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水稻秈粳雜種育性QTL定位及其效應分析

2014-04-29 23:28:11吳建梅林荔輝林培清官華忠陳志偉吳為人
熱帶作物學報 2014年2期
關鍵詞:效應分析水稻

吳建梅 林荔輝 林培清 官華忠 陳志偉 吳為人

摘 要 選用珍汕97B/秀水13的F2代為材料,在育性QTL分析同時,根據(jù)育成的親秈型不育系配組的F1育性分析其QTL效應。結(jié)果表明,檢測到控制花粉育性的qPF5加性效應值為-8.65,表型貢獻率為11.25%。共檢測到2個影響小穗育性的QTL(qSF5和qPF6),其中qSF5加性效應為-5.95,表型貢獻率為9.11%,與花粉育性qPF5為同一個育性QTL;qSF6加性效應值為-8.55,表型貢獻率為16.31%,為廣親和基因S5n。育成的親秈型不育系的育性QTL(qSF6)來自秈稻等位基因或廣親和基因均可有效提高其秈粳雜種的小穗育性。此外,qSF5對后代小穗育性也有明顯效應。秈粳雜種育性不僅與育性QTL有關,且受親本秈粳成分等因素影響。

關鍵詞 水稻;秈粳交;育性;QTL(數(shù)量性狀基因座);效應分析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秈粳交后代易產(chǎn)生巨大變異和超親優(yōu)勢,蘊藏巨大的育種潛力[1]。但其后代存在性狀分離世代長、植株過高、生育期長、結(jié)實率低、籽粒充實度差等問題,影響了秈粳雜種優(yōu)勢的生產(chǎn)應用[2],其中F1代育性偏低是亞種間雜種優(yōu)勢利用的主要障礙[3]。因此,深入開展秈粳雜種的育性遺傳研究是水稻遺傳育種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目前,已定位了一些與秈粳雜種不育性有關基因,包括S-5、S-7、S-8、S-9、S-15、S-16、S-17、S-26、S-27、S-28、S-29、S-30、S-31、S-32、S-33、S-34和 S-p(t)等廣親和基因與S-a、S-b、S-c、S-d、S-e、S-f等特異親和基因[4],且部分基因已被克隆[5-8]。不同秈粳交組合間的不育基因遺傳行為不同,控制花粉育性與小穗育性的基因或QTL也存在差異[9]。為克服秈粳交后代育性障礙,提高結(jié)實率,1986年,Ikehashi等[10]提出了利用廣親和基因S5n克服秈粳雜種不育性。池橋宏[11]認為廣親和基因可有效解決亞種間雜交稻的育性問題。至今,育種者先后從栽培稻、普通野生稻和尼瓦拉野生稻中鑒定出超過300份攜帶有S5n的不同類型的稻種材料,并逐漸得以應用[11]。楊杰等[12]、Chen等[6]和仝靜飛等[13]對廣親和基因S5n的分子進化及功能開展了深入研究,揭示該基因克服育性障礙的主要機理。在秈粳雜種優(yōu)勢利用上,袁隆平[14]首次提出了秈粳亞種間雜種優(yōu)勢利用的設想,認為利用亞種間雜種優(yōu)勢是突破產(chǎn)量的有效途徑,并提出了應用廣親和基因與光溫敏核不育基因?qū)崿F(xiàn)亞種間雜種優(yōu)勢的設想。楊振玉等[15]利用“秈粳架橋親和”的育種方法,育成廣親和粳型恢復系C418。程式華等[16]提出了可在現(xiàn)有秈型雜交稻的基礎上,增加一定比例的粳稻“血緣”以提高雜交稻的產(chǎn)量水平。張桂權(quán)和盧永根[17-18]則提出采用“特異親和基因”培育“粳型親秈系”,使之與秈稻配組的雜種結(jié)實率提高至正常水平,充分發(fā)揮秈粳雜種優(yōu)勢,并由此建立了粳型親秈系分子育種體系,為大規(guī)模選育粳型親秈系奠定基礎[19-20]。萬建民[21]通過廣親和基因聚合育種及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shù),先后育成了協(xié)優(yōu)107和粳稻光溫敏不育系509S等。但秈粳雜種育性是一個復雜性狀,僅導入廣親和基因或特異性親和基因并不能完全解決秈粳交F1代的育性問題,還需考慮微效基因及基因間的互作等因素[22]。影響秈粳雜種育性的遺傳模型是多樣化的,特定的雜交組合可表現(xiàn)出等位基因互作或非等位基因互作等各種形式,且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23]。

本研究以珍汕97B/秀水13的F2群體為材料,對秈粳雜種育性QTL進行分析。利用該F2群體為育種材料,經(jīng)多代回交,育成系列親秈型三系不育系(即含有粳稻成分,與秈稻恢復系雜交F1代育性正常)[24],分析其秈粳遺傳背景,判斷育性等位基因來源,結(jié)合F1代的育性表型,分析育性QTL效應,為親秈型不育系選育與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供試材料包括秈型保持系珍汕97B(母本)和粳稻品種秀水13(父本)及其F1、F2。以該F2群體為育種材料,采用系譜法,經(jīng)5年8代回交轉(zhuǎn)育,育成了7個親秈型三系不育系A126、A132、A136、A152、A164、A180和A182。以Ⅱ-32A為對照,采用閩恢3301、明恢86、明恢63、蜀恢527、R1577、T2070等為父本,按8×6不完全雙列雜交(NC-Ⅱ)方式組配48個F1代,分析育性QTL效應。

1.2 材料種植與性狀調(diào)查

2007年早季在福建莆田種植親本、F1、F2遺傳群體,其中親本、F1種植49株,F(xiàn)2群體種植2000株。6月15日起開始抽穗后,對親本和F1、F2的花粉育性與小穗育性進行調(diào)查,同時在F2群體中隨機選取176株提取DNA,用于遺傳作圖與育性QTL定位。

2009年晚季在泰寧種植不完全雙列雜交設計的親本與F1代,隨機區(qū)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qū)種植42株,單本插植,株行距20.0 cm×20.0 cm。試驗地肥力均勻,田間栽培管理一致。

花粉育性觀察具體方法如下:在抽穗期,于8:00左右,每株取3穗,每穗取當日開花穎花5朵,混合制片,然后用1%的I2-KI染色鏡檢?;ǚ塾砸钥捎ǚ鄣陌俜致时硎荆∑骄?。在成熟期,每株取5穗考察小穗育性(即結(jié)實率),取平均值。

1.3 分子標記檢測

采用SDS方法提取親本及176個F2單株的DNA。水稻SSR標記及ILP標記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術(shù)服務有限公司合成。依據(jù)McCouch等發(fā)表的SSR標記連鎖圖[25],篩選在親本間具多態(tài)性且覆蓋水稻基因組的SSR引物,檢測F2單株的基因型。將親本秀水13的帶型記為1,珍汕97B的帶型記為2,雜合帶型記為3,缺失數(shù)據(jù)記為0。采用ILP標記分析珍汕97B與秀水13的秈粳成分指數(shù)[26]。并采用SSR標記分析各不育系的秈粳成分遺傳背景。

1.4 數(shù)據(jù)分析

遺傳作圖與QTL定位: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百分數(shù)經(jīng)反正弦轉(zhuǎn)換后用于統(tǒng)計分析。利用Mapmaker/EXP 3.0軟件[27]構(gòu)建分子標記連鎖圖,采用QTLNetwork 2.0軟件[28]進行QTL定位。總體顯著水平設為5%,通過置換測驗(permutation tests)估計相應的顯著閾值,當F統(tǒng)計量峰值超過閾值時,即認為峰值對應的染色體位置存在1個QTL。應用McCouch等[29]方法對QTL命名。

育性效應分析:根據(jù)育性QTL定位結(jié)果檢測親秈型不育系育性等位基因來源、秈粳成分含量、和秈粳交F1育性表型等,進行育性QTL效應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構(gòu)圖親本及F1、F2的育性表現(xiàn)

珍汕97B(P1)、秀水13(P2)及其F1的花粉育性分別為97.5%、97.1%和91.5%,小穗育性分別為94.8%、87.2%和53.3%。親本育性正常,而F1則出現(xiàn)育性障礙。F2代群體的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均呈連續(xù)分布,為數(shù)量性狀的遺傳特點(圖1)?;ǚ塾耘c小穗育性相關系數(shù)為0.568 8,達極顯著水平,說明花粉育性是決定小穗育性的主要因素,兩性狀有著共同的遺傳基礎(圖1)。

2.2 QTL定位

珍汕97B和秀水13親本間的SSR引物多態(tài)比率為57.46%。選用其中131對SSR多態(tài)引物對親本和176個F2單株進行基因型檢測,構(gòu)建分子遺傳連鎖圖譜。該圖譜總長1 921.0 cM,標記間平均距離為14.7 cM,較均勻的分布在水稻12條染色體上,可滿足后代育性QTL分析的要求。

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在5號染色體同一位置上檢測到qPF5和qSF5,位于RM305-RM26區(qū)間(表1),以加性效應為主,且表型效應模式相似,來自秀水13的等位基因?qū)ǚ塾院托∷胗员憩F(xiàn)為負效應。由于花粉育性與小穗育性呈正相關,因此推測它們可能是同一個QTL(圖2)。小穗育性在6號染色體上檢測到以加性效應為主的qSF6,表型貢獻率達16.31%,來自秀水13的育性基因有降低小穗育性的效應,該QTL與前人報道的廣親和基因S5n位置一致(表1),由此推斷其為廣親和基因S5n。此外,本試驗在花粉育性還檢測到1對QTL間的互作。即4號染色體RM551-RM335區(qū)間與8號染色體RM152-RM310區(qū)間的兩個QTL間互作,其加性-顯性互作及加性-加性互作效應值分別為27.87和17.89,但表型貢獻率均小于1.5%。

2.3 育性QTL效應分析

2.3.1 F1代的育性表現(xiàn)及秈粳遺傳成分相關 采用上述7個親秈型不育系與6個秈型恢復系組配42個F1代,其中A126、A132、A136等3個不育系與6個恢復系的雜交組合中,共有16個組合小穗育性達77%以上;A152、A164配制的F1代小穗育性除了A164/明恢86小穗育性達79.09%外,其余組合小穗育性均偏低,且變異系數(shù)大。A180、A182除與T2070的F1代小穗育性偏低外,所配制的其它組合均達80%以上,接近II-32A配組后代的育性水平(表2)。采用38對ILP標記分析結(jié)果表明,珍汕97B秈稻成分指數(shù)為94.5%;秀水13粳稻成分指數(shù)為81.1%。采用均勻分布于12條染色體的88個SSR標記分析7個不育系秈粳成分背景,結(jié)果表明:A126、A132、A136、A152、A164、A180和A182含有秀水13的遺傳成分分別為50.76%、48.18%、69.15%,76.70%、77.73%、37.19%和23.77%。不育系的秈粳成分與其配制的F1花粉育性與小穗育性間的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741和0.749,均達極顯著水平,表明不育系中的秀水13成分越高,其配組的F1育性就越低。F1育性不僅受育性QTL控制,也與親秈型不育系的秈粳成分含量有關。

2.3.2 育性QTL分析 珍汕97B/秀水13的F1代花粉育性正常,F(xiàn)2群體的花粉育性趨向高值(圖1),表明小穗育性是影響該組合秈粳雜種不育的主要原因,其也是水稻育種上選擇的主要依據(jù),故本研究小穗育性作為分析重點。

小穗育性qSF5與qSF6(S5n)的效應值與表型貢獻率均以加性效應為主,來自秀水13的等位基因降低后代的小穗育性,且后者的效應值與表型貢獻率高于前者(表1)。根據(jù)定位的育性QTL兩端標記分別檢測上述不育系的育性等位基因來源,可將7個親秈型不育系分為4種類型(表3):Ⅰ類型如A180和A182,即qSF5和qSF6均來自珍汕97B的等位基因,兩不育系與系列秈型恢復系配組的F1代小穗育性平均值分別為80.55%和79.12%;Ⅱ類型如A126和A132,即qSF5座位上來自秈稻珍汕97B的育性等位基因提高了F1小穗育性;qSF6兩端標記RM402為秀水帶型,RM539為珍汕97B帶型,該座位來源存在兩種可能,即秈稻等位座位(S5i)或廣親和基因(S5n),兩不育系與秈稻恢復系配組F1代的育性配子組合存在S5iS5i或S5iS5n兩種可能,5、6號染色體上的育性QTL均使其與秈型恢復系配組的F1育性表現(xiàn)正常;Ⅲ類型如A136:qSF5座位上來自秀水13的等位基因使小穗育性下降;qSPF6的等位基因來自秈稻珍汕97B,由于qSF6效應值高于qSF5,F(xiàn)1小穗育性趨于正常(76.61%);Ⅳ類型如A152和A164:存在廣親和基因qSF6,但qSF5來自秀水13的等位基因使小穗育性降低,在與秈稻恢復系配組時,F(xiàn)1小穗育性平均值分別為58.26%和68.18%,仍存在育性障礙。

各類型小穗育性方差分析表明(表3):Ⅰ、Ⅱ、Ⅲ類型的F1代小穗育性均有一定的差異,表明小穗育性不僅受育性QTL控制,還與秈粳成分含量、微效基因及QTL間互作有關;Ⅳ類型F1代育性明顯下降,比較Ⅲ與Ⅳ類型,在qSF5座位上來自秀水13的等位基因使小穗育性下降的相同條件下,攜帶S5i育性基因的不育系與秈型恢復系配組的雜種一代育性明顯高于攜帶S5n的不育系所配雜種小穗育性。

3 討論

3.1 秈粳交后代育性遺傳基礎復雜

控制秈粳雜種育性的遺傳基礎十分復雜,不同的秈粳交組合涉及的雜種育性基因存在較大差異[30]。本研究共檢測到控制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3個QTL,其中余傳元[30]、宋翔[31]、井文[32]、劉永勝[33]等均在qPF5和qSF5的相近區(qū)域檢測到影響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的相關QTL。影響小穗育性的qSF6(即廣親和基因S5n)已有大量的報道[22]。育性QTL并不能完全解釋F2群體中所有的表型變異,其余的表型變異則可能由微效基因、基因上位性或環(huán)境互作效應引起。宋翔[31]、Wang等[34]、Li等[35]等在不同的群體均發(fā)現(xiàn)不同QTL存在復雜的互作,且認為互作是影響秈粳雜種花粉育性的重要原因。林荔輝等[36-37]比較了浙江粳稻(秀水13)和北方粳稻(遼91B)分別與珍汕97B構(gòu)建的兩個遺傳群體的育性QTL定位結(jié)果,表明因南北粳稻的遺傳背景不同,兩群體花粉育性QTL效應不同;在小穗育性上除了5號和8號染色體小穗育性QTL差別外,在6號染色體上同一位置(在RM402附近)檢測的育性QTL,珍B/秀水13群體為廣親和基因,而珍B/遼91B群體在該座位的QTL以顯性效應為主,基因雜合降低了F1小穗育性。

Chen等[6]和仝靜飛等[13]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S5n 由于缺失了136 bp,導致其表達產(chǎn)物在N端缺少了一段具有引導作用的肽鏈,使其表達產(chǎn)物無法正常轉(zhuǎn)運而沉積在胞內(nèi),從而喪失功能,不與S5i表達產(chǎn)物或S5j表達產(chǎn)物互作,所以雜種的胚囊可育。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廣親和基因S5n的正效應低于秈稻育性等位基因S5i,即F1代的小穗育性效應S5iS5i>S5iS5n。qSF6的效應值及貢獻率明顯高于qSF5,該座位上的S5iS5i基因可在一定程度上掩蓋qSF5上來自秀水13育性等位基因的負效應,提高后代小穗育性。含有廣親和S5n的株系中,來自秀水13等位基因qSF5仍可導致了F1代小穗育性障礙(如A152、A164),表明廣親和基因可提高秈粳交F1的小穗育性,但并不能完全解決育性障礙問題,這與Liu等[38]認為即使有S5n存在,其它的微效修飾基因等共同作用也能導致雜種不育的結(jié)論是一致的。因而,在利用廣親和基因進行水稻遺傳改良時,不僅要考慮廣親和等主效育性基因聚合與導入,還須對其它育性微效基因及基因間互作等因素加以重視,而不能把復雜的亞種間育性簡單化[30]。

3.2 秈粳交后代育性遺傳分析在育種上的應用

育種實踐表明, 秈粳基因漸滲在超級雜交稻育種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育種上很多超級雜交稻的親本均通過秈粳基因漸滲獲得[16]。從育種角度看,用秈粳中間型不育系比用秈粳中間型恢復系組配強優(yōu)勢亞種間組合的幾率大,但選育難度也更大[39]。目前,在粳型細胞質(zhì)雄性不育系上先后育成了高異交率偏粳型廣親和不育系春江19A[40]及強配合力甬粳2號A[41]等,并育成春優(yōu)618[42]及甬優(yōu)6號[43]、甬優(yōu)9號[44]等強優(yōu)勢組合在生產(chǎn)上應用。本研究從親秈型不育系選育的育性角度出發(fā),擬在粳稻成分背景下,將育性QTL的所有座位等位基因替換為秈稻育性座位(即理想的粳型親秈系),快速培育系列親秈型不育系,以此與秈稻恢復系配組的F1代育性恢復正常,達到有效利用秈粳交雜種優(yōu)勢的目的。通過系譜法育成的親秈型不育系的粳稻遺傳成分變幅為23.77%~77.73%,所配組的42個秈粳交F1中,其中18個雜交組合小穗育性正常,達80%以上,另有5個組合達77%以上,達到了預期育性目標;但含有廣親和基因且粳稻成分占76%以上的A152、A164所配組合中,除了A164/明恢86小穗育性達79.09%外,其它組合小穗育性均較低,因此,在采用含有廣親和基因的育種材料進行遺傳改良時,還需對其它相關的育性QTL及后代秈粳遺傳背景綜合考慮,方可獲得理想的育種材料。至于秈粳基因漸滲的比例大小與秈粳雜種優(yōu)勢的關系,仍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楊守仁. 秈粳稻雜交育種的進展及前景[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1986, 19(5): 15-18.

[2] 王建軍, 徐云碧, 申宗坦. 利用秈粳雜種一代若干問題的探討[J].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1991, 24(1): 27-33.

[3] 楊守仁. 秈粳稻雜交育種研究[J]. 遺傳學通訊, 1973(2): 34-38.

[4] 鐘錚錚. 水稻秈粳亞種間雜種花粉不育基因的精細定位及進化分析[D], 南京: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2010.

[5] 蘇 菁, 劉耀光. 栽培稻(Oryza sativa L.)亞種間F_1花粉不育基因S-a的精細定位及克隆[J].分子植物育種, 2003(5/6): 757-758.

[6] Chen J J, Ding J H, Ouyang Y D, et al. A triallelic system of S5 is a major regulator of the reproductive barrier and compatibility of indica-japonica hybrids in rice[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8, 105(32): 11 436-11 441.

[7] 李文濤, 曾瑞珍, 張澤民, 等.水稻發(fā)1花粉不育基因座S-b 的精細定位[J]. 科學通報, 2006, 51(4): 404-408.

[8] 楊存義, 陳忠正, 莊楚雄, 等. 水稻秈粳雜種不育基因座S-c的遺傳圖和物理圖精細定位[J]. 科學通報, 2004, 49(13): 1 273-1 277.

[9] 嚴長杰, 梁國華, 顧世梁, 等. 水稻秈粳雜種不育性及其類型[J]. 作物學報, 到2003, 29(4): 574-580.

[10] Ikehashi H, Araski H. Geneyics of sterility in remote crosses of rice[J]. Rice Genetics IRRI, 1986: 119-130.

[11]池橋宏, 荒木均, 姜 濤. 在水稻遠緣雜交中控制F1不育性的復等位基因[J]. 北方水稻, 1989(2): 40-45.

[12] 楊 杰, 王 軍, 曹 卿, 等. 水稻廣親和基因S5-n的功能標記開發(fā)及其應用[J].作物學報, 2009, 35(11): 2 000-2 007.

[13] 仝靜飛, 李艷紅, 楊有新, 等.水稻S5n基因的分子進化及功能比較[J]. 科學通報, 2011, 56(15): 1 204-1 212.

[14] 袁隆平. 選育水稻亞種間雜交組合的策略[J]. 雜交水稻, 1996(2): 1-4.

[15] 楊振玉, 張忠旭, 羅治華, 等. 雜交水稻 “秈粳架橋” 骨干親本的培育與雜種優(yōu)勢生態(tài)群的利用[G]. 第1屆中國雜交水稻大會論文集, 2010: 64-67.

[16] 程式華, 曹立勇, 莊杰云, 等.關于超級稻品種培育的資源和基因利用問題[J]. 中國水稻科學, 2009, 23(3): 223-228.

[17] 張桂權(quán), 盧永根. 栽培稻(Oryza sativa L.)雜種不育性的遺傳研究: Ⅱ. F1花粉不育性的基因模式[J]. 遺傳學報, 1993, 20(3): 222-228.

[18] 張桂權(quán). 栽培稻(Oryza sativa L.)雜種不育性的遺傳研究[D]. 廣州: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 1991.

[19]丁效華, 陳躍進, 楊長壽, 等. 水稻粳型親秈系親和性的測定[J]. 中國水稻科學, 2002, 16(4): 366-368.

[20]丁效華, 陳躍進, 楊長壽, 等. 水稻粳型親秈系粳型性的判別[J]. 中國水稻科學, 2003, 17(1): 21-24.

[21] 萬建民. 水稻秈粳交雜種優(yōu)勢利用研究[G]. 第1屆中國雜交水稻大會論文集, 2010: 3-6.

[22] 李曉玲. 水稻秈粳亞種間雜種不育性的研究進展[J]. 中國農(nóng)學通報, 2004, 20(5): 45-49.

[23] 杜紅毅. 水稻秈粳不育基因的自然變異、 進化模式與功能分析[D]. 武漢: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2011.

[24] 吳建梅, 林荔輝, 吳為人, 等. 水稻秈粳交親秈型不育系的雜種優(yōu)勢利用[J]. 福建農(nóng)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 41(1): 1-6.

[25] McCouch S R, Kochert G, Yu Z H, et al. Molecular mapping of rice chromosomes[J]. Theor Appl Genet, 1988, 76: 815-829.

[26]許旭明, 梁康逕, 張受剛, 等. 利用ILP標記分析水稻秈粳雜交親本和衍生系的秈粳分化[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2009, 42(10): 3 388-3 396.

[27] Stuber C W, Lincoln S E, Wolff D W,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genetic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heterosis in a hybrid from two elite maize inbred lines using molecular markers[J]. Genetics, 1992, 132: 823-829.

[28] 楊 劍, 朱 軍. 復雜性狀遺傳分析方法研究及其軟件開發(fā)[D]. 杭州: 浙江大學, 2008.

[29] McCouch S R, Cho Y G, Yang M, et al. Report on QTL nomenclature[J]. Rice Genetics New sletter, 1997, 14: 11-13.

[30] 余傳元, 趙志剛, 陳平等.秈粳亞種間雜種育性相關基因座全基因組分析[J]. 作物學報, 2007, 33(4): 547-553.

[31] 宋 翔. 水稻秈粳亞種間雜種不育機理的研究[D]. 武漢: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2005.

[32] 井 文. 水稻秈粳亞種間雜種不育性的遺傳分析[D]. 南京: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2004.

[33] 劉永勝, 朱立煌, 孫敬三, 等. 水稻秈粳雜交胚囊敗育的遺傳分析和基因定位[J]. 中國科學(C輯), 1997, 27(5): 421-425.

[34] Wang J, Liu K D, Xu C G, et al. The high level of wide-compatibility of variety Dular has a complex genetic basis[J]. Theor Appl Genet, 1998, 97: 407-412.

[35] Li Z, Pinson S R M, Paterson A H, et al. Genetics of hybrid sterility and hybrid breakdown in an intersubspecific rice(Oryza sativa L.)population[J]. Genetics, 1997, 145: 1 139-1 148.

[36] 林荔輝, 王愛梅, 周元昌, 等. 水稻秈粳雜種育性的QTL分析[J]. 中國水稻科學, 2011, 25(6): 594-598.

[37] 林荔輝. 應用分子和常規(guī)技術(shù)通過秈粳交選育親秈型水稻雄性不育系[D]. 福州: 福建農(nóng)林大學, 2010.

[38] Liu K D, Wang J, Li H B, et al. A genome wide analysis of wide compatibility in rice and precise location of the S5 locus in the molecular map[J]. The Appl Genet, 1997, 95: 809-814.

[39] 陳深廣, 曹立勇, 斯華敏, 等.水稻秈粳交衍生不育系的秈粳屬性鑒定及配組F1優(yōu)勢初探[J]. 中國水稻科學, 2010, 24(6): 667-671.

[40] Lin J R, Song X W, Wu M G, et al. Breeding and Utilization of Japonicalinous CMS Line Chunjiang 19A with Wide Compatibility and High Outcrossing Rate[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 13(3): 537-540.

[41] 馬榮榮, 王曉燕, 陸永法, 等. 晚粳不育系甬粳2號A及其秈粳雜交晚稻組合的選育及應用[G]. 第1屆中國雜交水稻大會論文集, 2010: 185-189.

[42 ] Wu M G, LIN JR , Song X W, et al. Breeding of New Japonica-indica Hybrid Rice Combination--Chunyou 618A[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 13(8): 1 691-1 694.

[43] 張 勝, 林太赟, 王 威. 雜交水稻 ‘甬優(yōu)6號 高產(chǎn)高效技術(shù)途徑分析[J]. 中國農(nóng)學通報, 2011, 27(7): 144-146.

[44] Zhang S, Lin T Y. Correlation Regression and Path Analysis between Yield Triaits and Yield of Yongyiu NO9[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 12(4): 517-519.

猜你喜歡
效應分析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有了這種合成酶 水稻可以耐鹽了
水稻種植60天就能收獲啦
軍事文摘(2021年22期)2021-11-26 00:43:51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樣實現(xiàn)機插
一季水稻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2
水稻花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9:00
企業(yè)稅收籌劃策略與效應分析
“營改增”稅制改革的效應分析
商情(2016年42期)2016-12-23 14:24:39
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我國醫(yī)院質(zhì)量管理中的應用
家電企業(yè)多元化經(jīng)營的效應分析
商(2016年32期)2016-11-24 14:12:48
北碚区| 新干县| 县级市| 滦平县| 万山特区| 巴塘县| 沂南县| 手机| 涪陵区| 上虞市| 天水市| 林甸县| 钟祥市| 五寨县| 东乌珠穆沁旗| 连州市| 普宁市| 东明县| 滕州市| 莱芜市| 临清市| 钦州市| 通许县| 阳城县| 富川| 康定县| 灵宝市| 灵寿县| 武宣县| 井陉县| 佛山市| 进贤县| 荃湾区| 龙川县| 同德县| 新宁县| 中超| 阿荣旗| 虹口区| 文昌市| 新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