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華 張姝
在中國古代,用“香”治病的例子比比皆是。早在漢代,名醫(yī)華佗就曾用丁香、百部等藥物制成香囊,懸掛在居室內,用來預防肺部疾病。唐代醫(yī)家孫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有佩“繹囊”,“避疫氣,令人不染”的記載。中醫(yī)藥理指出,芳香藥通過肌膚、穴位、經絡等途徑“滲入”人體,起到開泄腠理、活血化淤、宣暢肺衛(wèi)、平衡陰陽的作用。到了現(xiàn)代,人們將用香囊防病的作用繼續(xù)發(fā)揚,成為養(yǎng)生保健的“綠色療法”之一。
香囊是指將芳香藥如蒼術、吳茱萸、艾葉、肉桂、砂仁、白芷等制成藥末,裝在特制的布袋中,佩掛在胸前、腰際、臍部等處,不僅有醒腦的作用,讓人神清氣爽,還可用來防治多種疾病。如冠心病、心絞痛可用石菖蒲、冰片、丹參、三七等藥物研末制成香囊佩在胸前;脾胃虛弱的胃炎患者,可用高良姜、白芷、小茴香、蜀椒等制成香袋,放置在中脘穴(位于臍上4橫指處);結腸炎或前列腺炎患者也可用蒼術、虎杖、丹參、藿香等芳香藥制成香袋系在臍部。通過藥物滲透作用,經穴位、經絡直達病處,起到活血化淤、祛寒止痛、燥濕通經的作用。下面推薦春季中藥防病香囊。
春季中藥防病香囊,主要由金銀花、菊花、佩蘭、石菖蒲、檀香等中藥組方,有調節(jié)氣機、疏通經絡等作用,從而使氣血流暢、臟腑安和、保健強身。
兒童使用香囊可有效防治春季流行病。春季陽氣旺盛,地氣升發(fā),不少兒童在春季易感染疾病或舊病復發(fā),而采用把香囊佩在孩子胸前或休息時置于枕邊的方法,能起到防治上感、流感、鼻炎、皮膚濕疹、蚊蟲叮咬的作用。因藥物濃郁的香味在人體周圍可形成高濃度的小環(huán)境,能夠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體——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提高,有較強殺死病毒的能力。
老人隨身帶著香囊,其芳香氣味被人體吸入后,能起到防治心腦血管病的作用。
特別提醒:使用香囊時要注意防水、防潮,孕婦慎用。若直接接觸皮膚而出現(xiàn)紅疹、瘙癢等現(xiàn)象,請取下香囊,將香囊掛于室內空氣流通處,局部皮膚外搽皮炎平或膚輕松軟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