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沁剛
『全職媽媽』也是一種職業(yè)
■孫沁剛
可能是我兒子去年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的緣故吧,時常有家長找我交流教子經(jīng)驗。近來我發(fā)現(xiàn),“全職媽媽”這個不算新鮮的詞匯頻繁被家長們提及。前幾年,要不要辭職回家做全職媽媽曾是家長們熱議的話題,更不乏勇敢的實踐者,后因風險太大,得失不明,被家長們按下不表,如今“二孩”政策出臺,許多職場媽媽又動了辭職的心思。在她們看來,似乎為兩個孩子而辭職是值得的。我妻子曾經(jīng)做過10年的全職媽媽,我們對其中甘苦感觸頗深,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我妻子在一家私營公司做會計,薪酬豐厚。懷孕的時候,她身體不好,經(jīng)常請假,后來索性請了一年長假,安心在家保胎、哺乳。雖然10萬元的經(jīng)濟損失讓妻子心疼,但身體重要,不得不如此。
假期結束,妻子回公司上班,把半歲的兒子托付給我岳母帶,后來又先后請過4位保姆,都不如意,加上經(jīng)常請假,領導頗有微詞,妻子經(jīng)過深思熟慮,在兒子3歲那年決定辭職回家做全職媽媽。
在接送孩子的過程中,妻子很快融入了全職媽媽的小圈子。每天送完孩子,她們通常聚在一起聊教育話題,周末也會結伴帶孩子們出去玩。她告訴我,兒子所在的幼兒園班里,至少有7個孩子是全職媽媽負責照顧,其中不乏擁有高學歷的媽媽。她們之所以放棄事業(yè),在家相夫教子,不是因為找不到工作,而是認為事業(yè)沒有孩子成才重要,而媽媽的高學歷無疑對家庭教育有積極作用,當然,先決條件是丈夫的薪酬足以支撐家庭開銷。妻子觀察過,全職媽媽的孩子普遍被喂養(yǎng)得白白胖胖,穿衣打扮整整齊齊,言談舉止規(guī)規(guī)矩矩?!翱磥砦业倪x擇是對的,絕不能讓咱兒子輸在起跑線上。”妻子說。
過了一段時間,妻子的怨言越來越多,經(jīng)常把“難道照顧孩子吃喝拉撒就是我的人生追求”“我的大學真是白上了”“不賺錢的女人不好意思消費”等話掛在嘴上。
我勸慰妻子:“在國外,許多媽媽不工作,照樣理直氣壯,因為照顧孩子、做家務同樣是工作,而且很重要。在日本、韓國,丈夫養(yǎng)家是天經(jīng)地義的,甚至妻子出來工作要被嘲笑,所以你不必不安,再說我一個人賺錢足以維持咱家現(xiàn)有的生活質(zhì)量。”
剛開始,這樣的勸慰還起些作用,但漸漸地就不靈了。我非常理解妻子。一方面,盡管“男主外、女主內(nèi)”“夫唱婦隨”是中國傳統(tǒng)觀念,但是大凡受過高等教育的女人,都有實現(xiàn)自我的強烈愿望,不甘心做“家庭婦女”;另一方面,中國人喜歡攀比,自身價值往往在對比中定位,而照顧孩子的價值又不直觀,所以難免失落。我支持妻子重返職場,妻子舉棋不定。
恰在那時,某門戶網(wǎng)站發(fā)起了一個題為“全職媽媽你怎么看”的在線調(diào)查,結果顯示,56.1%的網(wǎng)友認為全職媽媽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在對“您認為女人為什么要做全職媽媽”這一問題的回答上,有58.1%的網(wǎng)友認為“自己帶孩子可靠,陪孩子一起成長”;13.4%的網(wǎng)友認為“女人兼顧工作、育兒太辛苦”;11.1%的網(wǎng)友認為“家庭富裕,女人沒有工作的必要”;10.9%的網(wǎng)友認為“家庭經(jīng)濟狀況不好,請保姆不合算,還不如自己帶”。
妻子大受鼓舞,對我說:“既然過半網(wǎng)友支持全職媽媽,理由還如此充分,那我就安心做全職媽媽,好好研究家庭教育吧,只要你別瞧不起我就行?!?/p>
“你這樣的想法不對?!蔽艺?,“全職媽媽也是一種職業(yè),而且非常重要,地位崇高。如果你把全職媽媽當成全職保姆,把做全職媽媽當成自甘墮落,那就大錯特錯了。一個優(yōu)秀的女會計,未必是一個好媽媽,而對孩子來說,好媽媽永遠比好會計重要??傊?,無論你做出什么選擇,我都支持你?!?/p>
直到兒子上了寄宿中學,妻子才重操舊業(yè),在一家保險公司做會計。做了整整10年的全職媽媽,妻子業(yè)務生疏了,但人生境界得到了提升,兒子也在她的教育下順利成長,可謂有失有得。她最深的感觸是:選擇做全職媽媽一定要深思熟慮,根據(jù)自己的情況理性分析,不要跟風,更不要把回歸家庭當成事業(yè)上退縮的借口。
妻子做全職媽媽挺合格,但也走過不少彎路。
或許是望子成龍的心態(tài)作祟,又或許是想證明自己的生活很充實,妻子一口氣給兒子報了三個興趣班:鋼琴、美術、游泳。每天給兒子做款式多樣、營養(yǎng)均衡的飯菜,下午接了兒子就馬不停蹄地趕場上課,晚上還要陪兒子練琴,監(jiān)督兒子寫作業(yè),給兒子講睡前故事,忙得腳不沾地。她對兒子要求很嚴,兒子無論學什么,都必須規(guī)規(guī)矩矩,準確到位,決不能馬馬虎虎,得過且過。她說,既然做了全職媽媽,既然全職媽媽也是一種職業(yè),那么就要一絲不茍地對待,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培養(yǎng)他做事認真、執(zhí)著的習慣,將來才能成才。
妻子的辛苦并沒有獲得相應的回報,相反,兒子學什么都不開心,很快半途而廢。我發(fā)現(xiàn),兒子非常敏感,常常為一點小事哭泣,做什么事都很在意大人的態(tài)度,顯得很不自信,或許是跟媽媽在一起時間太長吧,他言行舉止扭扭捏捏,像個小姑娘。
經(jīng)我提醒,妻子幡然醒悟。她到書店買回一摞家庭教育類圖書,發(fā)奮閱讀,她說要用最先進的方法培養(yǎng)出最杰出的兒子。她在兒子身上試驗過磨礪教育、賞識教育、21天習慣養(yǎng)成法、奧數(shù)啟蒙、即興故事接龍,以及類似后來“虎媽”的高標準激勵等方法,還逼兒子背過《三字經(jīng)》和《唐詩三百首》。一招不靈,再換一招,妻子不停地嘗試,不斷地失望,卻從未想過放棄。
兒子有了媽媽的全天候陪伴,在充足的母愛陽光下成長,自然是幸福的,各方面進步也很快,但我感覺他不快樂,因為媽媽的愛有時候會變成壓力。上小學三年級的一天,兒子表情鄭重地問我:“爸爸,為什么我總考不了第1名?”那次期中考試,兒子名列全班第2名。我反問:“第2名已經(jīng)很不錯了,為什么非考第1名不可呢?”兒子委屈地說:“考了第2名,我滿意,老師滿意,爸爸滿意,可是媽媽不滿意,她說我是笨蛋?!?/p>
對孩子要求過嚴、期待過高是全職媽媽的通病,她們往往很在意自己帶出來的孩子是否比職場媽媽的孩子更出色,周圍人對自己孩子的評價是否高。因為媽媽干預過多,頻繁地糾正孩子的行為,使孩子做任何事情時都非常在意媽媽的態(tài)度,希望得到媽媽的認可,一旦得不到肯定,孩子就很難接受自己,這就容易導致孩子出現(xiàn)敏感、看大人臉色、太希望獲得獎勵等種種表現(xiàn)。
我與妻子深談,告訴她,學習教育理論是好事,但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體,個性、成長環(huán)境各有不同,用一種方法教育所有孩子是荒謬的,讀兩本書,囫圇吞棗地學幾招,然后在孩子身上試驗則更不可取。任何理論和方法,都需要聯(lián)系實際,在實踐中融會貫通,家庭教育的受體是孩子,因而是最高妙的藝術,一定要謹慎對待。
妻子承認自己有些著急,太想在孩子身上證明自己的價值,亂了方寸。她說:“看來,全職媽媽真不是好當?shù)?,我現(xiàn)在反而覺得職場媽媽比較輕松?!?/p>
經(jīng)過幾年的磨礪,妻子逐漸恢復了平常心,對兒子的培養(yǎng)隨之走上正軌。小升初時,兒子順利進入一所重點中學,其較高的綜合素質(zhì)備受教師的稱贊。因為有做全職媽媽的經(jīng)歷,妻子在家長圈里成了紅人,經(jīng)常向媽媽們介紹經(jīng)驗。她的口頭禪是:“做全職媽媽,最難的是調(diào)整心態(tài)。”
首先,全職媽媽不是全職保姆,不能包辦孩子的一切,否則孩子會養(yǎng)成依賴的習慣,做事不主動,缺乏責任感。
其次,全職媽媽要克服攀比心理,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評價,以免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精神壓力,尤其不能把孩子是否優(yōu)秀作為衡量自身價值的尺子,否則,全職媽媽一定會焦慮,而焦慮一定會傳染給孩子,使孩子失去快樂,無所適從。另外,全職媽媽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要知道評價孩子是多維度的,不能光看孩子某一個方面的表現(xiàn)。
再次,全職媽媽要學會與孩子保持距離。媽媽與孩子有天然的親密感,但孩子的成長畢竟是走向獨立,所以,媽媽要克服“占有”孩子的心理,逐漸適應與孩子的分離。有教育專家認為,在孩子0~3歲階段,媽媽可以考慮選擇全職照顧,因為在這一階段,孩子從生理到心理都需要媽媽的時時陪伴。孩子3歲左右,獨立意識迅速發(fā)展,如果家長再包辦一切,就會使孩子的自理意識和能力慢慢喪失。因此,為了孩子更好地成長,媽媽與3歲以上孩子的關系要“親密有間”,要有意識地讓父親參與教育,并鼓勵孩子在與同齡人的互動中開闊視野,獲得豐富體驗,一點點地實現(xiàn)自身的社會化。
最后,我要提醒爸爸們,別不拿全職媽媽當職業(yè),做全職媽媽需要強烈的責任感和堅韌的心理承受能力,需要較強的自學能力,不斷更新家庭教育理念,因此,做全職媽媽對妻子來說是嚴峻的挑戰(zhàn),要慎重選擇。如果妻子做了全職媽媽,也并不意味著你可以做甩手掌柜,你要花更多的心思調(diào)整妻子的心態(tài),參與家庭教育,同時制衡家庭氣氛,不能讓孩子在媽媽的影響下,性格過于陰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