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暉
在剛落幕的“中國散雜貨運輸展覽會”上,《航運交易公報》記者了解到今年散雜貨運輸市場依然艱難,但主攻高端市場的漢莎重吊和Big Lift卻各有生存之道
在 重吊船市場,Big Lift共有14艘船,其中,4艘船重吊能力為500噸;3艘船重吊能力為800噸;1艘重吊能力為1400噸的Happy Buccaneer以及1艘重吊能力為1800噸的Happy Sky。今年Big Lift還將迎來2艘新船,重吊能力分別為1400噸和1800噸。
若按800噸以上重吊船的船隊規(guī)模看,漢莎重吊似乎更勝一籌。在其現(xiàn)有的24艘船舶中,重吊能力在800噸及以上的船舶就有15艘,這一規(guī)模目前列世界第一。
但重吊能力并不是衡量船舶起吊能力的唯一標準,要想在這個市場贏得更多份額,上述兩家重吊企業(yè)還需立足于布局新的經(jīng)營策略。
Big Lift: 布局模塊市場
重吊船市場上,船吊的承重力幾乎是衡量船舶起吊能力的唯一標準。新船下水時,人們大多只關(guān)注船吊的承重力是800噸還是1000噸,對此Big Lift首席代表任杰認為,衡量一艘船舶的起吊能力,除了看船吊,還要看它的跨距和起吊高度。他分析表示:“目前重吊能力800噸的船舶對大部分貨物來說具有可操作性,貨物長寬高也相對規(guī)整。但當貨物達到1000噸時,貨物可能會超長、超寬或超高,這種情況下即使船的起吊能力可以起吊貨物,但1000噸起吊所搭配的跨度和高度可能不符合起吊該貨物的規(guī)格,這時就可能需要1800噸的起吊能力才能完成。很多船東一味追求船吊的承重力,這往往是個噱頭。”任杰說:“當前很多船吊的基座很低,它的吊不能放平,也跨不出去,所以船吊的承重力不能作為衡量起吊能力的標準?!?/p>
Big Lift的定位是高端市場,為何如此定位?
任杰說得很實在:“與其說我們對普通貨沒有興趣,不如說我們沒有競爭力。”沒有競爭力的原因是,在中國這個運費基本決定一切的市場上,Big Lift毫無價格優(yōu)勢。他說:“我們好比重吊船市場中的勞斯萊斯,但中國市場是出租車市場,奉行絕對的低價?!边@也是當前中國重吊船市場面對的問題,船東幾乎只考慮運費,唯低價論,并不愿為運輸中的安全性、準點率等附加值買單。任杰透露:“同樣的貨,運輸權(quán)控制在國外和控制在國內(nèi),運費可以相差50%?!倍鳥ig Lift堅持不會在運費上有所妥協(xié):“無論是造船成本,還是油耗成本都很貴,實在很難降?!?/p>
以1984年建造的“Happy Buccaneer”號為例,這艘Big Lift業(yè)務(wù)最繁忙的重吊船,當時造價4000多萬美元,同類船造價僅在2000萬美元左右。另一方面,“Happy Buccaneer”號載重量為13740噸,船寬為28.3米,公司另一艘載重量為17518噸的“Happy River”號,船寬僅為22.88米,船越寬意味著運貨越穩(wěn),但它失去的是航速,耗費的是燃油?;诖耍珺ig Lift的運費通常比別家要高,有時甚至會高出50%。很多中國市場的貨物如果按中國市場標準收費,還不如讓船空著,因為船在往返裝卸貨物過程中會有一個等待過程,折算在碼頭等貨的港口費、燃油費等一系列成本費用,Big Lift寧可選擇不運。但如果面對高端市場,對運貨安全、運貨準點等有附加要求的,Big Lift就有優(yōu)勢。在中國高端重吊運輸市場,Big Lift占據(jù)了50%的市場份額。
Big Lift在中國市場遇到的另一個難題是,市場對其重件貨物運輸合同的接受度不高,一些船東甚至抱怨不合理?!按_實,我們的合同看似有些不合理的地方,但其實有一定的合理性?!比谓苋缡钦f。比如,Big Lift與貨主簽訂合同時,會要求對方先付30%運費,而不是按常規(guī)等貨到了再付。任杰解釋:“因為這些重件貨物運費非常貴,接受了一家的運貨要求,就要拒絕其他同一時間的運貨要求,如果不預先收取30%運費,萬一貨主反悔,我們準備裝貨時損失的錢就一分也拿不到,就很慘重。我們必須保護自己的利益。”Big Lift的重吊船設(shè)計基本是一艙一口,屬于“私人定制”。
不過,由于近年散雜貨市場難有起色,Big Lift一直在積極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今年似乎找到了突破口。任杰向《航運交易公報》記者透露,今年有2艘新造船計劃,并已與國內(nèi)造船廠簽訂合約?!罢谙聠谓ㄔ斓囊巡皇侵氐醮?,而是模塊運輸船。”據(jù)悉,這一新船型有125米長、42米寬的大平板,貨物從尾部滾上去的強度是10000噸,從側(cè)面滾上去的強度為15000噸。2艘新造船屬于Big Lift與RollDock Shipping合作成立的新公司BigRoll旗下,2艘船開工前已獲得3年租約。任杰認為:“此次新造的模塊船是Big Lift的新一代船型,它們突破了起吊能力的限制?!?/p>
所謂模塊就是設(shè)備的集成化。目前,模塊項目件越來越大,大到重吊都難以應(yīng)付的地步。以前,建造石油廠或煉油廠時,都將造廠所需的模塊小塊、分批運輸,再到當?shù)仄囱b,這樣的拼裝過程往往會產(chǎn)生一系列問題,比如需要派遣技術(shù)人員,而且要面對當?shù)氐姆?、勞工、環(huán)境、技術(shù)問題,最后還可能造成工期嚴重拖期,導致索賠費用遠超運費?,F(xiàn)在拼裝起來運,盡管運費成本增加很多,但在工程上節(jié)省的時間可有效抵扣運費成本。當前,越來越多的化工廠、煉化廠都需要這樣的模塊運輸。因此市場需要新型的模塊運輸船,以適應(yīng)模塊集成化的運輸需求。
漢莎重吊: 看好“私人定制”
重吊船市場上,漢莎重吊其實還是新銳的名字,但它的發(fā)展是有底氣的。漢莎重吊由美國橡樹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橡樹資本)創(chuàng)辦,2012年布魯格破產(chǎn)后,外界的說法是漢莎重吊吞并了布魯格若干艘并吊能力在700噸以上的重吊船。對此漢莎重吊中國區(qū)負責人石文河糾正:“其實不能說我們吞并它們的船,布魯格也是由橡樹資本投資的,破產(chǎn)之后我們應(yīng)該算是有選擇地接管了它們的船舶?!?/p>
那么,同樣開展重吊船業(yè)務(wù)的漢莎重吊,是對布魯格的另一種復制嗎?石文河并不以為意:“布魯格的業(yè)務(wù)很雜,低中高端市場都有涉及,但漢莎重吊一成立就明確主攻高端市場?!闭沁@個定位,使?jié)h莎重吊在布魯格一眾需要處理的船舶中,只選擇并吊能力在800噸及以上的船舶。
根據(jù)石文河的介紹,漢莎重吊目前擁有24艘重吊船,平均船齡為3~4年,吊桿能力300~1400噸。其中,8艘并吊能力為800噸;7艘并吊能力為1400噸,按800噸以上重吊船的船隊數(shù)量看,漢莎重吊列世界第一。
漢莎重吊之所以選擇高端市場,主要是為了避開重吊船的“班輪運輸”現(xiàn)象。傳統(tǒng)市場上,重吊船運輸是完全不定期、不定航線的,而如今市場上,往往采取班輪或者半班輪的模式。根據(jù)石文河的介紹,這些新競爭者有27000噸、28000噸甚至30000噸的船舶,船舶重吊能力從原來的幾十噸已經(jīng)升級到幾百噸。硬要歸類的話,也算是重吊船,但實際其船型的設(shè)計更適合班輪運輸,既可運輸大批量散貨,又可運裝重大件,這勢必會搶走一部分重大件貨源,而這些船東開出的運費也較低廉。為了避開這樣的無序競爭,漢莎重吊一成立便決定進駐高端市場。
至于定位怎樣的高端市場,石文河分析說:“目前既瞄準傳統(tǒng)的高端重吊船市場,如反應(yīng)場、石油、電力公司籌建的基建設(shè)備,更瞄準海工市場,如海上風電、海上鋪纜、電纜船等的運輸?!?/p>
之所以更愿意瞄準海工市場,在于海工客戶對海洋工程運輸裝備的要求極高,這一要求提高了普通重吊船進入該市場的門檻,這對具有船舶技術(shù)優(yōu)勢的漢莎重吊而言,是“豪吞”市場份額的機會。由于海工項目設(shè)備較大,通常一艘船只能運一兩個模塊或器材,這也符合漢莎重吊推崇的“私人定制”運輸理念。另外,海工產(chǎn)品的運費要比一般散雜貨高出至少一倍。面對競爭暫時較小、有“錢力”的高端市場,石文河表示:“值得瞄準和關(guān)注?!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