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榕杰
[太原理工大學(xué) 太原 030024]
史稱魏明帝曹叡“沉毅斷識”,司馬懿“聰朗多大略”,君臣二人之間可謂相得。但如果對歷史真相深入探究,兩人之間關(guān)系尚有一些復(fù)雜微妙之處。研究魏明帝與司馬懿的關(guān)系,對深入認識魏明帝其人以及全面把握曹魏太和、青龍、景初年間政治具有一定意義,并對了解司馬懿政治生涯中這一重要階段乃至分析司馬懿對曹魏政權(quán)的真實態(tài)度也不無價值。魏明帝與司馬懿的關(guān)系,可以視為中國歷史上一種特殊類型的君臣關(guān)系,故值得加以深入研究。
一
司馬懿較早就獲得了曹丕的信任,并與陳群、吳質(zhì)、朱鑠號為“四友”。在黃初年間,他職位上升較快,從尚書、御史中丞、尚書右仆射到撫軍大將軍、錄尚書事。黃初七年(226)五月,魏文帝曹丕臨終前,中軍大將軍曹真、鎮(zhèn)軍大將軍陳群、征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并受遺詔輔佐嗣主[1]卷二,《文帝紀》:86。這時司馬懿已奠定了在魏國政壇的顯赫地位。值得注意的是,這四位輔政大臣中,曹真、陳群、司馬懿居于朝中,而曹休仍在地方。后來孫資提到魏明帝即位時“猶有曹休外內(nèi)之望”[1]卷一四,《劉放傳》附《孫資傳》注引《孫資別傳》:460,當是指他不滿于在外任。曹休、曹真原來與曹丕“同止”,曹丕嗣位后又都委以方任。但在黃初三年(222),曹真被召回京都,并任為上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而曹休則未回到朝中。
黃初七年八月(距曹丕去世僅三個月左右),孫權(quán)圍曹魏所置江夏郡,又遣其將諸葛瑾等攻襄陽。當時魏國朝議欲發(fā)兵救援江夏太守文聘,但明帝指出“權(quán)習(xí)水戰(zhàn),所以敢下船陸攻者,幾掩不備也。今已與聘相持,夫攻守勢倍,終不敢久也”[1]卷三,《明帝紀》:92。不久孫權(quán)果然退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那時明帝仍派司馬懿往援荊州[2]卷一,《宣帝紀》:4。以前曹丕出征時,是讓司馬懿負留鎮(zhèn)、居守之責,而后者過去也未作為統(tǒng)帥率軍征戰(zhàn)過,因此明帝的這一安排當另有用意。而司馬懿在擊退了進攻襄陽的東吳諸葛瑾等部后,仍未回到朝中。
魏明帝即位不久就在一次他并不以為憂的戰(zhàn)事中將司馬懿派到地方去,使他成為朝中三位輔政大臣中最早離開洛陽的一個,這或表明魏明帝不愿他繼續(xù)參與朝中政務(wù)。而對曹休來說,那時不在朝中的輔政大臣就不止他一人了,因此明帝此舉對他或也有某種安撫作用。
同年十二月,魏明帝以太尉鐘繇為太傅,征東大將軍曹休為大司馬,中軍大將軍曹真為大將軍,司徒華歆為太尉,司空王朗為司徒,鎮(zhèn)軍大將軍陳群為司空,撫軍大將軍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在這一次任命中,曹休獲得了大司馬這一顯赫官位,班在曹真之上,這應(yīng)該是明帝在仍不讓其入朝的情況下對他的安撫。而曹真則成為大將軍,表明他仍受明帝器重。陳群轉(zhuǎn)為司空,雖位在華歆、王朗之后,但他仍錄尚書事,說明他屬于朝中實權(quán)人物。而司馬懿轉(zhuǎn)為驃騎大將軍(《晉書》上為“驃騎將軍”),仍位居陳群后,而且應(yīng)不再錄尚書事。明帝的這種安排可以說對司馬懿稍有所抑。
太和元年(227)六月,魏明帝詔司馬懿屯于宛,加督荊、豫二州諸軍事。這樣,司馬懿被正式委以方任。以往魏文帝在東線揚州方面、南線荊州方面及西線雍、涼方面派夏侯氏、曹氏重臣統(tǒng)御諸將,此時明帝讓司馬懿督荊、豫二州諸軍事可以說部分改變了這一政策。
二
太和二年也就是蜀漢建興六年(228),諸葛亮首次北伐,魏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應(yīng)諸葛亮。在西線局勢相當緊急的時候,魏明帝派大將軍曹真都督關(guān)右,這樣他成為又一位離開洛陽的輔政大臣。后來張郃擊破蜀漢軍隊于街亭,諸葛亮退走[1]卷三,《明帝紀》:94。同年九月,曹休被東吳陸遜擊敗于石亭,不久即去世。他是四位輔政大臣中最早去世的一位。
太和四年(230),曹真遷大司馬,其讓出的大將軍一職由司馬懿接任①。這一任命應(yīng)是在伐蜀前對司馬懿的勸勉②。七月,曹真與司馬懿分路伐蜀,此次司馬懿表現(xiàn)較為積極。到九月,因為大雨,魏明帝詔曹真、司馬懿班師。司馬懿主張魏國應(yīng)采取“先吳后蜀”的統(tǒng)一戰(zhàn)略,但曹真此次大舉伐蜀或表明他的統(tǒng)一戰(zhàn)略與司馬懿并不一致。
次年三月,曹真病逝。這時,原先的夏侯氏、曹氏重臣大都已經(jīng)去世,而新一代尚難以托付重任。而在此前的二月份,諸葛亮又一次出師北伐,魏明帝將司馬懿調(diào)到西線(當時曹真正在病中),都督雍、涼[2]卷一,《宣帝紀》:6。諸葛亮退軍時,司馬懿執(zhí)意令張郃追擊,后者被蜀漢軍隊射中后去世。魏明帝對此感到痛惜,但史書未載他對司馬懿未理會張郃異議堅持讓其追擊是否有所不滿。
青龍二年即蜀漢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司馬懿率諸軍拒之。魏明帝下詔讓司馬懿堅壁拒守,以逸待勞[1]卷三,《明帝紀》:103。后來諸葛亮去世,蜀軍退還。過去明帝曾支持曹真主動攻蜀,上一次諸葛亮北伐時他也未對司馬懿下這樣的詔令,但這次何以堅決要司馬懿避戰(zhàn)呢?或許他此時對司馬懿統(tǒng)兵拒蜀有失望之處③。另外,上次與蜀漢交戰(zhàn)張郃被射殺,魏明帝或擔心魏軍再受到重大損失。
次年,魏明帝改以司馬懿為太尉,對后者而言這應(yīng)該不能視為升遷(以往曹真為大將軍時,班在太尉華歆之上)。司馬懿過去得以任大將軍正值需要其協(xié)同曹真伐蜀之時,而在諸葛亮去世后魏國西線壓力已經(jīng)減輕。不過,此后司馬懿仍在雍、涼,未能回到朝中。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該年,明帝征燕王曹宇入朝。他少時曾與曹宇“同止,常愛異之”[1]卷二〇,《燕王宇傳》:582。此時讓其來洛陽,魏明帝有將委以重任之意④,并可能在以后任其為大將軍。
景初元年(237),遼東公孫淵擁兵反,幽州刺史毌丘儉率諸軍進擊,但未能獲勝。次年正月,魏明帝詔司馬懿率兵討伐遼東,并以毌丘儉為司馬懿副手[1]卷三,《明帝紀》注引《毌丘儉志記》:112。當時散騎常侍何曾上表提出“陳師命將,則立監(jiān)貳”,“蓋以盡謀思之功,防安危之變也”,“宜選大臣名將威重宿著者,盛其禮秩,遣詣懿軍,進同謀略,退為副佐”[1]卷三,《明帝紀》注引《魏名臣奏》:111-112。何焯《義門讀書記》對此有以下評論:“孔明歿而軍幾亂,穎考(何曾字)置副之義,蓋老謀也”[3]卷二六:431-432。然而細思何曾之語,或隱有對司馬懿此次出師未必能取勝之憂。
司馬懿離開洛陽后,曾回鄉(xiāng)見父老故舊,并“讌飲累日”。他嘆息為歌:“……將掃群穢,還過故鄉(xiāng)。肅清萬里,總齊八荒。告成歸老,待罪舞陽?!盵2]卷一,《宣帝紀》:10看來他對此次出征還是有信心的,但對獲勝后的政治前途似無把握,且流露出退意⑤。
當時魏明帝決定發(fā)兵四萬以征伐遼東,群臣以為四萬兵多,役費難供,但這種意見未被他采納——他欲增大司馬懿克敵制勝的把握。司馬懿率軍到遼東后,取得幾次勝利,后因連日大雨未能及時對公孫淵據(jù)守的襄平展開攻勢。朝中有些人認為公孫淵“未可卒破”,應(yīng)詔司馬懿班師,但魏明帝并不同意。可見,當時應(yīng)有部分朝臣對司馬懿此次攻戰(zhàn)遼東能否最終獲勝抱持懷疑態(tài)度,而明帝則對出征將帥表現(xiàn)出信任。該年八月,司馬懿斬公孫淵父子,平定了遼東。這次勝利對提高司馬懿在朝中的威望還是較為重要的。
三
就在司馬懿攻戰(zhàn)遼東期間,魏明帝又征燕王曹宇到洛陽。十二月,明帝在病重時,以曹宇為大將軍,使他與領(lǐng)軍將軍夏侯獻、武衛(wèi)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共輔政。值得注意的是,魏文帝臨終前委任的四位輔政大臣中宗室大臣與其他大臣各有兩位,而明帝病中委任的五位輔政大臣中只有一位非夏侯氏、曹氏大臣(即便秦朗以前也被曹操視為“假子”)。過去他免掉司馬懿的大將軍職而讓他轉(zhuǎn)任太尉,或是有意空出此一職位“留待后用”。而曹宇等人顯然對司馬懿有戒備心,為防止他回洛陽,就借口“關(guān)中事重”使魏明帝下詔讓他從河內(nèi)西還關(guān)中[1]卷三,《明帝紀》注引《魏略》:114。
而魏明帝素所信任的中書監(jiān)劉放、中書令孫資與曹肇、秦朗等關(guān)系不睦,他們借機勸說已病重的明帝讓曹爽、司馬懿代曹宇等人輔政。當時洛陽朝中應(yīng)還有其他大臣也可受“托孤”之任,但劉放、孫資推薦司馬懿,可能是認為只有他能與魏宗室抗衡,再加上他們兩人與司馬懿關(guān)系或不一般。在此還有必要提及的是:遼東平定后,劉、孫二人以參謀之功各進爵“封本縣”[1]卷一四,《劉放傳》:457,這說明他們當時是支持司馬懿率軍進攻遼東的⑥。
魏明帝最初所任命的輔政大臣中沒有司馬懿,表明他對司馬懿在政治上并不完全信任。此時他聽信了劉放、孫資的話,下詔召回司馬懿。但明帝見曹肇后,“意復(fù)變”,又下詔阻止司馬懿前來[1]卷一四,《劉放傳》:459??梢?,他對司馬懿的疑心仍在起作用。但劉放、孫資再次面見明帝,而曹爽為代曹宇掌握秉政大權(quán)應(yīng)也會支持他們(如果曹宇秉政,曹爽只會是“配角”),于是明帝再次下詔讓司馬懿回洛陽,并將曹宇等四人免職 [4]卷七四:2343-2344。
這樣,曹宇、曹肇等就失去了對政局的影響能力,以后在曹爽執(zhí)政期間他們也是受到排斥的。魏明帝臨終前執(zhí)司馬懿手并看著太子說:“死乃復(fù)可忍,朕忍死待君,君其與爽輔此?!盵1]卷三,《明帝紀》注引《魏氏春秋》:114這是他在臨終前對司馬懿表示完全信任,并企圖對后者“動之以情”。
魏明帝在位期間,司馬懿幾乎一直未在朝中,這應(yīng)表明他在政治上并不完全受明帝信任。此中原因究竟何在?這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首先,過去曹操對司馬懿并不很信任。史載他聽說司馬懿有“狼顧相”,曾“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后而身不動”。他還對曹丕說過:“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yù)汝家事?!盵2]卷一,《宣帝紀》:20而曹叡少時常在曹操左右(并被曹操視為將繼承他與曹丕基業(yè)的人),在曹操去世時已十多歲,應(yīng)能知道他對司馬懿的疑慮。其次,高堂隆的警告對明帝應(yīng)有影響。黃初年間曹叡為平原王時,高堂隆曾為平原王傅。[1]卷二五,《高堂隆傳》:708曹叡即位后,他任過散騎常侍、侍中等要職。在陵霄闕“始構(gòu)”時,有鵲筑巢于其上。高堂隆借此對魏明帝說:“天意若曰,宮室未成,將有他姓制御之,斯乃上天之戒也。”他在臨終前又直言:“宜防鷹揚之臣于蕭墻之內(nèi)?!盵1]卷二五,《高堂隆傳》:716以明帝之“沉毅斷識”,對高堂隆的話當有所思。明帝生病時起初安排多位曹氏、夏侯氏要員為輔政大臣,或表明他對其身后之事的某種擔憂。但病中的他又聽信劉放、孫資之言,詔司馬懿入洛陽,后來裴松之就認為“魏室之亡,禍基于此”⑦。王夫之也指出:“司馬懿之逆,劉放、孫資進而授之也?!盵5]卷一六:540不過,二人當時應(yīng)未想到司馬懿的后人會篡位。
四
為深入研究魏明帝與司馬懿的關(guān)系以及當時魏國政治中的潛在矛盾,還有必要分析朝中重臣陳群與陳矯對司馬懿的態(tài)度。在目前的三國史研究中,學(xué)界對這兩位曹魏大臣的重視程度尚有不足。
陳群與司馬懿在黃初年間都曾任職于尚書臺,后并錄尚書事,又都成為曹丕臨終所委任的輔政大臣。在魏明帝時代,與司馬懿長期在外不同的是,陳群一直在朝中,以司空錄尚書事,掌握實權(quán)。太和年間,時任侍中的吳質(zhì)有一次曾對魏明帝說:“驃騎將軍司馬懿,忠智至公,社稷之臣也。陳群從容之士,非國相之才,處重任而不親事?!贝稳眨好鞯奂础坝星性t以督責”陳群。[1]卷二一,《王粲傳》附《吳質(zhì)傳》注引《質(zhì)別傳》:610然而,陳群其實“前后數(shù)密陳得失,每上封事,輒削其草,時人及其子弟莫能知也”。后來有人即指出他“談?wù)摻K日,未嘗言人主之非;書數(shù)十上而外人不知。君子謂群于是乎長者矣?!盵1]卷二二,《陳群傳》注引《袁子》:638魏明帝肯定深知陳群為人,他對后者的“督責”應(yīng)是作出一種姿態(tài),給親司馬懿者看的,他是不會召回司馬懿讓他錄尚書事的。吳質(zhì)去世后被謚為丑侯,因其以往“怙威肆行”,但與此事或也不無關(guān)系。這里附帶一提的是,司馬懿之子司馬師在青龍二年鴆殺其妻夏侯徽后迎娶吳質(zhì)之女。
據(jù)《三國志·陳矯傳》注引《世語》記載:魏明帝“憂社稷”,問長期任尚書令的陳矯:“司馬公忠正,可謂社稷之臣乎?”他的回答是:“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魏明帝對司馬懿是否為社稷之臣有疑問,陳矯的回答只會增其疑。而他之所以問及陳矯,應(yīng)是因為他知道后者不是司馬懿之黨。陳矯曾被陳群薦于曹操,黃初年間他在陳群之后任尚書令,因此他與長期錄尚書事的陳群應(yīng)有較密切的關(guān)系。他的話或也反映了陳群的態(tài)度。而明帝對司馬懿的看法應(yīng)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他們的影響。陳群在青龍四年(236)去世,而陳矯在景初元年去世。陳群去世后,魏文帝臨終前委任的四位輔政大臣僅剩司馬懿一人了。但即便到此時,明帝也未讓司馬懿回洛陽錄尚書事。
可以這樣認為,魏明帝與陳群、陳矯存在一種政治上的“默契”,那就是不讓司馬懿回朝輔政,但對其統(tǒng)兵在外則示以信任⑧。這三人再加上曹真構(gòu)成了魏明帝朝(尤其是前期)實際上的權(quán)力核心,而司馬懿則被“拒之于外”。
至于在魏明帝時期司馬懿對陳群的真實態(tài)度因缺乏相關(guān)史料,難以判斷。不過,《通典》卷八三記載了以下一件事:陳群母親去世后,魏明帝曾下詔:“司空今遭母憂,當遣使者吊祭如故事。”那時司馬懿之弟尚書司馬孚上奏:“尋故事,自魏興,無三公喪母吊祭。”而韋誕、王肅、高堂隆、秦靜等則援引漢代先例:“漢太傅胡廣喪母,天子使謁者以中牢吊祭、送葬?!蓖趺C還提出:“禮,臣有父母之喪訃,君吊之。吊諸臣之母,當從夫爵?!盵6]卷八三:449司馬孚之語或反映他(乃至司馬懿)對陳群態(tài)度的“微妙之處”,而魏明帝在陳群母親去世后欲遣使者吊祭也表現(xiàn)出他對陳群的敬重。
我們還可從另一側(cè)面看出魏明帝對陳群與司馬懿的不同態(tài)度:陳群之子陳泰在青龍年間就被魏明帝授以散騎侍郎,而司馬懿之子司馬師在少帝曹芳即位后司馬懿輔政期間才得以任散騎常侍[2]卷一,《宣帝紀》:13;卷二,《景帝紀》:25,并由此走上仕途。至于原來與陳群、司馬懿同為輔政大臣的曹休與曹真,前者之子曹肇在明帝朝任散騎常侍、屯騎校尉,后者之子曹爽在明帝即位后被任為散騎侍郎,后來又擔任武衛(wèi)將軍這一要職。曹爽還成為魏明帝臨終前委任的“托孤”大臣之一,而曹肇也一度如此。
有些研究者從當時寒門與儒學(xué)大族的矛盾出發(fā)考察魏明帝與司馬懿的關(guān)系。他們認為,曹叡與曹操一樣,屬于(非儒家的)寒族,而司馬懿則為儒學(xué)大族的代表[7~8]。不過,陳群也屬于儒家大族,卻盡心效力于曹氏政權(quán),且頗得曹叡信任,因此用寒門與儒學(xué)大族的矛盾來解釋魏明帝與司馬懿的關(guān)系有一定局限性⑨。
結(jié)語
在曹魏從太和到景初年間的政治中,魏明帝無疑居于核心地位。他能穩(wěn)固地掌握朝政,操控群臣。以“沉毅斷識”一語作為對他的評價還是較為恰當?shù)?。在中國歷史上,皇帝(尤其強勢皇帝)與輔政大臣之間或輔政大臣相互之間發(fā)生政治沖突的案例并非鮮見,不過這些在曹叡朝都未出現(xiàn)⑩。魏明帝并非全面排斥魏文帝所委任的輔政大臣,而是有親有疏,并力求各得其用。
然而,魏明帝臨終前卻因他所親信的劉放、孫資的進言(曹爽的態(tài)度或也有一定的影響)而犯了錯誤,讓司馬懿與較為平庸的曹爽一同輔政。此前,魏明帝對司馬懿可謂能用之于外而不會親近之——那些年間他對司馬懿的使用表現(xiàn)出這位年輕皇帝在“政治藝術(shù)”上的成熟11。
至于“情深阻而莫測”的司馬懿,從魏明帝的一些做法中應(yīng)能大致清楚后者對他的真實態(tài)度。而他對魏明帝的態(tài)度或正如《晉書》所說“飾忠于已詐之心”,不過他仍能在外盡力國事以逐步鞏固自己的聲望,并且未有明顯的培植親信或拉攏政治團伙之舉[9]。此時的司馬懿,應(yīng)已與魏室“心存芥蒂”,而其掩藏的政治野心也決定他不會是“純臣”12。他和光同塵,與時舒卷,耐心等待屬于他的時機。他后來也確實等到了,盡管這是在明帝去世之后。
注釋
①這樣司馬懿應(yīng)位居陳群前。
②這或也可視為魏明帝在不召其回洛陽的情況下對他的安撫。
③《晉書》中對司馬懿統(tǒng)兵與諸葛亮交戰(zhàn)有這樣的評論:“良將之道,失在斯乎”。
④曹真去世后,宗室大臣中缺乏可托以重任者,于是曹叡欲起用曹宇。
⑤從司馬懿所用“待罪”一詞或可見他有對魏帝不滿之意。他在那時不可能預(yù)料到在其回師時魏明帝會病重。
⑥也有人認為他們與司馬懿組成了“集團”,此說可為參考。
⑦不過,裴松之所言或有可商榷之處。即便魏明帝未讓司馬懿輔政,曹爽能否長期控制朝政也是有疑問的,盡管后來司馬懿在洛陽發(fā)動政變的可能性會降低。
⑧上文提到的吳質(zhì)對陳群的攻擊,或也與他認為如果陳群繼續(xù)輔政司馬懿不可能回到朝中掌權(quán)有關(guān)。
⑨有人認為,在陳群去世后,司馬懿獲得舊世族的支持。參見萬繩楠:《魏晉南北朝史論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89頁。由此觀點可以推知,在陳群輔政年代,從他與魏明帝的良好關(guān)系或可見此時的舊世族至少不反對魏明帝及其所代表的“寒門政權(quán)”。
⑩然而,在其后的魏帝曹芳時期這種沖突就出現(xiàn)了,并且造成嚴重后果。
11不過,司馬懿在魏明帝時期轉(zhuǎn)戰(zhàn)南北,立下了一些戰(zhàn)功,尤其是取得了平定遼東的勝利,這有助于進一步提高他的威望。魏明帝是否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及其后果,缺乏史料,難以判斷。
12司馬師因其妻知他非曹魏的“純臣”而將她毒死,其父司馬懿當也早非“純臣”。
[1]陳壽.三國志[M].北京: 中華書局, 1982.
[2]房玄齡, 等.晉書[M].北京: 中華書局, 1974.
[3]何焯.義門讀書記[M].北京: 中華書局, 1987.
[4]司馬光等.資治通鑒[M].北京: 中華書局, 1956.
[5]王夫之.讀通鑒論[M].北京: 中華書局, 1975.
[6]杜佑.通典[M].北京: 中華書局, 1984.
[7]萬繩楠.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M].合肥: 黃山書社, 1987: 1.
[8]王永平.世族勢力之復(fù)興與曹睿顧命大臣之變易[J].揚州大學(xué)學(xué)報, 1998(2): 58-62.
[9]王曉毅.司馬懿與曹魏政治[J].文史哲, 1998(6):87-95.
[10]萬繩楠.魏晉南北朝史論稿[M].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