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高管的薪酬一直是個不能說的秘密,但即使再敏感也沒能降低人們對其詬病的強度。對于央企高管薪酬,主要的爭議點其實都圍繞著“不公”二字?!坝腥蚊鼪]有明確任期,有職務(wù)沒有嚴格考核,薪酬同業(yè)績不掛鉤”,例如,招商輪船去年出現(xiàn)21.84億元巨虧,凈利潤同比跌幅為2497%,而高管不僅沒有被問責也沒有引咎辭職,居然還逆勢漲薪,其總經(jīng)理從2012年的年薪18萬元火箭式上漲到2013年的85萬元。如何不引人詬?。?/p>
鑒于此前為了約束職務(wù)消費而設(shè)置上限,反而成為變相認可助長了光明正大的肆意鋪張,這一次,在8月18日就明確強調(diào)“按照職務(wù)設(shè)置消費定額并量化到個人的做法必須堅決根除”。據(jù)報道,初稿的方案出招更狠,直接提出“央企、國有金融企業(yè)主要負責人的薪酬將削減到現(xiàn)有薪酬的30%左右,削減后不能超過年薪60萬元”。年薪和隱性福利同時被扼住,不是大幅度削減就是根除,這次對于觸及既得利益集團的央企高管薪酬改革顯然不打算手軟。
只是,央企高管降薪究竟降到多少才算合理?如果說完全按市場化價格,那么60萬元的上限對于國有銀行高管來講就不合適了,畢竟這只是銀行中高層的年薪。再說,若要按照市場化定價,那么央企高管是否像市場化企業(yè)家一樣付出?顯然,絕大部分的央企高管都是沒有的,要么不懂要么不上心要么兩者兼有,在這種情況下按市場化價格還合理嗎?而引申出的另一個問題是,很多央企的利潤是憑借壟斷優(yōu)勢得來的,誰做高管并不起決定性作用,那么這些高管的薪酬是否應該撇除壟斷所帶來的利潤?如果撇除的話他們的下屬又是否需要同等對待呢?算來算去,一團亂麻。
算到最后會發(fā)現(xiàn),不僅是央企高管薪酬,央企的業(yè)務(wù)、業(yè)績也仍然同樣是一筆糊涂賬。摘自《東南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