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
汪李莉個人簡介
汪李莉,中共黨員,女,小學音樂高級教師,1969年6月出生,大專學歷。1989年開始從事小學教育工作。199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2年在云巖區(qū)林木小學擔任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后調省府路小學繼續(xù)從事少先隊輔導員工作。2005年擔任貴州省以及貴陽市少先隊副總輔導員,2009年擔任省府路小學副教導主任及??傒o導員。2011年任省府路小學教導主任,2012年9月任茶店小學副校長,2013年任茶店小學校長?!扒Hf師”第3期學員,“千校萬師”授課教師。
當我走進茶店小學,今天這里的一切讓我耳目一新——到處整齊有序、每一個角落都一層不染,干凈到樓梯都可以做一面“鏡子”;校園圍墻上、樓梯過道上無處不彰顯著這個學校獨有的文化。在和學校老師們的交流中我了解到:這么多的變化都是因為他們的新校長——汪李莉。
汪李莉,從事教育工作25年來,她所帶的少先隊大隊受到過國家和省市各級的無數次表彰,她個人也曾獲得過全國、全省諸多榮譽。但是,在汪李莉看來,榮譽就像跳高運動員眼前的橫桿,獲得的榮譽意味著新的起點。人生就像跳高一樣,需要不斷去超越。
放下架子
走進校園左邊的宣傳窗教師風采欄里,我驚異的看到:汪李莉的相片不在第一,也不在中間。我好奇的問她:“汪校長怎么你的相片沒放在第一個呢?”她含蓄地一笑、幽默地說:“我個子小,很多事都是我們的男校長撐著的。”
記得她剛來學校的時候,發(fā)現校門口的那條馬路車流量很大,而且車速很快,為了學生的安全,她在學校的“三個五”中提出:不走學校門口的斑馬線。她很清楚:這里的學生75%都是進城務工子女,還有25%的學生也是茶店鄉(xiāng)的。只有規(guī)定恐怕是無法執(zhí)行的。剛開始每天上學、放學時間,她就和書記跑到校門口去阻止學生穿越學校門口的斑馬線。開始有很多學生、家長、老師都不理解,可是現在全校的黨員已經自愿戴著綠絲帶到馬路對面去監(jiān)督學生上學和放學走天橋。她沒用更多的語言去安排老師、沒用更多的語言去批評學生。現在學校門口的交警都不得不贊嘆:汪校長,你來了我們的工作都輕松了。因為孩子們現在已經不走校門口的人行橫道了,都繞道走人行天橋。
她就是這樣放下校長的架子去做自己想到的事。正如她的座右銘里說到的:我不去想是否能成功,既然選擇了,便只顧風雨兼程。
只因有愛
汪李莉已經在這個自己鐘愛的崗位上整整工作了20多年。20多年來她把自己全部的愛都獻給了自己鐘愛的事業(yè),獻給了可愛的少年兒童。
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的愛心,讓孩子們學會關心他人,組建各種特色小隊,開展健康向上的活動。她組織學生向結對學校開陽三小、開陽潘桐小學、安順雙堡小學捐款、捐物、捐書,并把手拉手學校的學生代表接到學校共度“六一”。汪李莉還常常組織隊員們到福利院及孤老家里獻愛心、送溫暖。社區(qū)有一位叫蔡必華的孤老太太和一位殘疾人,長期臥病在床,汪李莉帶著送溫暖小隊的隊員來到老人家里,開始同學們嫌老人家里有臭味,有的甚至不愿進屋,她二話不說,卷起袖子洗碗、掃地干了起來,孩子們見老師帶頭,只好硬著頭皮捂著鼻子跟著干。汪李莉停下手中的活,對孩子們說:“蔡婆婆家里有股味道是嗎?”孩子們都點頭。汪李莉又說:“這是因為蔡婆婆有病在身,又沒有人照顧,如果我們不幫助她,她的生活條件就更差。”孩子們明白了道理,七手八腳的跟著干了起來,有的同學還把自己帶來的食品親自喂到老人嘴里,老人感動得哭了。多年來她一直堅持著,直至把老人送離這個世界。她總是說現在的孩子被愛得太多了,我有責任讓孩子們學會去愛。
來到茶店小學后,她發(fā)現:他們不敢于陌生人說話,他們從不說自己的家庭,他們更不會說自己父母的職業(yè)。于是汪校長來到這里后只要一有空,她就會和老師們去家訪,了解孩子們的生活情況、學習情況。她掌握了各種情況后,她知道孩子們對自己的家庭沒有自信。有一次她問一名學生的爸爸媽媽是做什么的,孩子就低著頭小聲的說:爸爸是擦皮鞋的,媽媽是買涼粉的。她知道孩子因為父母的工作而自卑,于是她大聲的對孩子說:“你的父母好偉大,可以做大家都不愿做的事來幫你讀書,我可沒有這種勇氣去擦皮鞋買涼粉來供養(yǎng)我的孩子?!睆拇诉@個孩子見到汪校長都能勇敢的說話了。怎樣才能讓所有的孩子都能找回自信?當汪校長為這個尋找思路時,正巧碰到了區(qū)教育局的經典詩文誦讀比賽,于是她利用自己20多年輔導員工作的經驗,親自和音樂老師編排了《同是祖國的花朵》,在臺上孩子們都能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家庭,并且學會了怎樣去關心自己辛勞的父母。更讓汪校長自豪的是,這里孩子們的表演才能并不比名校的孩子差,孩子們精湛的表演迎得了陣陣掌聲,孩子們在這次表演中脫穎而出,獲得了云巖區(qū)的一等獎。每次說起這件事,汪校長總是輕描淡寫地說,名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孩子找到自信。
舍得付出
在生活里,汪李莉也是個普普通通的母親,也有孩子和家庭。為了鐘愛的事業(yè),她作出了很大的犧牲。她從來沒有同自己的孩子過一次“六一兒童節(jié)”。由于工作繁忙,她讀小學的孩子,每天也只能跟著她呆在學校里等媽媽下班,工作投入時,她完全忘了孩子的存在,孩子經常對著媽媽說:“我餓了”。
2006年,正是中考的關鍵階段,汪李莉卻帶隊在部隊軍訓,就連正在準備中考的孩子也無暇顧及。以致孩子在填報志愿時,不得不乘坐幾個小時的汽車到部隊找媽媽商量。也就是在這一天,孩子發(fā)出了這樣的慨嘆:“我這個有媽的還不如人家沒媽的,簡直就像一個孤兒!”最終,別人的孩子都順利升入重點高中,汪李莉的孩子只考取了職高。面對孩子,汪李莉除了愧疚還是愧疚。就這樣,汪李莉在事業(yè)和家庭之間選擇了事業(yè),在學生與孩子之間選擇了學生。
這就是汪李莉。一個深深愛著自己事業(yè)的人,一個把奉獻看得高于一切的人。
學有所用
汪李莉她的學歷并不高——大專學歷??墒窃谒?5年的工作中,她從沒有放松過學習。她常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意擠,總還是有的。”汪李莉把魯迅先生的這句名言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無論工作如何繁忙,只要有時間她就坐下來讀書,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并利用節(jié)假日跑書店、圖書館查閱資料、研究兒童心理學。
同樣當她有機會來團?!扒Hf師”學習時,她就告訴自己,一定要把學到的東西帶回學校,讓所有的老師都受益,回到學校后,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徹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中去。首先她召開班主任培訓會,把在團校學到的知識告訴他們,熱愛學生,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朔刂怯p德育、重課堂教學,輕社會實踐的現象,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充分發(fā)揮學校教育第一陣地的優(yōu)勢,充分挖掘學校源遠流長的歷史,以“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為目標,讓全體師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陶冶情操,不斷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以活動促教育,寓教育于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組織少先隊員和學生到紀念館、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接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讓孩子在各種教育活動中感悟民族精神的意義與價值,逐步將民族精神化為自身的精神品格。
以家長學校作為向家長宣傳的主渠道,幫助和引導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學教育子女的能力,并協助學校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營造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互相促進的教育網絡。
要求教師研究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新方法和新形式,以小學生喜聞樂見的生動活潑的方式進行教學,把傳授知識和陶冶情操、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通過開展各種富有趣味性的課外活動、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勞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觀念和創(chuàng)新意識,豐富他們的課外生活。
她說:我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每一個老師都動起來,才能讓我們學校受益,讓我們的孩子受益,讓我們的社會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