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劉基
齊宣王與盼子游于囿,出鳥獸魚鱉而觀之。見其馴狎而不驚也,洋洋然有喜色。
盼子問曰:“王何以能使之若是哉?”王曰:“吾惟其性之欲而弗逆焉耳?!迸巫釉唬骸巴醣匾陨搅痔幤浜?、猴猿,沼處其魚鱉,而澤處其鴻雁乎?”王曰:“然?!迸巫釉唬骸巴醣匾匀怙柶浠⒈柶浜镌?,稻梁飽其鴻雁,雞鶩飽其狐貍乎?”王曰:“固然?!迸巫釉唬骸笆够⒈蝗諢o肉,猴猿一日無果,鴻雁一日無稻梁,狐貍一日無雞鶩,則王能安之乎?”王曰:“不能也。”“今欲以澤沼處虎豹、狐貍、猴猿,而山林處鴻雁、魚鱉,則王能馴之乎?”王曰:“不能也?!痹唬骸叭粍t王之所以處鳥獸、魚鱉,無不得其所矣,彼必感王之德,而知所以報王矣。今濟與洸斗,河、濟、洸、泗同溢,民庶流離,無人以拯之,臣請舉豹;三晉合兵伐我,侵車東至阿,無人以御之,臣請舉虎;瀛博之間海溢,水冒于城郭,無人以疏之,臣請舉鱉;四郊多壘,烽火不絕,狗偷鼠竊,乘時而興,無人以治之,臣請舉狐;戎卒相持,千里饋餉,禾黍不登,倉廩空竭,無人以理之,臣請舉雁;禮典違闕,紀法失守,敵國使至,無人以應之,臣請舉猴;忠信不孚,民隱其情,斷獄多辟,無人以明之,臣請舉猿;力本無貲,草萊滋蔓,田野荒蕪,無人以辟之,臣請舉貍。而王可以坐鎮(zhèn)齊國矣。”王勃然色變。
盼子曰:“王無怪也。臣以為,王不惜桑麻之地,以為山林沼澤;不惜人食,以養(yǎng)禽獸者,為其足以承王之任使也。今皆不可,則必于人乎取之。而王之待士,未見有惟其性之欲而弗逆者也,未見有處之必以其處,而食之必以其食者也,則王之所重輕,人知之矣。而又欲繩之以王之徽纆,范之以王之矩度,強之以其所不能,迫之以其所不愿,則任王之事者,非圖餔啜,則有所不得巳焉耳。而欲望其悉心竭力,與王共治齊國,是何異乎筑枯籜以防水,鉆朽木以取火哉?”
于是宣王豁然大寤,投案而起,下令放禽獸,開沼澤,與民共之。禮四方之賢士,立盼子以為相。齊國大強,秦楚致伯,盼子之力也。
1. 齊宣王,戰(zhàn)國時齊國國君。盼子,即田盼。囿,苑囿,古代畜養(yǎng)禽獸供帝王玩樂的園林。
2. 馴服可親。
3. 惟,只。滿足它們的性情愛好而不違背。
4. 處,安頓。沼,水池。澤,湖泊。
5. 鶩(wù),野鴨。飽,使……吃足。
6. 本來如此。
7. 濟水與洸(gūang)水相互沖突。它們都在山東境內(nèi)。
8. 我請求推薦豹來治理洪水。
9. 三晉指韓趙魏三家分晉,各立為國。侵車借指入侵軍隊。阿(ē),在山東陽谷縣。
10. 瀛博,瀛州、博州,在山東。海水倒灌。冒,水漲。
11. 壘,壁壘,防御工事。烽火,戰(zhàn)火。狗鼠,名詞作狀語,像狗(鼠)那樣的偷(竊),泛指盜賊。
12. 戎,指敵兵。饋餉,給軍隊運糧。
13. 登,五谷成熟。
14. 禮儀和典章制度違時,缺損。
15. 孚,使人信服。
16. 獄,案件。辟,通“僻”,邪僻,不公平。
17. 力本,從事農(nóng)耕。本,農(nóng)業(yè)。貲,錢財。
18. 辟,開發(fā)。
19. 坐鎮(zhèn),安坐而以德服人。
20. 因為它們足以擔任你委派的使命。
21. 以他們適宜的居住安頓他們,以他們應有的失誤供應他們。食(sì)之,供給他們。
22. 徽纆(mò),捆綁俘虜或罪犯的繩索。此指法律。
23. 范,限制。矩度,規(guī)矩法度。
24. 不是貪圖餔(bǔ)啜(chuò),就是不得不來干的人。餔啜,吃喝。
25. 籜(tuò),竹殼??p編枯損的竹殼而防水滲進來。
26. 寤,通“悟”。投案,拍桌。
27. 放,舍棄;開,展示。
28. 禮,名詞活用為動詞,禮待。以為,任命。
29. 伯,通“霸”。獻上霸主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