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麗
馬鈴薯又稱土豆,茄科作物,是薯芋類蔬菜中栽培最廣泛的種類。既可做蔬菜,又可當主食,并有多種加工品,是供應期最長的蔬菜種類之一。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采取馬鈴薯與玉米和各類蔬菜、瓜類進行間、套、復種,在栽培形式上,有裸地栽培和地膜覆蓋栽培兩種。春季栽培馬鈴薯多采用地膜覆蓋,可以起到早熟效果,增加產(chǎn)值和經(jīng)濟效益,使低值蔬菜變成高值蔬菜,并且栽培管理方便省工。其栽培技術如下。
一、選擇良種
選擇抗病、高產(chǎn)、早熟種薯,如早大白、荷蘭七、荷蘭十五、夏波蒂等。種薯產(chǎn)地一般在高海拔冷涼地帶。
二、適宜播期
早春馬鈴薯采用地膜覆蓋栽培,應在4月上旬 (清明前后)播種,宜早不宜晚。
三、整地施肥
整地前必須選擇地勢平坦,中性或偏酸性黃色沙壤土。播種前深翻25-30厘米,最好施有機肥,一般每畝施用1500-2000千克。磷酸二銨15-25千克,硫酸鉀20-25千克,尿素15-20千克,以上肥料可全部作為基肥施用,但是注意薯塊不能與復合肥、化肥接觸,以免造成肥害,肥料要撒在兩薯塊株距中間,在現(xiàn)蕾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和膨大素(0.3%—0.5%),根據(jù)生長情況每畝要追鉀肥15-20千克和5—10千克的氮肥,有利于提高產(chǎn)量。
四、合理密植
目前馬鈴薯畝用種量125-150千克。生產(chǎn)上必須采用大壟雙行地膜覆蓋方式,平均畝密度在4500- 4800株。
五、播種準備
在播種前20-30天,將種薯放在20℃避光環(huán)境中催芽10-15天,當芽長0.5-1厘米時,將種薯放在 15℃有光環(huán)境中曬芽。同時用草木灰拌種。切刀千萬要用100倍液(20克高錳酸鉀對水2千克)消毒。切開種薯如發(fā)現(xiàn)有黃圈或黑臍,要將整個種薯淘汰。
六、地膜覆蓋
目前生產(chǎn)上用的地膜厚度為0.008毫米,每畝用量3.5-4千克。地膜覆蓋后,不僅改善土壤理化性質(zhì)、保墑、保肥而增產(chǎn),在15%-30%左右。通常做90-100厘米寬的壟床,壟床距45厘米、臺面65-70厘米、床高15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26-30厘米。播種后將床面摟平,蓋上地膜,或播種前4-5天蓋上地膜,播種時用手鏟挖孔播種,在2天內(nèi)將種植孔用土封住。采取先種后覆膜方式,在出苗后及時劃開地膜,將苗引出,防止苗被燙傷。
七、中耕培土
當苗4-5片葉時中耕培土一次。現(xiàn)蕾期中耕一次,培土10厘米左右,盡量向根部多培土,把壟封嚴,防止青皮。
八、水分管理
在生產(chǎn)上,視土壤墑情可在播種前10-15天,灌透地,再起壟做臺,團棵前、現(xiàn)蕾前、開花期必須澆透水。重點保證花期的水分供應充足,在收獲前10天停止?jié)菜?,雨后要及時排水,田間積水超過24小時,馬鈴薯即開始腐爛。
九、病蟲防治
晚疫病主要發(fā)生在葉柄、莖和塊莖上,在葉上主要發(fā)生于葉尖和邊緣。防治重點是早發(fā)現(xiàn)。在連續(xù)兩天相對濕度大于75%,氣溫在10℃以上,就有可能發(fā)病,發(fā)現(xiàn)病株可噴58%瑞毒霉錳鋅500-600倍液。當苗高10厘米左右時,用雷多米爾加入160萬單位青霉素與鏈霉素各兩支,再加入氧化樂果800-1000倍液,每畝噴灑藥液50千克,一周后再噴一次。瓢蟲用敵敵畏或敵百蟲噴霧。蚜蟲主要是桃蚜,可使用50%“抗蚜威”2000倍液噴霧。
十、葉面施肥
為了獲取高產(chǎn),生產(chǎn)中應用多效唑和膨大素。多效唑每畝用15%可濕性粉劑30克對水40千克,在蕾期均勻噴在莖葉上,可抑制植株徒長,增加產(chǎn)量 10%-20%。膨大素每畝用10克對水25千克,可增產(chǎn) 10%左右。
十一、收獲貯藏
一般中、早熟品種在出苗后60-65天,當葉片發(fā)黃時,選土壤不潮濕、天氣晴朗的日子收獲。收獲的馬鈴薯晾曬后裝袋,碰傷的薯塊在20℃的環(huán)境中晾曬兩天后再裝袋。貯藏期間應放在陰涼通風處,避免陽光照射。
(作者單位:151700 黑龍江省明水縣崇德鎮(zhèn)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