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春秋大都耦國現(xiàn)象與孔子的政治思想

2014-03-20 12:23:08尉博博
渭南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14年17期
關(guān)鍵詞:季氏分封制諸侯

尉博博

(天水師范學(xué)院文史學(xué)院,甘肅天水 741001)

【哲學(xué)研究】

春秋大都耦國現(xiàn)象與孔子的政治思想

尉博博

(天水師范學(xué)院文史學(xué)院,甘肅天水 741001)

研究孔子的政治思想,必須緊密聯(lián)系當(dāng)時社會的主要特征,用歷史主義的觀點客觀地反映孔子所處春秋時代的背景,即以大都耦國政治現(xiàn)象為背景。孔子的政治思想正是針對大都耦國現(xiàn)象而展開的,并企圖予以徹底解決之,繼而以周禮為手段,最終達到天下歸仁的治世。由此可知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不是禮。

大都耦國;孔子;政治思想;仁;禮

研究歷史必須緊密聯(lián)系當(dāng)時的客觀社會條件,切忌離開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時下對孔子政治思想的研究著作可謂汗牛充棟,論者多不談孔子身處的春秋歷史背景,動輒曰“禮”為孔子思想的核心,此說似是而非,不可不詳加辨析。

竊以為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針對他所經(jīng)歷的春秋時期的政治痼疾而展開的,是社會需要的能動產(chǎn)物。春秋時期的政治痼疾就是大都耦國,政柄倒持。[1]272大都耦國是指卿大夫治下的都規(guī)模和實力達到或超過諸侯之國城。就孔子身居的魯國而言,其主要表現(xiàn)是:西周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2]72,春秋前期是“禮樂征伐自諸侯出”[2]72,春秋中后期是“禮樂征伐自大夫出”[2]72和“陪臣執(zhí)國命”[2]72??鬃拥恼嗡枷刖褪菄@著如何恢復(fù)“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政治秩序展開的。而周公作為西周政治秩序的奠定者,自然就成了孔子心目中的榜樣?!墩撜Z·述而》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fù)夢見周公?!盵2]31《論語·陽貨》曰:“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盵2]76在中唐、五代以前,“周孔”連稱,中唐、五代之后,才“孔孟”連稱。愈往后,離孔子政治思想的本來面目愈遠,此可為顧頡剛先生提出的“層累式造成的古史說”又添一佐證。

面對春秋大都耦國之亂象,孔子提出了一系列解決大都耦國問題的思想,其中禮在孔子看來只是實現(xiàn)政治目標(biāo)的工具、手段,仁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一、大都耦國是春秋時期的主要政治現(xiàn)象

孔子的政治思想是當(dāng)時社會需要的能動產(chǎn)物。

西周時期由于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確立,且周公東征之后,殷商殘余勢力被徹底平定。成王、康王繼周公之余烈,勵精圖治,又汲取商亡的教訓(xùn),提倡德政和禮樂文治,緩和階級矛盾。因此,周天子的威望比較高,西周的政治重心在周王室,基本上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春秋時期王室東遷,直轄地域日益縮小,對諸侯的控制力逐漸削弱,社會政治形勢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孔子說:“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zhí)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盵2]723

以上所言,即是大都耦國最主要的表現(xiàn)。大都耦國是春秋獨特的政治現(xiàn)象。西周的政治重心在王室、王畿內(nèi)。所封王室的卿大夫,勢力受到周天子的嚴(yán)格控制,不能得到充分發(fā)展,因而構(gòu)不成對周天子的威脅。王畿外,諸侯各國在立國時國土狹小,且對內(nèi)要鎮(zhèn)壓殷遺民的反抗,對外要抵御夷、狄的侵擾,因而也無力抗衡天子,且很少分封卿大夫??傊?西周主要是“天子建國”[1]94的階段,天子可以控制大局。

春秋時期,諸侯開始辟疆拓土,國土和人口不斷增加,于是大封卿大夫成為可能,“諸侯立家”[1]94才普遍得以實現(xiàn)。如晉昭侯封其叔父成師于曲沃;鄭莊公封其弟段于京;魯三桓之費、郈、成;齊田氏之高唐;宋之亳;衛(wèi)之蒲、戚;晉國后期趙氏之晉陽,魏氏之安邑,韓氏之平陽。這些卿大夫家的政治中心,名義上稱為都,但隨著其實力的不斷增強,規(guī)模已超過了諸侯的國城,大都耦國之局由此得以形成。大都耦國的形成決不是一朝一夕,而是積微積變的過程。一般而言,卿大夫主要通過以下手段一步步壯大自己的實力:

其一是通過兵權(quán)下移。如晉國各軍的將帥都由卿大夫擔(dān)任,尤其中軍帥即是執(zhí)國政者,合軍政大權(quán)于一身,公族、公行皆為卿大夫所把持。久之,權(quán)歸卿族乃勢所必然。又如魯國三桓,三分公室,四分公室,而后兵權(quán)落入三家之手。

其二是通過厚施竊國,“使怨歸于上而恩皆出于己,民歸之如流水”[3]1423。如齊國田氏,大斗出,小斗入,權(quán)終移于田氏。又宋公子鮑禮于國人,當(dāng)時宋國出現(xiàn)饑荒,公子鮑竭盡其粟米而貸于國人。民年自七十以上者,皆賜之飲食;對宋之六卿,參請不絕。禮賢下士;公族自桓公以下之子孫,皆撫恤之。宋政終歸公子鮑,是為宋文公。按照周禮規(guī)定,卿大夫之家的施舍范圍只限于其都家,不能擴大到諸侯的國,否則就是違禮、亂政。因為施舍及國就要與國君爭奪人民,會削弱國君的統(tǒng)治基礎(chǔ)。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下,土地和人民皆有世襲之定主,親親而仁民,由近而及遠,各親其民。若越位而施舍,勢必打亂親疏、貴賤、尊卑的等級秩序,因而為禮制所不容。而春秋時,禮壞樂崩,世卿大家乘機厚施,與國君爭奪民眾,行久而積重難返,民終將移于世家。

其三是通過竊取諸侯刑賞之柄。刑賞可謂人君之大寶。顧棟高在《春秋大事表》中特立《刑賞表》,他在該表敘中寫道:“余觀《春秋》二百四十年,知天子之所以失其柄而旁落于諸侯,諸侯之所以失其柄而僭竊于大夫、陪臣者,皆由刑賞之失政。”[3]1379例如:周天子伐鄭,卻被射中肩,伐曲沃,其追隨者荀、賈兩國反而被滅,鄭國和曲沃之罪當(dāng)滅國絕世,然而毫發(fā)未損。姑息養(yǎng)奸,終成大患。王室之內(nèi),子頹、子帶作亂而周王出奔。命曲沃為諸侯,無異于獎篡弒。求車、求金更使王室威名掃地。賞不足以勸善,罰不足以懲奸,王室之賞罰徒具虛名而已。魯國內(nèi)部,慶父連弒二君,子孫卻累世高位。公孫歸父忠于公室,卻被迫出奔。文公時刑賞出于仲遂,文公之后則刑賞出于三桓。齊之殺國氏,晉殺欒盈。衛(wèi)孫林父奔晉,宋魚石奔楚。生殺、出奔皆不由君,其國命倒置于世卿,兵連禍結(jié),累世不得安寧。春秋時期卿大夫主要通過以上三個途徑形成大都耦國之勢。而周人長期實行宗法制和分封制又是導(dǎo)致大都耦國的根本原因。

至戰(zhàn)國之世,各國用法家變法圖強,加強君主集權(quán),郡縣制度形成,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大為增強,大都耦國之患終于不復(fù)存在。

因此,大都耦國政局是春秋時期的獨特政治現(xiàn)象??鬃由?dāng)其世,社會需要孔子去解決大都耦國造成的亂局,而孔子確也汲汲乎想改變春秋大都耦國的無道局面。所以,孔子政治思想主要是立足于春秋大都耦國的社會大背景之上的。

二、孔子墮三都的政治實踐

孔子的政治實踐,自為季氏家臣始。季氏之所以用孔子及其門人,在于三桓之家臣謀反不已。季氏有南氏和陽虎之亂,叔孫氏有豎牛和侯犯之亂,孟孫氏有公孫宿之亂??鬃诱降巧萧攪恼挝枧_,是在陽虎奔齊之后,季氏欲用孔子及其門人抑制家臣。而孔子也想效法周公,謀張公室,以解決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無道局面,企圖改變大都耦國的亂象?!蹲髠鳌ふ压哪辍份d季氏為司徒,叔孫氏為司馬,孟孫氏為司空,后孔子為司寇。地位僅次于三桓。定公十年,齊魯夾谷之會,孔子相定公,其弟子仲由為季氏家宰。此時孔子實為執(zhí)政,魯國政權(quán)幾乎操于孔子及其門人之手。有人拿孔子和陽虎比,其實孔子為公臣,位為大夫,陽虎為季氏家臣,位在陪臣,不可等量齊觀。

孔子為政之道,頗似子產(chǎn)和叔向。孔子贊賞他們?yōu)楣胖z愛與遺直。三人皆擅長外交言語,維護西周傳統(tǒng),尊公室、抑私家。在夾谷之會上,孔子迫使齊國歸還侵魯?shù)奶锏?。但孔子之抑私?并非如后世儒者所說的是譏世卿??鬃硬]有主張廢除世卿,而是認為卿大夫不得僭越禮制??鬃映c器不可假人,正為此發(fā)??鬃优c子產(chǎn)和叔向不同的是,孔子為政但受實物俸祿,無尺土之封,與國君無血緣宗法關(guān)系。這種新的君臣秩序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魯定公十二年是孔子最為得意之時。季氏同意墮費,叔孫氏平定侯犯之亂不久,也支持墮?quán)C。然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城還是沒有攻克??鬃邮∽钪匾脑蚴囚攪型劣忻竦淖诜ㄅ愠紕萘μ珡?宗法分封制在魯國盤根錯節(jié),一時難以撼動。例如:雖然季氏贊同墮費,但是在墮費過程中,陪臣公山不狃、叔孫輒等奮起反抗,斗爭相當(dāng)激烈。根據(jù)《左傳》記載,公山不狃得不到季氏的信任,叔孫輒有撼于叔孫氏,他們欲聯(lián)合陽虎去掉三桓。事成之后,以叔孫輒代替叔孫氏,陽虎代替孟孫氏。陽虎是孟孫氏的小宗。公斂處父帶領(lǐng)成人與陽虎大戰(zhàn)于魯南門之內(nèi),未成功,又大戰(zhàn)于棘下,陽虎才被打敗。陽虎又以鄆、陽關(guān)作為自己的封地,居之以為政??梢?陽虎之所以能夠以陪臣執(zhí)國命,一是作為孟孫氏的小宗,血緣關(guān)系色彩極濃;二是有封土有人民,并據(jù)之以為政;三是擁有自己的私兵,實力還不小。孔子墮費之戰(zhàn),何以如此兇險,費人強大的軍事實力是一重要原因;費宰又為有土有民的宗法陪臣,故很難平定。城也是,成宰公斂處父拒不聽命,定公親征,猶未攻克。魯國宗法陪臣的勢力真是太強大了。

孔子執(zhí)魯政,可謂位高權(quán)重于一時,但季氏用之則來,揮之則去。其原因是孔子及其門人,僅受實物俸祿,而無尺土之封,與有土有民的武裝宗法陪臣大不同。所以,季氏任免孔子及其門人比較容易,用則忠之事上;不用,也無力擁兵抗上。因而無大都耦國尾大不掉之患。

從孔子的政治實踐可以看出,只有大力推行實物俸祿制度,徹底廢除宗法分封制,大都耦國之患才能得以根除。而問題是,孔子的政治實踐具有內(nèi)在的矛盾性:一方面,他要維護傳統(tǒng)的宗法分封制,保持周禮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他又想救世,以解決大都耦國的亂象。我們不能不說孔子的實踐具有很大的保守性,而政治實踐的保守性則又決定了他政治思想的保守性。

三、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

孔子在當(dāng)時是以提倡禮學(xué)而著稱的,后世遂誤以為禮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蹲髠鳌ふ压吣辍吩唬骸懊腺易硬〔荒芟喽Y,乃講學(xué)之,茍能禮者從之。故孟懿子與南宮敬叔師事仲尼?!盵1]1294

其實,孔子提倡禮,是為了解決大都耦國尾大不掉的問題。由上文可知,在孔子之時,宗法分封制已是千瘡百孔,弊端橫生,而禮是維護宗法分封制最好的手段。按照孔子的邏輯,出現(xiàn)大都耦國的亂象,不是宗法分封制本身的問題,而是當(dāng)時的諸侯、卿大夫、陪臣等不遵守周禮造成的。欲使貴族上下遵守周禮,就必須從孝開始,而孝行來源于對父母的愛,愛父母即是仁的起點。孔子說:仁者愛人。愛父母是愛人的集中體現(xiàn)。所以,禮的根本精神依據(jù)是仁,沒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仁,禮就沒有生命,沒有靈魂。當(dāng)然,沒有禮,仁也無安頓處,無法表現(xiàn)出來??偠灾?仁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禮是仁的表現(xiàn)形式。《論語·八佾》曰:“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2]15

在當(dāng)時的魯國,宗法分封制已難以為繼,禮壞樂崩是大勢所趨,但孔子對西周的傳統(tǒng)太熱愛了,太好古了。孔子說:“郁郁乎文哉,吾從周。”[2]16這無疑使孔子的政治思想帶上了濃厚的保守色彩。從根本上說,這樣的保守色彩來源于其政治思想內(nèi)在的矛盾性。而政治思想的矛盾性根源于政治實踐的矛盾性。在實踐上,他既堅持宗法分封制的主體地位不動搖,又企圖解決大都耦國問題。這就決定了在思想上,既堅持傳統(tǒng)的親親,又主張舉賢才,舉直錯諸枉。

孔子為政的具體步驟體現(xiàn)為:親親、敬故、進賢、使能、尊貴。

親親?!墩撜Z·微子》曰:“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于一人?!盵2]83《論語·泰伯》曰:“子曰: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盵2]35親親具體表現(xiàn)為孝和悌。孔子對孝和悌十分重視?!墩撜Z·學(xué)而》曰:“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第,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2]7

敬故?!墩撜Z·學(xué)而》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2]7《論語·泰伯》曰:“子曰: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盵2]35

進賢、使能?!墩撜Z·子路》曰:“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盵2]57

尊貴。即是維護等級名分,尊卑、高低、貴賤皆有等差。《論語·季氏》曰:“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盵2]73《論語·顏淵》曰:“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盵2]54《論語·子路》曰:“子路曰:衛(wèi)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盵2]57

孔子欲通過以上步驟漸次興禮樂,復(fù)周政,試圖解決大都耦國問題??鬃佑诰S護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前提下解決大都耦國問題,而大都耦國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正是建立在血緣關(guān)系基礎(chǔ)之上的宗法制和分封制。血緣關(guān)系轉(zhuǎn)向地緣關(guān)系,分封制轉(zhuǎn)向郡縣制,宗法制轉(zhuǎn)向官僚制,是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必然??鬃酉牖謴?fù)西周時期的周公之道,是與歷史發(fā)展背道而馳的,注定是要失敗的。子路直言孔子正名思想迂腐,實乃一針見血,反映出孔子政治思想嚴(yán)重脫離春秋實際。《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曰:“(鄒衍)其游諸侯見尊禮如此,豈與仲尼菜色陳蔡,孟軻困于齊梁同乎哉!故武王以仁義伐紂而王,伯夷餓不食周粟;衛(wèi)靈公問陣,而孔子不答;梁惠王謀欲攻趙,孟軻稱大王去邠。此豈有意阿世俗茍合而已哉!持方枘欲內(nèi)圓鑿,豈能入乎?”[4]2345太史公已敏銳地看出孔子脫離了當(dāng)時的政治實際。春秋、戰(zhàn)國之際,各國都謀富國強兵,攻城略地,何暇顧及禮樂文治。就孔子對春秋時局開出的藥方,多失之理想化,不切實際。

孔子主張親親、敬故。而魯國三桓正是憑借血緣關(guān)系,長期把持朝政,世襲卿位,最終將公室架空。周王室、宋、鄭、衛(wèi)等這些受周文化影響較深的國家,都由于公族勢力過大,對公室統(tǒng)治造成嚴(yán)重的威脅,國力漸次衰弱。晉、秦、楚等國則不斷加強君權(quán),抑制公族勢力,國力迅速上升。晉楚兩國長期占據(jù)霸主之位,與中原各國形成鮮明對照??鬃釉诖呵锬┠赀€在提倡親親、敬故,其結(jié)果只能是南轅北轍,于世無補。因為政治發(fā)展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在人類早期階段,都經(jīng)歷過血緣組織與政治組織交織的情形。但古希臘等國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私有化程度加深,進行了一系列政治、經(jīng)濟改革,較早地擺脫了血緣關(guān)系對政治的影響,創(chuàng)造了古希臘政治文明。中國在春秋時期也將經(jīng)歷血緣關(guān)系退出政治舞臺的艱巨過程,這是符合人類政治發(fā)展規(guī)律的。然而孔子不明乎此,一意想加強血緣關(guān)系對政治的影響,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是不可能成功的。

進賢、使能,無疑是孔子政治思想中具有進步性的內(nèi)容,但是由于孔子不想觸動血緣關(guān)系的社會基礎(chǔ)地位,很難徹底執(zhí)行。孔子的進賢、使能是在肯定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圍內(nèi)執(zhí)行。以魯國為例,孔子是在不觸動三桓的政治地位的條件下舉賢。孔子自己也是先從季氏家臣起步,直至大司寇。因此,孔子不可能徹底廢黜三桓,進行大規(guī)模改革。《論語·子罕》曰:“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于我哉!”[2]41據(jù)此,則孔子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魯國的大都耦國問題。尊貴也屬此類,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孔子的政治思想是與春秋大都耦國現(xiàn)象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一方面是社會需要的能動產(chǎn)物,另一方面與孔子自身的政治實踐和主觀能動性大有關(guān)系。

[1]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0.

[2]漢魏古注十三經(jīng)·論語[M].北京:中華書局,1998.

[3][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M].北京:中華書局,1993.

[4][漢]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

【責(zé)任編輯 劉 蓉】

Dadu Ouguo Phenomenon and Confucius Political Thought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YU Bo-bo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ui741001,China)

the research of Confucius political thoughtmust closely focus on the society'smain features at that time.With the viewpoint of history,the paper objectively reflects Confucius'background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which is themain political phenomenon of Dadu ouguo.Confucius political thoughtwas launched based on the Dadu ouguo phenomenon,and he tried to solve this problem completely,and then he resorted to Zhou Courtes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world's peace.Hence,the core of the Confucius political thought is benevolence,not courtesy.

Dadu Ouguo;benevolence;courtesy

B222

A

1009-5128(2014)17-0005-04

2014-06-10

尉博博(1979—),男,甘肅甘谷人,天水師范學(xué)院文史學(xué)院講師,歷史學(xué)博士,主要從事先秦史研究。

猜你喜歡
季氏分封制諸侯
夏商周的更替
有話如是說
鄉(xiāng)音(2022年6期)2022-12-15 19:41:19
季氏姐弟:華人中的翹楚
華人時刊(2022年17期)2022-02-15 03:07:10
春秋——諸侯爭霸的擂臺賽
家教世界(2020年25期)2020-10-07 07:36:46
淺析漢初實行分封制的原因
智富時代(2017年6期)2017-07-05 16:02:53
西周金文所見周天子對諸侯臣屬的聘問之禮
從王朝興替看大型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
烽火戲諸侯
從王朝興替看大型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
烽火戲諸侯
德庆县| 莫力| 百色市| 六枝特区| 天全县| 阳朔县| 婺源县| 铁岭市| 梓潼县| 松江区| 麻阳| 青阳县| 汉阴县| 厦门市| 鹤山市| 阿勒泰市| 崇义县| 湘阴县| 永寿县| 五峰| 牙克石市| 邹平县| 黎川县| 海门市| 乾安县| 呼和浩特市| 商水县| 黄浦区| 永胜县| 寿宁县| 武威市| 东安县| 大洼县| 若尔盖县| 柘荣县| 玉林市| 彭水| 饶河县| 昭平县| 马山县| 成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