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方東樹繼承桐城派論文及論詩之法,融古文文法論析唐詩,他既繼承桐城派之道統(tǒng)觀念,又強調(diào)詩歌的章法布局、典故運用,使詩歌言之有物,總結(jié)出了一套相對完整的唐詩體格論,具有鮮明的個人特色。
關(guān)鍵詞: 方東樹 桐城派 文法 唐詩體格論
桐城派歷來注重以文論詩,他們以繼承韓愈、歐陽修、二程、朱熹以來的道統(tǒng)為己任。方東樹將桐城文法與桐城詩論結(jié)合起來,以古文文法論析唐詩,自成一派,他既繼承桐城派之道統(tǒng)觀念,又強調(diào)詩歌的章法布局,典故運用,使詩歌言之有物,總結(jié)并創(chuàng)造出了一套相對完整的唐詩體格論。
前人論及方東樹的詩學觀,多側(cè)重其宋詩論,認為方東樹的詩學重點在其宋詩觀,其實不然,方東樹本人在《昭昧詹言》中談及:“唐之名家,皆從漢、魏、六代人出。杜、韓更遠溯經(jīng)、騷。宋以后人皆止于唐”?譹?訛??梢钥闯觯綎|樹將唐詩作為立論中心,上溯經(jīng)騷,下引宋詩,其唐詩觀方為其詩學核心。而從篇幅上來看,方東樹詩論專著《昭昧詹言》共二十一卷,其中有十一卷都單獨談?wù)撎迫嗽姼柙娬摚溆嗑砟恐幸灿屑嬲摷疤迫颂圃?,可以說,方東樹詩論的整體構(gòu)架就是建立在其唐詩觀的基礎(chǔ)上。方東樹以文論唐詩,乃是繼承桐城派,同時間以創(chuàng)新,從古文文法角度對唐詩進行論析的理論體系。
我們需要對以文論詩和以文為詩二者的關(guān)系進行一個大致的梳理。以古文文法論詩并不是桐城派為刻意求新而生造出的理論,而是的確符合文學規(guī)律的。秉承詩文互通的思考,廣泛吸收歸納古典詩學的思想精華,用桐城古文文法論述分析詩歌的章法,建構(gòu)詩學批評新范式,這是以文論詩。而另一個詩學范疇——以文為詩,是從詩歌創(chuàng)作來說,在唐代中后期方為條理明晰地出現(xiàn)其體格特征,陳師道在《后山詩話》中明確提出韓愈“以文為詩”,是為首創(chuàng)。而到宋代則更為明顯,宋人相對于唐人變化最大之處,就是較多地使用了散文化、白描、議論等方法來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
一、貫穿道統(tǒng)的核心觀念
清代是儒家道統(tǒng)最為慘淡的時代,而桐城派就出現(xiàn)在這樣一個道統(tǒng)沒落的年代。桐城派也極力想復興道統(tǒng),雖然當時政治的土壤已經(jīng)使得道統(tǒng)的復萌變得困難。桐城諸人所效慕的唐宋古文家大多兼具文人與士人雙重身份,不僅文學作品中提倡道統(tǒng)觀念,也在政治中各有作為,不同程度地將道統(tǒng)理念付諸實踐,而桐城派顯然已沒有這樣的政治基礎(chǔ),綜觀桐城一派,僅在晚清時湘鄉(xiāng)變流曾國藩位居高官,但當時桐城之風已回光難興,其余皆或沉淪宦海,或終身未仕,桐城諸人只得在文學創(chuàng)作與批評中宣揚道統(tǒng)。桐城派基本上沿襲了前人在文學與道統(tǒng)關(guān)系上的觀念,在他們看來,文學作品與儒家傳統(tǒng)理念是相互依賴的關(guān)系,文章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傳道、載道的功能上,不過在道德教化的同時,也需要有陶冶審美的作用,不可偏廢。而方東樹將桐城古文文法融入其唐詩論中,首先便立足為詩需要有道統(tǒng)的貫穿。方東樹認為:
古人作詩各有其本領(lǐng),心志所結(jié),動輒及之不自覺,所謂雅言也……杜公之系心君國,哀時憫人;韓公修業(yè)明道,語關(guān)世教,言言有物。太白胸中蓄理至多,逐事而發(fā),無不有興、觀、群、怨之旨。是皆于三百篇、騷人未遠也。
方東樹立言必關(guān)世教,詩論堅守儒家道統(tǒng)的基本立場,他認為像杜甫、韓愈等人能夠“系心君國”“修業(yè)明道,語關(guān)世教,言言有物”,連李白也富于這樣“無不有興、觀、群、怨之旨”的詩作,方是“道思本領(lǐng)”高深的詩歌。由這些言論可知方東樹是堅定的儒家倫理道德的支持者與捍衛(wèi)者。
韓愈詩文起八代之衰,將文學創(chuàng)作批評理論與儒學復古主義思潮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韓愈運用儒家的道統(tǒng)來對抗佛老各宗派傳法世系的宗教法統(tǒng),其核心就是反對佛教、道教與王權(quán)政治相適應(yīng)的傳統(tǒng)倫常的破壞。韓愈力倡“文以明道”,文章的寫作目的絕非為文而文,而是要體現(xiàn)出儒學之道。韓愈以文為詩,另辟蹊徑,同樣其詩也要在創(chuàng)作中有道的繼承,韓愈深諳經(jīng)典,方東樹直接就說“韓如六經(jīng)”,而以韓愈為代表的元和詩人,并沒有熱衷于闡述儒家經(jīng)典本旨,而是針對社會現(xiàn)狀將儒家道統(tǒng)思想加以實用化,摒棄了經(jīng)學家皓首窮經(jīng)卻于時政無助的觀念,使道統(tǒng)攝于為維護王權(quán)而服務(wù)的核心理念之下。韓愈在其詩中也體現(xiàn)出儒家傳統(tǒng)詩教觀,方東樹在評其《秋懷》十一首時說:
此元和十年,公由員外郎降為國子博士時作,即作進學解之意也。有怨意,有斂退自策厲意,而直書目前,即事指點,惝恍迷離,似莊似諷。
此時韓愈宦途不達,其思想情感趨于成熟穩(wěn)健,不同于一般文士的感秋之作,而別有特殊的思索與深刻。方東樹也說韓愈“有怨意”,并未掩飾自己的不得意,心中確有不滿,但其在儒家傳統(tǒng)思想的觀照下,能夠理性的“斂退自策”,體現(xiàn)出“似莊似諷”的志士悲慨,寄意深曲,從而可證韓愈在詩作的意匠經(jīng)營中踐行“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的儒家詩教道統(tǒng)。
在韓愈之前的杜甫,雖尚未提出道統(tǒng)的理念范疇,但杜詩所呈現(xiàn)出的沉郁頓挫,內(nèi)省外憂的詩歌氛圍,已體現(xiàn)出博大的儒家仁愛精神和難得的家國憂患意識,方東樹認為“杜公包括宇宙,含茹古今,全是元氣,迥如江河之挾眾流,以朝宗于海矣”。杜甫上憂廟堂,下憫蒼生,濟民于涂炭,經(jīng)世于詩詠,也正是儒家道統(tǒng)所提倡的。如杜甫入潭州時所作《詠懷二首》,方東樹以為這兩首詩是杜甫“將沒時,迫以衰病,心志沉惋,語言陷滯,誠若不可人意。然茍求其志,則風調(diào)清深,豪氣自在。雖次第無端由,要見一種感慨嘆息之情,終非他人所及”,因而詩歌體格須有道統(tǒng)作為核心。
應(yīng)當說,面對清代統(tǒng)治者一方面鼓吹程朱理學為官方思想,一方面又限制文人參與政治的窘境,桐城派處在這樣兩難的社會政治環(huán)境下,難以實現(xiàn)儒家道統(tǒng)經(jīng)世濟國的精神理念。肩擔道統(tǒng),振興古文是桐城派自我追求的目標,但是卻無法付諸實踐,雖然詩文載道的思想在嘉道時期逐漸開始進行反思,但在方東樹論唐詩的體格之時,道統(tǒng)仍然是一個要點,這也是和他深受程朱道學的影響分不開的。同時,面對清代道統(tǒng)衰微的現(xiàn)實,對詩歌中道統(tǒng)的強調(diào)也是以方東樹為代表的桐城詩派復興儒家道統(tǒng)的自覺與實踐。
二、橫截頓挫的章法布局
桐城派為文注重章法,以文論詩,則意味著用散文的創(chuàng)作方法與詩歌的創(chuàng)作手法結(jié)合統(tǒng)一起來。詩與文確實也有相同之處,方東樹同樣認為詩與文類似,完全可以借用文章的章法,并在其詩論中明確反對嚴羽所譏斥文通于詩的觀點,方東樹在其詩論著作《昭昧詹言》中著重“文法”“章法”,無論是“文法”,還是“章法”,這都是方東樹對唐詩章法布局的說法,不過細細體悟,相互間的意義依然存在差別?!拔姆ā陛^為宏觀,“章法”來源于具體的字法、句法,這是在詩文細針密線與縱橫捭闔中形成的,這也與方苞之“義法”有著明顯的承繼關(guān)系,但又有不同。在《昭昧詹言》中方東樹有這樣一段話:
……義法粗胚,今列其統(tǒng)例于左:如創(chuàng)意;造言;選字;章法;起法;轉(zhuǎn)接;氣脈;筆力截止;不經(jīng)意助語閑字;倒截逆挽不測;豫吞;離合;伸縮;事外曲致;意象大小遠近,皆令逼真;頓挫;交代;參差。
此為方東樹所謂之“義法”,不過“章法”后的“起法;轉(zhuǎn)接;氣脈;筆力截止”,“倒截逆挽不測;豫吞;離合;伸縮”,“頓挫;交代;參差”應(yīng)當說都是屬于“章法”的范疇之內(nèi),都是指詩歌起承轉(zhuǎn)合的布局結(jié)構(gòu)。
方東樹論唐詩章法,總體上講求力戒平鋪直敘,詩句須橫截逆入,頓挫變化,認為“章法篇法,有順逆開闔展拓,變化不測,著語必有往復逆勢,故不平”。而通常布局大致上先要破題,題目、緣由要用精煉的語言交代明白,不可羅嗦繁絮;然后起敘,要求開頭就要令讀者眼前一亮,有驚為方外之物的感受,方可為妙;而后寫,“一寫也,或夾于議中,或夾于敘中,或用于起尤妙,或隨手觸處生姿”;再而議論,方東樹認為詩中如若議論不當就容易近迂腐、近絮叨、近學究氣,需要學詩者著意;最后結(jié)語收束,“凡結(jié)句都要不從人間來,乃為匪夷所思,奇險不測”,再間以襯托,或可加以虛字,不過虛字的運用需要注意,“選字避純熟,固矣。而于不經(jīng)意語助虛字,尤宜措意,必使堅重穩(wěn)老,不同便文,隨意帶使”。雖然以上列出了諸種章法布局要求,不過在體格上卻并非嚴守固定的布局順序,呆滯不變?nèi)允撬谰?,須在深刻領(lǐng)悟的基礎(chǔ)上靈活創(chuàng)意使用,使詩作章法清晰又能搖曳生姿。
論及唐代古體詩,結(jié)合具體作品進行分析,如杜甫《天育驃騎歌》,方東樹評之:
起二句,故意曲入,以避平敘,突起奇縱……“是何”六句先寫?!耙廖簟卑司涫紝崝?。而“當時”四句,提筆跌宕,以補敘為棱汁,即借此逆入?!澳甓唷倍滢D(zhuǎn)入議?!叭缃瘛倍淙胱h……以真為畫,以畫為真……交互言之,令人迷離莫辨。此亦是襯起曲入,以避直敘平敘?!笆呛巍币灰韵陆訉??!耙廖簟币韵聰㈩}。又將真馬一襯,作勢拍題感嘆,以真馬與人作收。
假以自己聽聞之事曲入詩題,然后連續(xù)六句描寫駿馬的形態(tài)神情,寫后再敘,又借馬喻人,議論感嘆時無伯樂,全詩結(jié)構(gòu)完整,同時也富于變化,頓挫起伏。杜甫作詩布局嚴謹,而李白狂放恣肆,方東樹稱贊其如天外飛仙,也以章法論之,方氏有言:
太白飛仙,不可妄學,易使流于狂狙熟濫,放失規(guī)矩,乃歸于太白,太白不受也;須善學之。此選皆取其繩尺井然者,俾令后學知太白實未嘗不有法度。
又如李頎《寄綦毋三》,方東樹評論尤為精切:
此詩姚先生解最詳,而曰:“往復頓挫,章法殊妙,當思其語,乃有得?!逼鸲鋽⑹拢杨D挫入妙。三四復繞回首句,更加頓挫。第四句含蓄不說出,更妙。五六大斷離開,遙接第二句。七八又從題后繞出。
方東樹引其恩師姚鼐之語,直接指出詩歌章法高妙在于布局須往復頓挫,在接下來的具體分析里又詳細的解釋,將八句詩逐句分析。前文也提到,方東樹喜詩中有斷,句斷而意不斷,此“斷”即為橫截之意,本首七律通篇皆頓挫橫截。于是方氏總結(jié)“大約有往必收,無垂不縮,句句接,句句斷,一氣旋轉(zhuǎn),而仍千回百折,所以謂之往復頓挫也。此為正宗”。
因此,注重橫截頓挫的章法布局是方東樹“古文文法通于詩”的唐詩體格論中另一個重要的觀點,優(yōu)秀的詩篇也的確在章法上有跡可循,層次結(jié)構(gòu)上起伏跌宕,開合有度,從實例印證了方東樹的論點。不過,法無定法,早在方苞之前就表示過“法隨義變”,方東樹自己也說“文無定準”,真正的詩家絕不會生搬種種章法布局來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否則反而束縛了思想,將活體格囿于死章法,絕不是方東樹所想見的。
三、立誠有物的意蘊內(nèi)涵
方苞在“義法”說中就指出“義”即為“言有物”,而上溯至唐代,韓愈就已針對文章寫作提出言之有物、務(wù)去陳言的觀點。言之有物也是文學作品所必須遵循的基本規(guī)律,詩文言之無物,則幾無意味。方東樹繼而在其唐詩論中也借用“言有物”這一論點,將方苞論為文之法的觀點化用在自己以文論詩的理論中,并在原有基礎(chǔ)上有所創(chuàng)新,他說:
詩以言志。如無志可言,強學他人說話,開口即脫節(jié)。此謂言之無物,不立誠。若又不解文法變化精神措注之妙,非不達意,即成語錄腐談?!梢娮钜且徽\,不誠無物。
在方東樹這里,“有物”的意蘊內(nèi)涵有雙重含義,從客體角度來看,詩歌需要有真實充分的內(nèi)容表達,而不可空談理性,這也是方東樹對宋明理學末流沉湎于心性空談的矯正。從主觀角度來看,創(chuàng)作主體的先天之才與后天之學交融而產(chǎn)生的內(nèi)在精神品質(zhì),對詩歌的意蘊創(chuàng)作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而才學品格由創(chuàng)作主體轉(zhuǎn)移到具體文學作品上,就是要達到“立誠”的目標,方可做到詩歌“有物”。方東樹并沒有像方苞那樣激進地強調(diào)在文學作品中必須融入程朱之學,他意識到,立誠不光是要求作詩不可勉強描摹他人,更需要在詩作中體現(xiàn)出作者的志氣意蘊。
但是,如何做到“立誠有物”,就是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方東樹認為首先就要勤勉為學,不可作偽自滿,為人為學都應(yīng)當“立誠”,在此基礎(chǔ)上,在詩歌中表現(xiàn)出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獨特風格,久而久之不用刻意表現(xiàn),自然在詩歌中就會流露出來。方東樹在其唐詩論中就說“東川纏綿情韻,自然深至,然往往有痕。所謂無意為文而意已至,闊遠而絕無弩拔之跡,右丞其至矣乎!”他認為王維較之李頎更高一籌,就是在于其詩歌的情志意蘊表達得自然到位,無人工痕跡可求,毫無造作矯揉之語。
其次,要有言之有物的意蘊內(nèi)涵,創(chuàng)作主體的胸襟氣骨需高遠,在詩作上來說也就是要立意高遠,方東樹也說:
大約胸襟高,立志高,見地高,則命意自高。講論精,功力深,則自能崇格。讀書多,取材富,則能隸事。聞見廣,閱歷深,則能締情。要之尤貴于立誠。立誠則語真,自無客氣浮情、膚詞長語、寡情不歸之病。
由此可見不僅要讀書取材豐富,詩人的秉性在方東樹看來對詩歌作品的“立誠”也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意義,所謂言由心生,詩歌的體格與創(chuàng)作主體的人格應(yīng)該是一以貫之的,韓愈在《答李翊書》里就有“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這表示唐人也已對人品與文品的關(guān)系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只有“立誠”,詩歌在情感上才不會流于庸假,措詞上也不會落于淺浮,詩作才能生情脫俗,在體格上達到較高的境界。
當然由于方東樹深諳程朱之學,在其唐詩論中,所謂“有物”也不可避免地會有宋學一定的顯現(xiàn)。方東樹在論王維時,先肯定了王維的詩史價值,認為在詩史上可稱為一祖,并將其與杜甫相較,認為猶如維摩與如來之比。但接下來他話鋒一轉(zhuǎn),“然愚不喜之”,原因在于王維的詩作雖然別有一派,在于形象高妙,元氣渾然,但是于世事無用,沒有反映社會現(xiàn)實。
以其無血氣無性情也。譬如絳闕仙官,非不尊貴,而于世無益;又如畫工,圖寫逼肖,終非實物,何以用之?稱詩而無當于興、觀、群、怨,失風騷之旨,遠圣人之教,亦何取乎?
這也從另一個側(cè)面說明了杜、韓二公受方東樹推崇的原因,因此,方東樹所謂言之有物,在一定程度上說也是建立在其對程朱道學的思想繼承的基礎(chǔ)之上的,而“有物”也意味著力求詩歌對于社會政治教化要有啟迪幫助的功用,對詩歌的意蘊內(nèi)涵要求“立誠有物”也是對詩歌經(jīng)世理論的體現(xiàn)。
四、隸事典故的準確運用
唐人作詩,善用典故,在方東樹的體格論中,典故的準確運用也是其論述的要點,他贊揚唐代:“初、盛諸公及杜公,隸事用字,無一不典不確,細按無不精巧穩(wěn)妙,所以衣被千古”。方東樹的詩論里多用“隸事”,所謂隸事,指以故事相隸屬,即在詩文里引用典故。“隸事”一詞早在《南史·王諶傳》就有“諶從叔,以博學見知。尚書令王儉嘗集才學之士,總校虛實,類物隸之,謂之隸事,自此始也”的說法,可以看出,初始之時的“隸事”實際上是應(yīng)用于文章之中而言的,而在詩歌中引用典故卻也別有一番意趣。不過,隸事典故并非簡單地從前人那里拿來,單單列在詩中即可,而是需要創(chuàng)作主體針對具體詩作,具體語境來遴選運用,此非一日之功,非長期修習不可。合理準確地運用典故,能夠使詩作意蘊盎然,詩境升拔,而不恰當?shù)剡\用反而會引來欣賞評論者的不適,對詩歌的整體感受產(chǎn)生不良影響。
而要做到隸事運用的準確,首先還是要多學多讀,做到胸中自有書卷千萬。方東樹認為:“能多讀書,隸事有所迎拒,方能去陳出新入妙。否則,雖亦典切,而拘拘本事,無意外之奇,望而知為中不足而求助于外,非熟則僻,多不當行。”沒有廣博的知識儲備,是絕不能準確運用典故的,讀書豐富,作詩時各種典故信手拈來,不會顯得唐突造作。這里提到的多讀書,不僅要學習前人所用典故,更要學習用典之法,博觀而去陳,在詩作中破舊出新,用典如天造神工,毫無人工痕跡,這正是名家高明之處。
其次,隸事典故的運用要留意不可僵死誤用。詩中用典與詩作的用意不可同出一處,這也強調(diào)了用典需有新意,不可大而化之;另外,典故大意似合意旨便拿來拼湊一番,亦是僵化不可。后世學詩之人對隸事典故的運用不加細致分析,撿來就用,方東樹也不禁感慨:“可見后世詩人,無非浪莽粗才,其隸事似是而非,皆若此耳。是烏得當作家著錄”。此外,詩人在用事之時,還存在“趁筆快意而誤用”的情況,即便是詩壇大家名宿也不免出現(xiàn)誤用,作詩時一氣呵成,卻因平仄押韻將典故的字詞顛倒,方東樹認為這也是不可取的。
最后,隸事典故要做到準確運用,還應(yīng)當注意不可濫用藻飾。李商隱向來被視作在中晚唐詩壇上別有一派,方東樹在《昭昧詹言》里單列李商隱一卷,他也承認“義山別為一派”,李商隱的詩作以大量運用典故著稱,幾乎首首都有典故隸事,但是這也是方東樹所認為他在體格上的不足,“樹謂所嫌于義山者,政病其藻飾”,試舉一例,如李商隱《鄭州獻從叔舍人》,方東樹解詩道:
大約李好道,起即“煙霞”與“鐘鼎”,遠以稱之?!敖瘕垺彪m用道家,仍切舍人主撰文箋奏……五六用“黃紙”“紫泥”與此同,皆雙關(guān)也。收用陶華陽三層樓,自言來訪也……用事似精切,而不免東餐西宿,開俗詩涂飾之派。
從對李商隱詩作的具體分析可以看出,方東樹對用典隸事要求不可過度使用,濫用典故反而削弱詩意,使得詩作難以形成一個整體,徒有秀句而無全篇。因此詩中用典,不可堆砌,須是不得不用之處方可用之,而且要講求自然??傊姛o隸事則少趣,但如何準確運用隸事典故則是方東樹在其體格論中講求的又一個重要方面。
因此,通過以上從儒家道統(tǒng)的注重,章法布局的橫截頓挫,意蘊內(nèi)涵強調(diào)立誠有物以及隸事典故需運用準確等四個方面來對方東樹的唐詩體格論進行了論述,我們不難看出,方東樹的詩論雖不免受桐城文派思想浸染,為印證自己觀點也可能出現(xiàn)削足適履的情況,但其“古文文法通于詩”的唐詩體格論亦是具有鮮明的個人特色,并在原有桐城派以文論詩的礎(chǔ)石之上多有創(chuàng)新,對后世各家詩歌理論的形成發(fā)展自當皆有啟迪。
① (清)方東樹:《昭昧詹言》,汪紹楹校點,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版,第238頁。(文中有關(guān)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參考文獻:
[1] (清)方東樹.考集文錄[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 [日]青木正兒.清代文學評論史[M].陳淑女譯.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69.
[3] 王鎮(zhèn)遠.桐城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5]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
[6] 趙建章.桐城派文學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作 者:史哲文,華僑大學文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學及中國古典文化。
編 輯:康慧 E?鄄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