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桐
摘要:濃郁的地域文化風貌、鮮明的平民意識、幽默輕松又不乏深刻清醒、充滿陽剛之氣的敘事風格.是鄧剛小說呈現出來的最突出的特點。本文從鄧剛小說創(chuàng)造的“都市”與“人?!边@兩個藝術世界入于,分析探討這一本質特征及藝術價值。
關鍵詞:海味小說;人海平民沖突;堅忍陽剛之氣
一、海味小說
鄧剛的“海味”小說創(chuàng)造出豐富多彩的大海的神奇畫面,滿足讀者獨特、罕見、新奇的審美享受。大海的雄渾、奇幻、幽靜與暴虐等等都在作家獨特與新奇的審美感受、體驗中變成一種藝術的生命力,給讀者一種新奇神秘的審美誘惑力量。《蘆花蝦》中鬼兒灘那波詭云濡、凄風迷霧所造成的駭人神秘世界的刻畫,《迷人的海》中對海底暗流、底流、對箭撥的描繪,《龍兵過》中的“龍兵過”、“旗兵”,《大魚》中的大菊花魚的靈魂抒寫,《魚眼》中銀針魚群在大海里組成的一束束銀白的亮帶的白描,這一切把讀者帶入新奇而神秘的大海世界。這時的大海,不是一種冷摸無情的自然力,而是一種充滿著勃勃生機的令人神往的生命。作為自然的大海,此時已經被人化、被詩化,成為人的活動背景與環(huán)境,成為人的性格與心理的延伸與陪襯,人海一體,情韻無限?!洱埍^》中作家所描寫的船長指揮船員,駕駛著一百幾十馬力的鋼殼漁船與狂風巨浪進行的驚心動魄的生死搏斗過程,《蛤州灘》中作家所描繪的老蛤頭與海貓子、野鴨子、亂挖蛤州的趕海人搏斗的生動場景,這時大海雖然暴虐與兇險,然而就在暴虐與兇險中把人的力量得到確證與弘揚,人的情感與靈性得到凈化與美化,人的理性與智慧得到充實與升華,人成為大海的主宰,成為制馭大海掌握自己命運的強者。
隨著鄧剛小說觀念和創(chuàng)作意識的變化,作家在“海味”小說創(chuàng)作方面也注入新的創(chuàng)作意識,出現新的品種,逸出新的“海味”。從九O年到九一年,作家連續(xù)發(fā)表了《海里有很多論鄧剛中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特色魚》、《浪漫的悲劇》和《魚情三題》。這些作品的海洋動物的習性和外形特點作為描寫對象?;驑嫵伞肮适虑楣?jié)”。這些海生的魚類、貝類與人的關系遠離了,淡化了,作品中不塑造人物形象,有時寫到人只是作為一般“漁人”。但是,鄧剛的這些新的“海味"、說又不是完全禁絕社會性,作品通過似是而非和似非而是的象征與寓意又使社會性在作品里與描寫對象發(fā)生模糊不清的糾葛關系。魚類、貝類到底象征與寓意什么?看來很難確定,但作品中有的內涵又是確定的。魚類、貝類沉溺于愛情生活之中,懷抱浪漫情思的時候,是漁人捕殺它們的最好時機。漁人的捕殺造成它們的悲劇,而這一悲劇卻為人類奉獻美味佳肴的享受。
二、人海沖突
鄧剛海味小說最先引起文壇注意的是《白帆》。人們被吸引的是主人公獨特的謀生方式—碰海,這在當代文學所涉及的各行各業(yè)中,是一個嶄新的領域,引起了人們的好奇。他的《迷人的?!肪褪且皇兹说纳εc自然力較量搏擊的粗獷、豪放的贊歌。作品主人公老海碰子是位生活的強者,在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刻著他與大海朝夕相處的經歷。當年,他曾在葬身魚腹的險境中.臨危不亂,剮開魚腹,死里逃生。雖然由此他失去了兩只耳朵,模糊了面孔,但卻更增添了他征服大自然的勃勃雄心。為了尋求世世代代的海碰子終生尋找但始終未找到的“神物”,他和小海碰子先后離開了半鋪炕那平靜的海灣,來到了火石灣豁口外那一鋪萬里的大海,“勇敢地扎進了這個浸著父輩們血水,兇險而迷人的海灣!"將其全部的青春和力量、膽略和智慧都傾注于波峰浪谷之中,去搏擊、拼殺、奪取和尋求。正是在這種拼搏與尋求的過程中,對立著的人與自然、主體和對象在更高層次上獲得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諧。一方面,大自然把它博大、浩然的精髓灌注到人物身上,從而使人物具有了蒼松的挺拔,巖石的堅定,大海的深邃,海浪的氣韻;另一方面,大自然巨大而粗獷的近乎野蠻的氣魄,成為海碰子們的個性的肯定和實現。因為他們在拼搏與尋求的過程中真正占有了作為人的本質力量,找到了自己生存的最有力的方式。
三、陽剛之氣
海碰子出身的鄧剛對大海有著一股與生俱來的癡情,大海啟動了他無限的藝術靈感,并給他的作品帶來了不衰的藝術生命力。如果沒有大海、潮汐、藍天、白云、漁人、海碰子,沒有海參、鮑魚、大蝦、刺鍋子、花皮兒蛆子,我們將很難想象鄧剛的小說會是什么樣子。在表現大海的主題作品中,一系列海碰子的命運令人魂牽夢縈那種在人與自然的對峙、抗衡直至最終的親和中所體現出來。在談論鄧剛的小說《迷人的?!窌r,人們常常指出它受到海明威小說《老人與?!返挠绊?,但同樣是表現人的不屈服于命運、永不言敗的精神品格,《迷人的海》似乎更注重自然與人之間的和諧,沖突后的和諧、抗爭后的親和,因此作品的色調更樂觀、更明朗。作品的故事、情節(jié)相當單純,人物性格也相當單純,并且自始自終性格的發(fā)展變化不大。那么是什么使作品在這樣簡單的故事、簡單的人物、簡單的情節(jié),簡單的結構之下進發(fā)出如此震撼人心的藝術張力和亙久綿長的藝術生命力呢?筆者認為是充溢在作品中的那種大寫的人的精神力量使然。作品中的人,是自然中的人,更是社會中的人,在自然而前,他可能恐懼過、絕望過,可能由于稚嫩無知而藐視一切;在人與人的社會關系網絡中,他們可能由于固執(zhí)、偏狹、冷漠而缺乏溝通,但是,人格的力量和精神往往在最激烈的斗一爭中爆發(fā)出來,那就是永遠的不屈服、永遠的抗爭,并且重要的是善于斗一爭,既有勇氣又有謀略。這是人類對自然的態(tài)度,更是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作品既寫了人與自然的沖突,同時也寫了人與人之間沖突,但兩代海碰子對海、對人生的不同理解并沒有阻礙他們而對大海的共同抗爭,最終達成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這不是什么深奧的哲學理論,而是人類走過歷史的長長隧道之后精神智慧的升華。說到底,《迷人的海》是作家而對宇宙、而對茫茫人生的思索,并通過這個不無象征意義的故事講出了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和人生哲學。
【參考文獻】
[1]吳亮.兩代人的延續(xù)[J].讀書,1983(12)
[2]《世界華人名人大辭典》第563頁。
[3]《孫慧芬小說中的遼南鄉(xiāng)村世俗審美創(chuàng)作的探究》 楊曉麗
[5]股晉培.鄧剛小說的力度與光彩[J].當代作家評論,1984(01)
[6] 《小說林》1991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