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然
(商丘師范學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單(僤、彈)乃漢代鄉(xiāng)村社會組織。根據《論漢代的鄉(xiāng)村社會組織——彈》[1]一文的論述,具體有三種形式:一是正彈,為官辦以應付徭役的組織;二是街彈,以里為單位,功能主要涉及農耕之事,亦為官辦組織;三是父老單,屬自助性質的純粹民間組織。關于單的研究很多,如《中國古代公社組織的考察——論先秦兩漢的“單—僤—彈”》[2]71-144一書對單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本文在前人論述的基礎上,以出土資料為中心主要探討單的內部組織建制問題。
(1)單祭尊,大量見于印章,西漢印章有“長生安樂單祭尊之印”、“始樂單祭尊”、“孝子單祭尊”[3]70-71,東漢印章有“安民千歲單祭尊之印”、“長生單祭尊印”、“酒單祭尊”、“千秋樂平單祭尊印”、“千秋樂平單祭尊之印”、“萬歲單祭尊印”、“新寧單祭尊”[3]175-179、“千歲單祭尊毋極印”[4]265,等等。瞿中溶認為祭尊乃鄉(xiāng)官,猶祭酒,里中主儺祭者。實物資料又見印章“祭正”[5]卷八、三十六。俞偉超據此認為祭尊又稱祭正,并認為單祭尊乃單內長老。[2]87所謂“國之大事,惟祀與戎”,主管祭祀神職人員祭尊無疑乃是單中地位、威望最高者,是單的精神領袖型的人物。
(2)單三老,實物有西漢印章“萬歲單三老”[6]107,東漢印章“城北單父老印”、“安久單敬老”[3]185?!案咐稀薄ⅰ熬蠢稀迸c“三老”實為一職,而稱呼不同。①張金光認為:父老是民間領袖,其代表性也比較廣泛;戰(zhàn)國秦漢文獻上所見“父老”,有廣狹二意,一是泛指里中老人或各家之長,二是經政府認可的閭里頭面人物。[7]俞偉超認為,此皆為掌教化之職,僤內不止一人。[2]單三老是單內的頭面人物,當是行政意義上的首腦。
(3)主疏,見于碑刻:“建初二年正月十五日侍廷里父老單祭尊于季、主疏左巨等廿五人共為約束石券?!盵8]11-12(碑刻《漢侍廷里父老單買田約束石券》刻文)高文認為,主疏屬秘書類。張金光認為主疏乃掌理單中文書事,并認為是次于祭尊的單中第二大領袖人物。[1]主疏在單中的地位應類似于朝廷中的丞相,副貳于單三老。
(4)單長史,實物有印章“單長史印”[9]。又見印章“小單長印”[5]卷14。俞偉超認為長史乃單之副職,并稱“單長”即“單長史”之簡稱。[2]其言當是。
(5)單尉,實物有西漢印章“跡者單尉”、“單尉為百眾刻千歲印”[3]73、“萬歲單尉”[4]144、“酒尉”[10]59,東漢印章“槀街千歲單尉之印”、“反督單尉”、“都集單右尉印”[3]187,又見殉葬用印“彈尉張宮”[3]441。漢代地方設有尉官,主盜賊之事?!逗鬂h書·百官志五》載:“尉主盜賊。凡有賊發(fā),主名不立,則推案索行尋,案察奸宄,以起端緒?!盵11]卷118《漢官》載:“大縣丞左右尉,所謂命卿三人。小縣一尉一丞,命卿二人?!盵12]卷一由漢朝廷中尉官的職能,可知單尉應是單內的武職,左右并置,主管單內的治安。
(6)平政,實物有西漢拱紐銅印“長壽平政”[13]235,東漢印章“長壽萬年單左平政”、“新安單平政印”[3]187,漢代印章“奉親無極單右平政”。[3]187平政當即“政平”之意,指處理政務公平,可引申為公平地處理政務。單平政當是單內負責處理政務的管理人員。俞偉超認為“單平政”職在管理單成員的力役和地稅,或可能管理借貸。[2]104既然是處理單內事務之職,當然包括俞偉超所言之事,但并不限于其所言的范圍。印章中“左”、“右”二字表明,有些單的平政不止一人,應左右并置。
(7)司平,實物有印章“單司平印”[2]106。俞偉超認為,單司平乃管理單內商賈買賣和平抑物價之職。其言當是。
(8)單監(jiān)(平),實物有印章“單監(jiān)宗君”[14]、西漢印章“萬歲單平印”[3]71和“孝仁單左平印”[3]72。《漢書·百官公卿表上》載有“左右監(jiān)”、“左右平”:“廷尉,秦官,掌刑辟,有正、左右監(jiān),秩皆千石。景帝中六年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復為廷尉。宣帝地節(jié)三年初置左右平,秩皆六百石?!盵15]卷19上《后漢書·百官志二》載有“左監(jiān)”、“左平”:“廷尉,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平獄,奏當所應。凡郡國讞疑罪,皆處當以報。正、左監(jiān)各一人。左平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平決詔獄。”[11]卷115對照漢朝的“監(jiān)”、“平”官職能,單監(jiān)、平應是單內主管司法調解事務。
(9)廚護,實物有印章“長壽單右廚護”[3]72、“千歲單護”[16]209?!白o”應是“廚護”的簡稱。俞偉超認為,廚護應是負責管理社內供用物品。[2]111
(10)右集,實物有新莽瓦紐印“新成順德單右集之印”[3]116。關于印文中的“單”字,陳直認為乃“單于”省文[17]360,筆者認為應理解為民間組織單為宜。至于其中的“集”字,俞偉超認為右集是管理采伐薪木事務[18],孫慰祖認為為集曹掾省文[16]210??贾墨I,《漢書·匡衡傳》載:“主簿陸賜故居奏曹,習事,曉知國界,署集曹掾。”[15]卷81集曹負責土地丈量事務。筆者同意孫慰祖之言,認為單右集應是主單內土地丈量事務,此與稅收密切相關。
(11)敦厚,實物有西漢瓦紐銅印“長久單敦厚”[10]57。敦厚乃漢代選舉科目之一。《漢官六種·漢官儀》卷上載:“光祿舉敦厚、質樸、遜讓、節(jié)儉,此為四行?!盵12]卷上如王人聰言,“敦厚”應是單中的職位,職掌與教化有關。
(12)單史,實物有西漢印章“慈孝單左史”[3]71,東漢印章“孝子新德單榖左史印”[3]188,殉葬專用印“孝弟單右史詡”[19]58。印章之“榖”字表明單史當是負責管理糧食之職?!白蟆?、“右”二字表明單史或左右并置。有些負責糧食會計事務的單史,被稱為“單谷史”。
由以上論述可知,漢代民間組織單內的組織建制當為四級行政管理體制:最上面的是祭尊、三老,其次是主疏,再次是長史、尉,最下面的是長史之下的廚護(或者又直屬于祭尊)、平政、司平、監(jiān)(平)、右集、史、敦厚。這是依據目前出土資料內容所得到的相對完整的認識,隨著新的考古活動的發(fā)現,或能夠進一步補充、加深此種認識。
注釋:
①張金光認為,“父老”與“三老”有三點不同:(1)三老為更高層次之職(鄉(xiāng)級以上),父老則次之,只在閭里中。(2)三老更帶有官氣,可與“吏比者”比?!稘h書·食貨志》云:“非吏比者、三老、北邊騎士,軺車一算?!笨蔀橹C。而里父老則更帶有民間氣,在閭里中活動。三老所得官府優(yōu)惠多于里父老。(3)里無三老之職,三老最低為鄉(xiāng)級。二者不可相混(見張金光《有關東漢侍廷里父老僤的幾個問題》一文,載《史學月刊》2004年第1期)。從“萬歲單三老”印章來看,僤中亦有三老。但是,此三老當不同于國三老、縣三老,或乃指父老??芍?,“三老”、“父老”在漢代底層鄉(xiāng)村社會應沒有嚴格的區(qū)分。
參考文獻:
[1]張金光.論漢代的鄉(xiāng)村社會組織——彈[J].史學月刊,2006,(3).
[2]俞偉超.中國古代公社組織的考察——論先秦兩漢的“單—僤—彈”[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71-144.
[3]羅福頤.秦漢南北朝官印征存[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70-71.
[4]華光普.中國歷代印章目錄[M].北京: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1998.265.
[5]瞿中溶.集古官印考[M].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6]陳介祺.陳簠齋手拓古印集[M].[出版地不詳]:民國神州國光社,影印本:107.
[7]張金光.有關東漢侍廷里父老僤的幾個問題[J].史學月刊,2004,(1).
[8]高文.漢碑集釋(2)[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11-12.
[9]畢星海.六書通摭遺[M].嘉慶本.
[10]王人聰.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品??愀壑形拇髮W文物館藏印續(xù)集二[M].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1999.59.
[11]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
[12][清]孫星衍.漢官六種[M].北京:中華書局,1990.
[13]周曉陸.二十世紀出土璽印集成[M].北京:中華書局,2001.235.
[14]羅福頤.待時軒印存.石印本.
[15][東漢]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16]孫慰祖.兩漢官印匯考[M].香港:大業(yè)公司,1993.209.
[17]陳直.漢晉少數民族所用印文通考[A].陳直.文史考古論叢[C].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360.
[18]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19]羅福頤.故宮博物院藏古璽印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