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
很多大人物的子女一出生,就有了獨特的、高級的圈子,但是這些圈子都是父輩為他們營造的。一些人受父母的影響,一生就在這樣的圈子中生活,即使有高于父母的成就,大多也脫離不了父母原來構建的圈子結構。這可以說是水到渠成。但仍然有一些不喜歡父母構建的圈子的人,他們寧愿跳出舒適圈,從小人物做起,慢慢發(fā)展真正屬于自己的文化圈、生長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委員長萬里的孫女萬寶寶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這個本該是又紅又專形象代言的人,今天的身份卻是高級珠寶首飾品牌店的老板,而這一切,都是她自己奮斗的結果。
16歲時,萬寶寶就一個人跑去美國進修,那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她不懂英文,難免會有一些美國人欺負她。她不是很善于交際,因此,就連一些亞洲人也會孤立她。她感到難過,就偷著哭,可是哭過之后,還得重新振作,既然路是自己選擇的,就要為自己曾經(jīng)的義無反顧付出代價。萬寶寶咬著牙挺著,學習語言,學習與人交往。
后來,萬寶寶參加各種聚會,她尤其喜歡時尚品牌類聚會。在這些聚會中,萬寶寶認識了很多人,這些人雖然和自己曾經(jīng)生活的圈子沒有重復的軌跡,但是人性共同的東西,還是讓她很快學會了適應。
萬寶寶很喜歡把自己打造成品牌,為了提高自己的被關注度,她參加了毗鄰巴黎協(xié)和廣場的克利翁飯店舉辦的“社交名媛成年舞會”。那時候,她只有19歲,可是成熟的氣質、時尚的氣息,很快讓她在會上脫穎而出,并迅即成為受人喜愛的社交名人。
成名后的萬寶寶移居香港,修讀GIA珠寶鑒證課程,并在尖沙咀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高級珠寶首飾品牌店。
現(xiàn)在的萬寶寶在人們的眼里是時尚名人,是品牌創(chuàng)建和推廣者,她已經(jīng)完全脫離了父母不經(jīng)意營造的政治圈、經(jīng)濟圈,自由地生活在完全屬于自己的生活圈中。
不同圈子的人,因為生活方式不同,對生活意義的理解不同,相互之間自然有強烈的排斥感。人們不光排斥陌生的圈子,也排斥陌生的人,對于突然進入自己圈子的外人,人們同樣需要一個適應的階段,如果這個人操持的完全是另一個圈子的方式,那這種適應就更需要時間。你很難用世態(tài)炎涼來定義這種冷漠的態(tài)度。說到底,那不過是對一種陌生圈子的嫉妒,或者對陌生人的一種防備。
所以,跳出舒適圈才如此之難。可是小人物跳出小圈子走進大圈子再難,也不如一個生活在大人物圈中的人跳出大人物圈,重新構建自己的圈子難。就個體來說,萬寶寶不算嚴格意義上的大人物,可是她生活在大人物圈中。她原來的生活方式,對于外人來說,除了養(yǎng)尊處優(yōu),大概不會想到別的詞匯。
早在2001年,美國的著名暢銷書作家斯賓塞·約翰遜在出版的圖書《誰動了我的奶酪》中就已經(jīng)提出了這樣的觀點:每個人都要給自己一點兒危機感。因為生活永遠在變化中,而變化就意味著危機。別以為目前的舒適是一種享受,享受慣了這種舒適,你也就變成了呆子、傻子,最終必將一事無成。
萬寶寶的成功,對我們每個小人物來說都非常有借鑒意義,有難度不怕,怕的就是你不敢突破。只要你敢跳出目前的舒適圈,那么等待你的,必將是甜美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