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交通聲景的概念與特點解析

2014-05-11 09:50:17孫康梁興雨溫永慧
聲學技術(shù) 2014年6期
關(guān)鍵詞:聲景交通噪聲

孫康,梁興雨,溫永慧

?

交通聲景的概念與特點解析

孫康,梁興雨,溫永慧

(天津大學內(nèi)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天津 300072)

交通噪聲是城市主要噪聲源之一,在解讀了原始聲景研究范疇與研究內(nèi)容后,通過對道路交通特點的分析,提出了交通聲景的概念,并從人、聲音、環(huán)境三個角度闡述了交通聲景的研究內(nèi)容。通過對交通聲景與建筑聲景研究對象、調(diào)節(jié)手段進行比較后,對交通聲景的特點進行了解析。交通聲景的設計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立一個恰當?shù)慕煌暰霸u價體系需要大量的分析與積累。

噪聲;聲景;交通聲景;建筑聲景

0 引言

在城市公共開放空間中,人們往往不得不暴露在各種嘈雜的噪聲中,如機動車輛的發(fā)動機聲,車輛與路面的摩擦聲,建筑施工的大型機械噪聲,路邊大型廣告聲、音樂聲,小販的叫賣聲,行人集會的復雜人聲,手機、收音機等具有功放功能的電子設備所發(fā)出的噪聲,路邊的寵物叫聲,甚至寒風的呼呼聲……都是我們所避之不及的。

鑒于此,噪聲的影響、控制和立法方面已有大量研究工作。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的出臺,使得交通業(yè)對于車輛的要求不斷提升,多年以來的減震降噪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可觀成果。然而降噪的初衷,是使人獲得舒適感,降噪只是手段;追求舒適度可以著眼的角度還有很多,一味地追求降噪無異于舍本逐末。國外學者Carles J L等在一些研究中得出:良好的視覺效果會減少噪聲的影響[1]。Hashimoto T,Hatano S等學者的一項關(guān)于建筑機械聲質(zhì)量的研究表明,如果沒有好的景致存在,其聲音會聽起來更響、更尖利、更令人不快[2]。無獨有偶,對汽車內(nèi)部噪聲的研究顯示,良好的視覺質(zhì)量可以明顯降低噪聲給人們的負面影響,甚至有時其降低值相當于10 dB[3]。

環(huán)境心理學的研究認為,視覺和聽覺是人類認知客觀世界最重要的感官,人對于環(huán)境的認知85%來自于視覺,10%來自于聽覺感官[4]。事實上,人們對于城市公共開放空間聲環(huán)境的評價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tǒng)。而與此密切相關(guān)的是近年來廣受重視的聲景研究。

1 聲景及其研究范疇

Soundscape——聲音景觀,簡稱聲景,指的是人類生活中的聲音環(huán)境。由芬蘭地理學家拉諾(Granoe)1929年首先提出。這是由居住環(huán)境 Land- scape一詞推廣來而的新單詞,用來描寫以聽者為中心的聲環(huán)境[5]。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加拿大著名音樂家R. Murray Schafer在針對噪聲研究的分析中發(fā)現(xiàn),音樂家將好的聲音囊括到演奏廳中,而將其他聲音拒之門外,任其成為噪音。而在這些所謂的“噪音”中尚有許多值得保留的好聲音,由此首先在歐美地區(qū)開展了關(guān)于聲景的研究[6]。

1.1 聲景的起源與基本思想

20世紀60年代,Schafer教授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學科——聲學生態(tài)學(Acoustic Ecology)。這是一種源于對聲音本身的哲學思考,每個人都應該對周圍的聲環(huán)境構(gòu)成負有一定的責任。Schafer教授認為,我們應當嘗試著像傾聽音樂作品一樣來感受它,尋求另一種方式使環(huán)境中的聲學研究變得更為積極[7]。此外,Schafer教授創(chuàng)立了一個以教育研究為目的的團隊:世界聲景計劃(World Soundscape Plan,WSP),WSP主要記錄聲音資料,不僅包括自然聲,也包括人文聲、歷史聲、記憶聲[8]。

Schafer教授在其許多著作中多次提及學者M Mcluhan的思想,他認為現(xiàn)代文明過多地重視視覺因素而忽略了五大感官中的其他因素。傳統(tǒng)的城市開放空間的景觀設計多著眼于空間形態(tài)、色彩構(gòu)成、布局功能、材質(zhì)性能等等方面,奉行視覺至上,而忽略了聽覺、觸覺、嗅覺等因素的影響。

由此可知,聲景的研究是一項集成了聲學、音響學、景觀學、美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等科學領(lǐng)域的多方位綜合研究,是科學與藝術(shù)的融合。因此,進行聲景研究需要有聲學的知識技術(shù)、美學的人文修養(yǎng)、敏銳的觀察與審美能力,以及社會調(diào)查與歷史研究的能力[9]。

1.2 聲景學的發(fā)展與概念要素

1993年,世界聲學生態(tài)學討論會(World Forum for Acoustic Ecology)正式成立。學會的宗旨是對自然及人造聲環(huán)境進行科學、社會學及文化方面的研究,以尋求創(chuàng)造一個平衡的聲環(huán)境。其學術(shù)雜志《聲景:聲學生態(tài)學學報》(Soundscape:the Journal of Acoustic Ecology)也于2000年創(chuàng)刊。與此同時,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陸續(xù)開展了聲景研究,各自取得了一定的理論成果與實際效應。

國內(nèi)的聲景研究開展于21世紀初,最早是由清華大學的李國棋博士所開展;此后東南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等高校的建筑學院師生對聲景的研究漸漸展開,在城市居住區(qū)聲景、城市公園聲景等的優(yōu)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

傳統(tǒng)的研究聲景學的概念圖多從李國棋所描述的人、聲音、環(huán)境三者互相影響的關(guān)系圖所衍變、脫胎而來,如圖1所示。

圖1 聲景學概念圖

圖1簡明扼要地闡述了聲景研究的內(nèi)容,即我們雙眼能看見的環(huán)境中的景觀,雙耳能聽見的環(huán)境中的聲音,以及這兩者對我們的心理所產(chǎn)生的影響這樣的三位一體的概念。

基于Schafer教授的思想,WSP給出的聲景的定義是:一種強調(diào)個體或社會感知和理解的方式的聲音環(huán)境。舒爾茨強調(diào),人的存在是場所精神的靈魂,人通過感知環(huán)境獲得精神上的歸屬感,環(huán)境也因為人的存在和使用而變得有意義[10]。由此可知,人本的存在對這一研究是至關(guān)重要的,如果本著以人為本的觀點對原結(jié)構(gòu)圖進行一些改動,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構(gòu),如圖2所示。

圖2 聲景學概念圖改

圖1與圖2的三大主體是沒有變化的,即人、聲音、環(huán)境。由于兩圖中都將“聲音”單列出來,那么兩圖中的“環(huán)境”也就是狹隘的,是剝離了聲音以后剩下的環(huán)境。于是許多文章中將“環(huán)境”也就替換成了“景觀”。單純的對于聲音和景觀的探討已經(jīng)有了對應的聲品質(zhì)研究與景觀學,如圖2所示。在圖2中筆者仍然堅持用“環(huán)境”是希望強調(diào)出歷史、社會、人文環(huán)境在聲景研究中的作用,在圖2中的三角形區(qū)域則體現(xiàn)出環(huán)境與聲音的融合、集成效果。

筆者在客觀感受的基礎上又加入了主觀能動的內(nèi)容。聲景研究多應用在城市開放空間中,尤以建筑聲景的研究最為流行,由于其所針對的建筑聲景具有相對的靜態(tài)、規(guī)律明顯、穩(wěn)定的特征,故此,采取這些措施來取得期望的聲景效果具有較強的社會意義,但是有一定的實施成本和實施困難。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聲景狀況都如建筑聲景這樣穩(wěn)定,在聲景研究的領(lǐng)域中,仍然有一些復雜、流動、多變的狀況,例如本文所要闡述的交通聲景。

綜上,圖2是在聲景的作用過程中將人為因素與非人為因素隔開,擴張了一些元素的概念,強調(diào)人本性的觀點而提出的,因此,下面將從人、聲音、環(huán)境三方面開展對交通聲景的論述。

2 交通聲景概念的提出

交通聲景,指的是在交通過程中,車輛噪聲、車流量、人為噪聲、行人密集度、道路建設情況、路邊噪聲情況等視覺聽覺因素所構(gòu)成的交通聲環(huán)境。人們對其的喜惡程度也就是判斷交通聲景優(yōu)劣的決定性指標。

交通聲景的定義決定了其復雜、流動、多變的特點,在優(yōu)化交通聲景狀況時如果仍然采用建筑聲景的常用做法,在施工難度上無疑是更上一個臺階,然而往往人們在惡劣的交通狀況下會選擇回避、換用其他交通方式、改變出行時間、戴上耳機聽音樂等手段,其實這也是主觀能動性的體現(xiàn)。因而針對不同的聲景狀況人們需采用不同的措施,這是本文后半部分所要闡述的內(nèi)容,也是本文提出交通聲景的初衷。

2.1 人

同樣的聲景狀況對于不同的人會產(chǎn)生不同的心理作用,人們表現(xiàn)出來的欣賞、贊美、抵觸、排斥也不是完全由聲景本身所決定的,這還關(guān)系到聽者的社會背景、即時狀態(tài)以及心理預期[11]。

聽者的社會背景是包括了性別、年齡、文化水平、教育背景、聽覺經(jīng)驗在內(nèi)的諸多因素的綜合,這些因素決定了聽者的品味、態(tài)度、素養(yǎng)、鑒別能力,這些都直接關(guān)系到聲景評價,因此,在進行主觀評價時必須要考慮這些因素。例如對于包涵了特殊時代意義、歷史韻味的聲音,沒有一定的經(jīng)歷背景的人是無法理解與共鳴的。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青少年對于搖滾音樂、重金屬音質(zhì)等較為喜愛,因而對交通噪聲的反感程度較低;相對的社會壓力比較大的白領(lǐng)階層,對于交通噪聲則尤為厭惡。這表明,在工作和生活中受噪聲影響較強的人群,對于聲環(huán)境更為敏感。

另外,聽者的即時狀態(tài)對于聲景的評價也是不一致的。當人們暴露在一處聲環(huán)境之下的時候,人的心情是否愉悅、身體狀況是否健康、暴露在聲環(huán)境下的時間長短都會影響人們對于聲景的心理評價。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一處開闊整潔,靜謐悠閑的廣場中,長久居于周邊,或者在此地休息娛樂的人們對此處聲景的滿意程度,要高于匆匆路過的行人[12]。因此,即時狀態(tài)也應加入主觀評價的考量中去。

最后對于聲景的心理預期也會影響主觀評價。如果某一處聲景沒有達到人們心目中的預期效果,人們對其的印象就會越來越差,從而導致對其的主觀評價也越來越有失公允。生活中,不合適的場所出現(xiàn)了不合適的聲音,這就會造成人們對這種聲音的厭惡,并將之與當時出現(xiàn)的不好的聲景狀況聯(lián)系在一起,構(gòu)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

人是公共開放空間的使用者,我們接收聲音,同時也在創(chuàng)造聲音,因此人對聲景的作用是巨大地,保留那些賞心悅目、具有社會意義、烙有時代印記的好的聲音,保護與建設那些與好聲音相得益彰的好環(huán)境,才是主觀能動性的體現(xiàn)。

2.2 聲音

聲音作為聲景研究的客體,是需要考慮聲環(huán)境的結(jié)構(gòu)與功能的[13]。根據(jù)聲音的特色與功能差異,聲音可分為基調(diào)聲、標志聲和信號聲。

2.2.1 基調(diào)聲

也可稱為背景聲,與音樂中的概念相類似,作為其他聲音的背景而出現(xiàn)。用以描繪一個連續(xù)性的地域景觀的基本特色,表明該地區(qū)的聲音特征。例如市場中的叫賣吆喝聲,交通噪聲、海邊的海浪聲、都是基調(diào)聲。現(xiàn)有情況下若想改變交通聲景的基調(diào)聲,降低每輛車的噪聲顯然是不實際的,成效也不大,應當著重改變車輛與行人的密度。

2.2.2 標志聲

又被稱為演出聲,指的是具有時代地域特色的代表聲。例如舊唱片依依呀呀的播放時,配上電車鈴聲會讓人即刻聯(lián)想到歌舞升平的老上海;陜北民歌中趕羊群的鞭子甩動的破空聲會讓人聯(lián)想到蒼涼遼闊的黃土高原。如果某一路段總是特別擁堵嘈雜,而在這一路段中有麥當勞的循環(huán)播放臨街廣告,久而久之,經(jīng)常擁堵在此的人們便會厭煩這種特定的廣告聲,將之與滯澀的交通狀況聯(lián)系在一起,構(gòu)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

2.2.3 信號聲

也稱為情報聲,利用本身的聲學特性起到一定的警告作用,引起注意。如防空警報、汽笛聲、汽車喇叭聲。正是由于這樣的作用,使得信號聲較為尖銳,音量大,甚至傾向于噪聲。這使得交通聲景面臨的聲音條件更為復雜。

2.3 環(huán)境

在前文的第二部分已經(jīng)表述,環(huán)境并不僅僅指的是物理空間環(huán)境,還要包括社會環(huán)境、歷史環(huán)境。許多建筑聲景的研究表明,室外空間的形狀、界面材料、環(huán)境中景觀都會影響聲音的反射與混響,進而影響舒適度[14]。光線、空間、材料、功能等都是建筑師設計時所考慮的幾大重點問題,同時,也是關(guān)乎聲景優(yōu)劣的要素。此外,聲源的位置、距離、運動也是需要在環(huán)境設計中加強體現(xiàn)的[15],人與生俱來的天性是可以依據(jù)各種聲源對自己的粗略位置而將其區(qū)分開,如果這些聲音與人的活動相關(guān),其位置與運動情況會顯著影響主觀評價的結(jié)果。

在“聲音”部分中提及的“標志聲”并不是與生俱來就有時代地域特色的,正是歷史的演變與社會的進步才賦予了一些特別的聲音以特別的含義,從而在文明的長河之中留下自己特殊的印記,這就是社會歷史環(huán)境對聲景評價的重要影響。

因而,聲景評價中的各個因素不是獨立的,更不是簡單疊加的,而是在一個長期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互相影響、互相滲透,融合集成的主觀評價結(jié)果。

3 交通聲景與建筑聲景的區(qū)別與特點

3.1 交通聲景與建筑聲景的區(qū)別

近些年來,人們對公共開放空間的要求逐步提高,不僅僅滿足于視覺上的效果,對聽覺、嗅覺、觸覺等其他感官也提出了要求,因此聲景研究和建筑空間設計就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

傳統(tǒng)的建筑聲景的研究流程大致可歸為這樣一種形式,如圖3所示。

由圖3可以看出傳統(tǒng)的空間設計往往關(guān)注于景觀設計而忽略聲音因素,因而需加入聲調(diào)節(jié),主要手段有兩種,其一是引入有意義的聲音,其二是改變聲音傳播(阻斷、降低、改變方向等)。而所采取的這樣兩種手段,也會分別為“聲”與“景”添色加分。例如許多廣場設立水幕墻使之與街道分隔開來,汩汩流動的水聲不僅對街道噪聲有一定的吸音效果,同時水幕墻的流動感以及附著的假山怪石也會成為廣場中的一大特色景點。

圖3 建筑聲景設計圖

相對應的,交通聲景的研究流程大致可歸為這樣一種形式,如圖4所示。

圖4 交通聲景設計圖

公共交通建設對于景觀設計的考慮相對而言還是不多。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激增,現(xiàn)有的道路狀況已明顯不堪重負,加之駕駛員技術(shù)參差不齊,行人對交通規(guī)則的漠視等因素,交通問題仍然是令人頭痛的一大社會問題。路面優(yōu)化設計、道路拓寬、道路功能劃分、空中警示牌、路面指示線等等舉措,一定程度上給交通帶來了便利。此外,對于道路建設與疏通方面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增加綠化帶,限速行駛,車流人流分流處理等,同時改善道路周圍聲環(huán)境,改善駕駛員與行人的聽力環(huán)境,引入愉悅的、舒緩的聲音,都是可以采取的。

綜上,從交通聲景與建筑聲景的研究對象、原始出發(fā)點、調(diào)節(jié)手段、設計手法等內(nèi)容來看,兩者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建筑聲景可以為交通聲景的設計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然而交通聲景的特點也使其區(qū)別于聲景研究領(lǐng)域的其他內(nèi)容。

3.2 交通聲景的特點

交通聲景由于其復雜、多變、動態(tài)的特性使得研究過程中需要考量的因素多[16],因而需要建立在一定規(guī)模的采樣統(tǒng)計結(jié)果之上,這是交通聲景研究的基調(diào),也是其發(fā)展方向。

交通聲景的一個研究特點是其針對的人群有兩大類別:駕駛員與行人。這是交通聲景所獨有的。交通聲景狀況時刻影響著駕駛員的心理活動,不良的聲景狀況會帶來煩躁心理,如若失控甚至會導致交通事故;同時,交通聲景也影響著行人,如果連簡單的出行都成為人們頭痛的問題,這無疑是現(xiàn)代文明發(fā)展的退步。

針對這樣兩個不同的群體,交通聲景的研究,從采點選擇、實驗設計、調(diào)查方法、聲景優(yōu)化等方面都要采取不同的策略,以保證普遍的滿意。這無疑又對交通聲景研究需要考量的因素提出了更多更廣的要求。

4 結(jié)論

聲景是現(xiàn)代城市公共開放空間的要素之一,不僅直接關(guān)系到人們的住居環(huán)境的發(fā)展完善,也是景觀學與聲學的發(fā)展方向。聲景概念的提出,為提升人的舒適度、改善聲環(huán)境、評價聲指標等具有深遠的影響。從提出到現(xiàn)在,不過40年左右的時間,聲景研究已經(jīng)吸引了許多學者,研究范圍也在逐步擴大,影響也會越來越大。本文提出的交通聲景的概念,對交通噪聲控制和環(huán)境科學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谝陨戏治?,本文得出以下結(jié)論:

(1) 道路交通在人們?nèi)粘I钪姓加兄匾匚唬渎晫W特性值得關(guān)注;

(2) 交通聲景主要關(guān)注人、聲音、環(huán)境等因素,三者之間具有重要的關(guān)聯(lián)和影響;

(3) 交通聲景具有復雜、多變、動態(tài)的特性,設計其評價體系需要建立在一定規(guī)模的采樣統(tǒng)計結(jié)果之上。

[1] Carles J L. Audiovisual interactions and soundscape preferences[J]. Landscape Research, 1992, 17(2): 52-56.

[2] Hatano S, Hashimoto T, Kimura Y, et al. Sou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construction machine[C]//Proceedings of 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Acoustic(ICA).2001.

[3] Hashimoto T, Hatano S. Effect of factors other than sound to the perception of sound quality[C]// Proceedings of 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Acoustics (ICA). 2001.

[4] 翁玫. 聽覺景觀設計[J]. 中國園林, 2007, 23(12): 46-51.

WENG Mei. On the design of soundscape[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7, 23(12): 46-51.

[5] 康健, 楊威. 城市公共開放空間中的聲景[J]. 世界建筑, 2002, 23(6): 76-79.

KANG Jian, YANG Wei. Soundscape in urban open public space[J]. World Architecture, 2002, 23(6): 76-79.

[6] 李國棋. 聲景研究和聲景設計[D]. 北京: 清華大學, 2004.

LI Guoqi. Soundscape study and soundscape desgin[D].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2004.

[7] Schafer M R. The turning of the world[M]. Toronto: McClelland and Stewart. 1977.

[8] 張道勇, 陳劍, 徐小軍. 聲景理念的解析[J]. 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 2007, 30(1): 53-56.

ZHANG Daoyong, CHEN Jian, XU Xiaojun. Explication of the soundscape concept[J]. 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7, 30(1): 53-56.

[9] 秦佑國. 聲景學的范疇[J]. 建筑學報, 2005, 52(1): 45-46.

QIN Youguo. Category of Soundscape[J].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05, 52(1): 45-46.

[10] Norberg-Schulz, Christian. 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M]. New York: Rizzoli. 1980.

[11] Bani Szeremeta, Paulo Henrique Trombetta Zanni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soundscapes in public parks through interviews and measurement of noise[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9, 407(24): 6143-6149.

[12] Yang W, Kang J. Acoustic comfort and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as a guide for soundscape design in urban open public spaces[C]// Proceedings of 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Acoustics(ICA). 2001.

[13] William J. Davies, Mags D. Adams, et al. Perception of soundscapes: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J]. Applied Acoustics, 2013, 74(2): 224-231.

[14] 葛堅, 趙秀敏, 石堅韌. 城市景觀中的聲景觀解析與設計[J]. 浙江大學學報: 工學版, 2004, 38(8): 994-999.

GE Jian, ZHAO Xiumin, SHI Jianren. Explication and design of soundscape in urban landscape[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 2004, 38(8): 994-999.

[15] Bani Szeremeta, Paulo Henrique Trombetta Zanni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soundscapes in public parks through interviews and measurement of noise[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9, 407(24): 6143-6149.

[16] Bert De Coensel, Tom De Muer, Isaak Yperman, Dick Botteldooren. The influence of traffic flow dynamics on urban soundscapes Original[J]. Applied Acoustics, 2005, 66(2): 175-194.

Discussion on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raffic soundscape

SUN Kang, LIANG Xing-yu, WEN Yong-hui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gines,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Traffic noise is one of main urban noise sources. The concept of traffic soundscape shows up after discussing the categories and contents of origin soundscape research and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ffic. And what traffic soundscape want to study on is detailed proposed through the view of people, sound and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stick out the specialties of traffic soundscape, a comparison about study objects and conditioning techniques between traffic soundscape and construction soundscape is coming up. Traffic soundscape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our daily life, which needs lots of work to build a proper evaluation system of it.

noise; soundscape; traffic soundscape; construction soundscape

O429

A

1000-3630(2014)-06-0526-05

10.3969/j.issn1000-3630.2014.06.010

2014-01-03;

2014-05-02

國家863計劃資助項目(2012AA111702)。

孫康(1988-), 男, 江蘇句容人, 碩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為振動噪聲與聲景。

梁興雨, E-mail: lxy@tju.edu.cn

猜你喜歡
聲景交通噪聲
當代城市聲景研究進展
風景園林(2021年4期)2021-04-23 09:56:26
《白噪音》中后現(xiàn)代聲景的死亡倫理思考
繁忙的交通
童話世界(2020年32期)2020-12-25 02:59:14
噪聲可退化且依賴于狀態(tài)和分布的平均場博弈
基于分析軟件“CiteSpace”的聲景研究英文文獻知識圖譜分析
小小交通勸導員
控制噪聲有妙法
一種基于白噪聲響應的隨機載荷譜識別方法
園林中“聲景元素”的基本特質(zhì)及互動關(guān)系研究
車內(nèi)噪聲傳遞率建模及計算
如东县| 禹州市| 聂荣县| 湟中县| 天水市| 德江县| 历史| 荆门市| 乌兰县| 龙海市| 安陆市| 阿勒泰市| 名山县| 临夏县| 大埔区| 佛学| 和静县| 留坝县| 佛山市| 中江县| 保康县| 建阳市| 洛阳市| 栾城县| 东兰县| 额尔古纳市| 昌黎县| 高要市| 太湖县| 福泉市| 巨鹿县| 东山县| 巫山县| 普陀区| 泰宁县| 漯河市| 噶尔县| 微博| 育儿| 剑阁县| 惠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