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維尼亞研究人員利用32只斯洛維尼亞本地羊羔,調查放養(yǎng)方式(放牧與喂養(yǎng))和斷奶系統(tǒng)(尚未斷奶與斷奶)對背最長肌肌內脂肪的脂肪酸組成的影響(擬發(fā)表于2014年4月Meat Science)。研究使用使用2×2因子設計。放牧羊羔具有較低肌內脂肪含量(P<0.0001)、較多多不飽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和反式C18:1脂肪酸、較高δ-氨基-γ- 酮戊酸(δ-aminol evulinic acid ,ALA)(P=0.0322)、二十碳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
(P<0.0001)和 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P=0.0149),但飽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P<0.0001)低于喂養(yǎng)的羊羔。斷奶系統(tǒng)影響PUFA(P=0.0040)和單不飽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P=0.0070),但并不影響SFA和反式C18:1脂肪酸的含量。放養(yǎng)方式和斷奶系統(tǒng)之間的相互作用主要為反式C18:1脂肪酸和反式C18:2脂肪酸。最后,由于其低n-3/n-6比率,從營養(yǎng)角度來看,所有
4個實驗組使用的斯洛維尼亞傳統(tǒng)上用于飼養(yǎng)的羔羊肉是令人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