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巖
四月的春天,陽光澄澈,樹枝空蕩地伸展成一闕欲說還休的宋詞。紛飛的風箏,啾啁的小鳥,南歸的雁陣,讓人終于感到了春的溫存。
這樣的一個春天的黃昏。我一人安靜地坐在窗前,讓脈脈余輝灑在手中泛黃的書稿上,靜默,溫暖,一如我們詩意的春天。詩意的春天,不在于你的心中有多少浮華若夢的情景;不在于你的身旁是否總有轟轟烈烈的故事。詩意的春天,是在平凡困苦的成長中,還能給自己一個潔凈而崇高的向往;是在擁擠掙扎的境遇中,還能有一顆溫和而高貴的心。
詩意的春天,是一種體驗。春天高尚的本質(zhì)往往會被世俗的屏障遮掩,讓人失望、沮喪。但如果我們能用一顆詩意的心去發(fā)現(xiàn)春天里的真、善、美,那我們便能體會春天的真諦。詩意的心是真實、單純而透明的,所以詩意的春天便是真摯的,是路口父母焦急張望的眼神,是相知好友與你肝膽相照的勇氣,是戀人們海枯石爛卻矢志不渝的誓言。
詩意的春天,是一種寄托。成長的歲月中有那么多的華而不實、言不由衷。只有回到一個人詩意的春天中,才能在靜謐而安詳中找回曾在紛亂中迷失了很久的自己,才能清楚地看到前方的目標。反省后,繼續(xù)上路。
詩意的春天,是一種境界,有境界則自成高格。正如我們讀詩,不必在意詞藻的堆砌,而應(yīng)在意詩中的情感帶給你的觸動——相隔千年,卻依然擁有那份相通的理性的思考,情感的濡濕。詩意的春天是一種含蓄、簡約而寬容的春天,是智者站在人生的高處向下俯視的淡定和自如,是仁者站在時光河流的兩岸對川流不息的人來人往露出的深沉一笑。
在這個初春的黃昏,回憶過去的美好,暢想未來的理想,春天因這些溫暖的想念而更加豐腴而生動。讓我們用一顆敏感的心去體會春天的詩意,詩意的春天。
詩意的春天是超脫的境界,是心靈的仰望。
點評:
全文讀來有一種文化的詩意。作者詩意的語言,有意無意的化用,都使文章的文化意味很濃。在濃郁的文化氣息中,我們感受著作者對詩意春天的熱愛。作者的文化底蘊,得益于平時的閱讀積累,“腹有詩書文自華”也便是對這篇文章最好的概括。
在文章中,作者為了表明自己對詩意春天的看法,選取一個特定的時刻,正是黃昏時刻脈脈的余暉,引發(fā)著作者詩意的聯(lián)想,才會有了“體驗”“寄托”“境界”的認識與感悟。這三種感悟,借助段首中心句的形式來表明,層次清晰的同時,也使文章逐漸深入下去,文章也便更加厚重。 (呂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