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超 龍作義 李雪 李紅莉 孫強 逄宏揚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育苗對黃菠蘿生長的影響,為黃菠蘿優(yōu)質(zhì)苗木的規(guī)模化生產(chǎn)提供科學的依據(jù)。[方法]采用不同規(guī)格的容器進行黃菠蘿苗木培育,定期觀測黃菠蘿苗木生長,苗木停止生長后,測定苗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長量,確定黃菠蘿最佳的育苗密度。[結果]不同密度對黃菠蘿苗木生長進程有一定影響,對黃菠蘿苗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長影響也很顯著,黃菠蘿最佳育苗密度為200株/m2 。[結論]為了培育大量優(yōu)質(zhì)壯苗,提高經(jīng)濟效益,應合理控制育苗密度。苗木密度適宜時,苗干粗壯,根系發(fā)達,高徑比值較小,合格苗木數(shù)量多,抗逆能力較強;密度過小,不但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而且苗木質(zhì)量也不一定高。
關鍵詞 黃菠蘿;育苗;最佳密度
中圖分類號 S792.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34-12130-02
The Sowing and Seedling Tests on Different Density of 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
YANG Yanchao, LONG Zuoyi, LI Xue et al
(Mudanjiang Forestry Science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10)
Abstract [Objectiv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eedling density on 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were studie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large scale production of high quality seedling. [Method] We used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of containers on the seedling cultivation, observed seedling growth regularly, mensurated the seedlings growth of ground and underground parts when the seedling growth stopped to determin the best seedling density. [Result] Different density had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growth process on the seedlings of P.amurense, the effects to the growth of ground and underground part were also significant, the best seedling density on the breeding of P.amurense was 200 plants per square meter. [Conclusion] In order to cultivate large numbers of high quality seedlings and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seedling density should be rationally controlled. The seedling growed strong with developed root system, the ratio of height and diameter was smaller, resistance ability was stronger, could get more qualified seedlings when the seedling density was suitable. The land could not be full used and the quality of seedlings was not necessarily good when the density was too small.
Key words Phellodendron amurense; Seedling cultivation; Best density
黃菠蘿(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別名黃檗、黃柏,為蕓香科(Rutaceae)黃檗屬(Phellodendron Rupr.)落葉喬木,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至華北北部,是第三紀孑遺種,國家級保護植物,也是東北地區(qū)著名的三大珍貴硬闊葉樹種之一[1-2]。黃菠蘿材質(zhì)堅硬,耐水、耐腐力強,紋理細致美觀,易加工,有光澤,刨切面光滑,是軍工、建筑、家具等的優(yōu)良用材,樹皮木栓較厚,是制作瓶塞、軟木的良好原料,也可用于制作隔音、隔熱材料等[3-4]。該研究采用不同密度育苗,在黃菠蘿苗木生長期內(nèi),定期測定其苗木生長,確定苗木生長進程;在苗木停止生長后,測定苗木根系生長情況,確定黃菠蘿苗木生長的最佳育苗密度,為黃菠蘿優(yōu)質(zhì)苗木的規(guī)模化生產(chǎn)提供科學指導。
1 材料與方法
1.1 種子選擇與處理
挑選顆粒飽滿、無病蟲害的種子,去除雜質(zhì),先用30 ℃左右的溫水浸種24 h,撈出后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2 h進行消毒處理,再用清水沖洗,控干后準備催芽。將消毒好的種子,按種、沙體積比1∶3與河沙混合,河沙濕度保持沙子飽和持水量的60%,每天翻動2次,待裂口種子達到30%~40%即可播種。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業(yè)局東村林場,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南郊,距離市區(qū)15 km,無霜期131 d,年降水量550 mm。
1.3 試驗設計
于2014年5月11日播種,采用容器育苗方法點播育苗,每杯放5粒種子。按隨機區(qū)組設計進行育苗密度對比試驗。
試驗在全光條件下,采用直徑為7.0、8.9、10.0、12.0 cm等4種規(guī)格容器杯播種育苗,苗出齊后進行間苗補苗,每杯留苗2株(即育苗密度為400、250、200、130株/m2)進行對比試驗,每個處理0.5 m2,重復3次。在整個苗木生長期,做好除草、間苗補苗、病蟲害防治等管理,定期觀測苗木生長。
1.4 測定項目與方法
苗木出土后,每個處理隨機抽取5株幼苗,分別測定苗高、地徑,每10 d測定1次,直到苗木停止生長為止。苗木生長停止后,進行取樣調(diào)查,每個處理取10株,測定苗高、地徑,并將根系利用掃描儀進行掃描,然后用托普根系分析軟件進行分析。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EXCEL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育苗密度對黃菠蘿苗木高生長和地徑生長的影響
從圖1可以看出,育苗密度不同,黃菠蘿苗高生長進程也不同。育苗密度為200株/m2的黃菠蘿從6月下旬開始進入生長旺盛時期,一直持續(xù)到8月中旬,之后進入緩慢增長期;育苗密度為130株/m2的黃菠蘿從6月下旬進入生長旺盛時期,持續(xù)到7月中旬,8月生長開始較緩,9月生長幾乎停滯;育苗密度為400株/m2和250株/m2的黃菠蘿從6月中旬進入生長旺盛時期,持續(xù)到7月下旬,8月開始生長平緩。
圖1 不同育苗密度黃菠蘿苗木高生長進程
從圖2可以看出,不同育苗密度黃菠蘿地徑生長進程基本相同,地徑生長高峰期出現(xiàn)在7月中旬~8月中旬,中間有一個暫緩期,即7月下旬到8月初;育苗密度為200株/m2和130株/m2的黃菠蘿從8月中旬之后進入勻速增長時期,且生長速度較其他育苗密度(400株/m2和250株/m2)下的黃菠蘿要快;育苗密度為400株/m2和250株/m2的黃菠蘿從8月中旬開始亦進入勻速增長時期,但增長速度緩慢。以上情況說明育苗密度對地徑生長進程基本沒有影響,但對地徑本身生長影響較大,育苗密度為200株/m2的黃菠蘿地徑生長始終優(yōu)于其他密度下的地徑生長。
圖2 不同育苗密度黃菠蘿苗木地徑生長進程
不同育苗密度對黃菠蘿苗高和地徑影響顯著,育苗密度為200株/m2的苗木生長最好,苗高為17.59 cm,地徑為3.54 mm,高徑比為4.97,苗高和地徑均明顯大于其他密度;育苗密度為130株/m2的苗木生長次之,苗高為15.15 cm,地徑為2.91 mm,高徑比為5.21;育苗密度為250株/m2和400株/m2的苗高、地徑生長最小。該試驗中,黃菠蘿最佳育苗密度為200株/m2。
2.2 不同育苗密度對黃菠蘿苗木根生長的影響
不同育苗密度對黃菠蘿根系總長度有著一定影響(圖3)。由圖3可以看出,育苗密度為200株/m2的黃菠蘿苗木根系總長度最大,達到271.01 cm,育苗密度為130株/m2的黃菠蘿苗木根系總長度次之,為155.11 cm,而育苗密度為250株/m2和400株/m2的黃菠蘿根系總長度較小,可見密度過大或者過小,均不利于苗木根系生長。
圖3 不同育苗密度對黃菠蘿根系總長度的影響
不同育苗密度對黃菠蘿根平均直徑的影響見圖4。由圖4可以看出,育苗密度對黃菠蘿苗木根平均直徑的影響不顯著。
圖4 不同育苗密度對黃菠蘿根平均直徑的影響
育苗密度對黃菠蘿根系總體積也有一定影響(圖5)。由圖5可以看出,育苗密度為200株/m2的黃菠蘿苗木根系總體積最大,達到1.44 cm3,130株/m2的次之,為0.61 cm3,而育苗密度為250株/m2和400株/m2的黃菠蘿根系總體積較小??梢娭挥羞m宜的密度才能使苗木根系發(fā)育良好。
圖5 不同育苗密度對黃菠蘿根系總體積的影響
3 結論與討論
(1)育苗密度過小,不但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而且苗木質(zhì)量也不一定高;育苗密度過大,高徑比值較大,苗木較弱,抗逆性差,易倒伏;只有苗木密度適宜時,苗干粗壯,高徑比較小,苗木抗逆性強,才能生產(chǎn)出更多合格苗木。
(2)不同育苗密度對根系總長度和根系總體積有一定的影響,密度適宜時,根系發(fā)達,根系總長度和根系總體積均大;育苗密度過大,則不利于根系發(fā)展,根系總長度和根系總體積均小;而育苗密度過小,不但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而且苗木根系也不一定生長的好。
(3)試驗結果表明,不同育苗密度對黃菠蘿苗木的生長
有顯著影響。按照培育優(yōu)質(zhì)壯苗的原則,以200株/m2的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