滑劑,從而營造良好氛圍,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中學(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