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朝
[摘要]2009年8月,CCTV民族器樂電視賽拉開了序幕,但是在這一次比賽中卻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文章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認為在民族器樂演奏中,民族性逐漸缺失。事實上,民族器樂有更加合適的伴奏途徑。在今后的日子里,民族器樂演奏應(yīng)該回歸“民族”的主題。
[關(guān)鍵詞]民族器樂演奏;民族性;鋼琴伴奏
2009年8月,2009CCTV民族器樂電視賽拉開了序幕。在這次比賽中,主辦方吸取了2007年民族器樂比賽的經(jīng)驗,除了嗩吶、古箏和二胡等,又增加了非傳統(tǒng)組合和其他組合。在2009年的民族器樂比賽中,吸引了大量的參賽者,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與此同時,在這次比賽中也暴露了很多問題。
一、民族器樂演奏存在的問題
(一)鋼琴律制和民族樂器律制相悖
在整個器樂比賽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所有的獨奏節(jié)目中,很多選手選擇用鋼琴伴奏,采用鋼琴伴奏是為了更好地襯托民族樂器的特點,烘托出氣氛。但是,鋼琴和民族器樂的律制并不相同,用鋼琴為民族樂器伴奏,不但沒有給人以美感,反而讓人感到不舒服。鋼琴和民族樂器的律制的科學基礎(chǔ)不一樣,是不可能湊在一起的。
(二)鋼琴音色和民族樂曲意境不合
我們從這次民族器樂電視比賽中可以看到,一些節(jié)目在演奏時非常需要講求傳統(tǒng)性和藝術(shù)性,大部分民族樂器的音色和鋼琴的音色不僅不能夠做到相得益彰,反而有些不能融合。
二、民族樂器的演奏有多種途徑
從伴奏形式上而言,我們可以將民族樂器分為兩種不同的伴奏形式:第一種就是可以用單獨的民族樂器進行伴奏。例如說笙和嗩吶,嗩吶在單獨演奏時,有時會因為耗費氣力出現(xiàn)“空擋”,而如果我們用笙來為嗩吶進行伴奏,就可以填補這一缺陷,使演奏出來的樂曲更加的連貫自然;第二種就是可以用小型的民族樂隊為獨奏樂器伴奏。組織一支小型的民族樂隊并不簡單,民族樂器演奏者一般都能夠勝任幾種樂器,演員和演員之間可以相互伴奏,所以在人員選擇上,我們可以擁有很大的余地。在民族器樂電視比賽中,作為主辦方的中央電視臺擁有十分豐富的資源,組建一支小型的民族樂隊是可以輕松辦到的。但是,中央電視臺在舉辦比賽時,對參賽者有著很大的限制,根本不能讓民族器樂演奏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使演奏不能盡情發(fā)揮。
三、民族器樂演奏中“民族性”缺失的傾向
在民族器樂大賽中,參賽者應(yīng)該充分體現(xiàn)音樂的民族性。所謂的音樂的民族性就是指運用本民族獨特的音樂形式和音樂表現(xiàn)手法來反映現(xiàn)實生活,音樂的民族性使這些音樂作品更加具有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在2009CCTV民族器樂電視賽中,主要存在著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在形式方面的缺失,第二個問題就是在內(nèi)涵方面的不足。在一系列的比賽中,參賽者表演的樂曲和他們所穿的服飾在風格方面反差很大,還有一些選手為了炫技,竟然利用本民族的樂器去表演西方國家的作品,使得這次的比賽不倫不類,失去了舉辦這次比賽的意義。
為什么很多的選手在比賽中演奏西方國家的作品呢?這不僅有著教育方式方面的錯誤,在思維方面的變化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在這次的比賽中,我們必須要清楚地認識到,無論何時何地我們必須堅持器樂的民族性,如果沒有了民族性,那么樂器也只剩下空殼了。
四、民族器樂應(yīng)該回歸“民族”主題
在我國,傳統(tǒng)的民族樂器在種類方面十分多,我們對于其中一些樂器比較熟悉,但是還有一些樂器我們也不是十分了解。我國在今年舉辦了一系列的關(guān)于少數(shù)民族樂器演奏的活動,這些活動對于促進我們對少數(shù)民族樂器的了解和發(fā)展少數(shù)民族音樂方面有著很大的積極作用。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是,這些舉辦的活動仍然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在舉辦民族器樂比賽時,鋼琴伴奏所占的分量十分重,而且在比賽中,一些表演逐漸向西方化靠攏。在我國,一些音樂學院在培養(yǎng)學生時主要是利用西方教育模式來進行培養(yǎng),這就導致了一些學生利用民族樂器演奏時,我們往往感受到西方作品的音樂思維。
在當代的中國,相對于西方的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我國的民族音樂遠遠落后于他們。在我國,民族音樂的市場和受關(guān)注程度,遠遠落后于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我們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要求將民族音樂走向世界,但是,我們沒有考慮到的是帶有西方音樂色彩、逐漸喪失本民族特色的民族音樂到底能夠走多遠。在筆者看來,音樂具有包容性,民族音樂并不排斥現(xiàn)代化。
在我國舉行的民族器樂比賽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有一些非傳統(tǒng)器樂組合在比賽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這就證明民族音樂具有包容性。我們在發(fā)展民族音樂時,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點就是我們必須要繼承民族音樂的傳統(tǒng),吸收其中有益的部分,民族音樂要走出世界,我們就必須堅持我國民族音樂中的根本,只有堅持民族音樂的傳統(tǒng),我們才能在音樂世界站穩(wěn)腳步;第二點就是我國的民族音樂要大膽創(chuàng)新,將民族音樂中一些不足的地方舍棄,引進新的元素,對民族音樂的形式加以改變,使民族音樂能夠更好地被人們接受。
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對民族音樂進行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民族音樂的“根”,堅持民族音樂中一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在繼承傳統(tǒng)的同時再創(chuàng)新求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