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林,楊新國,宋乃平,王 磊
(寧夏大學 西北退化生態(tài)系統(tǒng)恢復與重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西北土地退化與生態(tài)恢復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西部生態(tài)與生物資源開發(fā)聯(lián)合研究中心,寧夏 銀川 750021)
分形理論是以自然界和非線性系統(tǒng)中出現(xiàn)的不光滑和不規(guī)則的幾何形體作為研究對象、以分形幾何學為數(shù)學基礎的科學[1]。土壤是由不同顆粒組成、具有不規(guī)則形狀和自相似結構的多孔介質,具有一定的分形特性。從20世紀80年代起,分形理論被應用到土壤學中[2]。土壤團粒是土壤的重要組成部分[3],其含量是表征土壤質量的重要指標[4]。
土壤分形維數(shù)不僅能夠表征土壤粒徑的大小組成,反映質地均一程度[5],還可以描述、刻畫土壤顆粒的粒徑及孔隙分布狀況,闡明土壤的其他物理化學性狀及其對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指示意義[6],而且不同級別土壤團粒的含量會影響土壤團粒的分形維數(shù)及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過程[7]。與單純的土壤粒徑分布相比,分形維數(shù)不僅是不同粒徑含量的綜合反映,更是對土壤復雜與不規(guī)則結構的描述[8]。有研究表明,土壤物理性質隨土壤團粒分形維數(shù)的變化而變化,即分形維數(shù)越小,>0.25 mm的團粒含量越高,土壤的結構越穩(wěn)定[9];土壤中團粒含量的多寡影響整個土壤的孔隙狀況及比表面積,進而對土壤水分蓄持能力有較大影響,土壤持水能力隨顆粒含量增加而遞減[10];土壤顆粒分形維數(shù)可以作為評價土地沙質荒漠化程度的定量指標之一[11]。
苜蓿作為優(yōu)質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適應性強、產草量高、品質優(yōu)和耐刈割等特點,有“牧草之王”的美譽。近年來,我國優(yōu)質牧草及飼料作物種植面積大幅度增加,苜蓿的種植面積居世界第5位,并且隨著西部生態(tài)建設和農業(yè)結構調整的不斷推進,苜蓿人工草地面積逐年增加。目前,關于不同地區(qū)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或植被類型下土壤團粒分形特征的研究,以及土壤分形維數(shù)與土壤類型、水分、養(yǎng)分狀況等關系的報道較多[12],但關于不同種植年限下苜蓿地土壤團粒分形特征的研究還較少,特別是針對風沙區(qū)苜蓿地土壤團粒分形特征及其與土壤理化性質關系的研究尚不多見。因此,為探索苜蓿種植年限對風沙區(qū)土壤性質的效應,我們研究了不同種植年限下苜蓿樣地土壤團粒粒徑分布的分形特征,以及與粒度組成和土壤有機質、全氮、碳酸鈣含量等的相關關系,以期為研究區(qū)生態(tài)恢復過程中人工建植草地的科學評價提供理論依據(jù)。
研究區(qū)寧夏鹽池縣皖記溝行政村,位于鹽池縣城東北約3 km,地貌為鄂爾多斯緩坡起伏高原。氣候特點為干旱少雨,蒸發(fā)量大,冬春兩季風大沙多,屬典型的中溫帶大陸性氣候。1954—2010年年平均氣溫為8.46 ℃,年均降水量為276.3 mm,年均日照時數(shù)為2 862.6 h。地表植被屬荒漠草原,沙生特征明顯。土壤以有機質含量低、易沙化的淡灰鈣土和風沙土為主。地表水與地下水資源匱乏。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于人類活動加劇,土地沙化面積不斷擴大[13]。研究區(qū)在地形上從南向北是從黃土高原向鄂爾多斯臺地(沙地)的過渡地帶,在氣候上是從半干旱區(qū)向干旱區(qū)的過渡地帶,在植被上是從干草原向荒漠草原的過渡地帶,在資源利用上是從農區(qū)向牧區(qū)的過渡地帶。這種地理上的過渡性造成了該區(qū)自然資源的多樣性和脆弱性的特點。
本研究采用空間代替時間的方法進行研究,通過選取種植1、4、8、12和22年具有代表性的苜蓿樣地(序號分別為M-1、M-4、M-8、M-12和M-22),分析其土壤團粒分形特征的變化,來反映該地區(qū)不同種植年限土壤團粒的變化特征。在各樣地內用S形布點法挖取0—20 cm土樣5個,混合后裝入樣品袋帶回實驗室風干備用。
將每個樣地內的所有土壤樣品混合均勻后分成兩部分,一部分隨機選取500 g左右的土樣,用來進行土壤團粒組成分析??紤]到體積分形維數(shù)相對低于質量分形維數(shù)[14],而目前研究地區(qū)尚欠缺相關資料,故本研究中采用楊培嶺[5]提出的用粒徑的質量分布來描述土壤分形特征。土壤團粒組成采用篩分法測定:過2、1、0.5、0.25和0.106 mm的套篩,收集各粒級土壤團粒(去掉石塊),用天平(精度為0.000 1 g)分別稱量各粒級土壤團粒質量。另一部分研磨過篩后用來測定土壤的理化性狀。土壤理化性狀的測定均采用常規(guī)分析方法,土壤pH值和電導率分別采用1 ∶5土水比懸液和浸提液直接測定,土壤有機質采用重鉻酸鉀容量法,土壤全磷采用鉬銻抗比色法,碳酸鈣采用氣量法,堿解氮采用堿解擴散法,土壤速效磷采用0.5 mol/L NaHCO3浸提-鉬銻抗比色法,全氮采用凱氏法測定。
通常,粒徑分形是由一定粒徑間隔的粒徑質量分布表示的。Mandelbrot首先建立了二維空間的顆粒大小分形特征模型,Tyler[15]和楊培嶺[5]在此基礎上對模型進行推廣,提出用粒徑的質量分布表征的土壤分形模型,即
對上述公式兩邊取對數(shù),則可得
利用EXCEL 2003計算土壤分形維數(shù),并用SPSS 17.0分析分形維數(shù)與各粒級含量、土壤性質的相關性。
對0—20 cm土壤樣品的機械組成進行統(tǒng)計分析(見表1)表明,不同種植年限苜蓿樣地土壤團粒組成中,0.25—0.5、0.106—0.25 mm的含量較高,分別在39.03%~60.19%、25.63%~49.24%之間,其平均值分別為52.23%、36.98%;0.5—1、1—2 mm的次之,分別在1.66%~12.33%、0.36%~4.39%之間,其平均值分別為5.88%、2.74%;再次為<0.106 mm的,在1.08%~1.80%之間,其平均值為1.49%;>2 mm的最少,在0.05%~1.28%之間,其平均值僅為0.67%。
隨著苜蓿種植年限的增加,0.106—0.25 mm、<0.106 mm的團粒含量有所增加,在種植22年的苜蓿樣地中含量最高;不同種植年限苜蓿樣地土壤團粒分形維數(shù)的變化范圍在2.828 2~2.897 8之間,也隨著種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這表明研究區(qū)土壤分形維數(shù)隨著土壤質地的粗細程度發(fā)生變化,土壤質地越細分形維數(shù)越大,反之亦然;同時反映了隨著種植苜蓿年限的增加,土壤質地具有細粒化現(xiàn)象。
表1 不同種植年限土壤團粒組成及分形維數(shù)
表2為分形維數(shù)與不同粒級團粒含量的線性單相關分析結果??梢钥闯?,分形維數(shù)與1—2、0.5—1和0.25—0.5 mm的團粒含量呈負相關關系,與0.106—0.25和<0.106 mm的含量呈正相關關系,但均沒有達到顯著水平。表明隨著團粒直徑減小,其分形維數(shù)增大,這和上面的研究結果一致。進一步對6個粒徑含量(x)和分形維數(shù)(y)進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得到了進入方程的變量和剔除的變量,結果表明分形維數(shù)與<0.106 mm含量的偏相關關系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與其他粒徑含量的偏相關關系不顯著,其關系式為y=2.725+0.096x<0.106 mm(R2=0.99,F(xiàn)=2 581.88,P<0.01)。因此,決定不同種植年限土壤團粒分形維數(shù)的為<0.106 mm的粒徑含量,其他粒徑分布的影響程度相對較小。
表2 分形維數(shù)(y)與不同粒級團粒含量(x)的線性關系
經分析,分形維數(shù)與土壤性狀的關系見表3,與土壤性狀的相關分析結果見表4。
表3 不同種植年限下苜蓿地分形維數(shù)(y)與土壤性狀(x)的線性關系
表4 不同種植年限下苜蓿地分形維數(shù)(y)與不同粒徑土壤質地及土壤性狀(x)的相關分析
由表3和表4可知,本研究區(qū)分形維數(shù)與土壤1—2、0.5—1、0.25—0.5 mm顆粒含量和有機質含量、pH值、電導率、堿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呈負相關關系,但均不顯著;與>2、0.106—0.25、<0.106 mm顆粒含量和全磷、碳酸鈣、全氮含量呈正相關關系,除與0.106—0.25、<0.106 mm顆粒含量和全氮含量為顯著正相關(P<0.05)外,其他均未達到顯著水平。>2 mm土壤顆粒含量與1—2 mm土壤顆粒含量呈顯著正相關關系(P<0.05),與其他均未達到顯著水平。1—2 mm土壤顆粒含量與有機質含量在P<0.05的水平呈顯著正相關關系。0.25—0.5 mm土壤顆粒含量與全磷含量在P<0.05的水平呈顯著負相關關系。0.106—0.25 mm土壤顆粒含量與<0.106 mm土壤顆粒含量在P<0.05的水平呈現(xiàn)顯著正相關關系。
(1)粒徑分布是表征土壤物理性質的重要參數(shù)之一,0—20 cm土壤樣品的團粒組成中粒徑0.25—0.5、0.106—0.25 mm的含量較高,>2 mm的含量最低。隨著苜蓿種植年限的增加,0.106—0.25、<0.106 mm的含量有所增加,反映了研究區(qū)隨著苜蓿種植年限的增加,土壤質地具有細粒化現(xiàn)象。與單純的土壤粒徑分布相比,分形維數(shù)不僅是不同粒徑含量的綜合反映,更是對土壤復雜與不規(guī)則結構的描述[8],不同種植年限苜蓿樣地土壤團粒分形維數(shù)的變化范圍在2.828 2~2.897 8之間,隨著種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在干旱區(qū)植被恢復過程中,分形維數(shù)與土壤質地的細?;兓恢?,且隨著恢復時間延長有增大的趨勢,這與賈曉紅等[16]的研究結果相一致。這可能是研究地區(qū)存在著強烈的風蝕作用,由于種植苜蓿減少了開墾對土地的翻耕等人為干擾,地表有了植被的保護,因而有效地減緩了風蝕導致的細團粒物質流失,同時還能促進細團粒物質的沉積,增加細團粒物質的含量。土壤團粒的分形維數(shù)隨著苜蓿種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說明分形維數(shù)可以反映苜蓿草地土壤恢復的程度,能夠很好地表征風沙區(qū)苜蓿草地土壤物理性狀的變化趨勢,可以作為評價風沙區(qū)人工草地土壤物理性狀的一個指標。
(2)土壤團粒分形維數(shù)與各粒徑含量的單相關關系和復相關關系不同,分形維數(shù)與1—2、0.5—1和0.25—0.5 mm含量呈負相關關系,與0.106—0.25和<0.106 mm含量呈正相關關系,均沒有達到顯著水平。但進一步對分形維數(shù)和6個粒徑含量進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分形維數(shù)與粒徑<0.106 mm顆粒含量的偏相關關系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與其他粒徑含量的偏相關關系不顯著。因此,決定不同種植年限土壤團粒分形維數(shù)的為粒徑<0.106 mm的顆粒含量,其他粒徑分布的影響程度相對較小。同時也表明土壤團粒分形維數(shù)是反映土壤質地的一個較好指標,主要反映<0.106 mm的顆粒含量。已有的研究也表明,土壤顆粒組成中細沙含量越多,其分形維數(shù)越大[17],也就是說隨著團粒直徑減小,其分形維數(shù)增大。所以,用土壤粒徑分布分形維數(shù)代替土壤團粒組成來表征土壤質地特性顯得更為簡單。
(3)分形維數(sh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土壤的養(yǎng)分概況[8]。關于土壤團粒分形維數(shù)與土壤性質的關系已有大量研究,均表明分形維數(shù)與有機質含量呈負相關,本研究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但負相關未能達到顯著水平,這主要是因為樣地中土壤有機質的含量相對較少,隨著苜蓿種植年限的增加沒有明顯變化。土壤各粒級團粒對土壤養(yǎng)分元素的吸附保持能力不相同,分形維數(shù)越高,比表面積大的黏粒含量越豐富,黏結性越強,養(yǎng)分越易積累,因此對養(yǎng)分的吸附和固定作用越強。但不同地區(qū)土壤的養(yǎng)分狀況不同,因此分形維數(shù)所表征的養(yǎng)分狀況也有所不同。本研究表明,土壤團粒分形維數(shù)與全氮呈顯著正相關關系(P<0.05),即分形維數(shù)越高,全氮含量越大。這是由于苜蓿屬固氮植物,因此隨著種植年限的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也增大,說明分形維數(shù)可以反映風沙區(qū)苜蓿草地土壤氮素恢復的程度,具有指示作用。同時,分形維數(shù)對于了解干旱風沙區(qū)人工苜蓿草地土壤質量和演化機制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論依據(jù)和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 謝和平,薛秀謙.分形應用中的數(shù)學基礎與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69-73.
[2] 劉陽,陳波,楊新兵,等.冀北山地典型森林土壤顆粒分形特征[J].水土保持學報,2012,26(3):159-164.
[3] 沈晶玉,周心澄,張偉華.祁連山南麓植物根系改善土壤抗沖性研究[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04,2(4):87-91.
[4] 李春蕾,許端陽,陳蜀江.基于高光譜遙感的新疆北疆地區(qū)土壤顆粒含量反演研究[J].干旱區(qū)地理,2012,35(3):473-478.
[5] 楊培嶺,羅遠培,石元春.用粒徑的重量分布表征的土壤分形特征[J].科學通報,1993,38(20):1896-1899.
[6] 王富,賈志軍,董智,等.不同生態(tài)修復措施下水庫水源涵養(yǎng)區(qū)土壤粒徑分布的分形特征[J].水土保持學報,2009,23(5):113-117.
[7] Sperry J S,Hacke U G.Desert shrub water relations with respect to soil characteristics and plant functional type[J].Functional Ecology,2002,16(3):367-378.
[8] 伏耀龍,張興昌,王金貴.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土壤粒徑分布分形維數(shù)特征[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2,28(3):120-125.
[9] 寧麗丹,石輝,周海軍,等.岷江上游不同植被下土壤團粒特征分析[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5,16(8):1405-1410.
[10] 李卓,馮浩,吳普特,等.顆粒含量對土壤水分蓄持能力影響模擬試驗研究[J].水土保持學報,2009,23(3):204-208.
[11] 賈曉紅,李新榮,張景光,等.沙冬青灌叢地的土壤顆粒大小分形維數(shù)空間變異性分析[J].生態(tài)學報,2006,26(9):2827-2833.
[12] 劉霞,姚孝友,張光燦,等.沂蒙山林區(qū)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顆粒分析與孔隙結構特征[J].林業(yè)科學,2011,47(8):31-37.
[13] 宋乃平,楊新國,何秀珍,等.荒漠草原人工檸條林重建的土壤養(yǎng)分效應[J].水土保持通報,2012,32(4):21-26.
[14] 黨亞愛,李世清,王國棟,等.黃土高原典型土壤剖面土壤顆粒組成分形特征[J].農業(yè)工程學報,2009,25(9):74-78.
[15] Tyler S W,Wheatcraft S W.Fractal scaling of soil particle-size distribution:Analysis and limitations[J].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n Journal,1992,56(2):362-369.
[16] 賈曉紅,李新榮,李元壽.干旱沙區(qū)植被恢復過程中土壤顆粒分形特征[J].地理研究,2007,26(3):518-525.
[17] 武生智,魏春玲.沙粒粗糙度和粒徑分布的分形特性[J].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35(1):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