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潔 吳靜 單藝 安威
腦卒中是急診科常見的危害我國中老年人身體健康和生命的主要腦血管急癥[1]。腦卒中在我國疾病的死亡原因中居第二位,僅次于惡性腫瘤。我國每年新增加約150萬腦卒中患者,每年死于腦卒中者近100萬,有700萬以上的人得過腦卒中,約有75%的幸存者不同程度地喪失勞動能力,重度致殘者占40%以上[2]。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腦卒中及其他腦血管病特別工作組把腦卒中定義為:急性血管源性神經功能障礙,突然(數秒內)或至少迅速(數小時內)出現受累腦區(qū)的相應癥狀和體征,通常是指腦梗死、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等臨床綜合征[3]?!杜R床神經病學》[4]把腦卒中定義為:腦卒中是一個綜合征,是腦循環(huán)障礙的結果,特征為急性的神經功能缺損持續(xù)不少于24 h,反映了中樞神經系統(tǒng)局灶受損;卒中分為缺血性(腦梗死)和出血性(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兩大類。定義腦卒中為一個綜合征,是因為腦卒中是由許多疾病引起的[5]。目前腦卒中的診斷主要依據臨床癥狀及影像學檢查。早期快速識別腦卒中有時較為困難,神經病學專家和急診內科醫(yī)師出現腦卒中誤診的幾率分別為19%和33%[6]。因而早期進行腦卒中篩查,早期生活干預對預防腦卒中的發(fā)生有重要作用。本文對非急性發(fā)病的腦卒中篩查門診病例的檢驗結果分析總結,尋找有助于疾病診斷的指標,以協(xié)助臨床早期對患者進行有效干預。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至6月在宣武醫(yī)院神經內科門診進行腦卒中篩查患者,臨床檢驗血脂增高患者,應用數字表法抽取123例,男59例,女64例;平均年齡(59±14)歲;入組條件:血清總膽固醇(TG)、三酰甘油(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載脂蛋白 A(ApoA)、載脂蛋白B(ApoB)有1項增高者。對照組:應用數字表法抽取同期在腦卒中篩查門診就診,血清脂質均正常的患者107例作為對照組(TG、TC、HDLC、LDL-C、ApoA、ApoB 均正常),平均年齡(57 ±19)歲,男56例,女51例。2組在性別、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2組常規(guī)抽取靜脈血檢測血糖(GlU)、TC、TG、HDL-C、LDL-C、ApoA、ApoB、纖維蛋白原(Fg)、血漿黏度(PV)、低切全血黏度(BVL),高切全血黏度(BVH)等指標。
1.3 儀器 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中生試劑;STAGO全自動凝血分析儀及配套試劑;賽科希德SA-6000全自動血黏度儀;SYSMEX-210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及配套試劑。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ANOV檢驗,相關分析應用多元相關分析pearson相關性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檢驗結果比較 2組 TG、TC、LDL-C、PV、BVL和BVH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檢驗結果比較±s
表1 2組檢驗結果比較±s
GLU(mmol/L)5.86 ± 1.11 5.49 ±1.00 0.265 0.610 TCH(mmol/L) 5.48 ± 1.02 4.11 ±0.83 16.757 0.000 TG(mmol/L) 1.85 ± 0.86 1.14 ±0.45 7.566 0.009 HDL(mmol/L) 1.54 ± 0.42 1.60 ±0.53 0.117 0.734 LDL(mmol/L) 3.10 ± 0.80 1.94 ±0.71 18.372 0.000 ApoA(g/L) 1.23 ± 0.20 1.20 ±0.21 0.073 0.792 ApoB(g/L) 1.11 ± 0.22 0.93 ±0.31 1.648 0.223 Fg(g/L) 3.79 ± 1.01 3.22 ±1.07 2.686 0.109 plasma viscosity 1.47 ± 0.08 1.38 ±0.05 12.488 0.001 BVL(1/s)(mPa.s) 21.98 ± 1.93 17.78 ±2.39 64.648 0.000 BVH(1/s)(mPa.s)3.95 ± 0.38 3.49 ±0.29 14.503 0.000
2.2 血脂增高組和血脂正常對照組檢驗結果相關性分析 相關性檢驗結果顯示檢驗指標中的TC和HDL-C、LDL-C、Fg、PV 有相關性,且為正相關;LDL-C除了和TC正相關外,也和PV及BVL呈正相關;Fg和TC、TC、PV均呈正相關;PV和多個指標呈正相關,GLU、TC、TG、LDL-C、Fg、BVL、BVH;BVL、BVH 和 PV之間有正相關,BVL和LDL-C正相關,BVH和HDL-C呈負相關。見表2。
表2 2組檢驗結果Pearson相關性分析
近年來腦卒中篩查報告顯示,腦卒中篩查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血脂代謝異常、肥胖、吸煙、久坐生活方式、腦供血動脈狹窄、血液高凝狀態(tài)[7,8]。在腦卒中篩查門診的患者一般癥狀較輕,沒有急性腦卒中癥狀,因此影像學檢查可能不明確,但是這類患者檢驗指標一般有異常,因此重視檢驗指標的監(jiān)測對早期預防腦卒中,防止并發(fā)癥有重要作用。在腦卒中高危人群中有明確實驗室指標的是血脂增高。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急性期的血脂、血黏度改變亦有報道[9,10],但是無急性發(fā)病的腦卒中篩查患者的患者血脂增高和血黏度的關系罕見報道,我們的研究是非急性發(fā)病的腦卒中篩查的患者的血脂與血粘度相關性。結果顯示,2組人群檢驗指標中 TC、TG、LDL-G、PV、BVL,BVH均有有統(tǒng)計學差異,血脂增高組人群的檢驗結果均高于血脂正常對照的腦卒中篩查人群。資料分析顯示,非急性發(fā)病的腦卒中篩查患者,血脂增高伴有血粘度增高,相關性檢驗也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該統(tǒng)計結果對早期腦卒中篩查有一定的提示意義。
全血黏度是體內血液循環(huán)狀態(tài)的重要指標,受血漿黏度、血細胞壓積、紅細胞的聚集性與變形性的影響,可作為中老年人群心腦血管疾病的預警指標之一[11]。統(tǒng)計結果顯示血脂增高組 BVL、BVH均高于血脂正常組(P<0.05),表明腦卒中篩查血脂增高患者體內血液流動異常。有研究認為動脈粥樣硬化及血栓形成的好發(fā)部位的血液循環(huán)多處于低切狀態(tài)[12],低切WBV可作為腦卒中患者急性發(fā)病的獨立性預警指標。血液流變性、血細胞流動性異常變化與血液黏度異??梢砸?(1)血液流動緩慢,同時血液中細胞釋放白介素等炎性因子,產生炎癥效果。(2)高切全血黏度升高。(3)刺激細胞釋放TNF等能收縮血管的細胞因子,以及減少NO等舒張血管的細胞因子的釋放[13-15]。這些因素長期作用下,都可以使腦動脈血管硬化、破損、痙攣、狹窄,最終可能致腦出血、腦梗死,引起區(qū)域性的腦灌注量減少,腦細胞缺血、缺氧而出現卒中。同時,膽固醇濃度與血流變指標呈正相關,由于膽固醇帶有正電荷能中和紅細胞血小板表面電荷,所以膽固醇含量越高紅細胞血小板負電荷越少,其聚集性增強使血黏度增高[16]。
許多腦卒中研究顯示血糖和腦卒中發(fā)病相關性[9,11]。但是我們的研究顯示在非急性發(fā)病的腦卒篩查患者,盡管血脂和血粘度指標增高,但是血糖指標在血脂增高組沒有明顯增高,需要我們擴大病歷進一步研究。
由于腦卒中的危害性大,故及早篩查與干預是有效預防措施。在腦卒中篩查檢驗項目中血脂、血黏度檢測對非急性發(fā)病的腦卒中篩查患者對積極提示作用。
1 饒明俐,王文志,黃如訓,等主編.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第1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1-2.
2 崔麗英主編.腦卒中防治.第1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 Stroke-1989.Recommendations on stroke prevention,diagnosis,and therapy.Report of the WHO Task Force on Stroke and other Cerebrovscular Disorders.Stroke,1989,20:1047.
4 Greenbery DA,Aminoff MJ,Simon RP.臨床神經病學(英文影印本).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282-316.
5 羅偉良.腦卒中是一個綜合癥還是病.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05,31:167.
6 Dawson J,Waiters M.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troke recognition tool.Lancet Neurol,2005,4:691-693.
7 趙海,王巖.520名社區(qū)居民腦卒中篩查情況分析.中國醫(yī)藥導刊,2011,13:1623.
8 王秋蓮,劉永霞.某地區(qū)腦卒中的發(fā)病情況及可能危險因素分析.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66-168.
9 張秋靈,孫萌.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粘度和血脂關系探討.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09,13:80-81.
10 孟憲明,吳緒蘭,許昭坤,等.血液流變學指標與急性腦卒中診斷價值分析.中國基層醫(yī)藥,2002,9:704-705.
11 魯炳懷,朱鳳霞,呂宏,等.代謝綜合征人群血液流變學水平變化初步研究.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7,17:472-475.
12 Ciuffetti G,Schillaci R,Lombardini RI,et al.Prognostic impact of lowshear whole blood viseosity in hypeaensive men.Eur J Clin Invest,2005,35:93-98.
13 Elwood P C,Picketing J,Gallacher JE.Cognitive function and blood rheology:results from the Caerphilly cohort of older men.Age and Ageing,2001,30:135.
14 Tzoulaki I,Murray GD,Lee AJ,et al.Inflarmnatory,haemostatic,and rheological markers for incident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Edinburgh Artery Study.Eur Heart J,2002,28:354-362.
15 常義,唐永峰,張貞瀏.Progress in Experimental Reseach of Intracerebral Hemourhage.國外醫(yī)學(腦血管疾病分冊),2004,12:304.
16 彭魯,朱龍.121例腦卒中患者血脂血流變分析.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2,16: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