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凌
(合肥師范學院音樂系 安徽合肥 230601)
從周璇音樂看上海的近代變遷
韓 凌
(合肥師范學院音樂系 安徽合肥 230601)
音樂不僅展現(xiàn)了音樂創(chuàng)造者、演奏者和欣賞者的思想內(nèi)容和精神情懷,而且還深刻地反映了音樂存在的時空特點,是時代變遷的一種反映形式。周璇音樂是近代上海音樂的突出代表,其主演的諸多歌唱片和演唱的歌曲集中反映了上海的近代變遷,其現(xiàn)實主義的表現(xiàn)形式更為今天的藝術(shù)表演提供了保貴的借鑒。
周璇;音樂;上海;歌唱片
音樂是傳播最廣,也是最深入人心的一種藝術(shù)形式。古今中外,音樂以各種表現(xiàn)方式存在于世界的各個角落、社會的各個階層、人們生活的各個場域,它用獨特的語言、音調(diào)和美感承載著文化表達與傳播的角色和任務,不僅展現(xiàn)了音樂創(chuàng)造者、演奏者和欣賞者的思想內(nèi)容和精神情懷,而且還深刻地反映了音樂存在的時空特點,是時代變遷的一種反映形式。音樂的這種獨特魅力與社會功能在周璇音樂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現(xiàn)。所謂“周璇音樂”,是指周璇從藝以來所有演唱過的作品以及在其中展現(xiàn)出的音樂文化。周璇的演藝生涯主要在上海渡過,從出道到成名主要借助于上海這個世界性的大舞臺,從時間跨度上來看,周璇從1931年進入黎錦暉創(chuàng)辦的明月歌舞社開始,一直到1951年電影主題曲《和平鴿》為止,一共創(chuàng)作或演繹了200多首作品,因此,周璇的演藝歷史基本涵蓋了上海的近代變遷。
“歌唱片”是上海開埠以后,受到好萊塢的影響而產(chǎn)生的新興本土電影類型,周璇的歌唱片是其中成就最高的。歌唱片并不是純粹的音樂,而是“一種以好萊塢電影為代表的歌舞片、歌劇片、音樂片等片種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影片類型”。
周璇在歌唱片中多是扮演身處社會底層并受盡欺凌的各色女子,她們有的是歌女,有的是落魄小姐,有的是進步女性,有的是難民,她們是生活在20世紀初的中國女性,她們有悲有喜有恨有愛,她們大多善良、刻苦,但又都在時代的浪潮中顛沛流離著,難以把握自己的命運。電影真實展現(xiàn)了在黑暗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之下,人們生活痛苦不堪,廣大女性由于地位低下,更是成為苦痛與悲哀的最大承載者。這正是戰(zhàn)爭年月人們生活和心理的真實寫照,所以周璇的電影一經(jīng)播出就立即引起觀眾的共鳴和同情,產(chǎn)生了轟動,片中的歌曲也隨之迅速地流行開來。
周璇在其歌唱片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歌唱的內(nèi)容,與周璇本人的生命遭遇有著極大地相似之處,這也使得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角色的心理和情感以及歌唱的內(nèi)涵。周璇自幼被賣,在養(yǎng)父家里,差點被養(yǎng)父賣到妓院,后來學習唱歌和演電影,也因為單純和善良而數(shù)次吃苦,最終導致精神錯亂、神智不清,逝世時年僅39歲。在周璇的身上,充分展現(xiàn)著在沒有安全保障,沒有國家尊嚴的社會環(huán)境下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以此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市民社會下的上海的真實生活,周璇正是把這種最真切的生命體驗帶進她的電影和歌曲里,因此也自然而然地走進了千家萬戶,走進了百姓的內(nèi)心之中。《馬路天使》是周璇的第一部歌唱片,在影片中,她演唱了《四季歌》和《天涯歌女》。這部電影把視角對準了生活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上海的一群小人物,他們是一些微不足道、并時常被思想家和歷史學家所遺忘的吹鼓手、剃頭匠等,他們生活在社會的底層,沒有錢,沒有地位,沒有安全,沒有尊嚴。在影片中,小紅(周璇飾)和小陳活潑的性情、純潔的愛情,與小云的苦難、幽暗、死氣沉沉形成了鮮明地對比;擁擠不堪的弄堂與高聳入云的樓房和律師事務所的現(xiàn)代化辦公條件也形成了鮮明對比;惡劣的社會現(xiàn)狀,也襯托出了小紅和小陳愛情的純潔,表現(xiàn)了人們對于純潔干凈生活的向往。這些強調(diào)刺眼的反差真實地再現(xiàn)了當時上海復雜的社會現(xiàn)狀,也映射了人們復雜而又壓抑的心理狀況。
在1937年到1941年這短短4年間,周璇共拍攝了12部歌唱片,這些作品的主題皆直接地反映了當時的歷史狀況、政治環(huán)境以及其中人們的情感體驗。1937年11月,在全面抗戰(zhàn)了4個月之后,中國軍隊敗走棄滬,日本人占領(lǐng)上海,上海淪陷。在淪陷初期,由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并沒有被日本人所占領(lǐng),故歷史上又稱之為“孤島時期”。
周璇這時期的影片主要就是圍繞著兩大主題展開,即流離盼團圓和孤島環(huán)境下人們的日常生活。1939年拍攝的《孟姜女》是周璇的第一部古裝歌唱片,故事講的是夫妻離別、舉家盼團圓的故事。這種情景在戰(zhàn)爭年月在無數(shù)個家庭中都普遍地真實上演過,因而影片一上映就獲得了好評。片中的插曲《百花歌》展現(xiàn)了父母與子女的離散,這一主題內(nèi)容毫無做作地真實展現(xiàn)了在當時國破家亡的戰(zhàn)爭年月中人們的真情實感,因此更加容易博得廣泛地同情。除此之外,這一時期的周璇還拍攝了幾部現(xiàn)實題材的作品,比如《新地獄》、《七重天》、《黑天堂》、《夜深沉》等,這些作品都是反映“孤島時期”人民大眾真實生活的影片,如電影《七重天》中的《天堂歌》和《難民歌》,歌曲歌詞通俗,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意義,詞句中描述了一個富人豪享奢華,難民妻離子散、饑寒交迫、無家可歸,物價暴漲的現(xiàn)實上海。歌詞采用敘述和抒情相結(jié)合的手法,表達了“孤島時期”的上海種種復雜的社會矛盾在人們心里留下的傷痕,展現(xiàn)了人們的不滿、憤怒和無奈。
這一段時期,周璇還為“國華”影業(yè)公司工作,“國華”密集且快速的推出了“周璇品牌”的數(shù)部電影,并獲得了巨大的商業(yè)成功,這也使得周璇成為了上海灘最有號召力的明星。這些電影基本大都是為周璇量身定做的,電影人物根據(jù)周璇的身世、經(jīng)歷和性格,大多都是蒙受著委屈和苦難的社會底層女性。1941年,在“孤島時期”的最后幾年中,租借當局害怕得罪日本人,對電影中的反日和反戰(zhàn)的諸多言論和思想進行了嚴格的審查和管制,這樣,大批的愛國人士只能隱諱的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和抗日的信念。在電影《惱人春色》中,周璇演唱了一首叫做《鐘山春》的歌曲,這首歌隱諱地表達了中國人民抗日的決心,以及對戰(zhàn)爭勝利和美好未來的信念。
1941 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日軍全面占領(lǐng)上海,“孤島時期”消失,上海徹底淪陷。兩年之后,周璇出演了由卜萬蒼導演的電影《漁家女》,在劇中,周璇演唱了《漁家女》、《瘋狂地世界》、《何處是盡頭》等歌曲。歌曲不僅控訴了舊社會的黑暗,更將矛頭直指日本侵略者,表達了貧苦百姓渴望結(jié)束這樣亡國奴生活的愿望。影片的結(jié)尾是有情人終成眷屬,這也是百姓對于戰(zhàn)爭快些結(jié)束、新生活快些到來的渴望和憧憬。
1945 年,周璇出演了方沛霖導演的《鳳凰于飛》,并演唱了十一首歌曲。這部電影講訴了這樣的故事:一位律師的妻子(周璇飾)酷愛唱歌,但是由于丈夫反對,最終和丈夫離婚,數(shù)年后,他們的女兒甚至不認這個媽媽,最終,妻子放棄了自己的事業(yè),回歸家庭。這個故事有著非常復雜的時代背景和現(xiàn)實寓意。中國自封建王朝滅亡以來,經(jīng)過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等一系列的啟蒙思潮,知識界開始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徹底的清算和批判,這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內(nèi)容就是關(guān)于婦女解放問題。新的思想反對婦女沒有知識、沒有地位,反對婦女在家庭中處于依附地位,而支持婦女自由解放、外出讀書和工作,認為婦女在家庭之外還應該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提倡作“娜拉”①式的現(xiàn)代女性。而電影《鳳凰于飛》則對這種新式女性表示了反思,即如果過于強調(diào)女性通過自身的知識和工作獲得獨立性,而忽視了家庭、親情,那么在現(xiàn)實的生活之中,可能不僅不能帶來女性的幸福,反而可能會帶來更大的不幸。在這部電影中,母女團圓的結(jié)尾情節(jié)其實是周璇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周璇自幼被賣,幾經(jīng)波折,雖一直盼望母女團圓,但是這個愿望直到她臨死的時候都沒能實現(xiàn)。
1946 年,周旋來到香港,與“大中華”影業(yè)公司合作拍攝了電影《長相思》,在劇中,周璇演唱了七首歌曲,其中《夜上?!?、《花樣的年華》最為著名,成為上海的標志性歌曲。但是在建國初期的一段時間中,這首歌曲被視為是資產(chǎn)階級文化的代表,認為它宣揚的是資產(chǎn)階級糜爛腐朽生活,甚至將其視為“黃色”歌曲,因此成為了批判的對象。其實,通過分析這種歌曲,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以上的那種觀點是由于歷史的原因所造成的一種偏見。歌詞生動地反映了近代作為殖民地上海的真實狀況,尤其是在夜里,上海充滿了迷魅的色彩和氣氛,人們在其中自我麻醉、蹉跎青春,表現(xiàn)出一種對舊世界的厭惡與無奈;而另一方面,歌曲又展現(xiàn)出了新悅、歡快的一面,尤如大夢初醒,煥然一新,表達了對新生活、新世界的無限憧憬。歌曲既表現(xiàn)了強烈現(xiàn)實主義,又帶有浪漫的理想主義,與腐朽、“黃色”毫無關(guān)系。
在周璇生命的最后幾年中,她往返與上海和香港兩地拍攝電影,由于香港的政局相對穩(wěn)定,周璇在香港期間拍攝了一些較為輕松地喜劇片,比如《花外流鶯》和《彩虹曲》等,在香港廣受好評,對周璇在海外的名聲鵲起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抗日戰(zhàn)爭勝利之后,周璇回到了上海,拍攝了一些以抗日戰(zhàn)爭為背景的電影,其中《憶江南》講訴了一位西湖邊的采茶女支持丈夫抗日,但是丈夫在香港經(jīng)不起誘惑,投靠了敵人,之后采茶女毅然與丈夫決裂的故事。在劇中,周璇演唱了《憶江南》、《西湖的兒女》、《人人都說西湖好》、《采茶歌》、《羅大嫂和王二姐》等五首歌曲。這些歌曲大多是由田漢作詞,反映了抗戰(zhàn)時期西湖岸邊的兒女們的艱難生活,以及窮苦人民對社會現(xiàn)狀的種種不滿。
縱觀周璇十余年的歌唱作品,無不與其身處的時代密切地聯(lián)系在一起,真實地反映了時代之下的人們的真實生活感受,這里既有窮人對于社會的種種不滿,也有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既唱市民的普通生活、情人的相思,也唱難民的疾苦、歌女的辛酸、窮人的無奈。總之,周璇的歌曲或者電影中的人物,都是把視角對準普通百姓,尤其是底層百姓,以歌唱的形式來表達他們心中的上海印象、每天的日常生活、生命的遭遇,以及由于戰(zhàn)爭和壓迫給他們帶來的痛苦感受。這些歌曲中所描述的故事,可能就發(fā)生在當時的某一個人身上,或者他們周圍,歌曲里所抒發(fā)的感受就是當時人們心中的真情實感。因而,周璇的作品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主義色彩,歌曲沒有夸夸其詞,也沒有華而不實的辭藻,具有一種真實的、實在的藝術(shù)美,很“草根”,也很“親民”,并不是高高在上、無關(guān)痛癢的去講大道理,而是真誠地敘述生活的現(xiàn)實以及期中的真實感受,這對于聽了幾千年圣賢經(jīng)、講了幾千年大道理的中國人來說似乎意味著一種新的希望。
[1]李道新.影視批評學[М].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307.
[2]楊凌.中國早期電影歌唱片音樂風格初探——以方沛霖歌唱片的音樂為例[J].人民音樂,2011(11).
注釋:
①“娜拉”是挪威作家易卜生《玩偶之家》的主人公,它刻畫了一位具有叛逆精神的女性形象,倡導女性意識的覺醒、自由解放和自我實現(xiàn)。20世紀早期《玩偶之家》被譯為中文,在中國形成了娜拉熱,并對20世紀的中國女性解放運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Shanghai from Zhou Xuan music
Han Ling
(Music Department, Hefei Normal College, Hefei Anhui, 230601, China)
The music not only demonstrates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the spiritual mood of music creators, performers and the audience, but also profoundly reflect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istence of music, is a reflection of changing times. Zhou Xuan's music is a prominent representative of modern Shanghai music, many songs reflects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Shanghai,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oday's art show.
Zhou Xuan; music; Shanghai; songs
J60
A
1000-9795(2014)01-0068-02
[責任編輯:董 維]
2013-11-25
韓 凌(1984-),女,安徽淮南人,助教,從事音樂美學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