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中
(重慶市墊江縣黃沙鄉(xiāng)衛(wèi)生院,重慶 墊江 408327)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筆者用理中湯加味治療小兒頑固性腹瀉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25例,男18例,女7例;年齡15天~1歲2例,1~2歲5例,2~4歲8例,4~6歲10例;病程最短12天,最長1個月;哺乳期婦女誤食生冷食物致小兒腹瀉2例,消化不良13例,小兒外感寒濕10例。
臨床表現(xiàn)為大便次數(shù)增多日6~7次或10余次、清稀、完谷不化,指紋紫滯,飲食如常,或腹部疼痛、啼哭不止,舌質淡苔白。
方用理中湯加味。藥用炙甘草3g,人參5g,白術5g,干姜5g,煨肉豆蔻2g,肉桂1g。消化不良者加雞內金3g,炒麥芽3g;伴腹痛者加延胡索3g,白芍3g。2日1劑,水煎服,取汁100mL,分6次服,3劑為一療程。
痊愈:大便正常,伴隨癥狀消失。顯效:大便次數(shù)明顯減少,伴隨癥狀基本消失。
治療1個療程,痊愈19例,顯效6例,總有效率100%
朱某,女,6個月,2013年4月23日診。生食涼拌黃瓜后致腹瀉半月余,曾在縣醫(yī)院、縣中醫(yī)院治療,診斷為消化不良,服用胃蛋白酶合劑、參苓白術散等癥狀有所改善,但停藥后腹瀉如初。癥見大便次數(shù)增多、日6~7次或10余次、清稀、完谷不化,指紋紫滯,飲食如常,時時啼哭不止,舌質淡苔白。用理中湯加味。藥用炙甘草3g,人參5g,白術5g,干姜5g,煨肉豆蔻2g,肉桂1g,雞內金3g,炒麥芽3g,延胡索3g,白芍3g。2日1劑,水煎,取汁100mL,分6次服。并囑少食多餐。服1劑而愈。
小兒腹瀉病因病機為脾陽素虛或飲食生冷或外感寒濕等傷及脾胃,脾失健運,升降失職,脾氣不升。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臟腑嬌嫩,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脾陽虛故腹瀉日久不愈。理氣湯加味方中干姜辛熱,溫中散寒,以復脾胃之陽,并能和胃降逆止嘔。人參甘溫補益中氣,培脾胃之本使氣旺而陽自復。白術甘溫苦燥,健脾燥濕以止瀉,既可加強人參補益脾胃之氣,又可溫燥寒濕協(xié)干姜祛寒濕以復脾胃之陽。炙甘草益氣健脾,調和諸藥。煨肉豆蔻、肉桂溫中行氣,澀腸止瀉。雞內金、炒麥芽消食和胃。延胡索、白芍緩急止痛。諸藥合用,標本兼治,故療效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