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陸平
[摘 要] 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具有很高的商業(yè)價值,玉米因其中含有較多糖分,所以在其生長期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害。為了進一步提高玉米病蟲害的防治水平,筆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闡述了玉米在不同的生長時期容易出現了病蟲害種類以及防治措施,并對幾種常見的病害的綜合防治策略進行闡述。
[關鍵詞] 玉米 病蟲害 綜合防治 大斑病 黑粉病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1-0191-01
石登鄉(xiāng)常用耕地面積59506.82畝其中水田面積6246.16畝,人均耕地面積2.44畝,玉米是石登鄉(xiāng)主要糧食作物,常年玉米種植面積23000畝左右,產量500萬公斤左右,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經濟全球化進程逐步推進,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全球氣候受到嚴重的破壞,以玉米為代表的農作物的生長規(guī)律也逐漸受到了影響,尤為突出的是玉米病蟲害的發(fā)生和蔓延,嚴重威脅著農作物的正常生產。
一、不同生長時期玉米發(fā)生大的病蟲害防治
1.玉米播種期的病蟲害防治
玉米播種前,為了防治上一茬農作物收獲后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病蟲害蔓延,可以對田地進行病蟲話清除,一是可以將秸稈粉碎后作為農家肥施入土壤中,對其進行腐化,降低病蟲幼蟲的存活率;二是根據不同地段的肥力差異,可以對種子進行科學的包衣處理,選擇具有包衣作用的種子劑,一來可以防止地下害蟲滋生蔓延,二來可以保護幼苗階段;三是輪作方面,可以選擇抗性較強的農作物,例如大豆、棉花、芝麻等與玉米進行倒茬輪作,加強病蟲害的源頭防治。
2.玉米出苗期的病蟲害防治
近年來由于氣候條件的變化,石登鄉(xiāng)玉米種植出苗階段受到病蟲害的威脅逐步加重,其病蟲害主要表現為玉米葉片殘缺、葉上出現蚜蟲、幼苗粗縮病等,其主要防治措施為:一是進行科學的施肥,定期對田間地頭的雜草進行清除,保證玉米有個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機率;二是根據玉米不同生長狀態(tài)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不同的特點,將受侵害比較嚴重的植株及時拔除,對受癥比較輕的幼苗噴灑敵百蟲、植病靈等低毒性農藥,控制病蟲害的擴散蔓延;三是適時噴灑葉面肥,可以與毗崇啉可濕性粉劑一同噴灑,提高玉米苗抵抗力的同時,對可能出現的病蟲害進行科學預防和控制。
3.心葉期至抽穗期的病蟲害防治
玉米心葉期至抽穗期這一階段主要受紅蜘蛛、玉米螟、粘蟲、葉斑病等病蟲害的危害,其主要的防治手段有:一是科學進行水肥的管理,及時清除田間以及周圍的雜草,提高玉米苗的抵抗力;二是適度噴灑殺螟靈顆粒劑或者濕性粉劑,有效控制玉米螟的危害范圍;三是加強不定時的巡查工作,及時清除患病的植株,并集中進行處理,最大限度控制病情,時刻保持土壤的肥力。
二、玉米大斑病害的綜合防治措施
玉米大斑病是我國玉米生產中常見性病害,也是危害我鄉(xiāng)鎮(zhèn)地區(qū)玉米生產的主要病害。
1.玉米大斑病的危害癥狀
在玉米整個生長過程中,大斑病都有可能發(fā)生,對玉米的大量葉片造成損害,并逐步侵害玉米包葉和葉鞘,受病地段的突出表現是癥狀從植株下部開始,由小病斑向大病斑擴散,這些小病斑逐步積累,形成大小不規(guī)則的大片斑點,使玉米葉萎縮,嚴重時導致植株死亡。
2.大斑病的發(fā)病原因
大斑病的發(fā)生受當地氣候條件的影響較大,與玉米品種的抗病能力有關,其中決定性的因素是空氣濕度,也是病源傳播的主要途徑,其病菌適宜生存的溫度范圍為13℃~30℃,開始發(fā)生并完成危害的溫度在20℃左右,大斑病常發(fā)生在北方地區(qū)。
3.大斑病的綜合防治手段
對于玉米大斑病的綜合防治,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即玉米品種的抗病能力、播種前病菌孢子的存在、適合病菌生長的空氣濕度。采取的綜合防治措施為:一是要科學選擇抗病能力較強的玉米品種,從源頭提高病害的防治能力,選擇帶有抗病體的包衣種子,有效防止病菌孢子的存在;二是選擇科學的輪作的方式,待收獲后對土地進行深度翻耕,及時消滅植株根茬病原體的萌發(fā);三是進行科學的水肥管理,合理施肥澆灌,保證土壤有效肥力,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四是一旦發(fā)現有大面積嚴重病害時,可以選擇農藥噴灑方式,及時根治病蟲。
三、玉米小斑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1.玉米小斑病的危害癥狀
玉米抽穗和灌漿期容易發(fā)生小斑病病害,不同于大斑病癥狀的是小斑病的斑點較小,危害的部位較多,如根、莖、葉、玉米穗、玉米粒等多個部位,主要寄生于秸稈內部,待來年溫度升高后開始生長,造成危害。
2.玉米小斑病的發(fā)病原因
小斑病的發(fā)病機理與玉米大斑病相近,其病菌孢子的形成、傳播和危害與空氣濕度密切關聯。適宜其生長的溫度要比大斑病偏高,在夏季時節(jié)發(fā)生的機率很高,因此對夏玉米危害嚴重,一般在南方地區(qū)比較常見,對本地夏玉米的生長也產生一定的危害。
3.玉米小斑病的綜合防治手段
玉米小斑病病原體主要寄生于秸稈內部,等溫度適宜時才生長發(fā)病,對其控制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加快玉米抗病新品種的研究,播種前對種子進行徹底包衣處理,防止病原體侵入;二是輪作換茬時要對土地進行深耕細作,降低病原體存活率;三是加強玉米生產全程管理,實行嚴格作物輪茬,破壞病原體孢子生存條件;四是玉米生長后期時可以進行適當的化學防治,噴灑藥劑進行控制。
四、玉米黑粉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1.玉米黑粉病的危害癥狀
玉米黑粉病俗稱黑穗病,其發(fā)病時期不固定,玉米生長每個階段均有可能出現,但抽穗期時最為突出。其病菌主要依附于葉片和玉米穗外部,大小不一,一層透明的薄膜籠罩,內部呈顆粒狀。
2.玉米黑粉病的發(fā)病原因
玉米黑粉病的發(fā)生與天氣密切相關,在溫度較高、空氣干燥的時候容易發(fā)生,在氮肥施入過多,氮元素過量情況下,其病菌抱體開始生長,此時生命力較強,主要寄生于植株根部和秸稈內部,待來年種植后開始生長,造成危害。在冬季時節(jié),隨著氣流變化和雨水的澆灌,病菌抱體還能不斷產生新孢子。
3.玉米黑粉病的綜合防治手段
黑粉病侵害玉米的主要原因是玉米穗含糖量較高,因此必須加強玉米抗病品種的研制,主要防治措施有:一是鑒于黑粉病具有較長潛伏期,所以要加強對病原體的控制和防治,對于受危害嚴重的區(qū)域要重點防治,一旦發(fā)現大面積病瘤體后,應當及時采取深耕或者深埋的方式清除;二是執(zhí)行嚴格的作物輪作制度,控制氮元素的量,確保水肥管理的科學性;三是在玉米抽穗前期可以進行化學防治,有效控制病原體的出現。
參考文獻
[1] 王延賓.如何防治玉米病出害[j].農民致富之友2011 (23).
[2] 張社梅.趙芝俊.我國玉米病蟲害防治與轉基因玉米的應用前景分析[j].玉米科學2009 (3).
[3] 張愛式.玉米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