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想斌
日前,媒體報道了這樣一則新聞。一名江蘇常州籍海歸男子,回國后遭遇愛情事業(yè)雙失敗,為籌措生活費三次持刀搶劫,最終被依法逮捕。這一消息經媒體的延伸,甚至變成了一些海歸因為回國后面臨國內外文化、人際關系差異與求職方面的不順遂,從常人眼中的“明日之星”成了“問題海歸”。
常人眼中,能夠去留學的人,多半是當前教育體系下層層篩選出來的,除了渣子,剩下的差不多都是精英了。但喝了洋墨水回來,為何混得如此不堪?很多人可能覺得現(xiàn)在海歸太多,自然就不值錢了。但實際上對海歸來說,有名無價,在晚清開啟近代留學之始,就是海歸一直要面臨的現(xiàn) 實。
拿著一千元的月薪當“京漂”
1881年,晚清第一次官派留學幼童中途夭折,包括詹天佑在內的近百名中國學生黯然回國。那個時候歸國的留學生幾乎都是“包分配”的。所以,第一批留美學生盡管沒有學滿15年,但他們的就業(yè)卻納入了政府的年度計劃,紛紛進入了公務員序列:海關、海軍學校、兵工廠,這些現(xiàn)在看起來很牛的部門。
但公務員也分三六九等,別以為當了官就有源源不斷的白銀往腰包里竄。這批海歸意氣風發(fā)地就職了,沒等發(fā)表一番慷慨激揚、西學東用的演說,就被開出的工資涼透了心。
比如,后來在20世紀初期成為香港政商界著名人物的周壽臣,在天津海關工作每月薪金15兩白銀,待遇與西洋公司的仆役差不多。1882年底,他曾告假回鄉(xiāng),回到天津銷假后發(fā)現(xiàn)職位已經被人取代,轉為候補,每月只有3兩白銀的伙食 費。
有研究說,第一批留美幼童回華初期,月薪一般只有四兩銀子左右,而當時道臺的年薪可達10000至15000兩。幼童黃開甲回憶:“我們月薪十兩,食宿自理。在兵工廠的幼童學生,每月5兩,食宿自理。
三五兩,是個什么概念?按照1889年的物價,1兩銀子大約可買100斤糧食,三兩就是300多斤糧食。如果換算成現(xiàn)在的人民幣,撐死不到1000元,五兩銀子也就是一千多元。這要比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城市的最低工資標準還要低。
而這些海歸,大多回來都是在京城或者重要省會任職。那個時候家庭講究四世同堂,多子多福??梢栽O想,如果他們有家口需要供養(yǎng)的話,那么他們每人一天的生活依靠可能不到半斤糧食,甚至三兩或者更少。
名聲不凡的“低保戶”
這不就是派出去留學回來純粹吃低保的一群人嗎?
然而,可別小看這樣的“低保戶”。那一批留學幼童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在當時已經進入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世界名校,其中因修建京張鐵路而名譽天下的詹天佑已經獲得耶魯大學學士學位。雖然他們當時拿著不如道臺百分之一的工資,但他們中的一些人最后成長為道臺以上的官員,如梁如浩、周壽臣等,尤其是唐紹儀,甚至后來成了民國首任國務總理。
除了這批名氣不凡的海歸“低保戶”外,整個衰敗的晚清,在制度的便宜行事上,也給不少人的出名造就了機會。
像庚子賠款的留學生選拔中,一些后來名譽天下的學者,如錢鐘書、季羨林、聞一多等在考試中嚴重偏科,甚至個別科目考試分數(shù)僅僅個位數(shù),但依舊獲得了留學的機會。錢鐘書數(shù)學考得極差,但因為他的國文和英文了得,在第三屆庚款留英考試中獲得87.95分,是庚款留學考試中最高分。可見在當時,不拘一格錄用這些偏科大才,是多么明智的選擇。
有趣的是,過去的留學考試跟現(xiàn)在也差不多,都很注重外語考試。根據何炳棣先生在《讀史閱世六十年》中的回憶,庚款留學考試的成績計算法中,黨義和國文共占15%,英文獨占25%,著作與服務占10%,專門科目共占50%,即英語比其他任何科目占的比重都大。具體考試方法而言,庚款留美和留英考試都分為英譯漢、漢譯英和一篇作文,且曾經采用聽力考試的方式,相比如今的考試極具實用性。
當然,那個時代的“分數(shù)線”不像現(xiàn)在托福雅思這么高,面對那時候還在之乎者也里打轉的中國人,英語分數(shù)曾經的錄取標準定為35分。由此對比,錢鐘書的英文該是怎樣牛了。
戴上假發(fā)見皇帝
人們都以為,晚清對海歸實施的是“包分配”解決就業(yè)的辦法,但實際上留學回來直接給官做,只存在于官派留學的早期。在甲午戰(zhàn)爭之后,每個官職都能拿來賣錢,政府怎么會舍得免費送給那些海歸呢?但晚清不想破罐破摔,那就得吸收人才進來。于是,政府想出了一個辦法,通過考試給文憑和官職。
起初是舉行一次性考試,即發(fā)文憑與授官職合二為一的考試??荚噧热莅蠢砘?、經史分別命題,留學生通過考試,就獲得文憑和官職的獎勵。在1905年7月的考試中,大家較為熟悉的、在五四運動中被燒了住宅的曹汝霖,便通過那次考試被授予舉人出身,任命為主事分部學習行走(到各部任試用期的副廳級巡視員)。
后來清政府發(fā)現(xiàn)一次性考試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參考人數(shù)大增,競爭十分激烈。清廷一時拿不出那么多官職去送,就出新招兒,將獎勵出身的學業(yè)考試和真正任職的授官考試分開。學業(yè)考試定期舉行,被錄取者由學部統(tǒng)一頒發(fā)文憑,分別授予翰林、進士、舉人出身。憑借該文憑可優(yōu)先分配工作,又可作為參加授官考試的依據。
比起已成體系的考試,亮點卻在考場外??荚囈家徽?,除了緊張便是新奇。因為“殿試”合格后,需要去頤和園朝見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那個時候,經過歐風美雨的洗禮,很多留學生在國外早已剪掉辮子,無奈只好買一條假辮子偽裝,時刻擔心露餡。而那些戴眼鏡的留學生,又必須將眼鏡摘掉,因為慈禧太后討厭眼鏡。于是,為了一睹圣容,摘掉了眼睛的青年,既要保持官階等級的排隊和站位,又想看清太后和皇帝的尊顏,想往前擠又不能太明顯。
盡管當時有些留學生名氣已經很大,但在權力面前,還是有名無價。只能乖乖地低頭頷首,用感覺來體察皇帝與太后的指示,個別膽大者,偷看太后、皇帝一眼,也不過一掃而過。這要是擱在當下,說不定還能親切地跟領導人握個手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