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久蘭
讓學生在數學中形成一定的數感并能理解數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小學生數感培養(yǎng)在小學低年級就應引起我們的重視,需要進行長期的訓練與培養(yǎng)。低年級數學小學生數感教學改革我國的新課程改革于2001年全面展示,小學數學的改革也在同時開啟,而在這次改革中,也首次提出了對小學生的數感培養(yǎng),并把數感教學放在了核心的內置。因此,讓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在數學中形成一定的數感,并能理解數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數感。這個是一個知識學習的問題,又關系到我國數學教育的改革。
數感就是小學生基本素養(yǎng),心理學家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專門的研究,表明低年級是學生是培養(yǎng)數感的關鍵時期。東北師范大學史寧中教授說:“在小學階段學生一開始接觸數學就應該培養(yǎng)他們的數感,在小學培養(yǎng)他們的數感,目的就是讓他們學會思考數學,學會用數學的方法理解和解釋問題?!币虼?,數感的培養(yǎng),已經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對學生數感的培養(yǎng)并是孤立的,而是與其他知識能力相互聯系、共同進步的,如意識的培養(yǎng)、學習態(tài)度的培養(yǎng)等,這些都是不可少的。可以在教學中運用教學情景法、聯系生活法、引導法等進行數感的培養(yǎng),從而讓學生形成直覺思維,讓學生動手,親身體驗問題的解決過程。在課堂上經常讓學生進行問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互相啟發(fā)、互相學習、互相學習別人的長處,使學生懂得用數進行信息交流,形成對數的感知,認識數的價值,從而形成數感。
一、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意識
小學生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為主,這注定他們的數感意識較弱,不會歸納也不會總結。所以,在小學階段我們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這一教學是長期的,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觀察問題,對日常生活現象進行適當分析,用數的方法來解決現實生活問題。比如,思維的發(fā)展可以用在學習中的談論、交流、聽講等方法來發(fā)展。同學之間的討論對于思維的發(fā)展非常重要,別人的思維過程可能會對自己的思維產生啟迪,自己的思維方法也可能會給別人以借鑒作用。
二、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能力
如今的學習需要學生的主動參與,而讓學生能有效參與的方法就是讓學生進入一個學習的情境之中。有效的數學學習需有趣的學習情境,只有有趣,才能吸引學生,讓學生把自己的情感全部投入到學習中去,并能學會體驗,以端正的態(tài)度進行學習,經過長期的情感積累,通過自己的主動探索,他們的良好數感就會建立起來。筆者在數學的培養(yǎng)中,主要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形成數感。
1.在操作活動中培養(yǎng)數感能力
很多數學知識是可以通過動手操作來掌握的,而且,運用操作是學生學習數學必不可少的過程。動手操作可以讓學生知識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并可以結合“形”來“演示”,從而感受到“數”的趣味和作用,讓學生感覺“數”是那么的親切可近,從而進一對數有新的理解。比如,在學習“6的組成和加減法”一課是時,筆者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了一個動畫情境:小猴子媽媽摘了6個桃子,它想放在兩個筐子里,可以如何放呢?你能幫猴媽媽放一放嗎?可以用紙剪6個桃子,放一下、擺一擺,然后記錄一下有幾種方法,每一種方法寫出對應的算式。這樣,學生通過操作,就了解了“6”的組成及加減法,這種教學法,就是利用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的學習效果較好。
2.利用數學游戲來進行數感訓練
數學學習是一種思維活動,也可以運用活動游戲來進行學習。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運用運動數學游戲進行教學。比如,在學習乘除時,可以用游戲的方法設置情境,如運用“24點”游戲進行乘法除法訓練,來鞏固學習,提高自己的運動速度;再如,學生都喜歡購物,可以運用購物的游戲進行數學運算,還可以把學生領進超市,讓學生認識不同商品的價格,知道商品的重量,學會比較不同商品的價格與重量,懂得性價比,學會讀用小數表示的價格,在付錢的時候,懂得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的價值,知道元、角、分與千克、克等單位之間的關系,從而認識這些不同單位之間蘊藏的數的知識。老師還可以在教學中運用猜一猜、做一做、數一數等游戲進行數感的培養(yǎng)。
三、在估算中進行數感的訓練
數學是一項嚴謹的學科,而估算能力也是一種能力,雖然不是那么精細,但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會用到。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進行數的估算教學。比如,量的計量及空間觀念相配合估算,都有利于學生形成的靈活處理日常數量關系能力,這對于發(fā)展學生的數感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再如,平均數的知識在小學已經學過,可以運用平均數來進行數的估算,把一些數分成若干組,只要知道其中的一組是多少數,那么,我們就可以知道總是多少了。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就可以把一份的數量與整體的數進行比較,從而理解數的概念,形成數感,并能在現實生活中及時用數,同時學生也能看到事物很快與數聯系起來,進而體會數的大小、多少等涵義,要用辯證地方法看數,逐步提高對數的感知,提高數感能力。
四、在實踐與創(chuàng)新中提高數感精確度
小學生有了數感是不夠的,還要達到精確。所以,老師在教學中就要給學生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不斷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從而達到升華數感的目的。比如在學習了一位數的除法之后,我給學生出了一道開放題:“有12個乒乓球,平均分開放在幾個小盒子里,你能有幾種分法,再寫出算式?!边@樣的題目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去動手操作,在實踐與探索中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數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綜上所述,小學生數感培養(yǎng)在小學低年級就應引起我們的重視,而且要進行長期的訓練與培養(yǎng)。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了解學生,了解他們的認知發(fā)展水平與接受數學的能力。教師要面向每一位學生,對他們進行啟發(fā)教學,根據個體差異進行教學,給他們學習數學的良好環(huán)境。既要重視教學過程,也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靈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會數學習,形成主動探索的好習慣,讓學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使學生更好、更順利地學習數學。
參考文獻:
[1]陸海香.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教學[J].安徽文學,2008,(1).
[2]劉朝明.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北方文學,2010,(3).
[3]王曉容.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J].群文天地,2011,(14).
[4]劉金生.淺析分組討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青春歲月,2011,(14).
[5]謝連紅.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青年文學家,201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