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寬 米俊輝 劉學軍
(河南省安陽市中醫(yī)院外一科,455000)
腹腔鏡直腸癌手術效果分析
楊 寬 米俊輝 劉學軍
(河南省安陽市中醫(yī)院外一科,455000)
目的 探究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直腸癌手術效果。方法 選擇80例直腸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開腹直腸癌根治術治療,觀察組給予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比較兩組患者的近期和遠期療效。結果 觀察組手術時間顯著長于對照組,而術中出血量、腸功能恢復時間和手術并發(fā)癥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患者進行為期2年的隨訪,觀察組32例生存,對照組30例生存,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患者局部復發(fā)、遠處轉移、切口種植、切口疝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粘連性腸梗阻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具有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中出血少、術后腸功能恢復較快、手術并發(fā)癥少和遠期療效佳等特點,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開腹直腸癌根治術;直腸癌;臨床療效
近些年來,直腸癌患病率呈現(xiàn)顯著上升趨勢,嚴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穩(wěn)定和諧[1-2]。治療上,手術仍是治療直腸癌的首選方法[3-4]。目前,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在國內(nèi)已經(jīng)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但是在近期療效和遠期療效方面相比開腹直腸癌根治術,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是否有其優(yōu)勢,尚未達成共識。為此,學者們和普外科醫(yī)師一直致力于優(yōu)化直腸癌手術治療效果。本研究對比分析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與開腹直腸癌根治術治療80例直腸癌的手術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直腸癌患者。采用計算機隨機分組的方式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28~65歲,平均(57.49±18.46)歲。觀察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28~65歲,平均(54.87±18.59)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兩組患者均由同一醫(yī)師完成手術。患者嚴格遵循無瘤手術原則,直腸癌手術均遵循全直腸系膜切除(TME)原則。
1.2.1 對照組 參考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wǎng)絡(NCCN)發(fā)布的直腸癌診療指南,并根據(jù)NCCN歷年發(fā)布的診療指南結合我院患者的具有情況進行相應調(diào)整。
1.2.2 觀察組 患者在全身麻醉下進行手術,根據(jù)腫瘤部位不同,術者選擇手術位置。術者立于右側。建立氣腹,并在患者臍部行10 mm戳孔作為觀察孔,主操作孔則為患者兩側髂前上棘水平、經(jīng)腹直肌外緣,輔助操作孔則選擇在右下腹作5 mm。采用鈦夾或聚合物夾高位夾閉離斷患者腸系膜根部血管,緊接著,在患者腹部開小切口離斷腸管后吻合。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術中平均出血量、手術平均時間、腸功能平均恢復時間、手術并發(fā)癥和遠期療效,包括局部復發(fā)、遠處轉移、切口種植、切口疝和粘連性腸梗阻。
表1 兩組直腸癌手術患者近期療效比較
表2 兩組直腸癌手術患者遠期療效比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直腸癌手術患者近期療效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顯著長于對照組,而術中出血量、腸功能恢復時間和手術并發(fā)癥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并發(fā)癥如下:觀察組手術部位感染1例;對照組手術部位感染2例、造口腸管出血2例、左側輸尿管損傷1例、出現(xiàn)尿潴留2例。
2.2 兩組直腸癌手術患者遠期療效比較 對患者進行為期2年的隨訪,觀察組32例生存,對照組30例生存,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患者局部復發(fā)、遠處轉移、切口種植、切口疝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粘連性腸梗阻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近些年來,直腸癌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趨勢。隨著發(fā)患者群的上升,引起了專家和學者的重視,臨床上的治療方法也有所突破。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以開腹治療為主,在腹腔鏡引入手術治療后,使用微創(chuàng)手術對直腸癌患者進行腹腔鏡根治術手術治療,越來越多的被臨床醫(yī)務人員選擇和應用[5]。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顯著長于對照組,而術中出血量、腸功能恢復時間和手術并發(fā)癥顯著少于對照組。對患者進行為期2年的隨訪,觀察組32例生存,對照組30例生存,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兩組患者局部復發(fā)、遠處轉移、切口種植、切口疝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觀察組粘連性腸梗阻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一結果與以往研究結果一致[7-8]。筆者認為究其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行腹腔鏡手術雖然在初始階段容易因為對復雜的腹腔鏡器械不熟悉而造成手術時間延長,但是,腹腔鏡手術有其獨特優(yōu)勢,觀察組患者在術中出血量、腸功能平均恢復時間和近期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方面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且通過腹腔鏡能夠獲得清晰的手術視野,無開腹手術盲區(qū),不僅能夠有效的避免人為造成臟器損傷,也能夠有效避免腹腔長期暴露造成的體液流失,給機體帶來的創(chuàng)傷較小,術后患者恢復速度快,發(fā)生腸黏連的概率也大大減少。
綜上所述,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具有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中出血少、術后腸功能恢復較快、手術并發(fā)癥少和遠期療效佳等特點,該手術方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Shin A, Kim KZ, Jung KW, et al. Increasing trend of colorectal cancer incidence in Korea, 1999-2009[J].Cancer Res Treat. 2012, 44(4): 219-226.
[2] Minicozzi A, Veraldi GF, Sboarina A, et al. One stage or two stag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associated to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morbidity and mortality[J]. Minerva Chir, 2012, 67(5): 453-458.
[3] 任鏡清,劉建偉,劉少杰,等.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與開腹手術遠期療效比較[J].廣東醫(yī)學,2012,33(3):376-379.
[4] 潘緒科,張從雨,嵇成祥,等.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的臨床探討[J].中國現(xiàn)代普通外科進展,2012,15(2):146-147.
[5] 梁耀澤,余江,張策,等.腹腔鏡與同期開腹直腸癌根治術后腫瘤學結果對比研究[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0,17(6):591-595.
1672-7185(2014)16-0062-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6.038
2014-03-28)
R73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