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馨
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450014)
鋼筋混凝土結構雕塑工程施工技術要點淺析
李寧馨
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450014)
通過對鋼筋混凝土結構雕塑工程施工技術要點的分析,介紹了雕塑施工測量控制問題、雕塑模板技術問題、雕塑混凝土技術問題的解決措施,可以為同類工程提供參考與借鑒。
鋼筋混凝土結構;雕塑工程;測量控制;模板控制;混凝土控制;效益分析
近些年,城市為提高和美化景觀,加強文化交流,紛紛在一些景觀名勝區(qū)和公共場所建立大型雕塑。這些雕塑作為城市文化、藝術構成的一部分代表了城市的文化水準和精神風貌,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具有多重的文化意義。大型雕塑體積大,外形復雜,一般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外部裝飾石材。用傳統(tǒng)的房建混凝土施工技術或者雕塑技術難以達到設計要求,而國內(nèi)又無可遵循的成熟施工技術。
1.1 雕塑施工測量控制問題
雕塑的外表面呈不規(guī)則曲面,外墻、框架梁、板等構件均為不規(guī)則形狀,層間平面差異大,無標準層和標準編號的構件,各層構件、外立面無幾何關系。如何進行測量控制達到既能控制雕塑外形與藝術創(chuàng)作作品吻合,又能被施工所采用,是雕塑施工測量控制技術的關鍵。
1.2 雕塑模板技術問題
傳統(tǒng)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模板技術適用于樓層結構相似或相同(標準層),可以多次周轉使用。雕塑結構樓層隨外形不同而變化,無標準層,且外形多為曲面薄殼構造,無標準構件,模板需要加工、拼接來滿足特殊構件要求。適用的模板技術對于雕塑結構的施工至關重要。
1.3 雕塑混凝土技術問題
雕塑結構的底座勁性柱、拉桿梁中鋼構件占據(jù)了構件截面的大部分體積,鋼筋之間最小間距達到了35~60 mm。像身鋼筋混凝土墻體厚度為20 mm,且截面為不規(guī)則型,凸凹不平。雕塑內(nèi)部除剪力墻鋼筋外,還分布外模石材的錨栓等鋼構件,構件內(nèi)部縫隙小且無直達構件最里面,無法下振動棒振搗,因此采用普通混凝土無法澆筑和振搗?;炷良夹g需要從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攪拌、運輸、澆筑等方面進行改進,方能適合雕塑混凝土的施工。
2.1 測量放樣控制方法
首先由創(chuàng)作雕塑的藝術家將小稿通過套圈的方法放大到1:10。此階段以確定的小稿形象為依據(jù),在放大中做雕塑方案的再推敲,為此雕塑作者和建筑師確定雕塑的平面、立面和剖面。在確定好大的輪廓尺寸之后,雕塑作者進行放大,最終達到觀感符合小稿效果為止。這里沒有具體的細部尺寸,這仍是一個藝術創(chuàng)作階段。
1:10像體成形后,將其數(shù)據(jù)化。首先建立三維測控坐標系:以兩像中心點連線,然后做出垂直平分線作為X和Y坐標軸,以高度方向作為Z坐標軸;在1:10像體上測繪出等高線,等高距為50 cm,繪制等高線并放大到1:5.25;依據(jù)1:5.25的等高線按照軸線位置做出每一等高線的絎架式樣架,搭設骨架,將各層等高線樣架固定在骨架上,上泥;由雕塑家對外形進行最后的調(diào)整和設計;制作石膏外模和石膏像體。
將建筑軸線、樓層高程線(共10層)、細部中心線測繪在1:5.25像稿體上;標出各頂點包括面部的特征點的編號,利用設置的坐標系,用全站儀測出各頂點(特征點)的三維坐標(X、Y、Z);繪制非規(guī)則多面體之俯視平面圖;將俯視平面圖提供給設計單位,設計單位依據(jù)此圖做出相應的建筑圖或結構施工圖。
2.2 雕塑施工測量方法
雕塑的底部由若干梁、柱墻組成,這些構件均構成較規(guī)整的軸線和幾何關系,故此部分的測量控制方法同一般房建的測量控制。地下結構完成后,根據(jù)施工方格網(wǎng)校測工程主軸線控制樁后,將各軸線測設到做好的地下結構的頂面和側面,將±0.000標高或整米數(shù)的標高也測設到地下結構頂部的側面上。這些軸線和標高線,是進行首層主體結構施工的定位依據(jù)。
隨著結構的升高,要將首層軸線逐層網(wǎng)上投測,作為施工依據(jù)。這當中主軸線的投測更為重要,因為它們是各層放線和結構垂直度控制的依據(jù)。軸線投測的控制點一般選用四個(盡量均勻分布于控制面的四周),分別投測后,前兩個進行放線,后兩個進行校核。
高程的傳遞:因雕塑外形不規(guī)整,無法通過鋼尺沿結構外墻、邊柱進行直接測量,故采用懸吊鋼尺法。沿控制點的投射孔懸吊一根鋼尺,分別在底層地面和上部樓面安置水準儀,將標高傳遞到樓面上。傳遞高程的鋼尺應經(jīng)過檢定,量取高差時,尺身應鉛直,用規(guī)定的拉力進行測量,并進行溫度修正。
雕塑工程主體內(nèi)部結構跨度大,高跨比又有較高要求,墻、梁、板構件為不規(guī)則的斜面,因此澆筑混凝土時,要對邊角、斜面部位的由于混凝土流動以及振搗所產(chǎn)生的斜向應力考慮到位,保證模板及支架的剛度、強度及穩(wěn)定性。
雕塑工程結構層高及外形變化大且無規(guī)律,可以選擇鋼管扣件式腳手架作為模板的支撐系統(tǒng)。為便于現(xiàn)場裁切和適應雕塑外形變化,所有現(xiàn)澆構件均采用松木膠合鏡面板。剪力墻模板采用15 mm厚膠合鏡面板,側面次楞采用40 mm×85 mm方木,主楞采用Φ48 mm×2.8 mm鋼管,對拉螺栓采用M14型;現(xiàn)澆板模板均采用15 mm厚膠合鏡面板,次楞采用40 mm×85 mm方木,主楞采用Φ48 mm×2.8 mm鋼管;屋面框梁、拉桿梁模板均采用15 mm厚膠合鏡面板,梁底、梁側的次楞采用40 mm×85 mm方木,梁底主楞(橫楞)采用Φ48 mm×2.8 mm鋼管;梁側模板采用M14對拉螺栓進行拉結加固。
屋蓋現(xiàn)澆板模板均采用15 mm厚膠合鏡面板,次楞順著報告廳的縱向鋪設,采用40 mm×85 mm方木,間距為100 mm;主楞順著報告廳橫向鋪設,采用Φ48 mm×2.8 mm鋼管,間距為800 mm;主楞下部采用可調(diào)支托插入鋼管頂端,其下部支撐采用滿堂腳手架。
在坡度較大的薄壁上為防止混凝土流淌,需要在外部設置模板。澆筑該部分構件時,要求控制每層澆筑高度,澆筑高度不得超過每模高度(900 mm)。澆筑振搗完畢后,停滯2~4 h,待混凝土初凝前,拆除該部分模板,向上繼續(xù)按照該方法安裝外模固定,然后澆筑振搗,如此反復,直至澆筑到斜坡頂面。
根據(jù)雕塑工程構件的結構形狀、尺寸、配筋狀態(tài)等選用自密實性能等級。一級自密實混凝土適用于鋼筋最小凈間距35~60 mm、結構形狀復雜、構件斷面尺寸小的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澆筑。
由于自密實混凝土流動性大,混凝土凝結以前可持續(xù)對模板產(chǎn)生較大的側壓力,所以模板要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來滿足流態(tài)混凝土所產(chǎn)生的側壓力,不得有低于最高澆筑表面的開放部分或缺口,模板間的縫隙不得大于1.5 mm。
施工前,攪拌站及施工單位技術人員應檢驗模板直立、鋼筋及保護層厚度等情況,對影響混凝土澆筑的問題及時處理。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合理布置混凝土泵,保證混凝土澆筑順利和均勻布料。
泵送時應連續(xù)泵送,必要時降低泵送速度,若停泵超過90 min,則應將管中混凝土清除,并清洗泵機。泵送過程中嚴禁向泵槽內(nèi)加水。在非密集配筋情況下,混凝土的布料間距不宜大于10 m。當鋼筋較密時,布料間距不宜大于5 m。每次混凝土生產(chǎn)時,必須由專業(yè)技術人員在施工現(xiàn)場進行混凝土性能檢驗,主要檢驗混凝土坍落度和坍落擴展度,并進行目測,判定混凝土性能是否符合施工技術要求,發(fā)現(xiàn)混凝土性能出現(xiàn)較大波動,及時與攪拌站技術人員聯(lián)系,分析原因及時調(diào)整混凝土配合比。
澆筑時下料口應盡可能低,盡量減少混凝土的澆筑落差。在非密集配筋情況下,混凝土垂直自由落下高度不宜超過5 m,從下料點水平流動距離不宜超過10 m。對配筋密集的混凝土構件,垂直自由落下高度不宜超過2.5 m。
混凝土應采取分層澆筑,在澆筑完第一層后,應確保下層混凝土未達到初凝前進行第二次澆筑。如遇到墻體結構配筋過密,混凝土的黏聚性較大,為保證混凝土能夠完全密實,可采用在模板外側敲擊或用平板振搗器輔助振搗方式,增加混凝土的流動性和密實度。
澆筑速度不要過快,防止卷入較多空氣,影響混凝土外觀質(zhì)量。在澆筑后期應適當加高混凝土的澆筑高度以減少沉降。
大型雕塑工程施工技術研究在工程實踐應用中,加快了施工工期,提高了雕塑工程施工質(zhì)量,并且保證施工安全。對大型雕塑工程的施工測量采用全站儀三維測量定位,主體結構模板施工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高架支模,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采用二次深化設計,雕塑混凝土澆筑使用自密實混凝土,雕塑表面施工利用了干掛石材作為外模整體澆筑,對大型雕塑工程施工技術進行了系統(tǒng)性的探索和總結。
該技術對于大型鋼筋混凝土結構雕塑的施工具有推廣價值。經(jīng)過工程實踐,社會效益、經(jīng)濟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