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靜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有資產管理處,江蘇南京 210016)
中國的未來在青年人的身上,中國共產黨的未來也在青年人身上,高校的大學生肩負了國家和民族復興的偉大歷史使命,更是希望中的希望。推動黨和國家的科學發(fā)展,重心在基層,基礎在基層,活力在基層。處于高校工作第一線的高校基層黨組織直接擔負著領導、組織、教育、團結廣大黨員和師生員工,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高校的重要責任。加強高?;鶎狱h組織建設是高校黨委的基本任務之一,也是高校黨建工作的基礎和關鍵,事關高教改革和發(fā)展的興衰成敗,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不斷推進和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高校辦學方式、教育理念、管理體制、教育教學方法、人才培養(yǎng)模式等都在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高?;鶎狱h組織建設面臨一系列新情況和新問題。
目前,我國有些高?;鶎狱h組織的建設思維仍然停留在原有的位置,面對新形勢、新要求還存在許多不適應,存在以下方面的問題和不足:設置不夠科學合理,覆蓋面不適應高校新形勢發(fā)展的需要[1];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不夠;思想政治建設的實效性不夠,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對黨員的培養(yǎng)、教育、管理有待進一步規(guī)范和加強等。新的時期,推進高校基層黨組織設置形式的創(chuàng)新,是適應高校教育改革、加強高校黨員素質的必然要求。解決高?;鶎狱h組織遇到的一些新問題,客觀上要求基層黨組織的設置從有利于黨的領導、有利于學校的發(fā)展和學生成才、有利于加強黨員教育和管理的原則出發(fā),實事求是、靈活多樣地調整和創(chuàng)新基層黨組織的機構設置,擴大基層黨組織在高校學生中的影響力。
完善高?;鶎狱h組織設置,必須完善其設置形式。靈活設置基層黨組織,對于在高校工作中更好地發(fā)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具體來說,目前高校倡導并推行的基層黨組織設置形式主要有:學生社團黨組織、大學生公寓黨組織、教學科研小組黨組織等。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們需繼續(xù)創(chuàng)新高?;鶎狱h組織設置形式工作,使這項工作更加具體、完善,擴大基層黨組織在高校學生中的影響力。本文從把握黨建工作的實效性、時代性、成才性出發(fā),提出了對完善高?;鶎狱h組織設置的幾點思考。
創(chuàng)新高?;鶎狱h組織設置形式,是現實環(huán)境的需要,是與時俱進的體現,有利于提升高校黨建工作實效。高等學校肩負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新的歷史時期明確和把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目標和方向,對于增強黨組織的生機和活力,充分調動教職工和學生群體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做出更大貢獻具有非凡意義。我們要緊跟黨中央的步伐,把握好大學生黨員高?;鶎狱h組織設置形式的發(fā)展方向,更好地服務于廣大大學生黨員,從而在新時期的黨建工作和高?;鶎狱h組織設置形式中取得勝利。我國高校現有的基層黨支部設置形式——班級黨支部發(fā)展至今,已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我們必須拓寬思路,尋找新的黨組織設置形式,為高校黨建工作打開新的突破口。對于學生黨組織,可以把支部建在教研室、學科、系科、年級、班級、社團、宿舍區(qū)等等,在規(guī)定的注冊黨支部的基礎上可以成立臨時活動支部,以增加黨組織的覆蓋面,擴大黨組織的內在吸引力和外在影響力,不斷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使基層黨組織設置形式更加貼近同學的學習和生活實際,打破傳統(tǒng)的單一團支部、黨支部式的黨建形式,實現黨組織設置形式與時代發(fā)展的共振。
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對大學生的高校基層黨組織設置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一定會產生積極的效果,使我黨在新時期中把握好形勢,取得更大的成功。利用時代特色創(chuàng)新高?;鶎狱h組織設置形式模式,有利于進一步拓寬高?;鶎狱h組織設置思路,增強基層黨組織形式的靈活性和可行性,提高高校黨建的整體水平。時代的發(fā)展給高?;鶎狱h組織設置形式研究帶來了機遇。如今新媒體已成為廣大師生獲取信息和進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我們可以突破傳統(tǒng)的高?;鶎狱h組織設置形式模式,形成手機溝通、網上教育的新型黨組織。例如可以研究設立網上黨支部手機黨支部等等,通過微博、微信等大學生慣常接觸的移動互聯(lián)網交流媒介,設立抽象化、虛擬化的基層黨組織,將高?;鶎狱h組織設置形式與新時代的科技結合起來,使高校基層黨組織設置形式發(fā)揮更加完善、更加全面的作用[2]。深入挖掘新時期為高?;鶎狱h組織設置形式的隱性優(yōu)勢,如網絡平臺、手機平臺,并將這些優(yōu)勢積極運用到實踐中來,探討建立QQ群黨支部、微信、微博朋友圈黨支部等新的黨組織形式,使大學生高?;鶎狱h組織設置形式不斷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績,永葆生機和活力。
著眼大局,營造和諧氛圍,促進基層黨組織“地位”與“作為”的良性互動,把握關鍵環(huán)節(jié),實現學生黨建和德育工作創(chuàng)新,全面推進“樹魂立根”工程。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的問題,不僅關系到教育的成敗,更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成敗。樹立愛黨、愛社會主義之“魂”,培育民族精神之“根”,是當前高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高?;鶎狱h組織設置形式,從為黨培養(yǎng)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做好大學生黨員發(fā)展工作,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宗旨,進一步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陣地作用,擴大思想政治教育和活動在學生中的影響力,構建切實有效的大德育體系,著力實現學生黨建與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創(chuàng)新。
綜上所述,面對新形勢、新情況,高校基層黨組織切忌抱殘守缺,要在保持相對穩(wěn)定性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從黨建工作的實效性、時代性、成才性著手,完善其設置形式,擴大新時期基層黨組織在高校學生中的影響力,使基層黨組織工作更上新臺階。
[1]張璐.高?;鶎狱h組織創(chuàng)建研究[J].科技視界,2014(23):171-172.
[2]黃偉力,張玲.提升高校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11(10):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