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玲
在中學地理課堂多媒體的運用現(xiàn)狀方面,就多媒體課件的開發(fā)來說,農(nóng)村地區(qū)有51%的學校從未進行多媒體課件的開發(fā),城市地區(qū)65%的學校有鼓勵教師開發(fā)教學課件的政策。就地理教學多媒體的使用情況看,以我所在的新馬中學為例:在日常的地理教學中,所有地理教師都已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學生對這種多媒體課堂也比較適應,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比較高,同時課堂教學效果相應較好??梢?,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地理教學活動是比較受廣大教師歡迎的。
一、中學地理課堂多媒體運用的優(yōu)勢
1.有利于在地理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境
多媒體可以創(chuàng)設出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化無聲為有聲,使學生進入一種喜聞樂見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流域綜合開發(fā)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以長江流域為例這部分內容時,在課前兩三分鐘時間內,可以播放一段長江的影視片段,使學生身臨其境。一方面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把學生分散的精力快速集中到課堂上,一段影視用來導入新課,讓學生覺得既輕松又新穎,從而為整堂課開好頭。
2.有利于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多媒體課件可以用活地圖及相關圖文資料,將所學內容以聲音、圖像及文字進行多媒體化展現(xiàn),從而不僅增強地理課堂的交互性,而且解決教師在課堂上完成板書、板圖、板畫而耗費大量時間的問題。例如:在介紹我國長江中游和下游的洪水原因時,它既是這一課的重點,又是這一課的難點。我們可以用多媒體展示長江水系圖,用閃爍的方法顯示洪水的三個主要來源。即宜昌以上的干支流,以及南面的洞庭湖、鄱陽湖兩大水系和北面的漢江。教師很容易給學生介紹清楚,在有些年份,流域內普降暴雨,三股洪水來自同一時期,河水猛漲,使長江干流出現(xiàn)特大洪水。還可再插入一些近年來上中游山區(qū)森林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等影視片段啟發(fā)學生,它是使洪澇等自然災害不斷加劇的另一主要原因。多媒體的運用,使難于理解的重點、難點變得形象、具體、生動,清楚易懂,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利用多媒體可以通過動畫模擬、過程演示等,使靜止圖成為動態(tài)圖。從中可以觀察整個變化過程,學生邊觀察、邊思考討論,既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又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這樣就發(fā)揮了學生的能動性,使教與學成為有機整體,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促進思維向縱深發(fā)展。例如:在介紹我國黃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時,我們可以先放一段黃河中游水土流失的視頻,再用動畫演示“地上河”的形成過程,這樣學生就很容易了解它是由河流泥沙淤積形成的。原來是黃河中游流經(jīng)支離破碎、土層疏松的黃土高原,支流也多。由于黃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壞,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與雨水一起,匯人黃河,使黃河成為全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出了黃土高原,黃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區(qū),由于河道變寬,坡度變緩,流速慢了下來,大量的泥沙沉積于河底,使河床逐漸抬高,成為“地上河”。由于黃河下游為“地上河”,河床高出地面學生也可以分析出,為什么黃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積狹小。這是由于地面流水不能匯入河道,因此支流少,流域面積狹小。就這樣,通過形象直觀的圖像和影視,既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又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二、合理運用地理教學多媒體的途徑
1.給予學生充分的課堂思維時間
多媒體教學具有展現(xiàn)內容多等的特點。從我個人的實際經(jīng)驗來看,很多時候地理教師在用多媒體課件上課的時候,并沒有充分顧及學生的思維水平和思維速度。例如對一個地理問題進行講解,學生只通過教師簡單的多媒體課件播放,往往還在思考這個問題前因后果的時候,教師已經(jīng)進行了課件畫面的切換,導致學生方才所形成的思維過程遭到破壞,對該地理問題的認識也就不了了之。地理教師必須認識到這樣的弊端,在利用多媒體課件上課時充分關注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不能在學生還在思考課件所反映出來的問題時就進行課件畫面的切換,一定要注意給學生充分的思維時間。
2.把握好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
雖然多媒體教學改變了“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但是,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是整個教學設計,課堂引導的主體,學生則是學習的主體,實際課堂教學的過程基本上是學生視聽、思考及完成課堂練習的過程。所以我認為首先地理教師應該把握住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避免過于依賴多媒體教學課件的情況,要把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的講授方法相結合,通過教學過程的設計和靈活多變的操作,使多媒體發(fā)揮出最佳教學功能。其次,學生要意識到不能僅僅把注意力放在多媒體內容上,還要時刻根據(jù)教師的引導進行課堂內容的學習,把教師的講授與課件內容相結合,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總之,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地理課堂教學時,一個比較重要的步驟就是課件的制作。因此,合理制作地理課件,就顯得尤為重要。地理教師應當根據(jù)教學需要,在正確選材的情況下,課件內容應當文字與圖像相結合,突出重點內容,牢牢根據(jù)課堂教學目的制作或者修改多媒體課件。避免因課件內容或過于花哨,或過于簡單而使學生的思維受到干擾,最終降低課堂教學質量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