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
一個人從出生時剪斷臍帶的那一刻起,就獨立而完整地擁有了自己的身體。這意味著在未來的歲月里,個體身體的全部感受與運動、器官的生長與老化,以及“大限”到來時的灰飛煙滅,都只是一個人的事情,與別人無關。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無法把個體的身體疼痛通過電纜、光纖或其他任何方式傳遞給他人,讓他人也感受到你的疼痛。所以,我們雖然擁有自己的身體,但也需要付出孤獨的代價。
如果人與人之間僅僅如此隔離,那活著豈不是一件相當無趣的事情了?但好在造物主造人,不會使人與人之間沒有鏈接,也不會放棄由鏈接導致的宏大而和諧的美感。這個鏈接其實非常強大,它的名字叫做情感。個體的身體疼痛的確不能引起他人的身體疼痛,但卻可以引起他人的“心痛”。所有活著的人,都曾經(jīng)為自己愛著的人心痛過,有些時候,我們甚至比當事人還要痛。這種心痛的感覺,就是由情感通道制造出來的。
再回到出生。嬰兒的身體與母親永久地分開了,但情感依附還在。嬰兒對母親的情感依附,重要到跟空氣和食物一樣,生死攸關。隨著嬰兒慢慢長大,對母親的情感依附越來越少,我們甚至可以說,成長的過程就是在情感上遠離母親的過程。
靠所謂智者的“格言警句”教育孩子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筆者在臨床中發(fā)現(xiàn),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母親跟孩子的關系有兩點是值得高度關注的。一是孩子的成長速度遠遠高于母親的預估,母親對孩子的能力有著相當大的貶低,擔心、指責、懷疑和失望,充斥在母親跟孩子的關系中。而孩子們?yōu)榱司S持與母親的情感鏈接,避免分離、被拋棄,不得不把自己的方方面面都弄得一塌糊涂,才“對得起”母親潛意識的希望,才能夠繼續(xù)跟母親在一起。以如此慘烈的方式愛母親,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母親缺乏信任孩子的能力。孩子是否值得信任,就跟大地和天空是否值得信任是同樣的道理:一個正常人,絕不會走在大街上隨時擔心天塌地陷,但一個剛剛在地震中逃生的人,卻會覺得任何地面都有危險。我們知道,這是因為他暫時地“病了”。
隨時都覺得孩子會出安全問題,會人際關系應對不良,或者會……能力不夠的母親,其實也稱得上是“病了”,而且可能一直都“病著”。她們的“病”,就是把自己內(nèi)心的不安全感和無助感,經(jīng)過“偽裝”變成了孩子在現(xiàn)實層面的不安全和需要幫助。同樣,孩子為了“討好”和愛母親,也把自己置于危難之中,這個危難可以是危及生命或者健康的事件,也可以是人與人之間的沖突。說到底,母親認為孩子不值得信任本身也是一種愛,是那種不忍看到孩子遠走高飛離開自己的愛??上н@種愛不那么健康。在父母跟孩子的關系中,健康的愛應該是父母能夠承受被孩子“拋棄”。
無數(shù)經(jīng)驗和研究證明,父母跟孩子,尤其是母親跟孩子的關系,培養(yǎng)了孩子最核心的人格。這個人格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將來能夠取得的成就和能夠享受的幸福。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父母不是一個角色,而是一門學問。這門學問是每一個想做父母或者正在做父母的人都應該學習的。退一萬步講,你可以不學任何東西,但你需要知道如何做才能不制造“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