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
【摘要】現代語文教材走過了近百年的歷程,對經典文化的傳承也經歷了從拋離到重建的過程。隨著國力的強大,“讀經”“國學”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伴隨著語文教材的“一標多本”,不少地方的語文教材也開始回歸經典。但在筆者看來,高中語文必修教材還存在著傳統(tǒng)經典選文分量不足,選文時代性、人本化不足,編排缺少系統(tǒng)等弊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國高中母語教材,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fā)。
【關鍵詞】高中語文必修教材 國學傳承 時代性 人本思想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1-0069-01
1983年,美國“國家高質量教育委員會”出臺報告《國家在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報告提出中學英語教學應該使畢業(yè)生“了解我們的文學遺產,以及這些遺產如何增強想象力和對倫理的理解,它怎樣與今天生活和文化中的風俗習慣、觀念和價值發(fā)生關系。” [1]
王愛娣老師的《美國語文教育》第7章“文學教育”第四節(jié)“高中階段:文學專題教育”中介紹說:“一直以歐洲后裔自居的美國人同樣把古希臘和英國文明作為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他們把《荷馬史詩》和莎士比亞戲劇作為古典傳統(tǒng)來學習。11-12年級則是文學專題研討,《美國文學》、《英國文學》和《世界文學》,這些教材都以時間和事件發(fā)展順序編排,每本書都是16開本、一千多頁的版面,相當于我國大學中文系的系列文學教材?!?[2]仔細品味這番話,只是高中的11-12年級兩年的時間,研討《美國文學》、《英國文學》、《世界文學》,每本書16開、一千多頁,這容量遠遠超過我們整個中學階段的語文教材。由此可見,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大國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對母語教材的重視。一個建國不足三百年的國家尚且把“文學遺產”提到重要日程,在母語教材的編寫中匠心獨具,這著實值得我們學習。
筆者也特意閱讀了由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發(fā)行、陳元先生編輯、馬浩嵐編譯的《美國語文》一書,試圖探尋世界教育強國的在母語傳承上的獨到之處。《序言》部分介紹美國多數中學會有《英語》《拼寫》《文學》三部教材,這本《美國語文》是“較有權威的一個《文學》版本的中文節(jié)選譯本” [3]。此部教材按照美國歷史發(fā)展的線索,編排了六個部分的內容:文明的交會,國家的誕生,國家的發(fā)展,分裂、和解與擴展,不滿、覺醒與反抗,繁榮與保護。筆者注意到,其與廣東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存在以下不同:
一、內容豐富、體系龐大
教材有六個部分,每部分都有《時代故事》,里面含有“歷史背景”“本時期文學”兩個專題,此類似于我們的“單元導語”,但內容更具體;每單元有6課,每課有多篇選文,每篇選文的正文之前都有與之相關“閱讀指導”“背景知識”“文學與生活”“文學聚焦”,正文之后又有“問題指南”“作品累計”,“問題指南”重在閱讀理解、思考評價,“作品累積”重在聯系現實進行寫作練習、探究合作活動。比較而言,美國的母語教材比臺灣的《國文》體系更龐大,內容更豐富。
秦健在《美國高中語文教材評介》中說“不管哪一套美國高中語文教材都注意選入相當分量的古典文學作品。如荷馬史詩,希臘、羅馬神話,莎士比亞的戲劇,托爾斯泰、契訶夫等文學大師的作品?!盵4]可見其在古典文化傳承上的豐富內容。
二、注重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這套教材中正文后面的助讀系統(tǒng)中有不少“小組活動”,引導學生在創(chuàng)新合作中完成活動,而且答案不唯一,有不少活動需要學生走出社會進行調查研究,從而立足實際評價文中的觀點,既引導學生走出學校,關注社會,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臺灣、大陸的教材,尤其是關于古典文化傳承的,更多的是讓學生動腦去向,動口去說,動手去寫,而美國的教材常常需要學生走向社會,在人與人的溝通與交往中掌握知識,習得能力。哪怕在古典文化的傳承上,也別有智慧。
三、注重公民素質的培養(yǎng)
“美國的教育家們認為,語文教育是實現培養(yǎng)有見識、能思考的公民這一教育中心目的最重要的一種方法” [5]因此其教材也貫穿著一理念。其不少文本都引領學生反觀現實,思考公民的責任義務或權利訴求,培養(yǎng)公民的良好素質,引導學生盡早完成自己在國家、社會中的角色定位,并倡導多元理論,培養(yǎng)公民的獨立思想。
當然,我們的教材在古典文化的編寫上與美國教材在很多方面有共性,比如采取模塊的編排類型、開設關注生活的活動課,進行與單元內容相關的“點擊鏈接”,但在筆者看來,我們的學習還不夠到位,有其形而無其神。筆者并不是倡導一味的模仿美國教材,只是希望能從他們的教材中獲得一些啟發(fā),立足于我們的實際情況,從而更好地進行母語文化的傳承。
參考文獻:
[1] [2]王愛娣《美國語文教育》桂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7年11月
[3]本杰明·富蘭克林 等《美國語文》中國婦女出版社 2009年8月
[4] [5]秦健 美國語文教育評介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4年第4期
致 謝
這篇文章是我的碩士論文《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的國學傳承現狀及歸因研究》的一部分。在此文中,我的導師熊賢君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從選題到開題報告,從寫作提綱的擬定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文稿中的具體問題。他嚴格把關,循循善誘,以嚴謹的學術作風啟迪了我,并且從臺灣、香港為我?guī)硭枰呐_灣和美國高中母語教材。在此,我對他表示十分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