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點”文化和“面”文化的互動
——兩本《莎士比亞在中國(英文版)》的對比分析

2014-04-09 04:12甘文平商程群
山東外語教學 2014年4期
關鍵詞:莎劇專著莎士比亞

甘文平,商程群

(武漢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北武漢 430070)

“點”文化和“面”文化的互動
——兩本《莎士比亞在中國(英文版)》的對比分析

甘文平,商程群

(武漢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北武漢 430070)

莎士比亞和他的作品于19世紀50年代開始傳入中國,歷經(jīng)一百多年,對中國文學的進步和文化意識構建產(chǎn)生了相當大的影響。追溯中國莎學研究專著,其中華人以《莎士比亞在中國》為題撰寫的英文專著僅有兩本:孫艷娜的Shakespeare in China和張曉陽的Shakespeare in China: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Traditions and Cultures。本文從“引”、“譯”、“演”、“評”這四方面比較兩本專著的異同點。通過比較,筆者發(fā)現(xiàn)這兩本專著在“引”、“譯”、“演”三方面共同點較多,但在“評”方面差異比較明顯,前者重信息傳遞,后者重學術研究,形成互補,是國內讀者全面了解莎學研究的重要參考書目。論文最后針對目前中國莎士比亞研究前景提出幾點淺見,供同仁們思考。

莎士比亞在中國;文化;互動;莎學批評

莎士比亞及其作品于19世紀50年代開始傳入中國,歷經(jīng)一百多年,備受中國各界人士關注,從批評家、老師、學生、導演、演員到莎劇愛好者,莎士比亞對中國文學的進步和文化意識構建產(chǎn)生了相當大的影響。追溯中國莎學研究專著,其中華人以《莎士比亞在中國》為題撰寫的的英文專著僅有兩本:孫艷娜(Sun Yanna)的Shakespeare in China(2010)和張曉陽(Zhang Xiaoyang)的Shakespeare in Chin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Traditions and Cultures (1996)。據(jù)筆者初步調查,國內有關莎學著述中都沒有提到這兩本書①。張曉陽的專著于1996年出版于美國聯(lián)合大學出版社,全書分為三大部分六個章節(jié),從莎劇與中國戲劇的異同點、莎劇對傳統(tǒng)中國戲劇的影響和莎士比亞與中國文化的互動三方面深入探討兩種戲劇背景后的文化根源。孫艷娜的專著于2010年在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全書包括“前言”、“總結”和六大章節(jié),主要從莎劇在中國的接受過程、翻譯過程、評論和舞臺演出四個方面論述莎劇在中國的發(fā)展歷史,包括莎劇和中國傳統(tǒng)戲劇在演出技巧上的相似點以及對幾部改編后莎劇作品的介紹。

本文從“引”、“譯”、“演”、“評”四方面比較兩本專著的異同點,探討莎士比亞“點文化”與中國“面文化”互動情況?!包c”文化,指莎士比亞個體,包括其他的37部戲劇和詩歌、作品的思想觀點、社會背景等;“面”文化,指中國讀者和觀眾對待莎士比亞及其作品的態(tài)度、看法等觀點和意見,以及形成這些觀點的社會價值觀和文化環(huán)境等等。通過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兩本書在“引”、“譯”、“演”三方面共同點較多,但在“評”方面差異比較明顯;兩種文化的互動主要存在于“譯”、“演”、“評”三方面。

1.0 引

“引”指中國學者對莎士比亞及其作品的引入和介紹。兩本專著在引介莎士比亞作品方面大體相同,均按照時間順序敘述莎士比亞及其作品傳入中國的歷史過程。孫艷娜的論述更為詳細,幾乎涵蓋了張曉陽書中關于對莎劇引入的大部分觀點。她在論述莎劇傳入中國時引用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和學者評論,內容相當翔實;相比之下,張曉陽對莎劇引介歷史的描述比較粗略,更強調“莎劇”的引入對中國讀者群的影響。

兩本專著均按照歷時方式論述莎劇的引入,但稍有不同。張曉陽“引介”莎士比亞及其作品的時間跨度從1856年到1986年。1856年,英國傳教士威廉·繆爾黑德翻譯的《大不列顛史》中首次將“莎士比亞”引入中國,此書由上海墨海書館出版,書中提到“莎士比亞在伊莉莎白時期是知名的公眾人物,他的作品代表美麗和美德,目前為止無人能超越他”。(Zhang,1996:98)隨后,郭嵩燾(1818-1891)出訪英國的日記和梁啟超(1873-1929)發(fā)表在《新民》雜志上的文章先后介紹“莎士比亞”,再到1922年田漢白話文譯著《哈姆雷特》的出現(xiàn),以及《莎士比亞戲劇集》的翻譯和1930年莎劇在中國舞臺的正式演出。1986年在北京和上海舉辦的首屆莎士比亞戲劇節(jié)標志著莎劇在中國的頂峰時期。孫艷娜把三個歷史事件作為時間節(jié)點來敘述莎劇傳入中國的歷史發(fā)展過程,并把其細分為八個階段,時間跨度為19世紀中葉到21世紀初,構成完整的完成莎士比亞作品的“引介”。這八個階段包括:萌芽期(1840-1902),過渡期(1903-1920),真正的開始(1921-1949),成熟期(1950S),停滯期(1966-1976),復興期(1977-1980),繁盛期(1980-1999),光明前途(21世紀)。每個時期都有一標志性人物出現(xiàn)或事件發(fā)生。例如,鴉片戰(zhàn)爭之后萌芽期(1840-1902),英國傳教士首次將莎士比亞名字傳入中國,直到1902年,梁啟超確立Shakespeare中文譯名為“莎士比亞”(Sun,2010:16);新中國成立后的成熟期(1949-1965),在蘇聯(lián)影響下,莎士比亞研究第一次在中國達到頂峰,受前蘇聯(lián)導演“斯坦尼”(1863~1938)影響,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分別以不同的形式上演莎士比亞戲劇(同上:26);以及改革開放后的繁盛期(1980-1999),即中國莎學進入新的發(fā)展時期,在翻譯、演出、評論都取得相當大的進步。1980年林同濟(1906-1980)作為第一位中國學者參加第十九屆國際莎士比亞會議(同上:42);1984年中國莎士比亞協(xié)會在上海戲劇學院成立,曹禺當選主席;1986年,中國“首屆莎士比亞戲劇節(jié)”同時在上海和北京舉行(同上:40)。

2.0 譯

“譯”指莎士比亞作品的翻譯,包括悲劇、喜劇、歷史劇和詩歌的翻譯。從兩本專著的信息來看,莎士比亞作品翻譯是在新文化運動之后才開始的,兩本書均按照莎士比亞作品受歡迎程度或知名度順序進行描述“譯”的過程:從最受歡迎的悲劇《哈姆雷特》翻譯開始,逐步到其他悲劇和喜劇,再到不受人關注的歷史劇和詩歌,最后由點到面,形成最終的《莎士比亞戲劇全集》的翻譯?!豆防滋亍纷鳛樽钕瘸霈F(xiàn)的譯本是有據(jù)可循的。20世紀初洋務運動和五四新文化運動打開中國的“文化之窗”,在“西方之風”吹入之時,“蘇聯(lián)之風”率先飄入。深受蘇聯(lián)影響,中國開始慢慢接受西方文化,因此西方文化對蘇聯(lián)的影響也直接決定了對中國的影響。當時莎士比亞戲劇在英國本土、法國以及蘇聯(lián)廣受關注,其中《哈姆雷特》演出最為頻繁,在蘇聯(lián)非常盛行,隨后受到中國學者的關注。1922年,田漢翻譯的《哈姆雷特》在中華書局的出版標志著莎劇在中國翻譯的開始。

張曉陽結合大量歷史資料和自身經(jīng)歷對莎劇翻譯過程進行詳細述寫。1919年“新文化”運動之前,莎劇中文譯本是根據(jù)英國散文家蘭姆姊弟改寫的《莎士比亞故事集》翻譯的,以故事形式出現(xiàn)在中國讀者面前。隨著“新文化”運動的爆發(fā),莎士比亞原著翻譯才真正開始,第一部莎劇白話文譯本是田漢在1922年翻譯的《哈姆雷特》。繼田漢之后,莎士比亞其他7部戲劇陸續(xù)被翻譯(1923程寇義的《馴悍記》,1924曾廣勛的《威尼斯商人》和邵庭的《哈姆雷特》,1925年邵庭和徐紹山的《凱撒大帝》,1927年張蔡振的《皆大歡喜》,1928鄭義哲的《羅密歐與朱麗葉》,1929年廖蘭輝的《溫莎的風流娘兒們》)。其中還有一些劇本被反復重譯。20世紀30年代,《麥克白》被重譯過3次;《威尼斯商人》被重譯3次;《十二夜》被重譯兩次;《暴風雨》被重譯兩次。(Zhang,1996:104)40-50年代,更多譯著也相繼出版,包括曹禺的《羅密歐與朱麗葉》(1944)、劉武吉的《凱撒大帝》(1944)、孫大雨的《李爾王》(1948)、方平《皆大歡喜》(1953)、卞之琳的《哈姆雷特》(1956)、吳興華的《亨利四世》(1957)以及方中的《理查三世》(1959)。(同上:105)經(jīng)過單個劇本的翻譯和重譯后,學者曹未風、梁實秋和朱生豪開始計劃翻譯莎士比亞戲劇全集。曹未風(1911-1963)是第一位提出翻譯莎劇全集的譯者,朱生豪(1912-1944)是莎劇翻譯中最有影響力的譯者之一,其譯著《莎士比亞戲劇全集》被反復地修訂和出版。

孫艷娜以莎士比亞作品翻譯的重要譯者和譯作文體為線索,先后介紹用小說體翻譯蘭姆版本的林紓,用散文體翻譯莎劇的田漢、梁實秋,再到用詩歌體翻譯的方平、鄧以蟄、卞之琳等,最后到翻譯“莎士比亞戲劇集”的曹未風和朱生豪等,同樣也是按照單個劇本到戲劇集的翻譯順序進行的。其中田漢是第一位用白話文翻譯莎劇的譯者,第一部譯作是《哈姆雷特》。曹未風是第一位嘗試翻譯莎劇所有作品和采用詩歌體來翻譯莎劇集的譯者,1931年他開始翻譯莎士比亞戲劇,1944年他完成了莎劇11部作品的翻譯。(Sun,2010:112)梁實秋是中國唯一獨自完成莎劇集翻譯的譯者,1931年,他受胡適邀請開始翻譯莎劇全集,到1967年(他移居到臺灣后的18年),才完成莎劇37部作品的全部翻譯。梁實秋采用散文和詩歌體相結合的方法翻譯莎劇,“用白話文散文譯原文的無韻詩和散文,但原文的押韻處和插曲等一律譯作韻語”。(同上:115)朱生豪翻譯的莎士比亞戲劇集最具有權威性,從1935年開始,他計劃在兩年之內完成莎劇所有作品的翻譯,但最終在他去世前只完成了31部半作品的翻譯,其中27部于1947年在上海世界書局以《莎士比亞戲劇全集》為名分三輯出版。

莎劇翻譯是莎士比亞傳入中國和影響中國的重要途徑。在翻譯過程中,受中國傳統(tǒng)戲劇流派和文化影響,一些譯者加入了中國文化元素,采用中國古代詩歌文體的多種形式使莎劇帶有濃烈的“中國味”,從而讓更多中國讀者接觸到莎士比亞作品,增強莎士比亞作品在中國的吸引力。例如,張曉陽(Zhang,1996:109)列舉實例,楊列譯作《麥克白》中使用的“長短句”,是中國傳統(tǒng)戲劇中使用最為廣泛的文體形式;朱生豪翻譯的《莎士比亞戲劇全集》采用了大量中國式詩歌“七言詩”;蘭姆版本的《莎士比亞故事集》用中國文言文翻譯。孫艷娜(Sun,2010:90)同樣舉例說明,卞之琳在翻譯《哈姆雷特》的內心獨白時采用每行“五頓”的無韻白話詩形式。七言五頓是中國古代詩歌中停頓的規(guī)則,剛好與莎士比亞戲劇中的抑揚五音步相吻合。梁實秋在翻譯《哈姆雷特》時根據(jù)莎士比亞戲劇原文特點采用中文押韻形式,巧妙地保留了原文形式,并成功顯示了中國的文體風格。中國文體風格的融入使莎劇在中國更具特色,讓讀者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莎士比亞作品。

3.0 演

“演”指莎士比亞戲劇在中國的演出(主要涵蓋四種中國傳統(tǒng)戲劇演出方式:京劇、越劇、昆劇、黃梅戲)??傮w來說,莎士比亞戲劇在中國的演出可以分為兩種表現(xiàn)形式,先是“西式演出”,后是“中西結合式演出”②。“1921年以前,莎士比亞戲劇曾以林紓翻譯蘭姆姊弟版本的《莎士比亞故事集》為劇本上演過數(shù)次,但那些劇本都不是莎士比亞原文,莎士比亞戲劇在中國的演出直到田漢的譯著出現(xiàn)后才真正開始?!?He,1986:151)新文化運動之后,中國開始打開大門接受西方文化,當時戲劇導演和演員以“話劇”的模式嘗試按照西方戲劇傳統(tǒng)將莎士比亞戲劇搬上中國舞臺,甚至包括西方的舞臺背景,由此產(chǎn)生了最早的西式演出。隨著新中國的成立,蘇聯(lián)作為社會主義的領頭軍和文化向導直接影響了中國的文化環(huán)境,受“斯坦尼”戲劇理論的影響,中國舞臺上的莎士比亞作品逐漸融入了中國傳統(tǒng)戲劇元素,開始了“中西結合式演出”。

“西式演出”是一種照搬式演出。它忠實原文的藝術表現(xiàn)風格,采用西方戲劇傳統(tǒng)手法,保留原文的情節(jié)、主題、結構、服裝、舞臺布景和舞臺技巧等,是莎劇作品西方舞臺上95%的再現(xiàn)。(Sun,2010: 147)兩本書中都列舉了1930年由上海戲劇社公演的《威尼斯商人》,這一典型的西式風格演出標志著莎士比亞戲劇正式登上中國舞臺。“該劇的舞臺設計與服裝都很講究,采用立體布景,噴泉、花園、樓臺、街道、小橋等出現(xiàn)在舞臺上,燈光也隨自然與舞臺氣氛的變化而變化,向觀眾展現(xiàn)一幅漂亮的意大利風景。男女主角著裝也按照西式舞臺的要求,服裝繡上精致的花飾,鑲上花邊,裝上流蘇,鑲金嵌銀,相當華麗。”(同上:148)但當時“西式演出”的發(fā)展前景差強人意,它雖保留了莎劇的原滋原味,卻忽略了中國觀眾的接受能力。正如孫艷娜所說,一味地照搬和模仿莎士比亞戲劇的表演顯得非??菰锖偷土?,這種模仿是永遠不可能超越西方的,我們需要融入自己的文化。(同上:150)張曉陽也指出,中國很多戲劇愛好者,像一些農(nóng)民和未受過教育的人,傳統(tǒng)思想觀念讓他們很難理解和欣賞莎劇中的復雜人物特點。比如,李爾王和麥克白的性格復雜而模糊,不像中國傳統(tǒng)戲劇中人物性格的單一。如果采用中國倫理道德標準來觀看劇演,會造成理解上的困難。(Zhang,1996:233)

如果說“西式演出”開啟了中國莎士比亞戲劇演出的大門,那么“中西結合式演出”則是中國文化對莎士比亞作品的再創(chuàng)作,也是莎士比亞與中國文化互動的表征,它給莎士比亞戲劇注入生命和活力,也讓更多的西方觀眾了解到中國戲劇。“中西結合式演出”保留了莎劇的劇情和主題,但改變了語言和表演形式,融入了中國傳統(tǒng)戲劇的表現(xiàn)形式,即主要用傳統(tǒng)戲劇如京劇、越劇、昆劇、黃梅戲等形式來表演莎士比亞戲劇。兩本書中都單獨成章列舉了大量“中西結合式”的莎劇演出實例,并針對其在中國舞臺上的演出歷程做了詳細介紹。張曉陽詳細論述了川劇《殺兄奪嫂》、京劇《奧賽羅》、越劇《十二夜》、昆劇《麥克白》和黃梅戲《皆大歡喜》等作品。孫艷娜詳細闡述了中國版的《理查三世》、《哈姆雷特》和《皆大歡喜》等。例如,兩本書中都提到1986年首屆莎士比亞戲劇節(jié)上,蔣維國和孫懷仁導演的黃梅戲《無事生非》?!爸形鹘Y合式演出”保留了莎士比亞戲劇《無事生非》中的劇情、主題、人文精神,使用熟悉的中文名、中式服裝和黃梅戲的表現(xiàn)特點,比如“黃梅調”等。另外,1913年王國仁導演的川劇《殺兄奪嫂》在當時四川省深受觀眾喜愛。20世紀40年代,“莎劇”中國化演出取得新的進展,大量莎劇被改編成中國地方戲曲和話劇來演出。1942年著名戲劇演員袁雪芬在上海大來劇場上演根據(jù)《羅密歐與朱麗葉》改編的越劇《情天根》獲得成功。接下來三年中,《李爾王》也被改編成越劇《掌上珠》登上舞臺演出。1952年《奧賽羅》改編后分別在上海和北京上演。1986年首屆莎士比亞戲劇節(jié)匯聚了大量“中西結合式”演出作品,包括上海昆劇團演出的《血手記》(據(jù)《麥克白》改編)、上海越劇三團演出的越劇《第十二夜》、杭州越劇團上演的《冬天的故事》、黃梅戲劇團上演的《無事生非》等。

張曉陽和孫艷娜對“中西結合式”演出形式都持贊成態(tài)度。張曉陽認為將莎劇中的故事情節(jié)與大家熟悉的中國歷史事件相結合,可以讓觀眾更快地理解戲劇主題(Zhang,1996:145);孫艷娜(Sun,2010:163)認為“中西結合式演出”是基于對莎劇劇本理解,導演可借用中國戲劇元素在劇本上任意發(fā)揮,讓觀眾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這場演出。用中國傳統(tǒng)戲劇方式上演莎劇既能夠保留“莎味”,又可以消除中西文化在舞臺上的隔閡。不同舞臺演出形式賦予了莎劇生命與活力,同時提升了現(xiàn)代中國戲劇的質量。進而,莎劇舞臺表演形式的多樣性進一步擴大了莎士比亞在中國的知名度。從此意義上講,莎劇和中國傳統(tǒng)戲劇的結合象征著兩種文化的交融。

4.0 評

“評”是指中國學者和讀者對莎士比亞作品的認知與批評。中國的莎士比亞批評“讀者群”包括導演、制片人、學者和一般觀眾,這里主要指中國學者對莎士比亞作品的解讀以及批評的文章和專著,還包括西方學者對中國學者批評做出的反應。“評”主要包括三層涵義:兩本書的作者自己如何看待莎士比亞;兩本書中對其他中國學者的莎士比亞批評的介紹;西方學者對中國學者莎學批評的看法。在“評”方面,兩本書中的差異性比較明顯。兩本書的作者從不同的角度分析莎士比亞及其作品。張曉陽從中西文化層面對比分析莎士比亞戲劇和中國戲劇的異同點,系統(tǒng)全面,代表性強,包括莎劇與中國傳統(tǒng)戲劇在文化和藝術手法上的異同點,以及東方視角下的莎士比亞批評。例如,他較詳細地比較中西悲劇中的主題,主人翁性別、地位、性格特點,悲劇的發(fā)展過程,悲劇結局、源頭,以及“悲劇”概念;中西喜劇中的主題,男女在愛情中的主動性、主角的性別、喜劇人物構成、喜劇的結構等。他還提到中國莎劇表演藝術手法中的悲喜劇混合模式、劇情的設計、時間空間結構的安排、人物描寫、詩歌體的使用,以及意象的選擇和使用等。孫艷娜更側重劇本的對比研究,如莎劇和中國傳統(tǒng)戲劇作品、作家、劇中人物的異同點,作品在主題,情節(jié)設計,戲劇沖突,人物特點和藝術手法等異同點,莎士比亞與湯顯祖在五個方面的相似點,以及劇中人物在追求愛情態(tài)度上的異同點。

兩本書都引用了大量中國其他學者對莎士比亞批評話語。中國學者的莎學批評包括最初寥寥無幾的幾篇批評性文章到后來出現(xiàn)的研究專著。張曉陽介紹了從1919年之后中國批評家對莎士比亞作品的評論,起初中國批評家借西方文化來批判中國落后的封建主義,反對封建教條,倡導人文主義,張曉陽還引用了曹禺、魯迅、田漢、錢玄同等對莎劇中揭露社會矛盾等主題的批評觀點,例如曹禺曾認為“莎翁作品高度贊揚宇宙和人類,他巧妙地描寫出人性的神秘性和永恒的生命哲學,闡述了人文主義的本質”。(Zhang,1996:118)新中國成立后,受馬克思主義影響,“莎評”傾向關注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和拜金主義等主題。張曉陽引用其他中國學者的莎評專著包括: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莎士比亞在中國》,張泗洋、徐斌和張曉陽的《莎士比亞引論下》,曹樹鈞和孫福良的《莎士比亞在中國舞臺上》,孟憲強的《中國莎學簡史》,張泗洋和孟憲強的《莎士比亞在我們的時代》,張泗洋等主編的《莎士比亞戲劇研究》。

相隔14年出版的孫艷娜專著中提到中國最早的莎士比亞批評都是引用和翻譯國外“莎評”,最初中國學者周越然(1885-1946)、張沅長(1905-?)的評論分別引用日本小泉八云和英國浪漫主義批評家查爾斯·蘭姆等的觀點。后來受蘇聯(lián)“莎評”的影響,是否采用“馬克思主義莎評”研究的理論和方法成為評判論文質量的唯一標準。(Sun,2010: 129)孫艷娜的書引用其他中國學者的莎評專著包括:曹樹鈞和孫福良(1989)的專著《莎士比亞在中國舞臺上》,孟憲強(1991)的專著《中國莎學簡史》,陸谷孫(2005)的專著《莎士比亞研究十講》,談瀛洲(2005)的專著《莎評簡史》,李偉民(2006)的專著《中國莎士比亞批評史》。

兩本書中都較少提及西方學者對中國莎學批評的態(tài)度,但所涉及的資料都很珍貴。在“中西結合式”演出中,張曉陽引用了一些西方學者對莎劇演出加入中國元素的評價。整本書僅有三處提到西方學者對中國莎學的反應,西方評論家對中國莎學研究的反應也是評判這種表演方式成功與否的重要依據(jù)。例如,張曉陽介紹,1987年8月昆劇《麥克白》受邀到愛丁堡演出。這是中國戲劇團第一次到英國本土表演莎士比亞戲劇,當時受到了英國觀眾的廣泛好評,1987年《每日電報》上英國批評家費諾·霍爾對此做出了高度評價:“幾位想象力豐富且極具經(jīng)驗的戲劇界專家合作完成了昆劇麥克白的創(chuàng)作,上海昆劇團表演成功演出了此作品。盡管演出充滿著異國情調,但它對于莎翁真實意圖的再現(xiàn)令人難以置信,它令觀眾感到激動的同時又為之感動。”(Zhang,1996:160)

張曉陽和孫艷娜在引用西方學者的批評專著上也相差甚遠。西方學者眼中的中國莎學研究也反映出“中國化的莎士比亞”對西方本土莎學研究的影響。張曉陽書中沒有引用任何西方學者關于“中國莎評”研究的書籍,他的專著是第一部在美國出版研究“莎士比亞在中國”的英文論文。在1996年之前沒有學者在國外出版有關莎士比亞在中國的研究專著,西方學者了解中國莎評的唯一渠道是美國莎士比亞協(xié)會主編的《莎士比亞季刊》上僅有的幾篇文章(楊林貴,1987),因此張曉陽的專著是這方面的“補白”之作。14年之后孫艷娜提到了中國莎學研究引起西方學者的關注,但是關注度不高。孫艷娜書中引用有關“中國莎學”的英文專著有:Shakespeare in China: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Traditions and Cultures(Zhang,1996)、Shakespeare:Staging Shakespeare in China(Li,2003)、Shakespeare on the Chinese Stage(1839-2004):A History of Transcultural Performance(Huang,2004)、Shakespeare in China(Murray,2004)。

5.0 結語

當然,兩本專著也存在一些不同之處,孫艷娜側重信息傳遞,詳細地描述了莎士比亞在中國的發(fā)展歷程,列舉大量中國化莎劇的實例;張曉陽則重視學術研究,深入探討兩種跨地域戲劇背后文化根源的不同。兩者形成互補關系,是目前國內莎學研究學者必備的兩本參考書。結合以上討論,筆者針對“譯”、“演”、“評”這三個方面提出幾點淺見。

兩本書出版相隔14年,但在“譯”的方面區(qū)別卻不大。目前中國莎士比亞戲劇劇本和詩歌已經(jīng)全部譯完,中國翻譯大家的譯著《莎士比亞戲劇集》已經(jīng)作為豐碑供讀者閱讀。但是,我們還需不需要重譯莎士比亞作品,重譯莎士比亞作品又該注意什么等,這些問題值得中國的莎學愛好者思考和研究。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在各種新媒體的介入下中國傳統(tǒng)戲劇空間受到擠壓,與此同時莎劇進入中國戲劇舞臺——受上述兩方面的影響,中國本土戲劇演出的前景變得更加不容樂觀。

隨著中華“莎評”逐步走向世界,西方學者開始關注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撰寫了不少批評文章和專著。然而,目前中國缺少對這方面史料研究的收集。因此,收集并整理西方學者對中國莎學批評之批評,即“莎士比亞批評史”以及如何讓中國的莎學批評得到更多外國人士的認可無疑是很有意義的工作。一言以蔽之,正如中國學者李偉民(2012:502)所言,中國莎學研究面臨的任務是“應該明確提出建立有鮮明特色的中國莎學學派……在構建‘世界莎士比亞批評史'的過程中,作出中國學者的貢獻”。

注釋:

①李偉民(2012)的專著《中國莎士比亞研究:莎學知音思想探析與理論建設》可能是國內最新的莎學專著,它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中國莎士比亞研究,但沒有提及這兩本書。

②“中西結合式演出”包括孫艷娜書中“中西混合式演出”和“中式演出”,以及張曉陽書中的“中式演出”。

參考書目

[1]He,Q.X.China's Shakespeare[J].Shakespeare Quarterly,1986,37:149-159.

[2]Huang,A.C.Y.Shakespeare on the Chinese Stage(1839-2004):A History of Transcultural Performance[D].Stanford University,2004.

[3]Li,R.Shakespeare:Staging Shakespeare in China[M].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3.

[4]Murray,J.L.Shakespeare in China[M].London:Continuum,2004.

[5]Sun,Y.N.Shakespeare in China[M].Kaifeng: Henan University Press,2010.

[6]Zhang,X.Y.Shakespeare in China: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Traditions and Cultures[M].Newark:University of Delaware Presses,1996.

[7]曹樹鈞,孫福良.莎士比亞在中國舞臺上[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1989.

[8]孟憲強.中國莎學簡史[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9]李偉民.中國莎士比亞批評史[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

[10]李偉民.中國莎士比亞研究:莎學知音思想探析與理論建設[M].重慶:重慶出版社,2012.

[11]陸谷孫.莎士比亞研究十講[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12]談瀛洲.莎評簡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13]楊林貴.美國《莎士比亞季刊》介紹我國莎士比亞研究論著[J].外國文學研究,1987,(3): 143.

Interaction between Shakespeare and Chinese Cultur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Books Entitled Shakespeare in China

GAN Wen-ping,SHANG Cheng-qu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China)

Shakespeare and his works were first introduced to China in the 1850s,which has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hinese Culture for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Among the monographs on Shakespeare in China,there are two English books both named Shakespeare in China,written by Chinese authors.They are Shakespeare in China by Sun Yanna and Shakespeare in China: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Traditions and Cultures by Zhang Xiaoyang.This paper compares the two books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Introduction,Translation,Performance,and Criticism.The two books have some similarities in the first three aspects,while the obvious differences exist in the last aspect.On the whole,Sun's book emphasizes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on Shakespeare and his works,and Zhang's book focuses on the academic study on Shakespeare.These two books are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acting as important reference books for Chinese researchers.At last,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on Shakespeare in China are presented.

Shakespeare in China;culture;interaction;Shakespearean criticism

I106

A

1002-2643(2014)04-0084-06

2013-12-24

甘文平(1965-),男,漢族,湖北安陸人,文學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美國文學與西方文化。

商程群(1988-),男,漢族,湖北黃梅人,武漢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猜你喜歡
莎劇專著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素描)
向威廉·莎士比亞致敬
專著
敘事策略:對照莎劇,看《牡丹亭》
小知識·專著、編著、編書、教材的界定·編書
專著推介
《再生醫(yī)學- 轉化與應用》大型學術專著出版
新時期莎劇的戲曲改編歷程述評
忠實性與創(chuàng)新性——當代莎士比亞演出和改編批評的轉向
論莎劇復譯對本土自然語言資源的吸收——以王宏印漢譯《哈姆雷特》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