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校能 黃德勝
摘 要: 文章從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和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出發(fā),分析了籃球運動訓練的心理學理論基礎。
關鍵詞: 青少年 籃球訓練 心理學理論基礎
一.研究方法和對象:
1.研究對象
以無錫運動學校籃球隊男女運動員為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收集與課題有關的書籍、文獻,并進行整理與歸類;借助互聯(lián)網廣泛收集有關運動心理訓練方面的資料,為研究提供背景材料。
(2)訪談法:走訪北京、浙江、上海和江蘇等業(yè)余運動學校和相關專家學者,充分了解我國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心理學訓練情況。
二、研究結果及分析:
1.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與籃球訓練
(1)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是一種S-R(刺激—反應)的聯(lián)結理論。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huán)境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環(huán)境是刺激,由刺激產生的行為是反應。依此理論指導籃球運動訓練,籃球運動中的刺激是通過籃球實現(xiàn)強身健體,增進健康,愉悅身心的目標,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反應;防守限制對方得分,進攻努力得分超過對手作為刺激,個人和全隊采用的技戰(zhàn)術行為作為反應,形成條件反射:刺激—反應—強化,進行籃球運動訓練。
(2)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指導籃球訓練存在的問題。
①機械地用動物的學習規(guī)律解釋人類的學習行為,忽視了社會文化刺對人的影響,行為主義僅僅解釋了人類學習的生物屬性一面,未揭示人類學習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忽視人類學習的內部過程,以及人類與動物的本質差別。簡言之,指導籃球訓練呈現(xiàn)簡單性和外在性。
②過于強調訓練的客觀性,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行為主義過分強調人的行為,輕視或忽視意識、態(tài)度和情感意志的變化對訓練的影響。
③忽視籃球運動專項的規(guī)律,籃球比賽的節(jié)奏調控,專項意識和專門化感知覺的培養(yǎng)。
2.認知心理學理論與籃球訓練
(1)認知心理學理論既強調外在的客觀因素(環(huán)境),又強調學習者內在的主觀因素(心理結構),把重點放在二者的結合上,主張學習就是將外在事物的關系內化為學習者自己的心理結構(認知結構)的過程,既S-O-R。
(2)認知心理學理論指導籃球訓練存在的問題。
①認知心理學脫離籃球運動的實踐研究人的認識活動,把訓練歸結為單純的內部心理過程和意識系統(tǒng),把人的認識活動歸結為純粹的認知行為,甚至類比或等同于計算機對信息的加工,呈現(xiàn)認知心理學的片面性。
②籃球訓練的實踐中容易出現(xiàn)聚焦在認知上,而忽略其他非認知因素,甚至過于強調訓練的認知性,輕視或忽視意識、態(tài)度、個性因素、自然環(huán)境、人文精神和情感意志的變化對訓練的影響的現(xiàn)象。
3.建構主義心理學理論與籃球訓練
(1)建構主義心理學是認知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認為:世界是客觀存在的,根據辯證法“觀察滲透理論”,個體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構和解釋客觀世界,因而對客觀世界的解釋或建構是多樣化的。建構主義指向開放性探討,鼓勵對事物事件及特點的文化經驗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考。
(2)建構主義心理學理論指導籃球訓練。
①建構主義心理學強調多角度、多層次地進行籃球訓練:建構主義理論強調事物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對事物的了解或對知識的掌握從多角度、多層次入手,學習者不需要設定某一固定的學習起點??梢圆捎谜Z言傳遞信息的訓練方法、直接感知法、幫助和保護法,身體練習為主的訓練法、以情境和競賽活動為主的訓練法和探究法進行籃球技戰(zhàn)術的訓練。
②建構主義心理學指導籃球訓練強調“自上而下”的學習策略。在訓練中形成“支架式”、“拋錨式”等訓練方法和模式。
③強調在實踐中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在根據理論設計與實踐籃球訓練時,避免過于強調相對性而導致真理觀的相對主義。
4.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與籃球訓練
(1)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學習過程中學生自我實現(xiàn)的心路歷程,認為學生有自我發(fā)展的潛力,學什么、如何學、進度怎樣安排都可以由學生自己決定,提倡學習以人的整體性為核心,強調“以學生為核心”的教育理念,認為學習的本質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學習成敗的關鍵不在于指導者的專業(yè)知識與教授的技巧,而在于人際關系與情感態(tài)度。
(2)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指導籃球訓練體現(xiàn)為:
①人本主義心理學重視學生的健康、全面、和諧發(fā)展。通過籃球訓練不僅要掌握專項的技能和知識,還要掌握運用知識和技能促進健康發(fā)展的方法,培養(yǎng)獲得強健體魄的能力。
②重視意義學習,強調非認知因素的重要性。
③強調“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3)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指導籃球訓練存在的問題:過于強調人的自我實現(xiàn)的生物學動力機制,容易忽視社會因素對人的發(fā)展的制約作用,以反對客觀主義的面目出現(xiàn),具有明顯的主觀唯心主義傾向,即只重視人的情感與價值,淡漠客觀的科學知識本身。
三、結語
1.幾種心理學理論為籃球運動訓練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雖然這些理論之間存在分歧,具有不足和缺陷,但是反映的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完全可以相互補充,匯成一個整體,對籃球運動訓練均有不同程度的參考價值。在籃球訓練中應盡量避免各個理論的不足之處,利用與借鑒其優(yōu)點,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fā)展心理學理論。
2.在籃球運動訓練實踐中,必須根據運動員的認知水平,體力、心力、腦力基礎,以及周圍的技戰(zhàn)術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綜合運用行為、認知、建構心理學理論和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
參考文獻:
[1]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季瀏.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運動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4]馬啟偉張力為.體育運動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