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 鐘大勇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加強學生黨員發(fā)展和教育管理的重要性,指出了目前學生黨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加強高校學生黨員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高等學校;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 建立政治堅定、能力過硬、作風優(yōu)良、奮發(fā)有為的高素質學生黨員隊伍是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任務。90后大學生黨員的發(fā)展和教育管理,不僅關系到黨員自身素質,而且直接影響他們在學生群體中的先進性和模范帶頭作用。因此,新時期加強和改進學生黨員的發(fā)展和教育管理,對全面提高黨員素質和增強黨組織的戰(zhàn)斗力,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嚴把黨員發(fā)展質量關
胡錦濤同志指出:“一個有遠見的民族,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個有遠見的政黨,總是把青年看做推動歷史發(fā)展和社會前進的重要力量?!雹俅髮W生黨員是大學生中的優(yōu)秀群體和骨干力量,更是共產黨群體中高素質,高文化、最年輕最活躍的一部分,是黨和國家可靠的接班人。在教育和管理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黨員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功能。對入黨動機不純,思想作風不硬,不能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學生,一律不能放寬條件入黨,要本著對黨的事業(yè)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來發(fā)展黨員。同時,對入黨以后的學生黨員要嚴格教育管理。
二、黨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重發(fā)展,輕教育管理
學生入黨前,要上黨課、參加各類培訓班等不同形式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通過教育引導分層次培養(yǎng)考察直至發(fā)展成為學生黨員。但入黨后,組織生活不健全或流于形式的現象較普遍,沒有形成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同時,他們在組織紀律上也缺乏基本的覺悟,認為進入了組織的大門就可以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出現了“入黨前加把勁,入黨后松口氣”的現象。
(一) 重入黨材料整理,忽視實踐引導
由于高校擴招,教育管理滯后,對學生了解不深,教育不力,往往是根據學生寫的個人材料進行判斷,結果是大部分90后大學生黨員畢業(yè)后黨員資料裝了滿滿一大袋,而黨員的信仰模糊,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認同度不高,功利思想嚴重,大多數黨員是“組織上入黨,思想上未入黨”。當然,不少高校在對學生評價方面有失偏頗,過分看重學生成績,不能全面準確評價學生,忽視對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考察。
(三)學生黨員的先進性和模范帶頭作用發(fā)揮不夠明顯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把自己與普通同學等同起來,沒有發(fā)揮黨員應有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甚至部分大學生黨員組織觀念淡薄,自我要求放松,組織紀律較松懈。例如黨員工作不夠主動,對于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執(zhí)行缺乏監(jiān)督,很少同學敢于及時制止不良行為;在學習中的典范作用不夠突出;在特殊時期時局認識從眾化、致使行為有失黨員偏頗;在各類活動中的表現不夠突出,在班級影響力和認可度不夠。
三、對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幾點思考
(一) 狠抓思想建設,提高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yǎng)
1.加強理論教育,占領思想政治主陣地。發(fā)揮黨校教育主陣地,運用現在網絡媒體開設專題網站、專題論壇、主題講座和黨日活動對學生黨員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育,堅定共產主義的共同理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學生黨員運用理論知識正確分析當今國際國內形勢,辨別形形色色的思想浪潮的能力。用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去占領學生思想教育的主陣地,避免錯誤的甚至腐朽反動的思想乘虛而入。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和黨員在比較與區(qū)別中分清是非,掌握思想武器,提高政治敏感性和識別能力。
2、牢固樹立黨的宗旨意識。利用紅色電影、紅色歌曲、黨史等對大學生黨員進行黨的性質宗旨意識教育,讓大學生黨員從先輩服務人民的奉獻精神中受到感染和啟發(fā),把服務意識內化為大學生黨員行為的準則,在工作中外化為貼近同學、關心同學、幫助同學。在學生黨員中形成把同學的呼聲和要求作為工作的動力,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意識,在工作中,始終做到主動承擔責任,吃苦耐勞,在榮譽和利益面前要先人后己。同時,發(fā)揮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在服務同學的同時,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虛心聽取并及時向黨組織反映同學的意見和要求,既要維護同學的正當權益,又要堅持原則,要注意工作方法,尊重同學情感和人格,善于用人格魅力和情感的力量感化人、打動人。
3、增強實踐性,提高黨員實踐能力。利用寒暑假學生黨員實踐活動,如社會調研活動,幫扶活動、理論宣講、社區(qū)服務等等實踐形式,了解社會,增強黨性修養(yǎng),提高黨員認識能力和工作能力。通過參加多種形式、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教育活動,大學生黨員應自覺接受先進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風尚的感染,堅決抵制社會生活中的消極因素的影響,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促進其自我全面發(fā)展。
(二)建立健全黨員教育制度機制
1.健全考察制度:學生黨支部工作考察制度主要包括學院黨委對學生黨支部工作考察制度,黨支部對黨員教育和管理制度,黨支部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教育制度等。在這些制度中明確考察者,考察的具體內容,考察時間,認真做好考察記錄,確??疾煊涗浀恼鎸嵭院涂陀^準確性,根據考察記錄信息及時反饋,及時教育,是打造一支高素質學生黨員隊伍的保障。
2.健全監(jiān)督制度
建立公開有效的監(jiān)督制度是培養(yǎng)合格黨員,樹黨員旗幟的重要條件,要求大學生黨組織要強化監(jiān)督功能,建立健全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和群眾監(jiān)督制度,確保學生黨員的先進性和先鋒模范作用的發(fā)揮,包括具體的群眾座談制,期末民主評議制度,廣泛聽取群眾的呼聲。根據反饋的信息,開展形式多樣的有針對性教育和實踐活動,建立在黨總支指導下,充分發(fā)揮學生黨員隊伍的主動性、積極性。
3、健全日常管理制度:包括組織生活、思想匯報、黨日活動、黨組織關系轉接。黨員繳納黨費制度、組織開展黨內活動,包括“三會一課”、黨員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會、創(chuàng)先爭優(yōu)、黨員目標管理、黨員主題實踐活動,黨籍管理制度、黨員主題實踐活動。
4、健全責任制度:學生黨建的部分工作可以交給學生黨員去做,這一方面可以減輕老師的負擔,同時對學生黨員也是一個極好的受教育和鍛煉提高的機會。要充分發(fā)揮大學生黨員在掌握科學文化制度,加強實踐鍛煉和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和在關鍵時刻,重大活動中的骨干帶頭作用。
(三) 以學生黨支部建設為基礎,創(chuàng)新組織管理
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建構黨總支—學生黨支部-基層黨小組的組織形式,組建高效得力運轉的學生黨支部隊伍,打造堅實的學生黨支部,發(fā)揮學生黨支部在團委、班級、寢室、社團等學生群體中的骨干和模范帶頭作用。根據學院具體人數情況,建立一定數量學生黨支部,黨小組。選取組織能力強,善于溝通,熱心為同學服務的正式黨員做支部書記、選取文筆功底好,在同學中具有號召力的學生黨員做宣傳委員,支部書記與宣傳委員明確責任,相互協作,齊心協力打造強有力的黨支部隊伍。在充分尊重學生黨支部的主體性的同時,學院黨總支要加強對學生黨支部的領導和引導,定期檢查黨支部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情況,對其活動內容提出指導性的意見和給予有力的幫助和支持。創(chuàng)新學生黨支部活動方式,豐富活動內容,增強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使其成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堅強堡壘。
[注釋]
①胡錦濤.邁向新世紀創(chuàng)造新業(yè)績(1998—06—19) [2012—03—10].
[參考文獻]
[1]施大順 新形勢下增強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yǎng)的有效途徑研究[J] 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26卷第5期 2012年10月.
[2]周文惠 對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幾點思考[J] 四川理工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 第19 卷第2 期2004 年6 月.
(作者單位:樂山師范學院,四川 樂山 6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