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清風
看《麥田里的守望者》時想起博聞。他是我曾經(jīng)的學生,現(xiàn)在的朋友。今天一大早收到他祝福新年快樂的短信,感慨良多。24歲的他和人到中年的我,有不少共同話題,電話里,他滔滔不絕講述近期見聞,他相信我是很好的傾聽者,就一發(fā)不可收,他是完全敞開的,他把對社會的思考,對工作的認知,對愛的理解,和盤托出,一吐為快。這樣的學生少有。
我總在某個瞬間,會想到博聞,就比如這一次看到小說的主人公霍爾頓,就不由得想起他來。小說才看了一半,我與其說被主人公的遭遇吸引,不如說被作品中獨特的兒童看世界的視角觸動。
博聞剛來我那個重點班的時候,才上初一,大胖子,全身圓滾滾的。白皮膚,透著粉紅的健康色,細眼睛滴溜溜轉,可他早已“身經(jīng)百戰(zhàn)”,據(jù)他自己陳述,私立學校的班主任“很壞”,他早就和班主任有了斗法經(jīng)驗,他是公認的迎戰(zhàn)高手。
他父母離異,父親是我們單位的一個部門領導,別的孩子通過考試進入重點班,他走后門進入,也因此,他敏感,怕被同學、老師歧視。他幾乎沒有自主學習的習慣,難以完成各科作業(yè)。他逃避作業(yè),欺負弱小,成了家常便飯。
那個時候,我迷戀蘇霍姆林斯基。在我的眼里,學生都是具有獨特個性的人,如果一個老師不能很好地保護他們的個性,至少不要過多地損害他們。博聞在我的班級里,學業(yè)成績一直很難上升,從初一的倒數(shù)第一,到初二的排名依然靠后,但我記得曾經(jīng)為他和幾個學生專門做了閱讀名著的輔導,他的理解力很不賴,那個時候,他和我在對話,不是一味受老師教化的那種,我也常常對他的奇思妙想很欣賞,尤其是作文,他曾獲學校的一等獎。他的文字與眾不同,極少有庸常乏味的句子,對于事物的描述他能鞭辟入里,觀點常是入木三分。
他母親曾是某電廠幼兒園的園長,未見面之前,我見到過她手寫的短箋,字體挺獨特,文字也透徹,自然地表達感激之情。記得那是個周五吧,他母親突然打電話給我,想要和我見面聊一聊,我?guī)缀鯖]多想什么,就帶著博聞出發(fā)了。那是一家豪華飯店,透明無味的鮑參魚翅至今還能想起。我原本以為只是見面聊一下,誰知他母親為了表達感激之情,“盛情款待”了我這個無知的老師。
他父親軍人出身,家庭背景優(yōu)越,第二次婚姻,又生了個小寶貝,博聞在父親家的周內(nèi)五天,繼母是不敢住的,因為在博聞意識里面,父母離異就是第三者闖入導致的結果,所以,他對繼母恨之入骨,對繼母各種刁難——繼母一定是怕他的,父親也對他很無奈,父子之間少有對話,我見過他們一起吃飯,如陌生人一般各吃各,吃完各走各的。
春節(jié)到了,他的父親送來一張500元的購物卡。
別以為這個事小,在純真少年的心中會覺得,原來神圣的老師似乎也是俗的。我又想起來《麥田里的守望者》的句子:“麻煩就在這里。你永遠找不到一個舒服、寧靜的地方,因為這樣的地方并不存在?!?/p>
常言道:吃了人的嘴短,拿了人的手軟。
從此和他相處,摻了些許復雜的情感。
一方面,我是他的班主任,牽扯到班級的紀律、衛(wèi)生成績的時候,我不可能超脫,評判優(yōu)劣,難以自拔。人一旦被欲念左右,就會以愛的名義,實施傷害,而不自知。
另一方面,內(nèi)心柔弱,無條件地接納一個人天生的弱點,是我的秉性。我渴望心靈溝通,希望進入心靈深處。
面對這樣的兩個我,博聞當時是迷茫的。在他的眼里一切都是“虛偽”的,他一定覺得老師裝模作樣,假仁假義,他大概會厭煩至極。他尤其痛恨我給他母親通電話,他在學校的各種表現(xiàn),從我這里傳遞給母親,被認為就是告黑狀。
初三,博聞到學校來基本就是二打:一打乒乓,二打架。班里同學在他打架之后,還是很耐心地勸說,記得有一次班會課,很多孩子給他寫了情真意切的信,希望他能回到學習中來。他對于這些說辭不屑一顧,該玩照玩,叛逆的心很難拉回到正常軌道。我無奈,由著他吧,他能到學校來就好,不打架,不逃學,就算這一天平安。即使天天處于失望當中,還是渴望著一星半點的希望之火。
這個班終于被送進了考場,我松了一口氣。中考成績出來了,和預料中一樣,他沒上線,我想,我會在記憶里淡忘他吧。
高一開學后,我代兩個班的語文。走進普通班,一眼看到最后一排,怎么又是他?他并沒因上了高中,增加多少學習興趣,體重倒是快要200斤了。他很快適應了普通班的環(huán)境,課堂上不是和同桌講話就是一個人哼小調(diào)。我那個時候到底能講些什么?無非就是課本上的那點東西,逼他學,逼他背誦,在他眼里,老師太不識趣了,你讓我到辦公室里,我就是不寫不背,看你能把我怎么著吧?
職業(yè)倦怠向我襲來,每天看到他,就像看到從地獄里來的人。我怕上課,怕走進他在的教室,我完全沒有了自我認同,每天身心分裂,課堂上也是碎片化的存在,怎么樣都無法將教學整合進我的個性中去。他呢,貌似自得其樂,終日不知在做些什么。他的存在,直接影響了好幾個學生聽課,漸漸影響到一片,我快要崩潰了。
我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可能無法勝任教學吧,進而懷疑自己的心理是否有了問題,恰好此時有人提議我到教研室工作,我雖心存不舍但毫不猶豫地離開了。我想要盡快忘掉這樣一段經(jīng)歷,無論過去有多少榮光、輝煌,都無法驅趕心頭的陰影。
在新環(huán)境里,我的傷口漸漸愈合,時間治療儀真的很神奇。
高考的前一天,不知怎的就想起了博聞,我想他一定也要參加吧,于是撥通了他家的電話,他接的。打開話匣子他就滔滔不絕了。我們有回到從前美好相處的感覺,天南海北一番,只字不提高考。我們都在刻意回避什么,心心相通。高考后很長時間沒他的任何消息。
第二年暑假,我在家里閑著,一陣膽怯的敲門聲傳來,我打開門一看,只見一高大帥氣的小伙,我問:“你找誰?”
“老師,我是博聞?!?/p>
天哪,怎么回事?怎會是你呢?你那一身的肉呢?都到哪里去了?他聲音沒有多大變化,只是增加了一些喜悅。他一坐到沙發(fā)上,把我當作了朋友一樣,無話不說。
我把當時正在讀的一些書介紹給了他。那時節(jié),他在網(wǎng)上開了一家商店,到了大三,就開始做實體店鋪生意了,和女朋友一起做。據(jù)說,沒有賺到錢,倒是賺到了很多教訓,他始終是興致勃勃的。霍爾頓說:“我想,他們應該不會羞愧,也不會后悔。青春的日子,總是要破壞一些東西,才會收獲另一些東西?!?/p>
有一次很晚了,他才從鋪子里回父親家,我們倆遇上了,就在家屬院里邊走邊聊,我們聊潛意識,人的心態(tài),人的正念,聊成功的秘密,也聊過去的同學,現(xiàn)在他和父母的關系,他沒憤恨了,也不再亂下斷語。我有問到他弟弟,他說挺好玩??礃幼樱呀蛹{這份親情。
博聞正式工作是在大學剛畢業(yè)的那一年。他進了城管直屬隊。領導挺賞識他,讓他做筆錄,寫材料,也常帶著他下基層。他說:“老師,你知道就我這語文水平,目前能搞定這份工作,其實剛開始也挺不容易的。我是在和你相處的基礎上,和領導相處,溝通還可以。領導說:你沒事多在單位待著,這樣人家用你比較順手。我沒有貪欲,就不會犯原則錯誤,工作常常是危險的,我親眼看見人是如何被人踐踏的?!?/p>
想起來徐社東老師的一段話:今天已經(jīng)不是一個宏大敘事的年代,已經(jīng)是一個小我被尊重的時代,就是你,就是你這個小小的生命樣本,就是你這個簡簡單單的平凡生命,最有價值,小小的一個人生,就是一個宇宙啊!別人,許多人,許多你所見到的人,熟悉的、陌生的,構成了你生命的叢林或你生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你生活在他們中間,家人、陌生人、同學、老師,都與你交往。你活著,你沒有覺得,但你活著。你思考人生,思考活著?;钪鴷r你所能做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經(jīng)歷人生。博聞在經(jīng)歷自己的人生,我也在經(jīng)歷我的人生。我們師生間相互的影響,構成了彼此生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這個可能就是看《麥田里的守望者》,人人會被霍爾頓吸引的原因。在物欲橫流的世界里,霍爾頓內(nèi)心干凈。他最喜歡做麥田里的守望者:“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么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干這樣的事。我只想當個麥田里的守望者?!?/p>
博聞是霍爾頓式的人物,他內(nèi)心純粹,渴望美好,他不僅僅是我的學生,很多時候,他是我的老師。如果沒有他,我不會在輝煌的時刻,明了自己的愚昧。
我愿意一直有這樣的老師,引導我走向光明。
(作者單位:陜西灞橋教師進修學校)
責任編輯 趙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