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ta
撰文、圖片/胡巧靜
意大利酒的自由精神
因為曾在國內(nèi)喝過幾款來自西西里的葡萄酒,它們變化無常的個性誘惑著我,一定要到那里去看看。2013年5月的意大利之行,第一站就是西西里。
經(jīng)過26個小時取經(jīng)一樣漫長的旅途,疲憊至極。打開酒店房間的門,一眼就看到床前那杯倒好的酒,心情頓時好了很多。酒的香氣告訴我,應該是到瑪薩拉(Marsala)了,這種有點像中國高檔黃酒的味道,是瑪薩拉葡萄酒所特有的。西西里尋酒之行就此拉開序幕。
提起西西里,很多人會想到黑手黨,或是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至于葡萄酒,多數(shù)人可能會一臉茫然地問:“那里還有葡萄酒?”其實,西西里的釀酒文化最早可追溯到西岸的腓尼基文明,以及公元前8世紀左右位于其東岸的古希臘文明。荷馬的《奧德賽》中就有關于這個地中海第一大島上美酒的記述。當時襲擊了整個舊世界的根瘤蚜蟲害也沒有放過西西里,之后西西里也跟隨整個歐洲開始了它的“酒藝”復興,選擇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國際品種,如霞多麗、赤霞珠、梅樂、西拉等,結合當?shù)鬲氂械娘L土,釀造出一些既通俗又帶點個性的口感,成為大家認識西西里葡萄酒的敲門磚;同時也大力恢復種植本土的優(yōu)秀品種,如黑珍珠(Nero d' Avola)、馬斯卡斯奈萊洛(Nerello Mascalese)、弗萊帕托(Frappato)、派瑞科恩(Perricone)等。
很多人覺得意大利葡萄酒如同一張有無數(shù)結點的網(wǎng),復雜的葡萄品種和產(chǎn)區(qū),復雜的結構和毫無規(guī)律的風格,讓人一想起來就有焦慮感。一些葡萄酒愛好者曾經(jīng)嘗試從DOCG與DOC等法定產(chǎn)區(qū)著手,去了解一個大產(chǎn)區(qū),但這個辦法不怎么管用,因為意大利人不像法國人那么嚴謹,為了保持酒體風格的自由性,很多時候他們會舍棄“法定”的約束。因此,意大利的法定等級一直都不像法國酒那樣被清晰地推廣到國際市場。如果你想真正了解意大利葡萄酒,或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每個產(chǎn)區(qū)都認認真真地走一遍、喝一遍,我采用的就是這個“笨”辦法。
從西西里首府帕勒莫沿著海岸向西行駛,會先后經(jīng)過幾個著名景點:哥爾福海堡(Castellammare del Golfo)海灣小鎮(zhèn),斯庫派勒村(Scopello)的礁石,與山海交融的海灘度假勝地圣維托羅卡波(San Vito lo Capo),西西里重要的海邊城市特拉帕尼(Trapani)。
特拉帕尼像一般海濱城市一樣,閑適,卻又有適度的熱鬧,這里海風咸味更濃,因為特拉帕尼以南的薩林恩(Le Saline)有意大利最大的鹽沼薩萊·莫茲亞島(Le Saline di Mozia)。
特拉帕尼有一根纜道通往小鎮(zhèn)埃瑞(Erice),那里被稱為“地中海的瑞士小鎮(zhèn)”,海拔八百多米,因為海拔相對比較高,云霧繚繞,充滿“仙氣兒”,即使夏天也需要備一件外衣防寒。埃瑞是希臘神話中維納斯兒子的名字,據(jù)說因為此地太美,愛神經(jīng)過時也深深眷戀,特別用兒子的名字來給它命名。鎮(zhèn)中遍布著古老的教堂、修道院與塔樓。西西里的甜食聞名世界,其中有許多都源自這里的修道院。一個山谷里還藏著一座始建于2400年前的古希臘神廟——賽格斯塔(Segesta),它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陶立克式希臘神廟,旁邊的山谷中環(huán)繞著不少葡萄園。
“埃瑞”同時也是西西里西面自然風光最美的法定葡萄酒產(chǎn)區(qū)的名字。就葡萄酒而言,這是一個相當特殊的產(chǎn)區(qū),只有一家酒莊生產(chǎn)以該產(chǎn)區(qū)命名的葡萄酒,其產(chǎn)能頗大,整體水平也相當高,這就是Fazio酒莊。該產(chǎn)區(qū)允許使用黑珍珠(Nero d' Avola)、卡塔拉托(Catarrato)、尹卓莉亞(Inzolia)、格里洛(Grillo)等單一本土品種釀制其法定產(chǎn)區(qū)葡萄酒,并且還允許酒莊以一種意想不到的國際品種進行純釀。米勒·圖高(Muller Thurgau)是在歐洲高緯度國家種植較多的芳香白葡萄品種,在這里被允許種植絕非偶然。這里的葡萄園平均海拔高度在250~600米之間,臨海與高海拔山丘,使其能得到充足的陽光,且氣候涼爽,海風也帶來了濕潤的空氣。這個產(chǎn)區(qū)獨特的風土所造就的葡萄,具有高芳香、清爽的特點,有持久的咸度與酸度。
吃著本地特有杏仁粒意面和海鮮飯,用當?shù)氐拈蠙煊湍ㄖ姘?,頭頂著屬于地中海的烈日,再品嘗一杯葡萄酒,讓我全然忘記自己昨天在路上奔波近30個小時后只睡了3個小時。只是真切地、滿足地感受到:我,確實是在西西里。
從特拉帕尼沿海往南,經(jīng)過意大利最大的鹽沼薩萊·莫茲亞島,便來到了西西里的西部重鎮(zhèn)瑪薩拉。這里的海風吹過時會有特別的鹽腥味兒,讓人總有想吃生蠔的沖動。
瑪薩拉之所以著名,主要基于兩點:其一,它是當年加里波第發(fā)起統(tǒng)一意大利行動的第一站,也就是說意大利的統(tǒng)一源自瑪薩拉;其二便是瑪薩拉酒。
談起瑪薩拉酒,很多人都感覺陌生,但提到它是制作意大利名點“提拉米蘇”(Tiramisu)的必備原料時,就會備感親切。它的酒精度大約是17%~19%,呈琥珀色,口感厚實醇美,味道有些像中國的高檔黃酒?,斔_拉酒擁有太多經(jīng)典酒款,在英國一度與雪莉酒和馬德拉酒齊名?,斔_拉真正意義上的“傳統(tǒng)”釀法,是一種當?shù)厝私凶鳌癷n perpetuum”的方式,這種方法類似雪利酒索雷拉(solera)熟成(一種酒水的陳釀方式),不同的是,當時沒有人對新舊酒的交替比例做出明確規(guī)定。perpetuum在拉丁語中意為永恒,傳統(tǒng)釀造法不加入酒精,而是每一年用少量的新酒取代上一級的老酒,這樣最最古老的基酒始終存在,在桶中帶領著后來年份酒的進化,仿佛人類一代承接一代的生命延續(xù)。
后來在革新中,人工加入了酒精或白蘭地,這種生命的傳承便停止了。真不知道這種新的釀造工藝和法定產(chǎn)區(qū)的法律,到底是推進了瑪薩拉的成長,還是扼殺了它的生命。由此我也漸漸理解了意大利人釀酒時“不按規(guī)律行事”的原因,從而更加熱愛意大利酒。
西西里大區(qū)葡萄與葡萄酒研究所的主要負責人之一雅格·安撒爾迪(Giacomo Ansaldi),作為西西里“酒藝”復興的關鍵人物之一,長期從事各種葡萄品種與西西里風土結合的研究。他是一位瑪薩拉酒的收藏家,幾十年來到處留意搜集散落在民間的用真正perpetuum法釀的瑪薩拉酒,如今他的酒窖中已經(jīng)有幾十個大桶的藏品,他的夢想是讓所有愛瑪薩拉的人還有機會喝到曾經(jīng)傳統(tǒng)的風味。
西西里的旅程即將結束時,我終于體會到那句話:要么你永遠到不了西西里,如果到了,那你將永遠無法離開。現(xiàn)在,每當與朋友分享西西里美酒時,總會說個不停,那里的故事我可以講上一千零一夜。如果你還想聽,請跟我一起去西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