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炳林
最近聽了張秋佳老師執(zhí)教的《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一課,被其“三吃餅干”所深深吸引。
一吃餅干。課前張老師與學生拉家常,聊地方特色小吃,接著告訴學生自己帶來了一種特色小吃——芝麻小餅干,問學生想不想嘗一嘗,學生都迫不及待的樣子,拿到餅干后,有的還沒來得及品味,一下子就吃光了。
二吃餅干。上課了,張老師問學生,你們剛才吃的餅干這種食物在口腔里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呢?學生七嘴八舌,老師卻話鋒一轉(zhuǎn),你們剛才吃的時候觀察到餅干在口腔里的變化了嗎?要不,張開嘴巴相互觀察一下?學生面面相覷,因為剛才吃得匆忙,哪顧得上觀察,而現(xiàn)在要觀察了,嘴巴里卻沒有餅干了。怎么辦?自然需要再吃一塊。吃前,張老師與學生一起研討了觀察的內(nèi)容、方法和記錄方式。接著學生一邊吃著餅干,一邊相互觀察,還用圖畫或文字及時記錄。經(jīng)反饋,學生的觀察結(jié)果是:原來六角形的餅干咀嚼多次后,逐漸變小,隨著咀嚼次數(shù)的增加,越變越??;原來干的變濕潤了,成了糊狀。此時,老師在肯定的同時又問:“剛才,我們觀察到了餅干在口腔里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形狀由大變小了,干的變成了濕的,那么,是誰讓它發(fā)生了這些變化呢?”這一問,學生的興趣又上來了,紛紛舉手發(fā)言,有的說是牙齒,有的說是唾液,還有的說舌頭也有作用。到底是不是這樣呢?老師說空口無憑,需要證據(jù)。而此時,第二塊餅干也已經(jīng)吃完了。要繼續(xù)觀察,唯一的辦法就是再吃一塊餅干。
三吃餅干。學生又拿到了一塊餅干,這次,學生好象有點舍不得吃,把原本很小的餅干,又辦成一小片一小片地吃,并且一邊吃一邊相互觀察,此時的學生儼然是個小科學家,一會兒看看牙齒,一會兒瞅瞅舌頭,一會兒又仔細地辨認餅干濕了沒有。
最后,老師引導學生將觀察得到的結(jié)果,進行理性的分析、梳理,研討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研討,學生知道了牙齒的作用是通過咀嚼,讓食物變??;舌頭通過攪拌,把食物送給牙齒咀嚼,將嚼碎的食物與唾液混合;唾液則主要起濕潤作用。再引導設想如果沒有牙齒、舌頭、唾液等分別會怎么樣,由于學生有實際的觀察作基礎,證據(jù)充足,很快發(fā)現(xiàn)牙齒、舌頭和唾液三者缺一不可,并且是一種相互協(xié)作的關系。
張老師設計的“三吃餅干”,巧妙地將普通的芝麻小餅干,變成了科學課堂上學生觀察、研究食物在口腔里如何變化的有效載體,妙在有意、有序、有效。
一、有意
“三吃餅干”的立意很好,一是餅干很好吃,學生很喜歡,而且還吃了三塊,這非常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也許,學生在家有很多比這更好吃的,但學生在課堂上吃的感覺就是不一樣。二是用餅干放大學習需求,每塊餅干學生在吃之前,老師都吊足學生胃口,讓學生觀察有動力,目標更明確,方法更清晰。三是用餅干操作學生的觀念,學生吃的是餅干,觀察、研究的是它在口腔里的變化,以及使它發(fā)生變化的牙齒、舌頭和唾液的協(xié)同作用。學生通過操作餅干這種材料,達到對思想、觀念的操作,以此構(gòu)建自己的認知結(jié)構(gòu),實現(xiàn)認知的不斷發(fā)展。
二、有序
人的思維是有序的,課堂教學內(nèi)容如果能有序展開,逐步推進,層層深入,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張老師的“三吃餅干”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原則。一吃餅干,讓學生品嘗餅干的滋味,初步體驗餅干在口腔里的變化;二吃餅干,讓學生有目的地詳細觀察餅干在口腔里的變化及其過程;三吃餅干,讓學生研究餅干在口腔里的變化過程中,牙齒、舌頭和唾液的相互作用。每吃一塊餅干引導學生關注一個方面,觀察、研究不同的學習任務,可謂獨具慧眼,頗有謀略。
三、有效
教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指的是無論什么教學方法,只要是符合學生實際,滿足其學習需求的方法都是好的教學方法?!叭燥灨伞痹O計巧妙,教學效果十分理想。
第一、有需求的學習是最有效的學習。人口渴時喝白開水是甜的,饑餓時吃白飯也是香的,學習也同此理?!叭燥灨伞蓖ㄟ^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著力放大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學生帶著強烈的學習興趣去觀察、研究,效果自然不同一般。
第二、有證據(jù)的解釋才是科學的??茖W是用證據(jù)來解釋世界,證據(jù)哪里來?通過觀察、實驗獲得?!叭燥灨伞痹诮處煹囊I下,學生通過對吃餅干過程的實際觀察、研究,獲得了大量基于事實的證據(jù),從而對餅干在口腔里的變化過程,及其牙齒、舌頭和唾液的相互作用,作出了合理的解釋,結(jié)果可靠,令人信服。
第三、漸進的學習是符合大腦思維的學習。腦科學研究顯示,人的大腦在短時間里處理信息有一定限度,如果信息量太多,思維就會來不及加工,容易遺漏很多重要的信息。對于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在上述的觀察活動中,如果只用一塊餅干來承載學習任務,學生就要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既關注餅干咀嚼時的形態(tài)變化,又關注這個變化過程中牙齒、舌頭、唾液等三者的不同作用,思維就要處理很多不同的信息,這極有可能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困難?!叭燥灨伞辈捎醚驖u進,分步推進的方式,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作者單位:桐鄉(xiāng)市教育局教研科研室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