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哲
隨著現(xiàn)代傳媒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報紙、電視臺、網(wǎng)站等如雨后春筍般創(chuàng)辦起來, “新聞線人”也應運而生,成為不可或缺的一個新的職業(yè)群體。我當兼職新聞線人要從一個故事說起。2003年,我在北大參與《青年時代》雜志的采編工作。有一位名叫“愛心女孩”的網(wǎng)友是個殘疾女孩,來北京治病,請求我?guī)兔?。她身殘志堅、樂于助人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我忍不住打電話給媒體,希望報道一下她的故事。
當時《華夏時報》的記者到北大采訪了她。報道很快見報,還是一個整版。我很是開心,覺得自己為別人做了一件大好事,很有成就感。更令我驚喜的是,沒過多久,該報打電話通知我,讓我去領提供新聞線索的獎勵費300元。我第一次知道,新聞爆料還有獎勵。從此,只要身邊發(fā)生有價值的新聞線索,我就會在第一時間提供給媒體。
我是一個在北大游學十七年的“北大邊緣人”,媒體報道稱我是 “北大旁聽十年熬成的學者” “北大游學代言人”,這讓我深感慚愧。當時我住在北大與清華兩校附近的燕東園,對于這兩所名校的新聞,我頗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便利,有一段時間,我提供的新聞線索經(jīng)常被北京的媒體爭相采用,有時每個月靠提供新聞線索獲得的收入能達到一兩千元。這對從事文化研究與寫作的我來說不無幫助。北大殘疾女博士郭暉、北大盲女秦玉花、袖珍女歌星吳小莉、超級矮男楊明、北大打工的“收藏大王”劉宇光、“藏書狀元”魏林海、 “億萬富翁”科學迷溫邦彥等一大批人,都是通過我提供新聞線索被媒體關注報道的。
有不少人最初并未引起媒體的關注,但是經(jīng)過我的“爆料”,就“一夜成名天下聞”。比如北大餐飲中心的臨時工劉宇光,就是我在北大旁聽時認識的一位好友,他在北大打工的目的就是為了索求名人簽名。他先后收藏了2000多個名人的簽名封。我覺得他的事跡很有新聞價值,于是就給《新京報》《北京青年報》《北京晚報》等媒體提供了線索。想不到,爆料當天,就有七八家媒體記者趕到北大,劉宇光成了他們爭相采訪的對象,情境簡直像開“新聞發(fā)布會”。第二天,劉宇光的故事就被五家媒體報道,劉宇光也因此一夜成名。
當“新聞線人”,首先要有敏感的新聞嗅覺,要善于發(fā)現(xiàn)新聞,及時提供新聞線索給媒體。我不主張只“報喜不報憂”,正如以“烏鴉”自居的作家、記者曹聚仁先生所言,我們應“既報喜也報憂”,對好人好事要表揚,對惡人惡事也要批評,這樣媒體才有公信力,新聞線人才有正義感?!皯蛺簱P善”就是新聞報料的宗旨,也是做人的準則。
“新聞線人”也要敬業(yè),不怕苦,不怕累。不少職業(yè)新聞線人,為了挖到第一手的“新聞大料”,經(jīng)常蹲守醫(yī)院、交通事故多發(fā)點,一待就是大半天。有時一無所獲,也無怨無悔。遇到特殊情況,甚至通宵達旦工作。他們自己配備攝像機,以敏銳的嗅覺嚴陣以待,因為有時突發(fā)性新聞稍縱即逝,他們隨時在現(xiàn)場,以“準記者”的身份第一時間進行現(xiàn)場拍攝與采訪,等候報社記者趕至現(xiàn)場,配合記者完成采訪。
提供新聞線索,一篇獎勵費少則一兩百元,多則上千元,特別是爆炸性的獨家“大料”,獎金可達上萬元。做兼職“新聞線人”,讓我體驗到了精彩的人生,實現(xiàn)了對社會的獨特價值,并且還有不薄的收入,補貼家用,真是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