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明
一、新課改高考短文改錯特點
近年來,高考英語短文改錯雖然分值沒變,但在形式上較2009年前有了變化,不再是一行設一錯,也沒有“原行沒有錯的不要改”這句話。改變了錯誤在短文中分行設置的格局,只給出一個語篇,并告訴考生有10處,而且“只允許修改10處,多者(從第11處起)不計分”。這種形式的變化增加了考題難度,但材料一般來源于考生平時的習作,所以一般無繁難語句結構,且考點的設置基本上沒有變化。
二、科學的短文改錯解題步驟
1.改前通讀。在進行糾錯前,要通讀全文,了解短文的大意,并掌握文章的主體時態(tài)和人稱及行文邏輯,憑借語感找出那些明顯的錯誤,切忌拿來就改。
2.改中細讀。在糾錯時要認真檢查,仔細閱讀每個句子,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逐句辨別正誤。
3.改后復讀。復讀全文,檢查核對。在改后復讀時,往往會發(fā)現(xiàn)那些在通讀與細讀中不曾發(fā)現(xiàn)的問題和誤改現(xiàn)象。
4.緊扣題目要求,規(guī)范答題方法。短文改錯題對答題方法有明確要求。同時要注意:1).標點符號不改;2).單詞拼寫及大小寫不改;3).詞序錯誤不改;4).在綱外生詞不改(帶漢語注釋的詞)。
三、短文改錯常見考點和熱點
1.多詞
(1)多冠詞
A:抽象不可數(shù)名詞泛指前和泛指復數(shù)可數(shù)名詞前多余的冠詞,如:an advice、a news、an information。
B:專有名詞前多余的冠詞。除特殊情況外,專有名詞前不用冠詞。
C:固定詞組中名詞前多余的定冠詞。
(2)多介詞
A:one+名詞,指示代詞十名詞,every+名詞及l(fā)ast/next+名詞組成的時間狀語前多余的介詞。
B:及物動詞與直接賓語間多余的介詞,或某些及物動詞的固定詞組中,直接賓語前用了多余的不定冠詞。
(3)在某些固定搭配中,賓語補足語用不帶to的動詞不定式,加to是多余的。幾個動詞作并列謂語,加to也是多余的。
(4)單音節(jié)形容詞或副詞比較級前用多余的more,如:more longer。
2.缺詞
(1)缺冠詞
A:單數(shù)名詞泛指時缺不定冠詞a或an或特指名詞前缺定冠詞the。
B:形容詞最高級前或比較級前表特指時缺冠詞the。
(2)缺代詞
A:定語從句中缺作主語的關系代詞。
B:it作形式主語、形式賓語或指代時有缺漏。
(3)缺介詞
A:作定語用的動詞不定式后缺少必要的介詞,語意不合邏輯。
B:作狀語的介詞詞組缺少必要的介詞。
C:不及物動詞的間接賓語缺少介詞。
D:動詞短語中缺少必要的介詞。
(4)缺連詞,如并列句缺并列連詞。
(5)缺副詞,如句子“as+形容詞+名詞+as+主語+動詞……”結構中缺副詞as。
(6)作賓語或狀語用的動詞不定式缺to。
(7)名詞性從句作主語缺連詞、代詞、副詞。
3.錯詞
(1)動詞時態(tài)和語態(tài)(主要指行為動詞)的錯誤。??嫉臅r態(tài)有兩組:A:一般現(xiàn)在時和一般過去時;B:完成時和一般過去時。
(2)非謂語動詞。非謂語動詞包括動詞不定式、一ing和過去分詞。
A:非謂語動詞具有動詞性質(zhì),有時態(tài)和語態(tài)之分,但不能單獨作謂語動詞用。建議記住某些動詞后跟-ing,而一些動詞后跟to do。
B:現(xiàn)在分詞與過去分詞互改,現(xiàn)在分詞多指性質(zhì),過去分詞常表狀態(tài),如:interesting/ interested,surprising/surprised等。
(3)介詞
A:介詞的含義很多,可表示時間、地點、方向、方位、狀態(tài)、方式、方法、手段等,很多時候用于短語之中。
B:不該用介詞時用了介詞。特別提醒:this、that、last前不用介詞如next year,常寫成in next year。
C:固定短語中固定的介詞搭配。
(4)冠詞。
A:名詞前使用哪個冠詞最主要取決于名詞是特指還是泛指。如果是泛指,單數(shù)名詞前要加a(an),如果是特指,名詞前要加the。
B:物質(zhì)名詞、抽象名詞表示一般概念,通常不加冠詞,如:advice、information、knowledge、progress、news等。但有時抽象名詞具體化時要加冠詞,如:an honor、a success、a failure等專有名詞前。除了上述特殊情況,一般不加冠詞。
(5)一致性原則。一般而言,有六點值得注意:
A:注意主謂結構是否一致。
B:注意謂語動詞的時態(tài)、語態(tài)前后是否一致。
C:注意名詞的數(shù)與格的使用前后是否一致。
D:注意行文邏輯中指代詞的一致。如人稱代詞、物主代詞、反身代詞指代時是否一致;不定代詞、關系代詞的使用是否正確。
E:注意連接詞,如關系代詞、關系副詞及從屬連詞在復合句中的使用是否正確。常見互改的詞如下:which/that,what/that,whether f if,which l where等:
F:搞清文字段落中的邏輯意義和邏輯關系,注意判斷以下詞的運用是否正確。
(6)易混淆的詞或詞組。
A:把名詞用作動詞,如advice(n.)代替advise(v);belief(n.)代替believe(v),這樣的詞讀音相同或相似,是很容易混淆的。
B:詞性相同,詞義相近,但用法不一樣。
C:形相似但意義不同的詞和詞組,如:beside/besides;hard/hardly;already/ all ready;everyday/every day等。
D:反義詞,如:here/there,go/come up/down, 等。
E:重復詞(不可同時使用),如:return back,although/though…but…等。
綜上所述,所謂的高考考點及熱點實際上源于學生習作中常犯的錯誤,題材亦源于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所以在平時除了要加強基礎知識的積累,提高語篇的整體理解能力之外,還應該對其錯項設置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以便做到目標明確,有的放矢,從而提高解題的正確率。此外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學生應力求語言使用的準確性,多背一些常用詞組及精美文章,避免按照漢語的句式結構拼湊句子。同時,應加強學生間的互助合作。在完成一篇短文寫作后,應交換批改,長期堅持,相互之間的改錯能力都會大有提高。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第一中學)