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崢運
(珠海紅箭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廣東 珠海519000)
紡織產品關系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特別是衣著、裝飾與人們的關系最為密切?,F(xiàn)代人在各個領域不斷地創(chuàng)新的同時也改變著人們對紡織品的審美觀念,特別是青年一代他們不斷地追求時尚。紡織面料的設計者如何創(chuàng)造更多新的面料,以滿足人們的需求,那就是理解和創(chuàng)新。如何找到開發(fā)新品的靈感、如何在深刻理解紡織染各工序的條件和原理的基礎上有所突破,本文在此探討了以上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服裝衣著的要求愈來愈高。人們的要求有:美觀、舒適、靚麗、大方、沉穩(wěn)、時尚……等等五花八門,現(xiàn)代生活的節(jié)奏加快,也導致人們對服裝顏色、式樣、面料質量的喜好變化越來越快,產品流行的周期則愈來愈短。這給我們紡織行業(yè)從業(yè)者帶來極大的挑戰(zhàn)。一個織染企業(yè)如果墨守成規(guī)、不追求技術進步,這個企業(yè)勢必無法生存。企業(yè)只有不斷開發(fā)適合市場需要的新產品才是唯一出路。
產品必須適合特定的人群 (青年、老年)、特定的性別 (男裝、女裝)、特定的職業(yè)。
產品必須有鮮明的個性,適合不同性格的人群 (夸張或含蓄)。
產品必須在織造或染整的某一方面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技術水平越高被仿制的可能性越低,產品的周期就可更長。
產品必須經得起市場的檢驗,一個好的新產品,除了具有技術含量和生產難度,還要經過市場的檢驗,要看這產品受市場歡迎的程度,一種不被市場認可的產品,它永遠只是一個自我欣賞的樣品。
20世紀90年代初,紡織市場一改過去對衣著織物平整挺括的要求,而興起一股要求具有皺皺巴巴風格的各類 “起皺面料”。我們是生產以化纖為主要原料的織染企業(yè),化纖面料是以挺括為主要特征。在面料的常規(guī)生產中最要防范的疵點之一就是產生折皺,如果要求面料整體形成折皺倒成了困難事。
3.1.1 紡織原料的攻關
考慮到滌綸面料抗皺性特強,很難形成需要的皺紋,我們優(yōu)先考慮用錦綸。錦綸分子鏈上含有重復酰胺基團—(NHCO)—的熱塑性樹脂,錦綸分子中有—CO—、—NH—基團,可以在分子間或分子內形成氫鍵結合。聚酰胺纖維的強度高、耐磨性好、優(yōu)點很多,但耐熱性較差,染整過程中比較容易得到皺紋。水洗皺綢的方向既然是利用錦綸長絲熱收縮的性能,那么為了更容易得到理想的皺紋,何不尋找更易收縮的纖維,我們在一家紡織化纖研究所的協(xié)助下,在一家化纖廠試制特定的易收縮的錦綸長絲。新的困難是噴水織機對這種彈性太強的錦綸長絲極不適應、無法正常生產,經過多次反復調試,生產出我們需要的錦綸高收縮絲,我們的水洗皺綢相比同類的產品有了獨特的風格,它的最大特點是綢面皺紋均勻和穩(wěn)定,這也使該產品在市場上極有競爭力,上海幾家著名的服裝廠大量采用了我們的水洗皺綢,使我們的產品在市場上風行了好幾年。
3.1.2 染整工藝的創(chuàng)新
正是利用錦綸纖維耐熱性差的缺點,我們在染整加工過程中不使用常規(guī)的平幅加工而改為溢流繩狀,不采用常規(guī)的常溫處理錦綸,而改為高溫處理,升溫到110℃或120℃的處理即可對錦綸進行破壞性的加工,但卻恰恰達到我們的目的,廣泛地布滿整個織物面的皺紋即出現(xiàn)了。利用錦綸的熱塑性,高溫加熱后對織物進行及時冷卻,即可形成固定的皺紋,水洗皺綢的產品由此有了成功的突破口。隨后我們對染整工藝作了優(yōu)化處理,為了達到節(jié)能、節(jié)時從而獲得產品的最佳效益,經多次試驗,選取保證綢面效果前提下使用的最少時間、最低加工溫度。
20世紀90年代流行一種化纖面料的襯衣,它的特點是既具有真絲般的回彈、柔和,又較真絲面料挺括,還帶有細細的色條或提花條,是一種較為高雅的男式襯衣面料。
3.2.1 發(fā)掘主要矛盾
對于紡織染整織物要求回彈性與柔和性是一對矛盾的統(tǒng)一體,偏頗一方都不是一種好的紡織品面料,但處理恰當統(tǒng)一了這對矛盾,就會取得一款優(yōu)秀的面料,這正是紡織染整技術的魅力所在。
對于化纖仿絲綢要求回彈性好,一般需要滿足以下條件:化纖長絲原料必須旦尼爾 (F)數(shù)要小、織造前捻度加大、織機上機密度加大、染整減量率降低;以上部分如若過頭,則會造成織物手感死板粗糙,不適合做襯衣面料??椢锏娜岷托詫徔椚菊囊笈c前者正好相左,長絲原料旦尼爾 (F)數(shù)要大、織造前捻度減小、織機上機密度減小、染整減量率加大;同理但若過頭,則會使織物結構松散、回彈無力、懸垂度不足,這也不符合襯衣面料的要求。如何使二者之間達到合理的平衡,靠的是技術人員無數(shù)次的小、中樣試驗,技術人員的豐富經驗可以幫助使這個過程縮短。
3.2.2 織造原料的選擇
化纖仿絲綢大多采用普通滌綸長絲,但使用這種長絲要使織物達到高度柔和難度較大。采用低彈絲是一種較為合理的選擇,纖維廠用空氣將普通長絲吹成多個節(jié)點、使長絲有一定的蓬松度和柔和度,即使織染廠將之再加捻定型,低彈絲的彈性和柔和度也要優(yōu)于使用普通長絲。
滌綸絲粗細的選擇決定織物的厚薄,襯衣料一般選擇55.6~111 dtex,滌綸絲的F數(shù)是決定面料彈性、懸垂、柔和等手感的重要因素,我們取F數(shù)為48~96。
3.2.3 襯衣料色條的形成
形成面料色條一般的方法是整經時按要求的位置加入預染的有色絲,這方法雖然方便但局限明顯,同一顏色批量太大 (噴水織機),不利于生產和消費的銜接,顏色很難適合現(xiàn)代市場多樣化的要求。為了可以做到色彩多樣、小批量化,只能在化纖原料上下功夫,我們找到一種陽離子改性滌綸絲,它與普通滌綸絲的染色性能不同,我們挑選一批僅對這種改性纖維上染、而對其它滌綸絲不上染的染料,這樣就比較容易獲得不同色條的小批量白色襯衣面料,做到依銷售訂單安排生產,滿足市場需要。
3.2.4 幾個需要重視的織染工藝[1]
3.2.4.1 上機密度
要保證襯衣面料成品的經緯密度很大,織機上機密度要適當加大是必須的,但是要適可而止,要給加捻后的滌綸絲在染整時有充分收縮的余地,只有在染整過程中使滌綸絲充分收縮,織物經緯密度就大大增加、單位面積的克重增加、織物的蓬松度增加,最終織物就會獲得良好的懸垂度和柔和度。反之加捻后的滌綸絲若未經充分收縮,織物密度越大反而更會造成織物死板、手感粗糙。
3.2.4.2 捻度
滌綸絲有優(yōu)良的強度,滌綸織物硬挺,但經過加捻后織物則會出現(xiàn)物理變化,經過織染一系列工序的處理可以使織物產生我們需要的回彈性、懸垂性等物理性能??椩鞂炀]絲所加的捻度對于織物最終的風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捻度過小織物彈性不足,捻度過大易引起織物粗糙。不同粗細的滌綸絲為達到織物最終手感需要加工的捻度是不同的,滌綸絲越細可加工的捻度數(shù)越大。確定捻度數(shù)是需要充分的實踐經驗和多次的小樣實驗。本產品最高捻度達25捻/cm。
3.2.4.3 加捻后定型染整退捻
因為強捻絲極易卷曲,無法直接上織機生產,都需要先對加捻絲進行 “定型”,定型溫度一定要盡可能低。而退捻溫度要盡可能高,拉開二者之間的溫差,有利于解除加捻絲的應力,獲得織物最終的滿意手感。
3.2.4.4 染整定型
染整的預定型是個有爭議也常疏于重視的工藝。我們在生產滌綸仿真絲織物的過程中是極為重視預定型工序。在仿真絲織物的預定型中,不能視為對普通織物的預定型,對普通織物在預定型時一般有拉幅的作用,使織物成品緯向門幅固定而不再收縮。這款織物已經在染整退捻的工序時得到了充分的收縮,這個經退捻收縮后的織物緯向寬度基本上就是織物的成品門幅,這類織物的緯向尺寸不會在使用時再縮小,成品門幅在織造整經機時就要考慮后加工所有收縮的因素,而設計一個合理的經向密度和經絲總根數(shù)來確定上機門幅。所以我們在預定型時只給予很小的張力拉幅,使織物面保持平整。預定型工序的重點在定型箱的加熱溫度和超喂率。因為定型箱體長度有限,為了生產效率車速不可能定得太低,織物受熱的時間很短,只能盡量提高箱體溫度??紤]到滌綸的耐高溫性能、熔點在255°C、軟化點高達238℃,250℃滌綸纖維不會脆化,我們將定型溫度設定在190℃以上,配合定型機的車速,適當提高車速和溫度。我們的理解是:在這個遠高于滌綸玻璃化溫度下,滌綸分子結晶度發(fā)生變化,可能形成了少而大的結晶,能允許無定型區(qū)的鏈段比較自由運動。在這無張力熱處理下,纖維的揚氏模量減小,纖維的韌性隨溫度的升高變大。滌綸大分子得以重新排列、織物更趨平整、再經堿減量后更易獲得織物的彈性、柔和性。這也是滌綸仿真絲織物加工必須要有預定型工序的理由之一。
3.2.4.5 定型超喂
這是定型工序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務,盡管我們特別強調染整各工序加工時要減小對織物的經向張力,但受設備性能所限,織物不可避免多少會受到一些機械拉力的影響,織物經向會被拉伸、緯密會減小,所以在預定型和定型工序時要盡可能加大超喂。超喂率的最大值以出定型機時織物不產生皺紋為前提,盡量滿足織物的緯密要求。這要求定型機的超喂機械能力特強。我們在設備改造時特選了一臺性能特別優(yōu)異的定型機,可以勝任這個要求。我們的超喂率達15%或以上。
這個品種俗稱 “雞爪花”面料,布面布滿不規(guī)則的形似 “雞爪”的折痕,也類似巖石裂紋的風格,我們稱之為古文化休閑面料,是用滌綸強捻坯布整理而成。
3.3.1 獨特的起皺 (退捻)工藝
采取將坯布不規(guī)則地強行緊壓在一起,每匹坯綢分別裝袋,在轉籠式高溫高壓水洗機中進行退捻處理,在退捻過程中雖然坯綢整體被緊緊困住,但坯綢的局部仍是處于松弛狀態(tài),因高溫使加捻絲的應力產生巨大的回縮,占綢面大部分的松弛部位的應力得以解除,這部分保證了織物最終的手感,而折疊處應力無法回復就會形成折痕,再用急降溫方式迫使折痕固定。在經以后的減量、染色等其它染整工序時折痕也不會消除。
3.3.2 區(qū)別于仿絲的仿麻工藝
本款仿麻織物適宜男式夾克衫,較仿絲織物厚重,要強調具有彈性、懸垂性,但手感要求柔和中帶有粗糙感。我們設定的捻度大小基本與仿絲織物類似,其它染整工藝與處理仿絲織物也大體相似,主要適當調低了染整的堿減量率,從而取得一定的粗糙感。
一個產品開發(fā)從業(yè)者必需具有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特別能善于靈活運用這些專業(yè)知識,在產品試制階段遇到的問題往往需要及時處理,沒有專業(yè)知識的沉淀,就可能失去產品成功的機會。作為一個紡織織染產品的開發(fā)者,必須對紡織原料、織造、染整各領域的知識有較為全面的掌握,一個新產品的成功有時可能不是在自己的 “專業(yè)”中突破的,我們的紡織產品往往與原料有密切的關系,我們常常要走出本企業(yè)、跨過自己的行業(yè)深入到本行業(yè)的上游去尋求、開拓新產品的思路和能力。
市場是檢驗產品是否合格的唯一標準。只是閉門造車不可能有成功的新產品出來。我們只能向市場找源泉、撲捉信息,及時抓住市場剛剛 “抬頭”的某種 “時髦”的苗頭,那可能就是接下來的流行品。
無論純棉還是化纖,對于一般面料的染整最需重視的是防止織物在染整加工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折皺;化纖在高溫高壓處理時升溫速率要慢、降溫要平緩,切忌急升溫、急降溫。染整溫度的制定更有成熟的工藝可借鑒,比如使用高溫高壓溢流染色機處理滌綸最高溫度130℃左右,錦綸使用卷染機則是100℃以內。但對于“皺布”我們不能被正常狀態(tài)下的合理的傳統(tǒng)的工藝規(guī)則所束縛。既然這種品種是要求具有“不正常”的風格,當然就要按非常規(guī)的手段對付。這款產品是用錦綸在高溫高壓溢流染色機里完成的。 “高溫”、 “繩狀”、 “急升溫降溫”這些原本違反規(guī)律的 “破壞”行為,卻成了這個品種的正常工藝條件。
我們在處理滌綸長絲強捻品種染整第一道工序是 “退捻”,傳統(tǒng)的方法退捻要求在完全松弛的條件下進行高溫處理,升溫和降溫過程要求緩慢,以使加捻纖維在最佳的狀態(tài)下,達到解捻消除內應力的目的。在升溫降溫處理過程中一定要遵循這個原則,否則會使加捻滌綸絲的應力回復太過劇烈、導致退捻不均勻,綢面皺紋不均勻即產生折皺。而在生產 “仿麻 (古文化)休閑面料”產品時,就是選擇要求具有不規(guī)則深折痕的織物,在這里通常的 “疵病”成了我們的目的。我們采取將坯布不規(guī)則地強行緊壓在一起,每匹坯綢分別裝袋進行 “退捻”。在退捻過程中雖然坯綢整體被緊緊困住,但坯綢的局部仍是松弛狀態(tài)的,因高溫使加捻絲的應力產生巨大的回縮,占綢面大部分的松弛部位的應力得以解除,這部分保證了織物最終的手感,而折疊處應力無法回復就會形成折痕,用緩慢升溫來保證應力的消除,再用急降溫方式迫使折痕固定。在經過以后的減量、染色等其它染整工序時折痕不會消除。緊壓、急降溫這些都是有違常規(guī)的做法,但正是利用了織物對這些工藝條件的敏感性,而最終取得產品 “皺巴巴”的風格。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衣著的觀念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衣著由純是要求遮風保暖過渡到包裝打扮,對衣著的審美由正統(tǒng)到休閑。因此,這種皺巴巴的水洗布之類的品種就變成流行品種了。作為紡織染整工作者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要想對于千變萬化的品種能應變自如,有時就需要用 “另類”的方法,與常規(guī)套路反其道而行之,這就需要我們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對基本理論有深刻的理解,熟練運用這些理論知識,包括有時甚至用與傳統(tǒng)相悖的方法取得某些新產品的成功。這應該是我們在產品開發(fā)中的一種逆向思維。
本文從幾個產品工藝條件的設計入手,較為深入地探討了產品設計的思路,這些構思來源于基礎理論,而沒有停留在教科書本上。單個的產品需要非常具體的工藝條件,有時一個細小的條件差別也會造成織物風格的變化。一位合格的紡織產品設計開發(fā)人員必須具備扎實的基本功,能夠設計制造出高品質的常規(guī)產品,更需要具備靈活運用基礎理論的能力,以應付那些具有獨特風格要求的新產品,這些常常要用非常規(guī)的工藝條件去處理,這些逆向思維靈感仍然來源于你掌握的基礎理論,來源于日常生產實踐的積累。
[1] 滌綸及其混紡織物的前處理/滌綸織物的熱定型http://wenku.baidu.com /view /6320c3326bd97f1 92279e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