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明 王艷 王文剛
摘要:利用鋸末、玉米芯末、膨潤土等為木霉菌載體,對棉花進行根區(qū)施藥防治棉花黃萎病,試驗結果表明,以玉米芯末為載體的處理防治效果最佳,藥后60天和90天防治效果分別為70.6%和83.2%,以鋸末為載體的處理防效也較好,藥后60天和90天防治效果分別為68.1%和80.6%,兩者均可作為木霉菌防治棉花黃萎病的載體,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木霉菌;吸附載體;棉花黃萎??;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S435.621.2.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2095-3143(2014)01-0020-03
0引言
木霉菌以其獨特的作用機理,對棉花病害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木霉菌產生的抗菌蛋白物質對棉花黃萎病菌具有殺滅作用,其活體細菌在棉籽、棉根表面和植株體內定殖和傳導,保護新根不受病菌侵染,還可以隨著根、莖、葉的生長而擴展繁殖,起到阻止棉花枯萎病和黃萎病的病菌在棉株體內擴展和侵染作用。木霉菌通過合適的吸附載體在適宜的時期施用于棉花根部或土壤后能起到較好的防病增產作用[1]。在推廣使用過程中,除了氣候條件外,其施藥方式,施藥載體,施藥時間對其防治效果均有不同影響[2],因此表現出防治效果不穩(wěn)定現象。作者長期從事農藥劑型加工研究和棉花病蟲害防治研究工作[3],曾經主持并參加“鄂北崗地根區(qū)施藥防治棉花病蟲害技術的課題”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獎。為了解決木霉菌防治棉花黃萎病防治效果不穩(wěn)定的問題,作者首先確定根區(qū)施藥方式,然后通過篩選不同吸附載體,使木霉菌的分布、增殖與緩釋作用達到有機結合,從而達到最佳的防治效果?,F將“不同吸附載體對木霉菌防治棉花黃萎病效果的比較試驗”2013年結果匯報如下,為同仁們在生產中應用提供參考。
1試驗材料和方法
1.1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地選擇在湖北省棗陽市隨陽農場管理區(qū)王灣村二組,試驗棉田上年棉花黃萎病發(fā)生比較嚴重[3]。棉花品種為鄂雜棉10號,土壤質地為黃壤土,有機質含量1.62%,堿解氮90.4 mg/kg,有效磷7.5 mg/kg,速效鉀93.4 mg/kg,pH值6.5。試驗的棉花采用基質穴盤育苗,于4月4日播種,5月7日移栽,移栽密度為27000株/hm2,移栽前底肥施用尿素375 kg/hm2、氯化鉀225 kg/hm2、過磷酸鈣300 kg/hm2、硫酸鋅15 kg/hm2、硼砂7.5 kg/hm2。
1.2試驗材料
試驗采用的材料和產地分別是哈茨木霉可濕性粉劑(3億活孢子/克)為美國拜沃股份有限公司;液體石蠟為荊門煉油廠生產;鋸末干燥后過2 mm篩、玉米芯末干燥后過2 mm篩、硅藻土和膨潤土干燥后過1 mm篩、細河沙均為當地產。
1.3試驗處理
試驗設6個處理,處理A為木霉可濕性粉劑1875 g/hm2+液體石蠟450 ml/hm2+鋸末37.5 kg/hm2;處理B為木霉可濕性粉劑1875 g/hm2+液體石蠟450 ml/hm2+玉米芯粉末37.5 kg/hm2;處理C為木霉可濕性粉劑1875 g/hm2+液體石蠟450 ml/hm2+硅藻土75 kg/hm2;處理D為木霉可濕性粉劑1875 g/hm2+液體石蠟450 ml/hm2+膨潤土75 kg/hm2;處理E為木霉可濕性粉劑1875 g/hm2+液體石蠟450 ml/hm2+河沙225 kg/hm2;處理F為空白對照,3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面積40 m2,共18個小區(qū)。
1.4施藥方法
于棉花移栽時將哈茨木霉可濕性、液體石蠟和載體按定量比例混合均勻,適量放入移栽穴中,蓋好土,然后澆水,再移栽棉花。
1.5調查方法
分別于施藥后60天和90天觀察棉花長勢和長相。病情調查采用每小區(qū)連續(xù)取20株,調查發(fā)病株率和病情指數,病級參考棉花成株期黃萎病鑒定的全國統(tǒng)一標準,分5級,調查后計算病株率和病情指數,再進行統(tǒng)計分析[3]。
2結果與分析
2.1對棉花的安全性觀察
施藥后經常目測各處理棉花生長情況,各處理均未發(fā)現棉花生長的異?,F象,說明各處理對棉花生長安全[3]。
2.2對棉花黃萎病的防治效果
各處理在藥后60天和90天棉花黃萎病的發(fā)病株率、病情指數和相對防治效果列于表1,其60天和90天相對防效的差異性分析結果列于表2。
從表1、表2結果可以看出:藥后60天,處理B、處理A、處理D、處理C表現出顯著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分別為70.6%、68.1%、59.5%、57.7%,明顯優(yōu)于處理E防效45.4%;其中處理B、處理A防效明顯高于處理D和處理C。藥后90天,處理B、處理A、處理D、處理C防病效果更加突出,分別為83.2%、80.6%、68.5%、67.7%,明顯優(yōu)于處理E防效56.0%;其中處理B和處理A防效又明顯優(yōu)于處理D和處理C。與藥后60天防效表現出一致性,而以處理B防治效果最高,達到83.2%。
3小結與討論
利用鋸末、玉米芯末、膨潤土等為載體,采用棉花根區(qū)施用木霉菌防治棉花黃萎病表現出令人振奮的防治效果,試驗結果表明,不同吸附載體之間表現出顯著性差異,其中以玉米芯末處理防治效果最好,其藥后60天和90天的防治效果分別為70.6%和83.2%,以鋸末處理的防治效果也較好,其藥后60天和90天防治效果分別為68.1%和80.6%,且兩者間無顯著性差異,因而在棉苗移栽時采用棉花根區(qū)施藥方式,利用玉米芯末或鋸末為載體、液體石蠟為配劑的木霉菌防治棉花黃萎病既省工又省時,防治效果又相對穩(wěn)定,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至于不同吸附栽體間防治效果差異,其作用機理的研究還待進一步探討,其施藥劑量也有待進一步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 楊普云,趙中華. 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指南[M]. 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2.
[2] 周本新. 農藥新劑型[M].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7.
[3] 王正明,曾玲玲,檀銀忠,等. 幾種植物誘抗劑對棉花黃萎病的防治效果[J]. 棉花科學,2012,34(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