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文宇
無數人向往的時尚與浪漫之都巴黎,如今也被空氣污染問題煩透了。整個3月中旬,法國北部大部分地區(qū)的空氣污染程度超過9級(最嚴重為10級),拉響了紅色警報。
3月以來,巴黎迎來了一段時間的反常天氣:連續(xù)幾周,白天溫度持續(xù)走高,在3月9日更是達到21.6°C,打破了1880年紀錄;到了夜晚,又驟降至10°C以下。此外,整個冬天巴黎沒有下過一場雪,雨水也偏少,是1900年以來的第二個暖冬。
除了將PM2.5及PM10飆高的“板子”打在老天爺身上,法國空氣質量監(jiān)督局稱,巴黎及其周邊地區(qū)的空氣污染主要源自工業(yè)排放、家庭活動及道路交通。
3月12日,大巴黎地區(qū)空氣污染達最高警戒線。
自從巴黎進入霧霾天,隨著污染程度的不斷升高,巴黎市政府相繼推出措施治理污染,比如路邊停車位免費、增加自行車電動車租賃點、減少機動車剎車變道等。
霧霾剛出現時,有人在《巴黎人報》的網站上抱怨:“每天大霧”、“超過1米之外就看不見了”,并且嘲諷政府沒能出臺有效政策。當免費乘車的消息傳來,《費加羅報》的讀者又“幸災樂禍”道:“感謝霧霾”。不過也有人提醒,那些人滿為患的地鐵、火車、大巴也會加劇污染。更有讀者犀利諷刺道:“難道巴黎的公車是用風能的嗎?”
單雙號限行更是引發(fā)了激烈討論。法國兩家汽車協(xié)會“4000萬司機”和“法國汽車協(xié)會”首先就表達了他們的不滿,他們認為汽車不僅不是霧霾的罪魁禍首,限行在巴黎這樣的城市也不會得到很好的執(zhí)行。果然,據《巴黎人報》,截至17日下午1點,警察已經對違反限號政策的車輛開出了4000多張罰單,成了眾多市民茶余飯后調侃的軼事。17日下午4點,法國環(huán)保部長緊急叫停限號政策,并稱霧霾情況得到改善。
雖說“花都”上方“愁云密布”,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依舊有條不紊,看起來車輛并沒有因限號而減少,乘坐公共交通的乘客也未因免費而增多。
菲利普是一家比薩店的外送員。由于限號,店內的一部分車輛無法使用,導致有些客人的訂餐不能及時送到,不過客人倒是很能體諒店家的難處。
在咖啡館工作的迪安娜表示:“外面灰塵太多,有些客人選擇了在室內喝咖啡,但這兩天客流量并沒有太大變化?!?/p>
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索菲每天都坐公交出門,“我的交通費早就交了,再免費也不能省什么錢”。她倒是趁這兩天休了月假(法國勞動者的福利),在家待著,“盡量不出門”。
瞭望西歐大陸,此番遭殃的不止是巴黎,其鄰國比利時、荷蘭也是灰蒙蒙一片。當巴黎的PM2.5最高值達196,超歐盟標準4倍;PM10達137,超歐盟標準2倍時,布魯塞爾也“不甘示弱”,PM2.5的峰值一度達180,PM10的峰值則為87。
歐洲環(huán)保局強調污染嚴重時,還不忘拉上墊背的,“在北京等亞洲城市出現的霧霾天氣要比這次污染高出4到5倍”。
生活在巴黎的人也會調侃。
如果說這里的霧霾是“1米之外就看不見人了”,正如北京人自稱的霧霾是“自己都看不見自己”。法國有媒體把北京的霧霾比作“末日空氣”,并稱“巴黎要想成為北京第二,路途還很遙遠”。
以3月14日兩座城市的空氣指標而言,巴黎的PM10微顆粒濃度是105微克∕立方空氣,超過北京的84微克∕立方空氣。但對空氣污染影響最大的是PM2.5,當天北京的PM2.5高達263微克∕立方空氣,是巴黎的1.5倍。
《費加羅報》在一篇文章中稱,北京人是世界上最擅長使用口罩和凈化器的人民,當3月17日巴黎人為了105微克∕立方空氣的PM10濃度而實行單雙號限行時,北京人則非常“怡然自得”地生活在180微克∕立方空氣的PM10濃度中,“學生非常正常地進行戶外活動”。
即便如此,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法國人的恐慌。關于有人將北京與巴黎的空氣質量相比較一事,有《世界報》的讀者認為,“這說明這兩件事已經有了可比性”。法國社會黨議員伊麗莎白的表態(tài)更為直白:“單雙號限行是必須的,我們不愿意巴黎成為第二個北京?!?p>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