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瓊瓊
摘 要:通過“2+X”芹菜肥效試驗,比較優(yōu)化施肥與常規(guī)施肥效益,并獲得氮肥肥料效應函數方程。結果表明,與常規(guī)施肥相比,優(yōu)化施肥增產、增效效果明顯,由氮肥效應方程推導出理論氮肥最佳施肥量為18.5kg/667m2。結合當地農業(yè)生產實際,建議氮肥用量為18.5kg/667m2。
關鍵詞:芹菜;“2+X”肥效試驗;鳳臺縣
中圖分類號 S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6-86-02
蔬菜是鳳臺縣城郊地區(qū)主要栽培作物,常年種植面積在1 333.3hm2左右。劉集鄉(xiāng)地處鳳臺縣近郊,蔬菜種植品種較多,主要有葉菜類、根菜類、茄果類、蔥蒜類及瓜類。芹菜作為葉菜類主要栽培品種之一,常年種植面積在466.7hm2左右。為進一步探索芹菜高產高效栽培中的施肥結構,提出合理的優(yōu)化施肥方案,特安排本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選擇 試驗地選擇在劉集鄉(xiāng)凡廟村凡德宏承包地,土壤類型為黃棕壤土類粘盤黃棕壤亞類黃白土土屬黃白土土種。該田塊基礎理化性狀如下:pH7.22、有機質25.2g/kg、速效氮87.3mg/kg、有效磷13.0mg/kg、速效鉀97.8mg/kg,該田塊的生產能力在當地有較好的代表性。
1.2 供試品種 供試芹菜品種為:玻璃脆,常年產量
60 000kg/hm2左右。供試肥料為:尿素(臨泉產,含N46%)、普鈣(紅四方產,含P2O512%)、氯化鉀(俄羅斯產,含K2O60%)。
1.3 試驗設計 本試驗設常規(guī)施肥、優(yōu)化施肥2個處理及1個氮肥用量試驗,其中常規(guī)施肥的基肥、追肥按當地菜農習慣進行;優(yōu)化施肥按總施肥量N12kg/667m2、P2O55kg/667m2、K2O8kg/667m2進行。氮肥用量試驗設總用N量0、6、12、18、24kg/667m25個水平,肥料運籌按表1進行:
1.4 試驗進程 2012年10月22日整地劃區(qū),施入基肥并按行距10cm、株距5cm定植。10月30日、11月按方案進行追肥。2013年4月10日分區(qū)收獲計產。
2 結果與分析
2.1 常規(guī)施肥與優(yōu)化施肥的效益對比 與常規(guī)施肥相比,優(yōu)化施肥效果突出,667m2增產10.01%、節(jié)本(667m2減少肥料投入101.90元)、增效(667m2增純收益1 153.18元),收益明顯。
2.2 氮肥用量試驗效益分析 隨著氮肥用量的增加,產量增加,效益也隨之上升,但氮肥超過一定用量后,產量及效益反而下降??梢?,在適量氮肥投入時,投產比較為良好,過量后投產比迅速下降(表2)。這說明,在當時的芹菜生產中,產量及效益與氮肥用量的關系極為明顯——適宜的施用量可以取得較好的產量及效益,氮肥投入量過高導致產量、效益及投產比的嚴重下降。
2.3 推薦施肥方案
以氮肥用量(x)與產量(y)回歸方程得:
由方程推導其最大、最佳施肥量及對應產量為:N最佳用量為18.5kg/667m2,預計產量4 780.9kg/667m2;N最大用量為18.9kg/667m2,預計產量4 781.3kg/667m2。
根據上述不同方法推薦施肥量,結合生產實際,667m2施肥量應以氮肥(N)18.5kg、磷肥(P2O5)5kg、鉀肥(K2O)8kg較為合適。
3 結論
由本次試驗可知,與常規(guī)施肥相比,優(yōu)化施肥增產、節(jié)本、增效效果明顯。在芹菜生產中,適宜的施氮量可以取得較好的產量及效益,氮肥投入量過高導致產量、效益及投產比的嚴重下降,667m2施肥量應以氮肥(N)18.5kg、磷肥(P2O5)5kg、鉀肥(K2O)8kg較為適宜。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摘 要:通過“2+X”芹菜肥效試驗,比較優(yōu)化施肥與常規(guī)施肥效益,并獲得氮肥肥料效應函數方程。結果表明,與常規(guī)施肥相比,優(yōu)化施肥增產、增效效果明顯,由氮肥效應方程推導出理論氮肥最佳施肥量為18.5kg/667m2。結合當地農業(yè)生產實際,建議氮肥用量為18.5kg/667m2。
關鍵詞:芹菜;“2+X”肥效試驗;鳳臺縣
中圖分類號 S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6-86-02
蔬菜是鳳臺縣城郊地區(qū)主要栽培作物,常年種植面積在1 333.3hm2左右。劉集鄉(xiāng)地處鳳臺縣近郊,蔬菜種植品種較多,主要有葉菜類、根菜類、茄果類、蔥蒜類及瓜類。芹菜作為葉菜類主要栽培品種之一,常年種植面積在466.7hm2左右。為進一步探索芹菜高產高效栽培中的施肥結構,提出合理的優(yōu)化施肥方案,特安排本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選擇 試驗地選擇在劉集鄉(xiāng)凡廟村凡德宏承包地,土壤類型為黃棕壤土類粘盤黃棕壤亞類黃白土土屬黃白土土種。該田塊基礎理化性狀如下:pH7.22、有機質25.2g/kg、速效氮87.3mg/kg、有效磷13.0mg/kg、速效鉀97.8mg/kg,該田塊的生產能力在當地有較好的代表性。
1.2 供試品種 供試芹菜品種為:玻璃脆,常年產量
60 000kg/hm2左右。供試肥料為:尿素(臨泉產,含N46%)、普鈣(紅四方產,含P2O512%)、氯化鉀(俄羅斯產,含K2O60%)。
1.3 試驗設計 本試驗設常規(guī)施肥、優(yōu)化施肥2個處理及1個氮肥用量試驗,其中常規(guī)施肥的基肥、追肥按當地菜農習慣進行;優(yōu)化施肥按總施肥量N12kg/667m2、P2O55kg/667m2、K2O8kg/667m2進行。氮肥用量試驗設總用N量0、6、12、18、24kg/667m25個水平,肥料運籌按表1進行:
1.4 試驗進程 2012年10月22日整地劃區(qū),施入基肥并按行距10cm、株距5cm定植。10月30日、11月按方案進行追肥。2013年4月10日分區(qū)收獲計產。
2 結果與分析
2.1 常規(guī)施肥與優(yōu)化施肥的效益對比 與常規(guī)施肥相比,優(yōu)化施肥效果突出,667m2增產10.01%、節(jié)本(667m2減少肥料投入101.90元)、增效(667m2增純收益1 153.18元),收益明顯。
2.2 氮肥用量試驗效益分析 隨著氮肥用量的增加,產量增加,效益也隨之上升,但氮肥超過一定用量后,產量及效益反而下降。可見,在適量氮肥投入時,投產比較為良好,過量后投產比迅速下降(表2)。這說明,在當時的芹菜生產中,產量及效益與氮肥用量的關系極為明顯——適宜的施用量可以取得較好的產量及效益,氮肥投入量過高導致產量、效益及投產比的嚴重下降。
2.3 推薦施肥方案
以氮肥用量(x)與產量(y)回歸方程得:
由方程推導其最大、最佳施肥量及對應產量為:N最佳用量為18.5kg/667m2,預計產量4 780.9kg/667m2;N最大用量為18.9kg/667m2,預計產量4 781.3kg/667m2。
根據上述不同方法推薦施肥量,結合生產實際,667m2施肥量應以氮肥(N)18.5kg、磷肥(P2O5)5kg、鉀肥(K2O)8kg較為合適。
3 結論
由本次試驗可知,與常規(guī)施肥相比,優(yōu)化施肥增產、節(jié)本、增效效果明顯。在芹菜生產中,適宜的施氮量可以取得較好的產量及效益,氮肥投入量過高導致產量、效益及投產比的嚴重下降,667m2施肥量應以氮肥(N)18.5kg、磷肥(P2O5)5kg、鉀肥(K2O)8kg較為適宜。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摘 要:通過“2+X”芹菜肥效試驗,比較優(yōu)化施肥與常規(guī)施肥效益,并獲得氮肥肥料效應函數方程。結果表明,與常規(guī)施肥相比,優(yōu)化施肥增產、增效效果明顯,由氮肥效應方程推導出理論氮肥最佳施肥量為18.5kg/667m2。結合當地農業(yè)生產實際,建議氮肥用量為18.5kg/667m2。
關鍵詞:芹菜;“2+X”肥效試驗;鳳臺縣
中圖分類號 S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6-86-02
蔬菜是鳳臺縣城郊地區(qū)主要栽培作物,常年種植面積在1 333.3hm2左右。劉集鄉(xiāng)地處鳳臺縣近郊,蔬菜種植品種較多,主要有葉菜類、根菜類、茄果類、蔥蒜類及瓜類。芹菜作為葉菜類主要栽培品種之一,常年種植面積在466.7hm2左右。為進一步探索芹菜高產高效栽培中的施肥結構,提出合理的優(yōu)化施肥方案,特安排本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選擇 試驗地選擇在劉集鄉(xiāng)凡廟村凡德宏承包地,土壤類型為黃棕壤土類粘盤黃棕壤亞類黃白土土屬黃白土土種。該田塊基礎理化性狀如下:pH7.22、有機質25.2g/kg、速效氮87.3mg/kg、有效磷13.0mg/kg、速效鉀97.8mg/kg,該田塊的生產能力在當地有較好的代表性。
1.2 供試品種 供試芹菜品種為:玻璃脆,常年產量
60 000kg/hm2左右。供試肥料為:尿素(臨泉產,含N46%)、普鈣(紅四方產,含P2O512%)、氯化鉀(俄羅斯產,含K2O60%)。
1.3 試驗設計 本試驗設常規(guī)施肥、優(yōu)化施肥2個處理及1個氮肥用量試驗,其中常規(guī)施肥的基肥、追肥按當地菜農習慣進行;優(yōu)化施肥按總施肥量N12kg/667m2、P2O55kg/667m2、K2O8kg/667m2進行。氮肥用量試驗設總用N量0、6、12、18、24kg/667m25個水平,肥料運籌按表1進行:
1.4 試驗進程 2012年10月22日整地劃區(qū),施入基肥并按行距10cm、株距5cm定植。10月30日、11月按方案進行追肥。2013年4月10日分區(qū)收獲計產。
2 結果與分析
2.1 常規(guī)施肥與優(yōu)化施肥的效益對比 與常規(guī)施肥相比,優(yōu)化施肥效果突出,667m2增產10.01%、節(jié)本(667m2減少肥料投入101.90元)、增效(667m2增純收益1 153.18元),收益明顯。
2.2 氮肥用量試驗效益分析 隨著氮肥用量的增加,產量增加,效益也隨之上升,但氮肥超過一定用量后,產量及效益反而下降??梢?,在適量氮肥投入時,投產比較為良好,過量后投產比迅速下降(表2)。這說明,在當時的芹菜生產中,產量及效益與氮肥用量的關系極為明顯——適宜的施用量可以取得較好的產量及效益,氮肥投入量過高導致產量、效益及投產比的嚴重下降。
2.3 推薦施肥方案
以氮肥用量(x)與產量(y)回歸方程得:
由方程推導其最大、最佳施肥量及對應產量為:N最佳用量為18.5kg/667m2,預計產量4 780.9kg/667m2;N最大用量為18.9kg/667m2,預計產量4 781.3kg/667m2。
根據上述不同方法推薦施肥量,結合生產實際,667m2施肥量應以氮肥(N)18.5kg、磷肥(P2O5)5kg、鉀肥(K2O)8kg較為合適。
3 結論
由本次試驗可知,與常規(guī)施肥相比,優(yōu)化施肥增產、節(jié)本、增效效果明顯。在芹菜生產中,適宜的施氮量可以取得較好的產量及效益,氮肥投入量過高導致產量、效益及投產比的嚴重下降,667m2施肥量應以氮肥(N)18.5kg、磷肥(P2O5)5kg、鉀肥(K2O)8kg較為適宜。 (責編:張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