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荀子·勸學》英譯文本中的語言轉換與文化傳達
——諾布洛克英譯本中國文化意象的譯介

2014-04-08 14:07:13王紅超
邯鄲學院學報 2014年2期
關鍵詞:荀子君子譯者

王紅超

(邯鄲學院 外國語學院, 河北 邯鄲 056005)

《荀子·勸學》英譯文本中的語言轉換與文化傳達
——諾布洛克英譯本中國文化意象的譯介

王紅超

(邯鄲學院 外國語學院, 河北 邯鄲 056005)

諾布洛克(Knoblock)英譯《荀子》是綜合其學術研究和英文翻譯的巨著,選取幾例理解與表達的特色之處,考證《荀子·勸學》的訓詁,討論其英文表達與漢語源語言的差異,探討中國文化意象傳達的得失,分析在跨文化交際中如何保留原文本的語言和文化特色的翻譯方式,提出適當運用“中國英語”的翻譯原則、中西譯者合作達到優(yōu)勢互補,以促進《荀子》英譯事業(yè)的傳播與發(fā)展。

《荀子·勸學》英譯文;語言轉換;文化傳達

《荀子》英譯本的出現(xiàn)和研究是地方文化國際化的必然趨勢,富有中國意象的古漢語是荀學無盡藏的思想文化的載體,其文化意象如何用英語傳達是翻譯策略的焦點。國內荀子研究多從其思想和訓詁兩個方面入手,對外推薦的英譯本多由國外譯者出版,國內多見于荀子名言和網絡譯手的翻譯。2000年《大中華文庫》出版了美國邁阿密大學哲學教授諾布洛克(Knoblock)分別在1988,1990,1994年英譯《荀子》的 3個卷本,諾譯本緊扣原文,照字直譯,兼顧“易解”和“保存著原作的風姿”。[1]26-27

《荀子·勸學》是兩千多年前教育思想的醒世警言,開頭連用五個比喻說明后天學習的重要性,后面連用八個比喻論述學習專心一致的重要性,以自強勉人?!秳駥W》篇寓議于喻,全書無論議兵還是治國,君子都要終身善于學習,達到“化性起偽”。全文借用富有中國文化意象來比喻說明修身學習的道理。譯者在處理文化翻譯時,基本用直譯,英譯清楚流暢,發(fā)揮其母語優(yōu)勢。尤其是古漢語今譯爭議較多的地方,反而由英語簡潔明了地表達到位,比如: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盵1]6對于“完”字的訓解有很多爭議,中文解釋多為完的詞組:方勇,李波[2]3、張覺等解釋為“完善”;楊柳橋、高長山等很多學者都解釋為“完美、完備”等近義詞,于智榮專門為此撰文解詁為“結實,牢固”,[3]83而英語翻譯就省去引證訓詁的繁雜,毫不費力的用well-made,[1]7盡顯其義。

諾英譯本膾炙人口之處還很多,為荀學在英語國家的傳播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一方面諾布洛克嚴謹?shù)膶W術態(tài)度和深厚的學術功力讓人贊服,譯者身為美國人,長期研究中國文化,其優(yōu)勢在于英語的表達準確流暢,中英文化差異了解較多,是值得學習和借鑒的。調查證明,諾的英譯文本引導著西方對《荀子》的解讀。另一方面,翻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典籍《荀子》,必然面臨古漢語特有的詞語如何確切地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意象如何準確地傳達到西方的難題。英語國家的譯者對古漢語的理解難免有偏差,對戰(zhàn)國時代文化背景的掌握不夠全面,成為國外譯者的劣勢,必然導致譯文有誤讀的現(xiàn)象,激發(fā)儒學界和翻譯界的探討。本文選取幾例并歸類,以求方家斧正。

一、人物意象內涵的差異

《荀子》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人物指稱包括“君子”、“小人”、“圣人”等,在《勸學》篇中“君子”出現(xiàn)14次,“小人”兩次,“圣人”一次。《荀子》具有戰(zhàn)國年代歷史特征,這些人物指稱具有古代中國特有的意象,是中華民族智慧和歷史的一種文化符號。翻譯時可以借用“中國英語”的表達方式,早在1980年葛傳椝先生首先提出“中國英語”的概念,認為不論在舊中國或新中國,講英語或寫英語都是有些特有的東西需要表達,如 Four Books(四書)、Keju(科舉)、Xiucai(秀才)……所有以上表達都屬于“中國英語”。[4]1430多年后的中國,英語在中國磨練和使用中未免帶有中國特色,《荀子》富有典型的中國文化意象符號,適宜借用“中國英語”的翻譯原則,保持原汁原味,因為異國情調的文化不怕讀者不理解,而是怕翻譯中變味,誤導讀者。

《勸學》開篇就是“君子曰:學不可以已”。[1]2“君子”一語,廣見于先秦典籍,本意為“君之子”。中國周朝時期,周天子分封諸侯,建立邦國。諸侯稱國君,國君的兒子稱為君之子,即君子。后世也將道德水準品德修養(yǎng)很高的人譽稱為君子??鬃舆M一步規(guī)范君子涵義,使君子正式成為一種道德評判的標準?!墩撜Z》中注釋君子的標準是道德修養(yǎng)高的人?!熬印庇⑽姆g為gentleman,[1]3陸谷孫主編英漢大辭典(2003)的719頁前三個意義為:“有地位的人、有修養(yǎng)的人,先生”,包括其中的意思但不完全契合,與見識廣博,思想深刻,品德高尚的君子意象有差距;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 4版)包括以上三個意義外,還有富紳、富貴閑人等意義,而君子是褒義詞,兩者形象差別較遠。需要表達中國特有的文化意象,翻譯可以直接音譯Junzi(君子)。為照顧讀者,開始也可以加注釋解釋,隨著荀學西漸,漢語拼音異化帶來的文化將被理解接受。

與“君子之學”對立的是“小人之學”,[1]14“小人”通常指儒家定義的“君子”的反義詞,意思也很豐富,漢典中有12種解釋。比如第八條解釋《論語·陽貨》中:“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5]267舊指仆隸,朱熹集注:“此小人亦謂仆隸下人也?!薄缎詯骸分锌v性情,安恣睢,而違禮義者為小人?!靶∪恕本褪欠趴v性情,胡作非為,違背禮儀的形象。[2]377漢語今譯的訓解就有多種,英文翻譯難以蓋全,諾譯的petty man,[1]15陸的詞典和牛津的詞典petty都解釋為:“小的,瑣碎的,不重要的”,與中文意象有一定關系,但難于涵蓋所有意義,音譯為Xiaoren(小人),標志中國特色文化符號的涵義。

學習最高層次“終乎為圣人”[1]12“圣人”的界定經常出現(xiàn)在諸子百家之書籍?!安诺氯M謂之圣人”,包括古代圣明的君主帝王,及后世道德高尚儒學造詣高深者。傳統(tǒng)文化的定義指知行完備、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無限存在。最初出于儒家對“止于至善”的人格追求,所以圣人原是專門指向儒家的,但后來的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種宗教、學派,也都有自己認定的圣人。包括基督教圣人,英文中都稱為 a sage[1]13。前文提到的兩本詞典中第一個義項一致解釋為:“圣人,賢者,智者”,接近中國的意象涵義;但是第二個義項是“鼠尾草”,可見這個英語單詞本身就有歧義。為了區(qū)別來自不同國家的圣人,輸出中國特有文化符號,畢竟《荀子》中“圣人”特指歷史上儒家的文化符號,盡管他們有相似的品質,還是不同于基督教圣人形象,不妨音譯Shengren(圣人),以區(qū)別于其他宗教和學派。

二、拆字翻譯的語義差異

中文原文的意義顯著的名詞,英文解釋浮于表面意義,拆解成對等字直譯,可謂是 word-to-word translation,反而損失整體語義sense-to-sense translation,下文舉兩例來說明。

例1:ST: 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1]2

TT:If you have not heard the words inherited from the Ancient Kings, you will be unaware of the greatness of learning and inquiry.[1]3

《勸學》中“學”字連標題在內出現(xiàn)21次,諾翻譯大多用“l(fā)earn”,兩次用到“study”,學問一詞在漢語中詞義明顯,此處是名詞,比如“荀子富有學問”。本句講前代賢王知識豐富,見識深刻,學問很大?!皩W問”一詞在《荀子》全書中出現(xiàn)頻率很高,是君子形象必備的品質。諾譯參考的王先謙和久保愛的本子,都不用注釋這個詞語,因為在古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中詞義都很明白,而譯成英文卻把它拆分為“學learning”和“問 inquiry”兩個字義,顯然是沒有把握好英漢語言的差別,漢語中很多雙音字組成詞,構成一個語義(semantic meaning),不能拆成兩個字的形式意義(formal meaning),所以譯成learning就足夠。

“先王”出現(xiàn)兩次,中文注釋前代賢王,包括堯舜禹等英明君主,在《荀子》中已成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思想脈絡,比如后文出現(xiàn)“原先王”,意義不言自明。而在英語背景中卻沒有這種文化傳承的背景,諾譯the Ancient Kings和網絡有翻譯the former kings,都是指前代君王,也包括暴君桀紂等,未必都是文中所指的先王,所以有必要翻譯出the ancient wise kings。

例2:ST:積水成淵,蛟龍生焉……[1]8

TT: …If you accumulate enough water to fill a chasm, dragons and scaly dragons will be born within it.[1]9

“蛟龍”是中國傳說中一種能興云雨的神異動物,查證發(fā)現(xiàn)兩個字“蛟”和“龍”有分別的解釋,而且意義較多,《韻會》中解釋:蛟,龍屬。無角曰蛟?!侗阕印分校耗庚堅或浴4]此處指的是淵中龍,肯定是會鬧水的,沒有強調是哪種的蛟,而且畢竟是神話傳說的動物,不能也沒有必要科學地分出屬種科目。譯文為dragons and scaly dragons,顯然是分成“龍和多鱗的龍”,把漢語兩字分開來翻譯。蛟龍既然是神話,又都是龍,為達到言簡意賅,翻譯成 flood dragon或用dragon足矣。

參照后文: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1]10“騏驥”漢語大詞典解釋:駿馬?!缎奚怼菲校悍蝮K一日而千里,駑馬十駕則亦及之矣。[2]19一個“驥”字也是指的駿馬,與騏驥意義沒有區(qū)別。諾的英文翻譯是Qiji[1]9,筆者認為音譯可取,同理蛟龍也可以音譯Jiaolong。兩者都是漢語中雙音單意的詞,沒有必要分成字字對應的翻譯,否則容易誤導讀者認為是兩種動物。

例3:ST: ……故誦數(shù)以貫之,思索以通之,……[1]20

TT: ... recites and enumerates his studies that he will be familiar with them, ponders over them and searches into them that he will fully penetrate their meaning,...[1]21

這是本篇中第三次出現(xiàn)“數(shù)”,“誦數(shù)”的意思是“誦讀群書”,[1]20諾譯為recites and enumerates,是背誦和讀數(shù),顯然是分別翻譯“誦”和“數(shù)”兩個字。“數(shù)”此處是名詞“群書”,不是動詞“讀數(shù)”的意思。譯者對漢語詞匯理解的錯誤,自然導致英文表達有偏差??甲C其文化背景,中國古代傳統(tǒng)讀書人是身著長袍,背著手誦讀的形象。本篇指背誦經典《書》、《詩》、《禮》[2]8等來體會咀嚼,recite意思就是背誦,所以可以翻譯為recites kinds of Books.

三、詞義理解的差異

例1:ST: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1]6

TT: If the root of the orchid and the rhizome of the valerian are soaked in the water used to wash rice, the gentleman will not go near them, and and the petty man will not wear them.[1]7

本句寓意要遠離邪僻而近中正。文中“滫”字各種注釋大同小異:張覺譯文為“尿”[1]6;王先謙注為“久泔也”;[6]6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臭泔水”。[7]12981986《禮記內則》鄭玄注:“秦人謂溲曰滫?!边@里用為有人尿的臭水之意。[8]

英文翻譯為the water used to wash rice,意思是淘米水。但是淘米水在中國不能等同于臟水或者泔水。傣族民間用淘米水洗頭發(fā),是保養(yǎng)頭發(fā)的一個驗方。用淘米水洗碗洗肉,去油去污還干凈環(huán)保,可見翻譯成的“淘米水”不僅不是臟水,還富有營養(yǎng)、大有用處,顯然與“滫”的意義不同,故翻譯改用dirty water。

句子中“庶人”泛指無官爵的平民、百姓,與后文出現(xiàn)的“涂巷之人也”和《性惡》篇中“涂之人可以為禹”,《哀公》篇中“庶人也,水也?!敝傅耐瑯邮抢习傩?,英文翻譯卻為petty man,與后文中出現(xiàn)“小人”的英文翻譯雷同,其他篇章有時解釋說庶人中也包括小人,但是庶人不都等同與小人,此處就是普通百姓的意思,故翻譯為the common people或者網絡譯成 commoners[9]更切近原文;當然拼音也是一種翻譯方法Shuren(庶人),可以在括號中加入以上兩個簡單英語詞語來解釋。

例2:ST: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1]6

TT:In the southern regions, there is a bird called the“dunce dove”... In the western regions, there is a tree called the “servant’s cane”...[1]7

原文中的蒙鳩和射干,中文今譯不需要注釋,直接用原名就可以。但是轉譯到英文,卻有些出乎意料。諾譯文分別翻譯為“dunce dove”和“servant’s cane”意思是“笨鴿子”和“仆人的拐杖”,經查證后發(fā)現(xiàn):原文與譯文產生形象截然不同,以下分別查證說明:

蒙鳩:鳥名。即鷦鷯(雀形目),小型、短胖、淺褐色的善于筑巢的小鳥。其中沼澤鷦鷯又名巧婦,巢以細枝、草葉、苔蘚、羽毛等物交織而成,懸掛在蘆葦、燈心草或草桿上,巢的形狀是有一個側門的穹頂結構,離地50厘米,而自己產的卵殼很厚異常牢固。[10]

《劉向說苑》第11卷《善說》中孟嘗君與門客的談話中也說道這種鳥:

客曰:“不然,臣見鷦鷯巢于葦苕,著之發(fā)毛,建之女工不能為也,可謂完堅矣。大風至,則苕折卵破子死者,何也?其所托者使然也。”[11]

譯文dove意思是鴿子或者鳩鴿科鳥類的通稱。筑巢用樹枝,?;顒佑跇渖?,林間,耕地。而dunce dove有點像現(xiàn)代網絡詞“萌鴿”,與“巧婦鳥”代表的形象涵義差距甚遠,妨礙了原文中文化形象的傳播。第一種翻譯方法用專有名詞:沼澤鷦鷯,可以準確翻譯為marsh wren;第二種翻譯方法是考慮語境的需要,為區(qū)別于“鳩鴿”,并使讀者了解蒙鳩的筑巢特性,建議保留音譯,文后再加個注釋Mengjiu(also called Qiaofuniao in China, a bird with a dab hand at nesting)。

射干(植)英文名:Black berry lily Rhizome,多年生草本灌木?!妒酚洝に抉R相如傳·子虛賦》:“其東則有蕙圃衡蘭,芷若射干”。注釋芷:白芷,香草名。若:杜若,香草名。射干:香草名,草本,可入藥。[12]

由此可見白芷和射干在文中常一起出現(xiàn),都是香草名,是草本藤類植物。原文提到藤條長四寸,生在高山上。英文翻譯“servant’s cane”是“仆人的拐杖”,現(xiàn)實中拐杖都是較硬韌、長度適手的木棍做成,罕見藤條能做拐杖,所以翻譯也同樣音譯,若有必要可以加個小解釋:Yegan, a kind of cane。

例3:ST:《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1]10

TT: An ode says: the ring dove is in the mulberry tree, its young ones are seven.[1]11

這次提到“鳩”,正好可用上文討論的dove(鳩鴿),諾譯基于這種理解,所以翻譯成the ring dove。意思就成為“帶環(huán)的鴿子”。此句來自《詩·曹風·鸤鳩》,尸鳩即鸤鳩,鸤鳩即布谷鳥。鄭玄注:“興者﹐喻人君之德當均一于下也?!焙笥脼榫匀实麓碌牡鋵?。成語“尸鳩之平”流傳下來,傳說它哺育群雛能平均如一,借用尸鳩的意象比喻君主公平對待臣民。本書前頁張覺的注釋很清楚為“布谷鳥”,而且布谷鳥是杜鵑科,不屬于鳩鴿科。所以可以準確翻譯為cuckoo。

四、增譯的文化內涵差異

例1:ST: 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1]18

TT: “ Using a finger to plumb the depth of the Yellow River,” or “a lance to pound the husks off millet,” or “an awl to eat the evening meal from a pot.”[1]19

“以指測河”、“以錐餐壺”自此流傳下來,化為中國具有形象比喻的兩個成語。第一個意思是用手指測量河水的深淺,比喻達不到目的?!昂印笔欠褐?,并不專一指那條河流。而諾譯為the Yellow River, 大寫顯然指中國唯一的黃河,翻譯沒有必要發(fā)揮文化意象的涵義,就是一般的rivers就可以;第二個“以錐餐壺”意思是用錐子代替筷子到餐壺中吃飯,也是比喻達不到目的,并沒有指出“餐”是中國傳統(tǒng)的一天三頓飯中晚餐,所以沒有必要翻譯成the evening meal,直接用meal 就忠實地翻譯源語語言與文化。

例2:ST: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1]10

TT: it can eat dust and dirt above ground and drink from the waters of the Yellow Springs below, because its mind is fixed on a constant end.[1]11

關于文中“黃泉”的翻譯,蔣老師評述很有道理:

當然,把“黃泉”譯為“the under world”, “the nether world” 也無不可,還可以省去注釋的麻煩。但諾氏為了保留中國文化的風貌,不憚辛勞,取了直譯加注一途:

……The Yellow Springs, deep under the earth, were where the spirits of the dead went and so was another name for the underworld. (黃泉在地下深處,為死者魂)[13]42

“黃泉”作特有名詞時,在傳統(tǒng)中國文化中是指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因為打泉井至深時水呈黃色,又因人死后埋于地下,故古人以地極深處黃泉地帶為人死后居住的地下世界,也就是陰曹地府。古代迷信指魂魄所歸,比如唐代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盵14]中就用到“黃泉”的這個意義。諾對中國文化了解的確甚深,譯者加的注釋就是以上文化意象的內涵。但是本文中“黃泉”顯然不是指蚯蚓死后地方,而是指蚯蚓沒有足,卻能一心向下鉆土,到達地深處,喝到地下很深的泉水,比喻學習用心專一就能成功。所以不是特指大寫 the Yellow Springs,直接小寫才符合原文的意思。

例3: ST: 昔者瓠巴鼓瑟而沈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TT: In antiquity, when Hu Ba played the zither, deep-water sturgeons came up to listen, and when Bo Ya played the lute, the six horses looked up from their feed bags.

本句形容瓠巴鼓瑟動聽,連沉在水底的魚兒都禁不住浮出水面來聽?!吧螋~”通假“沉魚”,中國成語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沉魚”來自傳說春秋時代的西施在古越國浦陽江邊浣紗,水中的魚兒看到她的容貌,都驚艷得沉入江底。沒有點明是哪種哪類的魚兒,翻譯中用到deep-water sturgeons,是深水“鱘魚”。譯者主體性在文中類似地方也有體現(xiàn),為什么譯者要翻譯成鱘魚而不是其他魚類?特查證資料如下:

鱘魚是動物食性的魚類,在幼魚開食階段可捕食浮游動物,但很快魚苗就發(fā)展成底棲生活。[15]原來鱘魚是底棲動物,要不是瑟聲實在好聽,是難于召喚出的。這樣的翻譯比原文的寓意更深一層,但是翻譯是基于原文的再創(chuàng)造,發(fā)揮主體性的首要任務是忠實于原文,基于此種考慮,翻譯成fishes就夠用。聽到美妙的音樂,包含鱘魚在內的各種水底的魚類,禁不住浮到水面聯(lián)歡的場景也在情理之中。

綜上所述典籍漢譯英的討論,都是為了更忠實地傳達《荀子》源語的文化與思想,如果字字對譯能使“譯作對譯文讀者與原作對原文讀者產生的效果”(Newmark,1981)[16]33相同或者相近,不防妙用;若是相反或者阻礙英語讀者理解原文,字字對譯的風險可以借鑒林黛玉英文名字翻譯的教訓,裴鈺博客撰文《“蕩婦”版林黛玉,誤導西方四十年》:

早在1970年代,黛玉被翻譯成Black Jade,被世界聞名的漢學大師 、紅學大師吳世昌發(fā)現(xiàn)并提出批評,吳老查證詞典并引用英文報刊資料,說明Jade在特指女性時有不良引申意義:蕩婦。后來1973年的霍克斯版和1978年的戴乃迭楊憲益版接受批評,用漢語拼音 Lin Dai-yu 代替了Black Jade。[17]

林黛玉是中國小說特有人物名稱,符合“中國英語”的范疇,上例證明,采用“中國英語”的原則成功處理了翻譯導致的文化曲解。如果起初為了便于讀者理解,可以后面再加個小注釋來解釋。裴文中還提到改善中國典籍英譯的方式之一是資助國外譯者,筆者認為,這種資助主要指加入中國譯者的智力支持,從而避免或者挽救國外讀者對譯文的文化和價值觀的誤讀。中國的文化意象能引起譯者和讀者無限推敲空間,譯者需要嚴謹考證才能從心所欲不逾矩,戴著忠實的鐐銬跳舞的翻譯,才能原汁原味地傳達中國特有的語言和文化。

五、結論

隨著中國此起彼伏的英語熱潮,英語名著漢譯進行的轟轟烈烈,甚至出現(xiàn)各種重譯本。但是《荀子》少有版本被譯介到西方,包括諾布洛克大部分是英語國家的譯者,中西文化的差異導致諾譯的百密一疏。十八大提到文化逆差(cultural deficit)就是這種現(xiàn)象的濃縮:國外文化引進的多,介紹出去的少。扭轉逆差需要中外譯者合譯,雙方優(yōu)勢互補,使中國典籍《荀子》的翻譯能盡量兼顧語言轉化和文化傳播兩個方面,彰顯中國文化的元素。但是“中國英語”采用漢語拼音翻譯存在的弊端是:同音異形異義的漢字太多,權宜之計加上括號注釋或者簡單的英語解釋。隨著中西文化交融,未來也許不用或者直接用漢字,2012年 6月 9日《紐約時報》中漢字“高考”直接進入英文的報道。語言和文化意象互相交融,將為《荀子》英譯本忠實再現(xiàn)兩千多年前中國傳統(tǒng)語言和文化的魅力創(chuàng)造更便捷的條件。

[1]約翰·諾布洛克(英譯). 張覺(今譯). 大中華文庫·荀子[M].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2]方勇,李波. 荀子[M]. 北京:中華書局,2011.

[3]于智榮. 《荀子·勸學》“完”字解詁[J]. 語言研究,2007(1).

[4]葛傳椝. 漫談由漢譯英問題[J]. 翻譯通訊,1980(2).

[5]鄒憬. 論語譯注[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2.

[6]王先謙. 荀子集解[M]. 北京:中華書局,2008.

[7]現(xiàn)代漢語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28.

[8]武藝. 環(huán)境能改變人[EB/OL].[2014-05-20]. http://news.artxun.com/luji-658-3289013.shtml.

[9]海樓之巔. 美文賞析[EB/OL]. [2014-05-2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 f0ab5c60101k2cc.html.

[10]互動百科. 鷦鷯[EB/OL]. 2012[2014-05-20]. http://www.baike.com/wiki/% E9%B9%AA%E9%B9%A9.

[11]公益書庫. 劉向說苑:善說[EB/OL]. [2014-05-21].http://shuku.mofcom.go v.cn/book/htmfile/67/s3452.htm.

[12]古詩文網.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EB/OL]. [2014-05-22].http://www.gushiwe n.org/GuShiWen_ec024a477f.aspx.

[13]蔣堅松. 文本與文化—評諾布洛克英譯本《荀子》[J]. 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1).

[14]百度百科. 上窮碧落下黃泉[EB/OL]. [2014-05-22]. http://baike.baidu.com/ view/1205934.htm?fr=aladdin.

[15]百度百科. 鱘魚[EB/OL]. [2014-05-22]. http://baike.baidu.com/view/22892 7.htm?fr=aladdin.

[16]馬會娟,苗菊. 當代西方翻譯理論選讀[M]. 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0.

[17]裴鈺.“蕩婦”版林黛玉,誤導西方四十年[EB/OL]. [2014-05-22]. http:// book.ifeng.com/zhuanlan/peiyu/detail_2009_01/19/33325.

(作者在此感謝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梁濤教授、美國印第安納大學Micheal. Ing副教授、馬來西亞拉曼大學鄭文泉副教授、臺灣淡江大學王靈康副教授的支持和指導。)

(責任編輯:賈建鋼 校對:蘇紅霞)

B222.6

A

1673-2030(2014)02-0051-05

2014-02-15

2011年教指委項目(編號:GZGZ7611-341);2010年邯鄲學院項目(編號:2010018;103005)

王紅超(1975—),女,河北保定人,邯鄲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翻譯學碩士。

猜你喜歡
荀子君子譯者
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譯者的適應與選擇
玉、水、蘭:君子的三種譬喻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44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數(shù)學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觀念
論新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5:38
君子無所爭
和諧
有君子之道四焉
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霍山县| 泗水县| 平凉市| 吐鲁番市| 喀喇| 榆林市| 沂源县| 昂仁县| 馆陶县| 香港 | 东乌珠穆沁旗| 万安县| 万盛区| 永胜县| 丹巴县| 剑阁县| 平果县| 武宣县| 万盛区| 祁门县| 江都市| 和林格尔县| 淄博市| 阿城市| 卢湾区| 安庆市| 武邑县| 临夏市| 平果县| 肃南| 平邑县| 当雄县| 启东市| 凯里市| 海原县| 南召县| 江津市| 万盛区| 会同县| 洪江市| 许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