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影
有時候,感動和感悟并不和豐盛的菜肴或琳瑯滿目的餐具產(chǎn)生直接關(guān)系。把節(jié)奏放慢,用心聆聽季節(jié)的呼吸,感受身邊的點滴小事,生活原來可以如此隨性。
英國的秋天,十月已經(jīng)寒意陣陣。天總是早早就黑了,黛藍夜色下的口子顯得格外長,因而,聚在家里消磨時光就變得有些理所應當。我有幸參加過馬克老師家的保留節(jié)目——秋口篝火晚會,據(jù)說一年才一次。雖然是快三年前的事,現(xiàn)在回看去,還是生動又強烈。
我們的專業(yè)課老師馬克是BBC《Coast》節(jié)目的特約嘉賓,在英國考古界名氣不小。那年的晚會照例開在他那有著200多年歷史的二層小樓的家里,邀請了考古系的所有學生。我們都沒去過,滿心猜測和激動,當然,我惦記的是晚會大餐。雖然英國食物一再被黑,但我還是心存一絲僥幸,畢竟老師說了嘛,會準備“wonderful food”!記得一進門,一股濃濃的五香大料味襲來,我暗喜,肉食動物有肉吃了。老式的廚房十分鄉(xiāng)野,鍋盆掛了一滿墻,石頭砌的土灶臺邊擺了各種酒瓶和果汁,灶上大鍋煮得香噴噴的,地上的麻袋里全是土豆,一派要料理大餐的架勢。我好奇那口鍋,也報名加入攪鍋,結(jié)果赫然發(fā)現(xiàn)鍋里煮的不是肉湯,是紅酒!再一攪,竟然撈出一包香料!這時同學提醒我,該加果汁了!于是,我的大腦在眼前的神物面前華麗麗地短路了。好吧,其實這是英國非常傳統(tǒng)的mulled wine,香料紅酒,秋冬飲,驅(qū)寒暖胃。相傳香料酒由羅馬人發(fā)明,后來英國僧侶為掩蓋變質(zhì)紅酒的怪味,才逐漸加入更多原料,變成今天我眼前這鍋匯聚了橙汁、蘋果汁、啤酒、肉桂、八角和豆蔻的紅葡萄酒。故事很精彩,可這酒真不敢恭維。當我說好像中國的五香肉湯時,大家都笑噴了?,F(xiàn)在想來,我曾不慎選購的英國老牌Whitted&Chelsea清腸茶,其實很類似,配方是肉桂茴香和薄荷,看來歐洲人對喝香料的愛好真的是由來已久。但肉食動物也沒太失望,土豆燉牛肉作為晚餐的唯一選擇,管飽還是可以的。不得不說,我想象中的wonderful food,是點著銀枝燭火、上菜都要上幾輪的滿英全席,卻被濃縮為了英式蓋澆飯,哦不,蓋澆土豆。這也再一次充分證實了英國人對土豆深沉的愛,炸土豆、烤土豆、燉土豆、涼拌土豆,英國人的心思你真的別猜。
沒過多久,我們就酒足飯飽,生起壁爐的火,把客廳的沙發(fā)和地毯坐了個滿,開始小范圍地聊天。在我聊得快睡著時,馬老師突然興致勃勃地從沙發(fā)下拉出一個盒子,開啟無獎競猜模式。記得答案包括沒洗的襪子、傳家寶、罪證等等,結(jié)果是一盒他在白家后院挖出來的十六世紀的普通羊骨。瞬間大家頭上似乎都有黑烏鴉拖著一群省略號飛過,于是紛紛建議趕緊進入下一個節(jié)目——點火。終于,我期待的環(huán)節(jié)到了。
秋夜的院子里露水深重,正適合點篝火。木架已經(jīng)搭好,馬老師悠悠地掏出一張紙質(zhì)卡梅倫放在架子頂端,沒錯,就是要對紙卡處以火刑(對首相執(zhí)政不滿的一種表現(xiàn))。很快火開始燃燒起來,熱氣和冷風交替而來,大家端著酒杯,三三兩兩圍站成一圈,偶有幾聲交談,再無其他,似乎等篝火燒完了,晚會就白然結(jié)束了。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時,眼前是大塊的黑色和橙色,在熱浪里有些扭曲。噼噼啪啪的火星里,似乎人聲也漸漸遠去了。那一刻我想,如果真的上了滿英全席和全套刀叉,再來幾個才藝表演,大家圍著篝火,聲討一下社會弊病,該是怎樣的不同感受。有些松散、隨性,有些白由、淘氣的英國人,就像配方隨意的香料酒,怎么調(diào)都可以。也正因如此,他們吃個土豆大餐就滿意了,飯后的正經(jīng)事就是促膝長談,也并非要說些什么,只是一起坐著消消食就好,頂多在余興節(jié)目太冷的時候抓緊翻篇。想起白己以前總喜歡把待完成的任務一項項劃掉,覺得很有成就感?,F(xiàn)在發(fā)覺,如能留著幾項不劃而無傷大雅,其實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