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恭梯 賴鐘雄 劉煒婳 葉煒 林玉玲 劉生財 陳裕坤 張梓浩 吳高杰
摘 要 為進一步完善福建野生蕉遺傳背景研究,對采自福建省三明市和福州市的3個野生蕉自然居群共100份葉片樣本進行ISSR分析,并結合NTSYS、STRUCTURE和POPGENE等軟件,進行居群遺傳結構和遺傳多樣性分析。結果表明:13條引物共擴增獲得175個穩(wěn)定、清晰的條帶,平均擴增條帶數(shù)為13.5個,擴增產(chǎn)物主要介于200~2 000 bp,其中總的多態(tài)性條帶為158個,居群總多態(tài)性條帶百分率為90.3%;通過NTSYS和STRUCTUR軟件聚類分析發(fā)現(xiàn),巖前、莘口和赤壁野生蕉共100份樣本嚴格按照地理來源劃分為3個大組,3個大組可進一步分別劃分為3、3和4個亞組;采用POPGENE進行遺傳多樣性參數(shù)分析發(fā)現(xiàn),野生蕉居群總的變異中,群體內變異大于群體間變異,野生蕉居群內存在豐富的基因交流,3個野生蕉居群總體多樣性水平較高,從高到低依次為巖前、莘口和赤壁。說明福建野生蕉居群遺傳結構具有相對獨立的特點,水和人為因素在野生蕉群體演變過程中具有重要影響。
關鍵詞 野生蕉;ISSR;聚類分析;遺傳結構;遺傳多樣性
中圖分類號 S668.1 文獻標識碼 A
香蕉是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屬(Musa)大型單子葉草本植物,栽培香蕉主要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地區(qū),是全世界重要的水果,也是熱帶亞熱帶地區(qū)重要的食物來源[1]。品種退化且單一[1]、病蟲害侵擾[2-3]、育種進程緩慢[4]、自然災害頻發(fā)[5]是香蕉栽培的世界性問題,加快香蕉育種進程、選育新品種是防止品種退化,提高抗病蟲、抗寒、抗旱等香蕉抗性的重要途徑。由于栽培香蕉有性繁殖能力的衰退,傳統(tǒng)有性繁育的方法在香蕉上并不適用,因此遺傳改良成為香蕉育種研究的新方法,而且新近不斷被發(fā)現(xiàn)的野生蕉被認為具有多種抗性特點[6-7],是抗性基因發(fā)掘的寶貴資源,野生蕉可為香蕉遺傳改良提供新的研究思路。目前,中國野生蕉的分布主要在廣東、廣西、云南、海南、福建和臺灣等,福建野生蕉的研究早期見于呂柳新[8]的報道,賴鐘雄等[7,9-10]進一步的調查和研究發(fā)現(xiàn),福建省野生蕉資源豐富,在全省各個地市均有分布。福建省是中國栽培香蕉的北緣,也是具有大面積野生蕉分布的北緣地區(qū),福建省栽培香蕉受到冬季寒害的嚴重威脅,而野生蕉一般能夠正常越冬,福建野生蕉體現(xiàn)出較強的抗寒特點[7],能為香蕉抗寒研究奠定遺傳基礎。由于福建野生蕉的遺傳背景研究尚淺,并且該地區(qū)野生蕉自然居群受到嚴重的人為破壞,完善福建野生蕉遺傳背景研究和采取適當措施對野生蕉原生境加以保護,是野生蕉優(yōu)質種源保護和利用的必要工作。在本實驗室調查和研究的基礎上,本文以調查新發(fā)現(xiàn)的福建野生蕉3個自然居群共100份樣本為材料,開展ISSR分子標記研究,以NTSYS和STRUCTURE等相關軟件進行聚類分析,探討了野生蕉的遺傳結構和遺傳多樣性特點,以及野生蕉群落的形成和相互關系,可為野生蕉群落的自然演變提供新的觀點,并提出野生蕉的保護對策。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野生蕉的分布調查 3個野生蕉居群分別來自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qū)巖前鎮(zhèn)、莘口鎮(zhèn)和福州市永泰縣赤壁風景區(qū),3個自然居群分別記為Pop1、Pop2和Pop3。3個野生蕉自然居群經(jīng)實地調查、拍照取證和記錄分析,初步掌握其分布特點。
1.1.2 野生蕉樣品采集 3個野生蕉自然居群共100份樣本分別采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qū)巖前鎮(zhèn)(30份)、莘口鎮(zhèn)(37份)和福州市永泰縣赤壁風景區(qū)(33份),100份樣本編號為p1~p100。樣本要求健康無病蟲害的鮮嫩葉片,采樣點相距約10 m,采集的葉片于液氮中速凍后置于-80 ℃保存。
1.2 方法
1.2.1 DNA提取與質量檢測 DNA提取采用改良CTAB小量法進行。吸取稀釋10倍的DNA樣本4 μL于1%瓊脂糖凝膠中電泳,溴化乙錠(EB)染色后,用凝膠成像儀進行拍照,檢查DNA的完整性,并用微型核酸測定儀測定DNA濃度和檢測質量。
1.2.2 ISSR-PCR擴增 以本實驗室建立的香蕉ISSR-PCR體系為基礎,從陳紅俊等[14]篩選的16條引物中,選擇其中擴增效果較好的13條進行PCR反應,引物依次為UBC807、UBC810、UBC811、UBC815、UBC823、UBC825、UBC843、UBC844、UBC845、UBC855、UBC856、UBC857、UBC891。PCR反應體系和反應程序見陳紅俊等[14]的研究方法。PCR擴增產(chǎn)物于2.0%瓊脂糖凝膠中電泳,EB染色,蒸餾水漂洗后于凝膠成像儀中拍照。
1.3 數(shù)據(jù)處理
根據(jù)電泳遷移水平,以“1”和“0”記錄同一引物相同水平位置譜帶的有和無,采用NTSYS軟件計算其遺傳相似系數(shù)(GS),以非加權組配對算術平均法(UPGMA)對其進行聚類分析;采用STRUCTURE 2.3軟件,設置運行參數(shù)K(2-12),8次重復,以似然值為基礎,參照Evanno等[11]的方法計算△K,獲得群體數(shù)K;并用POPGENE軟件分析3個居群野生蕉樣本的遺傳多樣性參數(shù)。
2 結果與分析
2.1 福建三明市三元區(qū)巖前、莘口和福州市永泰縣赤壁野生蕉分布的調查
3個野生蕉自然居群分別來自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qū)巖前鎮(zhèn)、莘口鎮(zhèn)和福州市永泰縣赤壁風景區(qū),3個野生蕉自然居群的生長環(huán)境有共同特點,都位于濕度較大或水源豐富的地域,居群內部植被組成相對簡單,但是3個居群的分布亦各有特點。巖前鎮(zhèn)和莘口鎮(zhèn)位于三明市西南部的三元區(qū),東連梅列區(qū),西鄰永安市,南靠大田縣,北接明溪縣,位于武夷山脈和戴云山脈的匯水區(qū),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巖前和莘口2個野生蕉居群均分布于公路附近的凹地,夏季野生蕉林長勢旺盛、葉片濃綠,居群較顯眼。巖前野生蕉居群(Pop1)前方受到公路設施的壓迫,而后方則遭到山間林木的排擠,群落趨于萎縮(圖1-A)。莘口野生蕉居群(Pop2)的生長除受公路和農(nóng)田的威脅,同樣受到高大竹林的競爭抑制,在光線的爭奪中,野生蕉明顯處于弱勢(圖1-B)。永泰赤壁風景區(qū)位于福州市西面的永泰縣境內,閩江南港大樟溪畔,水源充足,動植物種類繁多,赤壁野生蕉(Pop3)位于溪流沿岸(圖1-C),野生蕉粗壯的根狀莖可穿過石縫延伸長至數(shù)米,形成吸芽發(fā)育成完整植株,能夠在土層淺土壤貧瘠的環(huán)境中形成茂密的蕉林(圖1-D)。野生蕉除依靠吸芽進行無性繁殖,亦可通過種子進行有性繁殖。綜上調查,野生蕉群體脆弱,亟需妥善的保護措施;個體堅強,可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繁衍發(fā)展,有利于抗性和抗逆基因的挖掘及利用。
2.2 DNA提取與PCR擴增
所提取的DNA完整性好,無拖帶,無污染,OD260與OD280的比值介于1.8~2.1之間,所提取DNA可用于后續(xù)試驗。
13條引物共擴增獲得175個條帶,擴增產(chǎn)物主要介于200~2 000 bp,平均為13.5個,100份野生蕉樣本的ISSR-PCR擴增的部分結果見圖2,其中多態(tài)性條帶為158個,居群總多態(tài)性條帶百分率為90.3%。巖前、莘口和赤壁野生蕉居群內PCR擴增條帶分別為155、148、130條,平均分別為11.9、11.4、10.2條,其中多態(tài)性條帶分別是107、94、80條,居群內多態(tài)性條帶百分率分別為88.6%、84.6%、75.4%,各引物擴增結果見表1。
2.3 100份野生蕉樣本基于距離聚類的結果
3個野生蕉自然居群,共100份樣本ISSR-PCR電泳結果的數(shù)據(jù),采用NTSYS軟件運算輸出聚類結果(圖3),當遺傳相似系數(shù)(GS)為0.69時,地理距離相近的巖前(Pop1)和莘口(Pop2)野生蕉沒有聚到同一類,屬于三明市的巖前野生蕉與屬于福州市的赤壁野生蕉(Pop3)聚為一類,莘口野生蕉為單獨一類。當遺傳相似系數(shù)為0.70時,可將100份樣本劃分成3個大組,3個組(I、II和III)分別對應于巖前、莘口和赤壁野生蕉居群,100份樣本的劃分嚴格符合按照地理分布的群體系統(tǒng)。當GS為0.82時可將第I大組,即巖前(Pop1)野生蕉居群劃分為3個亞組(I-I、I-II和I-III),樣本10和12被單獨劃分開來。當GS為0.84時,第II大組亦可進一步劃分成3個亞組(II-I、II-II和II-III),即莘口野生蕉居群(Pop2)的所有樣本可完全地被劃分到3個亞組中。當GS為0.91時,第III大組可被劃分成4個亞組(III-I、III-II、III-III和III-IV),即赤壁野生蕉居群(Pop3)可被劃分成樣本數(shù)比較均等的4個群體,而樣本95、96和99從4個亞組中單獨開來。因此,100份樣本符合地理來源劃分成3個大組,3個大組分別進一步劃分成3、3和4個亞組,其中個別樣本被單獨劃開。
2.4 100份野生蕉樣本基于模型聚類的結果
基于模型的STRUCTURE軟件運算結果,K與△K的關系由圖4-A可見,當K為3時,△K出現(xiàn)峰值,因此,100份野生蕉樣本可劃分為3個群體,群體聚類結果見圖4-E,3個群體分別對應于3個野生蕉自然居群,100份樣本的劃分與3個野生蕉自然居群完全一致,體現(xiàn)了STRUCTRURE軟件群體聚類的正確性。進一步對居群內部進行STRUCTURE聚類分析,在巖前(Pop1)野生蕉居群中,當K為3時,△K出現(xiàn)峰值,表明能將Pop1劃分成為3個群體(圖4-B),群體劃分結果見圖4-F;當K為3時,可將Pop2劃分成為3個群體(圖4-C),群體劃分結果見圖4-G;當K為4時,可將Pop3劃分成為4個群體(圖4-D),群體劃分結果見圖4-H。綜上所述,100份樣本可劃分成3個大群體,結果嚴格符合群體的地理分布,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Pop1、Pop2和Pop3可分別再劃分為3、3和4個次級群體。
2.5 基于距離和基于模型聚類結果的比較分析
比較距離聚類和模型聚類的結果可見,總共100份樣本均劃分為3個大組,3個大組的樣本歸屬符合采樣的地理來源,聚類準確可靠。再進一步對3個大組內部進行群體聚類時,2種聚類結果亦將3個大組劃分成3、3和4三個亞組,2種方法的不同主要是亞組內個別樣本的劃分有所差異。NTSYS距離聚類和基于模型的STRUCTURE聚類在Pop1的劃分中略有差異,首先表現(xiàn)在NTSYS聚類的I-I亞組的p23和p26兩份樣本在STRUCTURE聚類中分別被劃分到了不同的2個亞組中;其次是Pop1中歸屬不明確的樣本p10和p12在STRUCTURE聚類中被劃分到了相應的亞組中。在Pop2的劃分中,37個樣本中只有1個樣本的劃分出現(xiàn)了差異,即樣本p49在2種聚類方法中出現(xiàn)差異。而在Pop3的劃分中,NTSYS聚類歸屬不明確的p95、p96和p99,在STRUCTURE聚類中被劃分到同一亞組中。因此100份樣本的2種聚類中,有2種差異,首先是樣本劃分差異,這些樣本分別是p23、p26和p49,其次是NTSYS聚類中歸屬不明確的樣本在STRUCTURE聚類中能夠被劃分到相應的群體中,這些樣本包括p10、p12、p95、p96和p99,以上樣本在NTSYS聚類中顯示出獨立的特征,可能是這些樣本的遺傳信息具有特殊結構。以上分析結果顯示,2種聚類方法總體保持一致,將2種方法結合分析可以相互補充。
2.6 3個居群野生蕉遺傳多樣性分析
野生蕉群體間及群體內的遺傳多樣性可以通過相關遺傳多樣性參數(shù)進行衡量,3個居群野生蕉的ISSR-PCR結果經(jīng)POPGENE進行遺傳多樣性參數(shù)計算(表2),觀察等位基因數(shù)、有效等位基因數(shù)、Nei'基因多樣性、Shannon's信息指數(shù)、多態(tài)位點數(shù)目、多態(tài)位點百分率共6個統(tǒng)計量中,Pop1的6個統(tǒng)計量值均為最高,Pop2其次,最低的為Pop3。以上結果表明,3個野生蕉居群的遺傳多樣性程度從高到低依次為Pop1(巖前)、Pop2(莘口)和Pop3(赤壁)。
進一步分析顯示,居群基因多樣性(Ht)為0.280 2,群體內基因多樣性(Hs)為0.171 9,基因分化系數(shù)(Gst)為0.386 3,基因流(Nm)為0.794 2。以上結果表明,野生蕉總的遺傳變異中,38.63%來源于各個野生蕉居群之間,而61.37%的遺傳變異來源于野生蕉居群內部,因此3個野生蕉中居群內部的遺傳變異大于居群間的變異。
3 討論與結論
3.1 距離聚類結合模型聚類的分析方法提高野生蕉樣本聚類的準確性
NTSYS軟件和STRUCTURE軟件的運算方法,體現(xiàn)距離聚類和模型聚類的2種截然不同的模式,2種聚類方法都在各個研究領域中起重要作用。距離聚類可以根據(jù)不同的遺傳距離或遺傳相似系數(shù)查看樣本間的關系,但是不同的遺傳距離或不同遺傳相似系數(shù)對應不同的群體劃分,因此聚類群體的判別受人為影響。模型聚類可將距離聚類中歸屬不明確的樣本劃分到相應的群體中,而且可以通過查看Q值獲得樣本被劃分到相應群體的概率,但是群體K值卻比較難以確定,Evanno等[11]發(fā)展了K與△K在模型聚類中的關系,可根據(jù)△K確定K值,但是需要多次重復運算獲得。
2種聚類方法各有特點,但是在同一研究中同時采取2種方法進行試驗分析的報道較少,本試驗結果表明,2種方法的聚類結果總體上保持一致,但是也有不同,首先是100份樣本中,p23、p26和p49共3個樣本在2種聚類結果中存在矛盾,其次是距離聚類中p10、p12、p95、p96和p99共5個歸屬不明確的樣本在模型聚類中被劃分到相應的群體中。秦君等[12]和吳承來等[13]在大豆和玉米的研究中,認為距離聚類中劃分不明確的樣本在STRUCTURE模型聚類中有正確的歸屬。2種聚類出現(xiàn)差異的結果可能由于這些樣本的遺傳基礎相對特殊,說明本試驗聚類分析的100份樣本中的8份差異樣本可能具有遺傳特異性。因此距離聚類和模型聚類相結合,可掌握群體間或樣本間的親緣關系,解決樣本歸屬不明確的問題,而且可發(fā)現(xiàn)群體中遺傳基礎特殊樣本。
3.2 福建野生蕉自然居群間遺傳背景相對獨立
根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福建野生蕉不同自然居群呈不連續(xù)的片狀分布,本試驗結合前人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目前福建野生蕉15個分布在不同地域的自然居群已經(jīng)通過分子標記研究。陳源等[14]對三明荊西嶺(AB)和福州北峰無名山谷(AA)的2個野生蕉自然居群進行RAPD聚類分析,結果表明,野生蕉個體按各自居群聚在一起。張銳[15]也采用RAPD的方法對福州閩侯十八重溪景區(qū)、福州閩侯三疊井景區(qū)和三明尤溪3個野生蕉自然居群進行分子標記分析,3個居群的聚類關系與其地理分布呈正相關,聚類結果體現(xiàn)了3個居群各自的獨特性。陳紅俊等[10]采用ISSR技術研究了福建東南部共7個野生蕉自然居群的群體結構,結果發(fā)現(xiàn)只有分布在宦溪3個不同海拔高度的野生蕉居群間的親緣關系與地理分布呈一定相關性,其他居群間的聚類結果與地理距離并無特定關系,但是289份樣本嚴格劃分到7個居群內部。本試驗發(fā)現(xiàn)三明三元區(qū)巖前的野生蕉未與鄰近的莘口野生蕉聚為同一大類,而是與相隔較遠的福州永泰赤壁野生蕉聚為同一大類,莘口野生蕉獨立開來,但是所有樣本依然嚴格歸屬于3個地理來源的群體系統(tǒng),因此,福建野生蕉自然居群間遺傳背景保持一定的獨立性。
綜上可知,(1)一定距離范圍內的野生蕉自然居群的遺傳背景與地理距離密切相關,超過一定范圍遺傳背景與地理距離的相關性不大。有研究結果表明,鳥類和蝙蝠不僅是野生蕉有效的授粉者[16],也是種子散布的重要傳播者,前人發(fā)現(xiàn)犬蝠對小果野蕉種子的散布范圍約為200 m[17],再經(jīng)過鼠類、蟻類等地面動物的二次散布[18],范圍可在200 m以上,但二次散布后種子的分布范圍仍然有限,因此一定范圍內的不同野生蕉居群可能源于同一原始群落的遷移或重建,而較遠距離的野生蕉居群可能經(jīng)過較長期獨立的群落演變形成。(2)野生蕉自然居群具有遺傳獨立性,主要體現(xiàn)在野生蕉個體聚類結果嚴格服從相應群體系統(tǒng),無論地理距離近或遠的群體內個體與群體外個體的親緣關系相對獨立。原因可為2個方面,首先野生蕉保持較高的無性繁殖能力,并且可能占主導作用[7],其次是野生蕉呈不連續(xù)分布,有性繁殖中授粉方式可能以居群內授粉為主,群體間遺傳交流受地理隔離,本試驗結果表明,野生蕉總變異中61.37%的遺傳變異來源于野生蕉居群內部,與上述推測相符。
3.3 水是野生蕉自然群落遷移和形成的重要環(huán)境因素
成熟野生蕉種子呈飽滿、不規(guī)則,質地堅硬,淀粉含量高[16],進行野生蕉種子的田間播種發(fā)現(xiàn),其萌發(fā)時間主要集中在初夏,而萌發(fā)時間與播種時間的關系未有特殊規(guī)律,可見野生蕉種子的萌發(fā)與種子特殊結構對水分的需求有密切關系,春季到夏季降水量大,正好滿足了野生蕉種子萌發(fā)的條件,此不排除溫度等自然因素對種子萌發(fā)的影響。Chin[19]研究發(fā)現(xiàn),低含水量可以促使野生蕉種子進入休眠,而有利于種子保存,高含水量則是導致種子萌發(fā)的關鍵因素,可見水分對野生蕉種子的萌發(fā)具有重要作用,野生蕉在新環(huán)境重建的基礎正是依靠種子的萌發(fā)[20-23]。曾惜冰等[24]研究顯示,野生蕉個體水分含量可達97%[22],野生蕉分布于濕度大含水豐富的區(qū)域利于自身的生長發(fā)育,香蕉是水敏感性植物,因而水是野生蕉自然居群得以維系的關鍵要素。
水不僅是香蕉種子萌發(fā)和個體生長發(fā)育的重要影響因子,也是野生蕉群體遷移和形成的重要環(huán)境因素。經(jīng)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福建野生蕉主要分布于溪流附近或峽谷等濕度較大的地域,這與廣東、海南、云南等地的野生蕉分布范圍類似[21,24-25],而且發(fā)現(xiàn)相鄰野生蕉居群鮮有水平分布的現(xiàn)象,主要呈垂直分布,而這種垂直分布主要沿水流進行,而且該區(qū)域流水帶常伴有土表崩塌的現(xiàn)象,可帶動該地帶野生蕉的轉移。唐占輝等[16]研究發(fā)現(xiàn),犬蝠不直接在植株上進食,而是另選地方,能將大量種子傳播到受干擾的生境,其發(fā)現(xiàn)這些地方往往靠近溪流,這些種子可依靠流水進行地理轉移。本試驗中的野生蕉可能通過水流進行遷移和發(fā)展,尤其是赤壁野生蕉正位于流水量較大的的溪流沿岸。由次可見,流水對野生蕉的遷移表現(xiàn)為2個方面,第一,水流對母株掉落的果實或種子具有由上往下的遷移作用,種子在原始群落的下游流水附近可重新萌發(fā)形成新的野生蕉群落;第二,香蕉根系淺,暴雨或長時間雨水沖擊,土層松動,可導致野生蕉植株從原始群落轉移到流水下游相應位置而進行群落的重建。因此,水影響野生蕉種子的萌發(fā)、個體生長發(fā)育、種子和植株的地理轉移,是野生蕉自然群落遷移和形成的關鍵因素。
3.4 人為因素破壞野生蕉自然居群也促進野生蕉自然居群的重建
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福建野生蕉自然居群受到人為的嚴重破壞,由于人們忽視野生蕉具有的經(jīng)濟價值,而且有些罕見的野生蕉新種的分布地獨一無二[26]。目前,多地野生蕉未得到妥善的保護和利用,野生蕉遭到林地開墾的盲目砍劃,亦受到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的破壞。福建福州、泉州、三明等地野生蕉自然居群不僅分布于人亦罕至的山間溝谷地帶,也分布在人類活動頻繁的林地或公路附近,群落本身及原生境受到嚴重損壞,如本研究中的巖前和莘口野生蕉,因此中國南方成片的野生蕉群落正在不斷萎縮甚至瀕臨滅絕[27]。
野生蕉作為先鋒植物,能在砍劃跡地和森林林窗依靠種子迅速侵入發(fā)展[24-26],西雙版納野生蕉在入侵階段,該區(qū)域植物群落由17個科組成,定居和擴散階段達到50和55個科[24],植物群落的多樣性水平不斷提高,物種間總體競爭加強。研究顯示,野生蕉對土壤養(yǎng)分含量吸收不大,生境水分充足,不與其他植物進行養(yǎng)分和水分的激烈爭奪[26],隨著群落演變,高大喬木逐漸占據(jù)上層空間[26],威脅野生蕉群落的發(fā)展。本研究調查發(fā)現(xiàn)高大樹木和竹林對野生蕉產(chǎn)生競爭抑制,野生蕉在空間和光照的爭奪中處于弱勢,野生蕉居群可能最終消亡,因此野生蕉將依靠種子開始新一輪的入侵,這一現(xiàn)象屬于野生蕉種子散布的逃避假說[21]。然而,在水分條件滿足下,砍劃跡地和森林林窗可為野生蕉的生長提供必要的光照和生長空間,而這種滿足野生蕉群落重建的條件除自然形成,更主要是源于人類活動的遺留,人類的活動解除或緩和該區(qū)域植物群落的生存競爭,野生蕉通過種子的傳播進行新環(huán)境的侵入和定居,而通過無性繁殖實現(xiàn)占據(jù)和擴散[21]。綜上所述,人類活動導致野生蕉自然居群遭受破壞,人類活動也促進野生蕉自然居群的重建。因此,首先應通過對野生蕉原生境高大林木的適當清除,恢復適宜野生蕉生長的空間和光照條件對野生蕉進行保護;其次,人工創(chuàng)造野生蕉原生境模擬保護地,轉移原生境受破壞嚴重瀕臨消亡的野生蕉加以保護;另外,采用組織培養(yǎng)的方式,建立野生蕉種質試管苗庫,進行野生蕉的離體保存和繁殖。
參考文獻
[1] Lescot T.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banana in figures[J]. Frui Trop, 2008, 189(155): 29-33.
[2] De Lapeyre de Bellaire L, Foure E, Abadie C, et al. Black leaf streak disease is challenging the banana industry[J]. Fruits, 2010, 65: 327-342.
[3] Dita M, Waalwijk C, Buddenhagen I, et al. A molecular diagnostic for tropical race 4 of the banana fusarium wilt pathogen[J]. Plant Pathology, 2010, 59(2): 348-357.
[4] 劉偉良, 王靜毅, 魏燕雄. 現(xiàn)代生物技術在香蕉種質資源的研究與應用[J]. 熱帶農(nóng)業(yè)科技, 2009, 32(1): 49-52.
[5] 張妙霞. 野生香蕉(Musa spp., AB group)抗寒相關基因的克隆與表達分析[D]. 福州: 福建農(nóng)林大學, 2010.
[6] 郭堂勛, 莫賤友, 何禧嚴, 等. 廣西栽培蕉和野生蕉抗枯萎病調查與鑒定[J]. 中國熱帶農(nóng)業(yè), 2008, 3: 49-50.
[7] 賴鐘雄, 陳 源, 林玉玲, 等. 三明野生蕉基本生物學特性調查[J]. 亞熱帶農(nóng)業(yè)研究, 2006, 2(4): 241-244.
[8] 呂柳新, 陳景淥, 陳曉靜, 等. 福建若干品種類型香蕉的細胞學觀察[J]. 園藝學報, 1986, 12(8): 169-174.
[9] 賴鐘雄, 陳 源, 林玉玲, 等. 福州野生蕉(Musa spp., AA Group)的發(fā)現(xiàn)及其分類學地位的初步確定[J]. 亞熱帶農(nóng)業(yè)研究, 2007. 3(1): 1-5.
[10] 陳紅俊, 賴鐘雄, 劉煒姬, 等. 福建東南部野生蕉7個自然居群289份樣本的ISSR分析[J]. 熱帶作物學報, 2012, 33(12): 2 115-2 124.
[11] Evanno G, Regnaut S, Goudet J. Detecting the number of clusters of individuals using the software STRUCTURE: a simulation study[J]. Molecular ecology, 2005, 14(8): 2 611-2 620.
[12] 秦 君, 李英慧, 劉章雄, 等. 黑龍江省大豆種質遺傳結構及遺傳多樣性分析[J]. 作物學報, 2009, 35(2): 228-238.
[13] 吳承來, 張倩倩, 董炳雪, 等. 我國部分玉米自交系遺傳關系和遺傳結構解析[J]. 作物學報, 2010, 36(11): 1 820-1 831.
[14] 陳 源, 賴鐘雄, 趙巧陽, 等. 福州、三明野生蕉種群遺傳多樣性的RAPD分析[J]. 福建農(nóng)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 37(4): 379-384.
[15] 張 銳. 福建野生蕉資源RAPD分析, 離體培養(yǎng)與SOD基因克隆[D]. 福州: 福建農(nóng)林大學, 2011.
[16] 劉愛忠, 李德銖, 王 紅. 西雙版納先鋒植物野芭蕉的傳粉生態(tài)學研究[J]. 植物學報, 2001. 43(3): 319-322.
[17] 唐占輝, 曹 敏, 盛連喜, 等. 犬蝠對小果野芭蕉的取食及種子傳播[J]. 動物學報, 2005, 51(4): 608-615.
[18] 孟令曾, 高秀霞, 陳 進. 小果野芭蕉種子散布和不同時空尺度上種子被捕食格局[J].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08, 32(1): 133-142.
[19] Chin H. Germination and storage of banana seeds[C]. // Proceedings of the workshop on New Frontiers in Resistance Breeding for Nematodes, Fusarium and Sigatoka, 1995: 2-5.
[20] 施濟普, 張光明, 白坤甲, 等. 人為干擾對小果野芭蕉群落生物量及多樣性的影響[J]. 武漢植物學研究, 2002, 20(2): 119-123.
[21] 張光明, 唐建維, 施濟普, 等. 西雙版納野芭蕉先鋒群落優(yōu)勢種群的生態(tài)位動態(tài)[J]. 植物資源與環(huán)境學報, 2000, 9(1): 22-26.
[22] 唐建維, 施濟普, 張光明, 等. 西雙版納野芭蕉先鋒植物群落的結構特征及其演替動態(tài)[J]. 生物多樣性, 2003, 11(1): 37-46.
[23] 陳曉雪. 3種香蕉苗期抗旱特性及抗旱評價指標的研究[D]. ??冢?海南大學, 2010.
[24] 曾惜冰, 李豐年, 許林兵, 等. 廣東野生蕉的初步調查研究[J]. 園藝學報, 1989, 16(2): 95-100.
[25] 劉偉良, 王靜毅, 黎 明, 等. 海南島野生香蕉居群分布與居群內植物組成[J]. 中國農(nóng)學通報, 2007, 8: 476-481.
[26] Ha··kkinen, M, Musa chunii Ha··kkinen, a new species(Musaceae)from Yunnan, China and taxonomic identity of Musa rubra[J].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2009, 47(1): 87-91.
[27] 張光勇, 陳偉強, 劉學敏, 等. 云南省野生香蕉資源收集及保存[J]. 熱帶農(nóng)業(yè)科技, 2011, 34(1): 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